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阴道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卵巢小肿块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红艳;吕永泉;向红;周春民

    目的:评价经阴道二维超声(TVS)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对卵巢小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82例94枚卵巢小肿块采用TVS及CDE进行检测,分析TVS及CDE检测卵巢小肿块的灵敏度(Se)、特异度(Sp)、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_)、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_),并分析了76枚卵巢良恶性肿块的临床参数及超声特点.结果:TVS及CDE诊断黄体血肿、成熟性畸胎瘤、巧克力囊肿及恶性卵巢小肿块的Se、PV+、LR+分别为80.0%、94.12%、59.20;95.24%、95.23%、69.53;82.35%、77.78%、15.85;81.82%、56.25%、9.70.绝经前后、有无腹水、CA125≥30 U/ml、Sassone评分≥9分及肿块实质内低阻血流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S结合CDE对卵巢良性畸胎瘤及黄体血肿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以TVS二维形态学为基础结合CDE及临床多参数综合评价可提高卵巢恶性肿块的早期检出率.

  • 经阴道超声检查与宫腔镜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沈栗帆;季菲;何艳;陈艳霞;马彩玲

    目的:比较经阴道超声检查与宫腔镜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拟诊为子宫黏膜下肌瘤并住院行宫腔镜检查患者102例,比较经阴道超声检查与宫腔镜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的准确性,以终病理结果为确定诊断。结果病理确诊子宫黏膜下肌瘤65例,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并存12例,子宫内膜息肉25例。经阴道超声检查与宫腔镜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宫腔镜检查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达95.59%。结论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高效方法,但经阴道超声仍有其优势,可作为拟诊的首选检查。

  • 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宫外孕的分析

    作者:蔡立群;张文萍

    宫外孕是常见于妇科临床治疗工作中一种急症,多是由于输卵管炎致使孕卵在宫腔内运行不畅,进而导致孕卵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现象[1],若没有得到尽早的诊断与救治,很容易因破裂而引发失血性休克乃至死亡等严重状况,临床危害性极大.对宫外孕患者及时准确的诊断,是保障其接受有效治疗的重要前提.本院近年来对宫外孕患者应用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的诊断方式,临床效果令人满意.现总结如下.

  • 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作者:卓娅;王小云;鲁静;张琴;魏莉;肖莉

    目的:通过经腹与经阴道检查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2007年术前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并经术后及病理证实的160例输卵管异位妊娠资料.结果:160例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诊断155例,诊断符合率为96%,腹部超声诊断89例,诊断符合率55%,误诊5例.结论:经阴道超声更能清晰显示子宫与附件的关系.为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诊断提供了形态学上的直接依据,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为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法.

  • 经腹超声及经阴道超声对早早孕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淑萍;王小云;闫平

    就我院2002年8月~2003年3月经临床药物终止妊娠证实的117例早早孕患者,对经腹超声及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目的是探讨超声诊断早早孕的佳方法.

  • 经阴道超声评价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意义

    作者:陈玲;安睿;李淑萍;王琛玭;魏薇;宋文君;王英红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测不孕症患者内膜类型、厚度及容积在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测60例不孕症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围排卵期及黄体期子宫内膜类型、厚度及容积,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之间子宫内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内膜类型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子宫内膜容积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类型、厚度及容积对评估内膜容受性具有重要意义.

  • 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的体会

    作者:王鸿;卢鹏

    近年来,不孕症患者逐渐增多,且大多数病因复杂、原因不明,为对治疗不孕症提供可靠的依据,我院应用经阴道超声对65例不孕症患者的卵泡进行监测,并对其分析总结.

  • 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临床意义

    作者:古文;李春英;秦汉科;董红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是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内的一种疾病,以往诊断主要靠医生的经验和手术切除的子宫剖视,发现肌层内有黑褐色小结节.现为了能够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使患者得到早期的适当治疗,我们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术,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腺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籍雪晶;李莉

    本文采用经TVS诊断技术以异位妊娠就诊的251患者进行了检查.其中196例经手术治疗,作为本文讨论的对象,报告如下.

  • 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提高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文娟

    目的 探讨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较单独经阴道超声检查是否提高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按照数字表法随机选取105例CSP患者进行分析,按超声方法分为试验组(n=52)和对照组(n=53),试验组采用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对照组采用单独经阴道超声诊断,观察不同超声方法诊断CSP的准确性、符合率、特异性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确诊数和漏诊数分别为50例(96.15%)和1例(1.93%),对照组确诊数和漏诊数分别为42例(79.25%)、7例(13.2%),试验组确诊数高于对照组,漏诊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诊断符合率为96.15%,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4%,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79.25%,敏感性为80.95%,特异性为19.05%,试验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临床采用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CSP,与单独采用经阴道超声相比,其临床确诊率更高,有助于CSP早期诊断.

  • 妊娠前子宫肌瘤的处理

    作者:靳琼;闫震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有近80﹪的妇女在其一生中都会发现患有子宫肌瘤[1],其中约有60﹪的育龄期妇女患子宫肌瘤[2]。既往认为年轻女性中子宫肌瘤较少见,但是随着超声的应用,在无症状的年轻女性中,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也在升高。近的1项研究发现,在<30岁的女性中,通过经阴道超声,发现有14.9﹪的女性患子宫肌瘤[3]。研究表明在不孕患者中,10﹪与子宫肌瘤有关,而其中将近有5﹪的患者中,子宫肌瘤是导致不孕的惟一因素[4]。

  • 经阴道超声检查联合48h血HCG比率对异位妊娠的预测价值

    作者:易俊秀;华兴;郭燕丽;李锐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厚度联合48 h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比率在异位妊娠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和术后病理结果,有90例患者被纳入作为研究对象(宫外孕组40例和正常妊娠组50例),通过经阴道超声检查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HCG浓度并计算48 h血HCG比值;以发生异位妊娠作为终点事件,和用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来分析子宫内膜厚度、48 h血HCG比率以及二者联合使用预测异位妊娠的价值.结果 异位妊娠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和48 h血HCG比率分别是(11.75±3.42) mm和(1.06±0.38)%,低于正常妊娠组的(15.52±3.98)mm和(1.46±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子宫内膜厚度和48 h血HCG比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77[95% CI(0.67,0.87)]和0.82[95% CI(0.73,0.91)].当二者联合使用时,AUCRoC上升到0.89[95% CI(0.83,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子宫内膜厚度和48 h血HCG比率是异位妊娠的预测因子,二者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预测能力,为异位妊娠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剖宫产瘢痕妊娠经阴道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作者:杨黎明;鲁红;王军梅;许泓;刘远慧;项小苗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阴道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CSP经阴道超声的图像,观察妊娠物的位置、回声及与子宫切口的关系及子宫切口部位的厚度、血流情况.结果:298例CSP根据声像图特征分为2型:孕囊型(182例)和流产型(116例).结论:CSP由于病史不同声像图各具特征性表现,经阴道超声对CSP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作者:史夏琛子;徐惠英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征.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漏诊2例,误诊2例,异位妊娠超声检出率及定位正确率为96.8%.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IVF-ET中超声参数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价值

    作者:陈妙研;宋伊丽;周馥贞

    胚胎着床是胚胎发育和内膜分化这两个独立过程的完美结合.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决定IVF-ET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尚缺乏评价内膜容受性的可靠标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诸多学者利用超声从子宫内膜、子宫血流灌注、子宫的收缩性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 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不孕症及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疾患61例分析

    作者:徐金娥;邵东红;左建新

    目的: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价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对不孕症及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61例不孕及复发性流产患者均行TVS及宫腔镜检查,并行内膜活检,计算TVS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宫腔镜发现本组61例病人中有宫腔病变者48例(78.69%),而TVS提示37例(60.7%),与宫腔镜相比,TVS诊断的敏感性为72.92%,特异性84.62%,阳性预测值70%,阴性预测值42.31%,而对子宫发育异常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100%.结论:TVS是一种简单、快速、无创、易于接受的检查方法,但对宫腔病变的检出率却明显低于宫腔镜.宫腔镜既可明确诊断,又能进行治疗.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囊肿破裂的价值分析

    作者:张丹;王韶雯;李静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囊肿破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46例卵巢囊肿破裂患者的阴道超声表现。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39例为黄体囊肿,诊断符合率为93.4%;14例为巧克力囊肿,诊断符合率为57.1%,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快捷及方便,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急腹症提供了可靠依据。

  •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残角子宫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金燕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评价残角子宫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5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就诊的5例残角子宫患者进行经阴道二维与三维的超声检查,对两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阴道三维超声对残角子宫患者的确诊率明显提高.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能更好、更直接地显示子宫宫腔形态、结构,子宫内膜的连续性的及宫腔周围的情况,为临床诊治不孕、流产、早产及计划生育提供更多的诊断价值.

  • 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超声诊断

    作者:张丹美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声像特点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20例提示宫角妊娠超声检查结果,并与临床及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结果:随机观察20例提示宫角妊娠病例,15例经手术证实,手术证实间质部妊娠2例,3例动态观察复查转化宫腔内妊娠.14例宫角妊娠行人流手术,2例间质部妊娠行手术切除;1例黑白经阴道超声提示:宫内孕12W,活胎人流失败后复查彩超提示:宫角妊娠子宫肌瘤;临床实施宫腹联合手术.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宫角妊娠的主要方法,它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辅助临床正确处理.仪器:GE LOGIQ3PRO使用腹部探头频率3.5MHZ:阴道探头频率5-7MHZ.

  • 经阴道超声对无症状宫外孕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贾奇志

    目的 分析经阴道超声对无症状宫外孕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广东省深圳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88例拟诊无症状宫外孕病例为研究对象,临床分别给予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结果 经阴道超声符合率为95.4%,经腹部超声符合率为79.5%,两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无症状宫外孕符合率较高,对于临床及早发现宫外孕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487 条记录 67/75 页 « 12...64656667686970...747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