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罗哌卡因用于气管表面麻醉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

    作者:邹亮;原皓;徐磊;孙莉;王海燕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有效性.方法 ASA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气管插管前组Ⅰ、组Ⅱ分别使用2%利多卡因及1%罗哌卡因进行气管内表面麻醉,监测麻醉诱导前1分钟、诱导时、诱导后1分钟、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1 分钟、2分钟、3分钟、4 分钟、5分钟血压、心率.结果 与诱导前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下降,但与插管时比较无明显变化.组Ⅰ心率在插管后4分钟、5分钟时较诱导前下降,插管后2分钟、3分钟时较插管时有所上升,组Ⅱ心率在插管后4分钟、5分钟时较插管时下降,组间各时间点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1%罗哌卡因用于气管内表面麻醉与2%利多卡因均可有效预防气管插管反应.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气管表面麻醉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陈斌;左友波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气管表面麻醉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患者使用信封法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5 g均匀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对照组使用等量白色医用凡士林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于诱导前和患者术后呼之睁眼时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及血糖水平;同时记录该时点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和心率.结果 试验组术后较术前平均动脉压、舒张压、心率、血糖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在两时点均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和皮质醇在两组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照组组更显著(P<0.01).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气管表面麻醉可抑制拔管期间的应激反应,明显减小血流动力学的波动.

  • 气管表面麻醉后插管及喉罩通气预防拨管反应的效果比较

    作者:吴志福;方秀春;王家松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喉麻管气管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及喉罩通气三种情况下拨除气管导管/喉罩对血流动力学及呛咳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75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Ⅱ组:静脉诱导喉麻管气管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Ⅲ组:静脉诱导后置入喉罩通气。结果拨除气管导管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呛咳的发生率,Ⅰ组明显增高于/快于Ⅱ组、Ⅲ组(P<0.05);Ⅱ明显增高于/快于Ⅲ组(P<0.05)。结论喉麻管气管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及喉罩通气均能有效预防拨除气管导管/喉罩时血流动力学波动及呛咳反应,且喉罩通气预防拨管反应效果更好。

  • 恩纳气管表面麻醉与硬膜外联合应用于胃癌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金延敏;徐国海

    目的 探讨气管表面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胃癌手术能否降低丙泊酚的使用量.方法 将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20例,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组(GEL组)20例.GEL组插管前在所用气管导管前端均匀涂抹表面麻醉剂恩纳乳膏1~2 g.两组术前硬膜外用药及诱导用药相同,术中用丙泊酚、阿曲库铵维持,根据患者生命体征调整丙泊酚速度.记录丙泊酚用量、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GEL组丙泊酚用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毕不良反应与G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纳用于气管表面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可降低术中丙泊酚用量,可较好抑制全麻术毕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 注药型导管表面麻醉降低开颅手术患者苏醒期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敏;郑改芳;胡振华;刘喆;刘胜群

    目的 评估经过注药型气管导管注射局部麻醉药降低开颅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应激反应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该院择期行开颅手术的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采用注药型气管导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结束进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后治疗组通过注药型气管导管向气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2 mL进行气管表面麻醉,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患者气管内注药后8 min(T1)、拔管前即刻(T2)、拔管后即刻(T3)、拔管后5 min(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呛咳、术后24 h咽痛、声嘶等并发症情况,检测T3时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 与T0比较,对照组在T1~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升高(P<0.05),治疗组在T2、T3的SBP、DBP、MAP升高(P<0.05),HR变化不大(P>0.05);治疗组在T2~T4的SBP、DBP、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3的E和N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呛咳发生率(51.6%)明显低于对照组(83.9%),呛咳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48.4%、9.7%)均低于对照组(67.7%、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4 h咽痛、声嘶的发生率为45.1%和41.9%,对照组均为71.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注药型气管导管进行气管表面麻醉可减少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反应,降低应激反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