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Er∶YAG激光防龋可行性的探讨

    作者:陈冬冬;陈晶晶

    Er∶YAG激光属于中红外线激光,对水具有高度的亲和性,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法而言具有更大的优势,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与疼痛,患者更易接受。因Er∶YAG激光在牙科治疗中的应用增多和研究地不断深入,现对其工作原理及在牙科防龋中的优势和应用进行综述。

  • 表面修饰HA/PMMA复合骨水泥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作者:谢胜芬;刘珍珍;肖燕萍;刘惠;陈能

    利用经过无规聚合物P(M M A-c o-M P S)修饰的羟基磷灰石(H A),与聚丙烯酸甲酯(PMMA)混合,制备了HA/PMMA复合骨水泥.研究了HA含量、HA的修饰程度对复合骨水泥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MTT实验表明HA/PMMA复合骨水泥对细胞无毒性.

  • 人工合成多肽在生物材料上的修饰进展

    作者:张正;赖毓霄;丁建东

    生物材料表面通过合适的多肽修饰可以提高材料与细胞的亲和性.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论述了它们的合成、在生物材料上的修饰、细胞在多肽修饰材料表面的行为等重要问题.

  • 中药载药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婧;罗云;梁新丽;刘红宁;赵国巍;廖正根

    目的:综述近年来中药载药纳米粒的有关研究进展。方法:着重从载体材料、表面修饰两个方面进行介绍。结果:中药载药纳米粒已有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结论:现代中药纳米粒制剂对提高整个中药制药行业的科技水平有重要意义。

  • 肝细胞靶向甘草次酸表面修饰脂质体的制备

    作者:毛声俊;侯世祥;金辉;张良珂;蒋彬

    目的: 研制靶向于肝细胞的甘草次酸表面修饰脂质体.方法: 化学合成3-琥珀酸-30-硬脂醇甘草次酸酯(Suc-GAOSt)作为导向分子,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甘草次酸表面修饰脂质体(LP-SM-GA).结果: Suc-GAOSt确能掺入脂质膜中,掺入比例高可达总脂质的9%.结论: LP-SM-GA制备成功,可作为肝细胞主动靶向给药的潜在途径.

  • 表面修饰对羟基磷灰石异位成骨的影响

    作者:蓝旭;梁军;葛宝丰;刘雪梅

    目的 了解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多肽表面修饰对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异位成骨的影响.方法 以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复合RGD多肽表面修饰的HA或单纯材料培养制备组织工程骨,将材料植入新西兰白兔脊柱旁的肌肉内,根据植入不同材料分为A、B、C和D组.A组植入MSCs复合RGD多肽表面修饰的HA培养制备的组织工程骨;B组植入MSCs复合HA培养制备的组织工程骨;C组植入RGD多肽表面修饰的HA;D组植入HA.术后4、8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术后4、8周,各组异位成骨组织学评估,A>B(P<0.05),C和D组无异位成骨.结论 RGD多肽表面修饰对以HA为支架材料组织工程骨的异位成骨有明显优化作用.

  • RGD多肽表面修饰对羟基磷灰石修复骨缺损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蓝旭;梁军;葛宝丰;刘雪梅

    目的了解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多肽表面修饰的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修复骨缺损过程中,实验动物血液流变学和骨缺损修复区血流量的变化.方法选择20只新西兰白兔,制作15mm长的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根据植入不同移植材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动物左侧桡骨缺损区植入MSC复合RGD多肽表面修饰的HA培养制备的组织工程骨,对照组植入MSC复合HA培养制备的组织工程骨,观察各组动物术后7d、14d血液流变学和术后14d骨缺损修复区血流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骨缺损修复区血流差异显著,实验动物全身血液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骨缺损修复区的局部血流量增加.结论 RGD多肽表面修饰对以HA为支架材料组织工程骨的修复有明显优化作用.

  • 表面矿化修饰煅烧骨/BMP2活性多肽复合MC3T3-E1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

    作者:李景峰;郑启新;陈廖斌;郭晓东;邹枕玮;张树威

    探讨表面矿化修饰煅烧骨/BMP2活性多肽复合材料、表面矿化修饰煅烧骨和单纯煅烧骨复合MC3T3-E1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在体内的成骨能力.实验分3组,A组:表面矿化修饰煅烧骨/BMP2活性多肽复合材料,B组:表面矿化修饰煅烧骨,C组:单纯煅烧骨.诱导培养MC3T3-E1细胞,将其分别接种于3组材料,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环境扫描电镜分别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只大白兔作两侧骶棘肌肌袋模型,然后将3组材料分别植入大白兔骶棘肌内,分别于术后第4、8周各组处死大白兔3只,行组织学观察及新生骨面积测定.通过观察发现MC3T3-E1细胞在3组材料表面生长良好,表面矿化修饰煅烧骨/BMP2活性多肽复合材料能促进MC3T3-E1细胞在其表面粘附与增殖并能较好地保持细胞的形态.术后第4、8周组织学观察A组材料新生骨明显多于B组,B组多于C组.术后4周和8周新生骨面积测定值A、B、C组分别为(19 712.524±3 782.126)μ m2、(28 227.617±2 455.375) μm2,(11 648.507±1 047.221)μm2、(14 592.892±899.532) μm2,(7 986.655±903.487)μm2,(11 254.822±669.508)μm2.表面矿化修饰煅烧骨/BMP-2活性多肽复合材料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复合材料,有望应用于临床.

  • RGD多肽修饰的改性PLGA仿生支架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粘附、增殖及分化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长文;郑启新;郭晓东;全大萍;赵洁

    目的:探索RGD多肽修饰的改性PLGA支架材料上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粘附及分化情况.方法用异型双功能交联剂Sulfo-LC-SPDP将GRGDSPC多肽共价结合到改性PLGA支架材料上,以未接多肽的改性PLGA材料做对照,取第三代MSC接种到材料上,培养1d、2d、3d、4d后比较材料上的细胞密度来反映细胞的增殖程度;取第三代MSC接种到材料上,培养4h、12h后沉淀法定量检测粘附的细胞数,培养24h后摄光镜图像比较粘附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并用FITC连接的鬼笔环肽对细胞骨架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骨架的组织情况;取第三代MSC接种到材料上,用成骨性培养基培养7d、14d、21d,检测细胞中ALP活性来了解MSC分化情况.结果:培养1d、2d、3d、4d后细胞的增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培养4h、12h后实验组细胞粘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24h后细胞的粘附质量、细胞骨架的组织情况也较对照组为好;培养14d后实验组细胞表达显著高的ALP活性.结论:RGD多肽修饰对细胞增殖无明显促进作用,但能提高改性PLGA支架材料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粘附性,对MSC向成骨细胞分化有显著促进作用.

  • 镍钛合金表面沉积TiN/Ti微纳米多层膜的性能研究

    作者:唐慧琴;万荣欣;顾汉卿;李德军;董磊

    用磁控溅射方法,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表面沉积TiN/Ti微纳米4层膜,以提高其表面性能.将改性前后的镍钛合金在Hank's液中静态浸泡3个月,检测不同时间点的镍离子溶出浓度;采用极化曲线,观察镀膜改性前后镍钛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同时用SEM、AES、表面硬度,分析薄膜表面结构性能.结果表明,镍钛合金在PBS中静态浸泡在2个月时镍离子释放量达到顶峰值,经过改性的镍钛合金镍离子释放量仅为未改性的1/10.与未改性的镍钛合金相比,具有厚度为9μm特殊纳米交替结构的TiN/Ti多层膜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力学性能可高达56.4 GPa.实验结果显示,该表面改性使材料表面光滑,镍离子的释放量减少90%,纳米硬度提高了7.6倍,大大降低镍钛合金中镍离子的过敏和潜在致癌性危害.这种表面改性的镍钛合金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封堵器、血管支架和牙科植体植入物等.

  • 壳聚糖-明胶-透明质酸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作者:刘海峰;尹玉姬;毛津淑;姚康德;杨光辉;崔磊;曹谊林

    本实验采用表面修饰法和共混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将透明质酸引入壳聚糖-明胶体系,制备了壳聚糖-明胶-透明质酸复合薄膜,考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亲水性和力学性能等理化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明胶-透明质酸薄膜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而共混法和表面修饰法制备的薄膜在力学性能上各有所长.体外细胞培养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在共混法制备的薄膜上的黏附和生长情况要明显好于表面修饰法制备的薄膜.

  • 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的表面修饰及体外评价

    作者:胡云霞;原续波;张晓金;郭毅;常津

    本研究的目的是用O-羧甲基壳聚糖作乳化剂和表面修饰剂,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并对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进行表面修饰,然后分别对载药纳米微粒的表面形貌、粒径分布、微粒结构、表面元素、体外释放和肿瘤细胞抑制率等微粒性能进行考察与评价.实验证明,O-羧甲基壳聚糖可用于制备纳米药物载体系统,对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的制备起到很好的乳化性能和表面修饰作用.采用复乳法制备包载5-Fu的PLA/O-CMC纳米微粒的平均粒径在50nm,在PBS缓冲溶液中释放时间可达12d.在对胃癌、乳腺癌和大肠癌三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测定实验中,PLA/O-CMC纳米微粒的肿瘤细胞抑制率分别可以达到72.8%、77.3%和75.6%,接近或等同于游离5-Fu药物的抑制率.在作用时间上,PLA/O-CMC载药纳米微粒也显示出良好的缓释效应.

  • 单壁碳纳米管无纺膜表面的PEG修饰及蛋白质吸附研究

    作者:郭小天;孟洁;孔桦;宋礼;王超英;何朝辉;许海燕;解思深

    碳纳米管是一种纳米尺度的新型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近年来,碳纳米管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已经引起科学界和产业界的极大兴趣与关注.与蛋白质分子的非特异性结合是碳纳米管应用于生物系统中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之一.本研究应用扫描电镜和酶联免疫法作为评价方法,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血浆中重要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在单壁碳纳米管薄膜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行为;同时,采用聚乙二醇(PEG)分子对单壁碳纳米管薄膜(SWNT膜)进行了表面修饰,通过X-光电子能谱(XPS)对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探讨了PEG修饰对纤维蛋白原分子在SWNT膜表面非特异性吸附的阻止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纤维蛋白原分子在SWNT膜表面有强烈的非特异性结合,吸附于薄膜表面的纤维蛋白原分子仍然保有自身的免疫原性.SWNT膜表面可以被PEG分子修饰,连接在薄膜表面的PEG分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纤维蛋白原分子的非特异性结合.

  • 利用等离子体表面接枝技术提高医用聚氨酯血液相容性的研究

    作者:许海燕;孔桦;杨子彬;王进;黄楠

    目的:聚氨酯作为与血液接触的植入物和组织器官替代材料在心血管系统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等离子体表面接枝技术,通过"空间桥梁"在聚氨酯材料表面引入具有抗凝血功能的肝素分子,对材料表面的微观化学组成、表面接触角等理化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并通过测定血小板在材料表面的粘附数量,对改性表面的抗凝血性能做了评价.结果:聚氨酯表面接枝肝素分子后,表面的氧/氮元素比提高,水接触角减小,对血小板的吸附和活化性下降,抗凝血性能得到提高.

  • 成骨细胞特异性钙粘蛋白修饰的骨基质材料对兔MSCs黏附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黄忠会;滕海军;曹全斌

    目的 探讨成骨细胞特异性钙粘蛋白(OB-Cadherin)蛋白涂布脱钙骨基质材料对兔间充质于细胞的黏附、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第二代兔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经OB-Cad-herin修饰的同种异体冻干脱钙骨基质和未经OB-Cadherin修饰的骨基质材料复合,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通过比较材料上的细胞密度计算细胞的上架率和上架细胞数;检测支架细胞ALP和骨钙素的表达来反映细胞的增殖、黏附及成骨分化能力.通过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了解细胞在材料中的黏附、生长情况.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和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培养7 d,14 d,21 d两组细胞的增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 h后对照组细胞上架率低,为(35.56±1.75)%,上架细胞数低,每块材料上的细胞不足2.7×104;OB-Cadherin修饰组的细胞上架率稳定在8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每块材料上的上架细胞数可高达5.0×1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OB-Cadherin修饰组的细胞黏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培养7 d后OB-Cadherin修饰组细胞ALP和骨钙素的表达增高,14 d后已显著高于对照组,ALP的活性达高值,经配对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4 d时骨钙素免疫组化阳性率OB-Cadherin修饰组为(71±11)%,对照组为(4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B-Cadherin修饰的骨基质材料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促进作用,但能提高细胞的黏附性,促进向成骨细胞的分化.

  • 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的表面修饰

    作者:蔡开勇;姚康德

    工程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与融合产生了组织工程学[1、2].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观点看,组织可视为细胞的多相复合材料.它由3种主要结构单元构成:细胞、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和骨架[3].可植入生物降解材料的表面修饰,从材料学角度讲,是为材料赋予动态整合性,使其适应与组织的"接入";从组织工程临床应用角度上讲,则担当着黏附组织与植入生物材料的接合与过渡的"人工ECM",这就要求严格按照体内ECM环境要求来构思材料表面修饰.在体内环境中,细胞和材料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与生物材料所能提供的相应配体之间的分子识别.当材料植入宿主体内,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积极寻找与之接触的材料表面所能提供的配体信号,以区别所接触材料为自体或异体[4].因此,从材料表面与细胞相互作用调控的角度,对生物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是临床应用的关键.

  • 一种新型生物-磁双重靶向纳米材料的制备

    作者:谭家驹;张阳德;冯彦林;杨明;孙静;温广华;梁生;吴校连

    目的 制备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新型生物-磁双重靶向纳米材料.方法 用部分还原-共沉淀法制备了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材料,用硅烷偶联剂进行了表面修饰,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晶衍射(XRD),磁强计(VSM),X射线能谱仪(EDS)等分析仪器对材料的相关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 磁纳米粒子经表面硅胶修饰后平均粒径在20 nm左右,磁饱和强度在65 emu/g;磁微粒子表面氨基官能团化后.表面氨基密度为0.5 umol/g;磁纳米粒子表面进行组氨酸固定后,保持了组氨酸和纳米粒子的生物学及磁学特性;与肝癌单抗Hepama-1偶联后平均粒径在30 nm左右,形态为椭圆球形,尚规则分布.结论 新型生物-磁双重靶向纳米材料能满足载药的要求;通过化学偶联将一种优良的肝癌单抗Hepama-1固定在磁微粒子表面.

  • LARS人工韧带表面修饰促进韧带-骨界面愈合实验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水林;孙贵才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是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性损伤,损伤后会导致膝关节出现不稳,并可继发半月板和软骨损伤,加速膝关节骨关节病发生.由于交叉韧带损伤后自愈能力较差,移植重建是目前治疗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手段[1].交叉韧带重建所需的移植物有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和人工韧带三大类[2].相较于自体和异体移植物,人工韧带可避免取材部位病变、免疫排斥、传染病等潜在危险.近年来,在国内外运用于临床的人工韧带以第4代人工韧带-LARS人工韧带为主.但LARS人工韧带仍存在其自身固有的缺陷:韧带两端与骨界面的结合问题、滑膜炎及韧带断裂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韧带-骨界面愈合的问题.该研究就近年来LARS人工韧带表面修饰促进韧带-骨界面愈合的实验研究进展作以简要综述.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白慧颖;胡森;冀文茹

    核小体是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核小体的中部由4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分子形成八聚体,周围围绕DNA,尾部为组蛋白H1.核小体表面修饰与基因表达调控联系密切.组蛋白乙酰化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共价修饰,通过招募染色体构型重建复合体引起染色体构型发生改变.染色体构型改变使高度螺旋的染色质变得相对松弛,便于转录因子与DNA结合.使组蛋白乙酰化的主要是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使组蛋白去乙酰化的酶称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通常认为,组蛋白的高乙酰化是转录活跃的一个标志,而低乙酰化则与转录抑制有关.本文仅就组蛋白乙酰化研究中涉及到的HAT、HDAC和HDACI的分类与在转录中的作用及HDACI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人工晶状体作为眼内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金璐;孔珺

    目前眼部给药途径有眼表、结膜下、前房、巩膜、玻璃体腔给药和全身给药,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是一个新型的潜在眼内载药系统.其优点为,药物直接曝露于前房,可以提高药物有效浓度;植入药物无需额外操作;IOL固定在囊袋或者睫状沟内也保证了药物位置的稳定性.目前将药物加载到IOL上的方法主要有浸泡吸附法、眼内植入剂法、等离子体接枝法、离子束注入法、化学交联接枝法、静电层层组装涂层法、高压静电喷涂法、超临界流体法等.IOL给药系统主要用于治疗眼内炎性反应和后发性白内障等白内障术后并发症.

175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