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胃癌采取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的效果

    作者:陈洪盛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采取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并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调查,详细分析患者并发症、体重变化、进食情况及生存率.结果:手术中无患者死亡,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其中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为8.3%;15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术后2个月内体重下降4~5 kg,45例患者术后可进流食、半流食甚至普食,2个月后体重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术后1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3、5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胃癌患者给予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生存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全胃切除术后回盲肠代胃疗效评价

    作者:魏善斌

    目的:总结全胃切除手术后回盲肠代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全胃切除手术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回盲肠代胃术,观察代胃的容量、营养状况、排空时间等情况。结果2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代胃容量300-400ml,排空时间为158-180min,平均(167.8±5.1)min;术后3例患者进食后出现腹胀,2例出现哽噎感,3例出现轻度肠粘连。结论回盲肠代胃术能维持患者的正常消化功能,无严重性不良反应,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胃肠道重建方案,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吸入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胃切除术中疗效比较分析

    作者:张晓峰;刘玉平

    目的 探讨吸入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全胃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78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行全胃切除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吸入七氟醚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 麻醉期两组患者DBp、MAP、HR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麻醉方法均能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TCI给药模式用于全胃切除术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 胃体或胃上部癌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的短期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张国烈;郑子芳;陈洪标

    目的:观察分析胃体或胃上部癌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35例胃体或胃上部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选取的患者采用全胃切除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同时另外35例实施近端胃切除手术方式(对照组)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组为17.14%,对照组为34.29%,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胃体或胃上部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全胃切除手术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延长其生命周期,因此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应用。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胃切除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观察

    作者:王迎春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全胃切除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治疗的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03月—2015年03月在外科进行全胃切除手术的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之前的同手术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和常规方法进行围手术期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排气时间、进食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36.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全胃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科学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

  •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比较及术后随访

    作者:李海军;孟宪飞;董志意;刘亚峰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全胃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行腹腔镜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生存情况,同期62例行开腹全胃切除治疗的患者作对照.结果 腹腔镜组切口长度(6.5±1.7)cm、平均失血量(228±29)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0.7)d、首次进流食时间(4.9±0.6)d.对照组切口长度(15.4±2.5)cm、平均失血量(260±34)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2±1.0)d、术后首次进流流食时间(5.4±0.5)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48±47)min]显著高于开腹组(205±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9.4±3.7)d]、淋巴结清扫数目[(25.1±2.7)个]与开腹组[(11.2±5.3)d、(26.0±3.4)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与19.4%;术后随访3年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影响远期效果的情况下,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小、手术切口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进流食时间短等优点.

  • 七氟醚吸入与丙泊酚麻醉在全胃切除手术中的效用比较

    作者:李书庸

    目的:通过对丙泊酚和七氟醚维持麻醉的全胃切除手术患者苏醒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七氟醚麻醉所具有的优势.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进行全胃切除手术患者108例,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A(54例)组和B组(54例),对A组患者手术时进行丙泊酚维持麻醉,对B组进行七氟醚维持麻醉.同时对他们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躁动以及疼痛等情况进行记录.结果:A、B两组在术后其恢复呼吸时间、咽喉恢复反射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躁动情况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P大于0.05),可是对于定向力恢复时间、语言反应恢复时间以及在拔管后5分钟、1小时其伤口的疼痛情况,A、B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即P小于0.05);而对于拔管后3小时、24小时两组患者伤口的疼痛情况不存在无显著性差异(即P大于0.05).结论:丙泊酚和七氟醚都可以对全胃切除手术进行较好的麻醉,可是七氟醚吸入麻醉术的运用,相对于丙泊酚麻醉术,能使患者较快的恢复意识,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七氟醚吸入麻醉术更适合全胃切除手术.

  • 对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效果探析

    作者:周秀娟

    目的 研究在腹腔镜下进行胃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进行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腹腔镜下胃切除手术的患者,共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例.这30例患者所接受手术都是我院的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手术过程,之后我们采取对手术时长、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等相关数据进行记录.结果 在整个28例患者的手术过程中,研究组手术时长平均为(4.2±0.8)小时,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平均为(78.2±6.3)毫升,对照组的为(4.8±1.1)小时和(84.6±7.8)毫升.结论 在腹腔镜下进行胃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进行手术室优质护理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在手术成功率方面起到的效果十分客观,并且降低了手术带来的必要风险.由此可判断,此方法值得在后续的腹腔镜下进行胃切除的手术方面进行推广及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