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张惜;吴银萍;侯龙敏

    目的 探讨各型胃肠疾病与胃蛋白酶原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99例各型胃肠病患者血清的胃蛋白酶原含量.结果 浅表性胃炎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清PGⅠ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PGⅡ显著性上升(P<0.0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溃疡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清PGⅠ与PGⅡ均显著性上升(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与对照组相比,PGⅠ显著性下降(P<0.05),PGⅡ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PGⅠ/PGⅡ有所下降.结论 血清PGⅠ及PGⅠ/PGⅡ水平的改变,可以作为一项临床诊断各型胃肠疾病和胃癌的参考指标.

  • 胃蛋白酶原及促胃液素对胃癌诊断的意义

    作者:石永刚

    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及生活环境的影响,胃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胃癌仍是我国常见的肿瘤之一.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胃蛋白酶原两个亚群:胃蛋白酶原Ⅰ(PG 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促胃液素(GS)的检测在胃癌的筛查中意义重大[1].但单独检测由于种族及地域的不同其特异性较差,笔者采用单相和联合检测,以探讨PG Ⅰ、PGⅡ、GS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 胃蛋白酶原与促胃液素联合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项利

    目的 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蛋白酶原(PG)、促胃液素的表达水平,探讨PG、促胃液素联合检测对于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价值.方法 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组,10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GⅠ、PGⅡ以及促胃液素水平,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促胃液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胃窦萎缩者血清PGⅠ、PGⅡ高,胃体萎缩血清促胃液素高.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水平显著升高,促胃液素水平显著降低,不同病变部位之间PG、促胃液素水平具有明显差异.

  •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黏膜疾病的相关性

    作者:王建馗

    胃黏膜病变的自然病程从浅表性胃炎到胃黏膜糜烂溃疡,再到萎缩性胃炎,后到胃癌.而在整个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大都为消化不良综合征,缺乏特异性,在不同的时期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在胃癌高发区,有的学者主张萎缩性胃炎的手术干预,这就使得从胃黏膜糜烂溃疡和萎缩性胃炎的鉴别诊断更为重要,所以提供一种简单易行、价格便宜、容易接受、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的方法成为必须.近年来血清胃蛋白酶原(PG)的测定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研究表明PG在不同的胃黏膜疾病中有不同的变化,尤其是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方面被誉为"血清学活检".

  • 胃蛋白酶原等指标测定在胃部疾病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志耘;艾玉梅

    目的:通过测定血浆胃泌素17( G-17)﹑胃蛋白酶原Ⅰ( 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H.pylori IgG (Hp)抗体来探讨其在胃部疾病中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在南平市第一医院216例住院患者,根据胃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胃癌组(7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2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70例)﹑正常对照组(50例)。每一例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定量测定空腹血浆PGⅠ﹑PGⅡ和G17水平,定性测定H.pylori IgG抗体。结果①PGⅠ﹑PGⅡ和G-17水平在慢性浅表性胃炎[(176.50±128.55)μg/L﹑17.77±15.75)μg/L﹑(12.54±16.39)pmol/L]明显高于正常组[(107.78±25.48)μg/L﹑(8.13±2.79)μg/L﹑(4.34±3.33)pmol/L]和胃癌组[(79.59±83.37)μg/L﹑(9.42±10.83)μg/L﹑(5.20±9.91)pmol/L],组间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PGR (PGⅠ/PGⅡ比值)水平在慢性浅表性胃炎(12.90±6.50)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9.29±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GⅠ水平在胃癌(79.59±83.37)μg/L明显低于正常组(107.78±25.48)μg/L,组间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Ⅰ和PGⅡ水平在胃癌[(79.59±83.37)μg/L﹑(9.42±10.83)μg/L]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165.40±144.77)μg/L﹑(23.40±28.8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PGⅠ﹑PGⅡ与胃黏膜炎性病变密切相关,可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初步筛查和动态疗效评价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PGR可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筛查;PGⅠ水平显著低下可做胃镜进行胃癌筛查,有助于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

  • 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和抗HpIgG抗体在消化溃疡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乔辉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和抗 Hp IgG 抗体在消化溃疡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0年4月—2015年8月在该院消化科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50例,纳入病例组,另外选择同期在该院门诊行健康体检者100各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对象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及Hp阳性情况。比较消化溃疡患者中Hp阳性者与阴性者的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情况。结果病例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Ⅰ/PGⅡ值分别为(181.36±20.72)ng/mL、(24.81±9.65)ng/mL、(7.62±1.15)ng/mL,对照组分别为(53.67±19.64)ng/mL、(13.97±6.83)ng/mL、(4.57±1.46)ng/mL,病例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Ⅰ/PGⅡ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对照组Hp阳性率分别为77.33%、24.00%,病例组Hp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Hp阳性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Ⅰ/PGⅡ值分别为(217.82±29.47)ng/mL、(28.53±10.81)ng/mL、(8.91±1.20),Hp阴性患者分别为(68.35±20.54)ng/mL、(17.02±7.15)ng/mL、(5.76±1.38)ng/mL, Hp阳性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Ⅰ/PGⅡ值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PG及Hp IgG抗体能对消化溃疡进行早期筛查,当两者出现异常时再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从而一定程度提高了体检患者的检查依从性。

  • 血清胃蛋白酶原测定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意义探究

    作者:施冰

    目的 探讨在早期胃癌筛查中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意义.方法 在2016年5月—2017年8月期间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胃癌患者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8例、胃溃疡患者35例以及来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32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测定.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较,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的PGⅠ值较低,胃溃疡组的PGⅠ值较高(P<0.05);与健康组相比较,各组的PGⅡ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的PGI/PGII比值为(2.7±1.2),胃癌组为(2.2±0.6),萎缩性胃炎组为(2.1±0.7),胃溃疡组为(2.1±0.8),均与健康组作比较(t=2.0534、2.3212、2.4271,P<0.05).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Ⅰ、PGⅡ的阳性检出率相比于其他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疾病中检测其血清胃蛋白酶原PG可作为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可靠依据.

  • 胃蛋白酶原联合色素胃镜及富士能电子分光图像处理技术在胃黏模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童春华

    目的 探讨胃蛋白酶原联合色素胃镜及富士能电子分光图像处理(FICE)技术在胃黏模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术后病理学证实为胃黏膜癌前病变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在治疗前单纯采用色素胃镜进行检查,研究组在治疗前采用胃蛋白酶原联合色素胃镜及FICE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组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误诊和漏诊率低于对照组;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发生率仅为2.6%,低于对照组的13.2%;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4.7%,高于对照组的71.1%;检查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对疾病诊断方案的总满意度达到97.4%,高于对照组的8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黏膜癌前病变患者采用胃蛋白酶原联合色素胃镜及FICE技术进行诊断,虽操作时间会延长,但可提高检查的准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降低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诊断的满意度.

  • 2014年寿阳县东关社区居民幽门螺杆菌检出状况分析

    澳大利亚学着罗宾-沃伦和巴里-马歇尔于1982年首先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并因此获2005年诺比尔医学奖。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Hp为上消化道的重要致病菌,可以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且与胃癌及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自1982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下称H.pylori)被分离培养成功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经20多年努力,现在大部分问题已基本清楚,如在正常人群和各类上胃肠道疾病的流行情况等。根据流行病学的统计研究,发现胃幽门螺旋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与社会经济、家庭卫生环境、教育水平或者个人卫生习惯有极大的关系;换句话说,人口杂处、家庭卫生较差、教育水平较低或者个人饮食卫生习惯较差的地区,会有较高的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根据中华民国消化内科医学会的初步研究报告发现,在山西省地区居住民众的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形如下:十岁以下的孩童感染率<为20%;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感染率<为40%;而年龄在三十岁左右者,其感染率则高达50%;四十岁以上则超过75%。对于年龄较小的幼童亦可以经由抽血检查血清侦测其是否具有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抗体而得知是否受感染。为了解我县东关社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居民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ispepsia,FD)发病情况与Hp感染的相关性,以及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水平与Hp感染相关性。

  •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及其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汪畅;王凤超

    全球每年约有1万例胃癌新发病例,居癌症常见死因的第2位[1].当胃部肿瘤被发现时,多数情况下,癌细胞已侵入肌层,预后很差,在实行胃大部切除术和化疗后,5年生存率也仅为20%左右[1].若胃癌在早期即被诊断,此时癌细胞仍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2-3].因此,早期诊断对于降低胃癌的病死率显得尤为重要.纤维胃镜在临床上一直被视为是诊断胃黏膜病变的"金标准",但由于其侵入性的特点,一直使患者难以承受,受检率低.而近年来,先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再根据结果选择性实行胃镜检查的筛查方案已成功地诊断多数胃癌于早期阶段,使5年生存率大大增加[4-6].本文就胃蛋白酶原的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测及在早期胃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等方面予以阐述.

  • 胃蛋白酶原在胃癌患者血清中变化的意义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吴杰;骆骥才;张剑英;张毅敏;潘志文;刘鹏;徐笑红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 (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以及胃蛋白酶原Ⅰ和Ⅱ比值(PGR)的变化在临床病理研究中的意义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250例作为研究组,1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血清中PG Ⅰ、PGⅡ、PGR的水平,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血清中幽门螺旋杆菌(Hp)抗体IgG的水平并判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态,比较2组间的差异;并用ROC曲线评价PG Ⅰ、PGⅡ以及PGR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胃癌组、健康对照组组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PG Ⅰ、PGⅡ和PGR水平的差异以及胃癌组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下PG Ⅰ、PGⅡ以及PGR水平的差异.结果 胃癌组血清PGⅡ水平和Hp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PGR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GR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在健康对照组中,男性血清PG Ⅰ、PGⅡ水平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60岁以上者血清PG Ⅰ、PGⅡ水平均显著高于60岁以下者(P<0.05);在胃癌TNM分期中Ⅲ、Ⅳ期患者的PG Ⅰ水平显著低于Ⅰ、Ⅱ期(P<0.05);同时PGR水平与Hp感染与否有相关性.结论 检测患者血清的PG Ⅰ、PGⅡ、PGR水平有助于胃癌的诊断,而PG Ⅰ的水平有助于胃癌的TNM分期.

  • 血清胃蛋白酶原及CA199、CA242、CEA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胜;单绿虎;束新华;叶珍

    目的 研究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G Ⅰ、PG Ⅰ/PGⅡ)及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脂类抗原242(CA242)、癌胚抗原(CEA)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血清中的胃蛋白酶原PG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CA199、CA242、CEA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分别检测130例胃癌患者(均有病理学诊断明确为胃癌患者)、30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120例正常健康体检人群的水平,统计学分析3组间的差异;并比较上述各单一肿瘤指标与联合肿瘤指标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的差异.结果 相较于胃部良性疾病患者组和正常健康体检对照组,胃癌组血清中各肿瘤标志物PG Ⅰ及PG Ⅰ/PGⅡ和CA199、CA242、CEA含量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所有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灵敏度相比较,联合检测5项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为8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特异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PG Ⅰ及PG Ⅰ/PGⅡ和CA199、CA242、CE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远远高于单一肿瘤标志物项目检测的灵敏度,血清的PG Ⅰ及PG Ⅰ/PGⅡ和CA199、CA242、CEA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联合检测对提高早期胃癌患者的检出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对胃癌和慢性胃炎的意义

    作者:俞瑾;吕宾;黄晨;蔡利军;孟立娜;范一宏

    目的 比较血清胃蛋白酶原(PG)在不同胃疾病中的水平,探讨其诊断胃部疾病的价值.方法 选取已行胃镜检查的患者214例,按胃镜病理诊断结果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70例)、萎缩性胃炎组(86例)、胃癌组(58例).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患者空腹血清PGⅠ和PGⅡ,并计算PGⅠ与PGⅡ比值(PGR).结果 胃癌组PGⅠ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组[(78.41±55.42)μg/L比(53.10±30.0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萎缩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PGⅡ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组和非萎缩性胃炎组[(23.26±17.80)μg/L比(13.12±10.23)、(13.78±9.26)μg/L],PGR明显低于萎缩性胃炎组和非萎缩性胃炎组(3.67±2.03比4.88±1.82、5.24±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65例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其中阳性29例(Hp阳性组),阴性136例(Hp阴性组).Hp阴性组和Hp阳性组PG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46±45.49)μg/L比(72.41±31.85)μg/L,P>0.05];Hp阳性组PGⅡ明显高于Hp阴性组[(19.58±1.57)μg/L比(14.09±13.21)μg/L],PGR明显低于Hp阴性组(3.82±0.18比4.99±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相比,胃癌患者PGⅡ明显升高,PGR明显下降,PGⅠ与胃癌的危险性无关.用PGⅡ联合PGR预测胃癌的高危人群有一定价值,且对于Hp感染的判断有一定的帮助.

  • 宁波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调查分析

    作者:王峰;姚盼盼;姚芳芳;姜妙静

    目的 研究宁波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现症感染情况以及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分析Hp现症感染与PG水平间存在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ASSURE H.Pylori Rapid Test)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宁波市医疗中李惠利医院体检中心852例体检人员的Hp现症感染率与血清PG Ⅰ/Ⅱ水平,用SPSS软件对该人群不同性别和年龄段间血清PG Ⅰ、PGⅡ、PG Ⅰ/PGⅡ比值以及Hp现症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男女间以及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Hp现症感染率并无差异;男性PG Ⅰ较女性高;血清PG Ⅰ含量随年龄段的升高基本呈上升趋势,血清PGⅡ含量随年龄段的变化相对较小;无论男女、不同年龄组Hp现症感染阳性组的PG Ⅰ、PGⅡ的值都明显高于Hp现症感染阴性组人群,而PG Ⅰ/PGⅡ比值则明显降低.结论 宁波地区体检人群中,血清PG水平与年龄、性别、Hp现症感染相关,定期进行Hp现症感染的检测及血清PG Ⅰ/Ⅱ水平的检测对早期胃部疾病的评估与筛查可能有重要意义.

  • 血清微量元素与胃蛋白酶原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殷婷婷

    胃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且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寻找一种有效的筛查方法进行胃癌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胃癌的预后及降低病死率.近年来,很多研究证实血清中某些微量元素和胃蛋白酶原(PG)在体内水平的变化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胃癌患者体内微量元素与PG的水平,可以对胃癌进行辅助诊断.该文着重阐述血清微量元素与PG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胃蛋白酶原和再生基因Ⅳ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吴文华;黄容旺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再生基因Ⅳ(RegⅣ)诊断胃癌的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在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住院部、门诊及社区行胃镜检查的胃部病变患者648例,其中胃癌54例(胃癌组)、胃溃疡594例(胃溃疡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352例为慢性胃炎组。检测受试者血清PG、Reg Ⅳ、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比较不同指标联合诊断胃癌的效能。结果胃癌组PG Ⅰ、PG Ⅱ、PG Ⅰ/PG Ⅱ值均显著低于胃溃疡组和慢性胃炎组[PG Ⅰ(42±3)μg/L比(78±6)μg/L、(61±6)μg/L,PG Ⅱ(8±3)μg/L 比(15±4)μg/L、(12±3)μg/L,PG Ⅰ/PG Ⅱ2.8±0.9比9.2±1.2、5.4±1.3,均P<0.01],胃溃疡组PG Ⅰ、PG Ⅱ、PG Ⅰ/PGⅡ值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胃癌组RegⅣ、CEA、CA19-9水平均高于胃溃疡组和慢性胃炎组[RegⅣ(5.4±1.3)μg/L比(4.0±1.2)μg/L、(3.8±1.1)μg/L,CEA (10.2±2.9)μg/L比(6.1±1.3)μg/L、(4.2±1.0)μg/L,CA19-9(57±5) kU/L 比(35±3) kU/L、(27±3) kU/L,均P<0.05]。 PG联合RegⅣ诊断胃癌的灵敏度(83.3%)及特异度(78.1%)均高(P<0.05)。结论PG联合Reg Ⅳ诊断胃癌时灵敏度、特异度高,且准确可靠,在胃癌筛查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胃蛋白酶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作者:杨胜茹

    胃蛋白酶原是由胃黏膜分泌,为胃蛋白酶的前身,属于门冬氨酸蛋白酶家族,按其免疫原性不同,可分为两个亚群,即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水平可反映胃蛋白酶的分泌及胃黏膜状态和功能情况,当胃黏膜发生病变时,血清中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也随之发生改变.目前对胃蛋白酶原研究较多,认为它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较高.本文就胃蛋白酶原与胃癌、幽门螺杆菌的关系,胃蛋白酶原作为胃酸分泌的检测指标,作为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几个方面予以综述.

  • 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的关系

    作者:孙怡;唐毅;刘天宇;杜恒;唐敏;王卉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Ⅰ、Ⅱ水平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癌患者40例(胃癌组)、萎缩性胃炎45例(萎缩性胃炎组),慢性胃炎45例(慢性胃炎组)和同时期就诊健康人群4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血清PGⅠ、PGⅡ水平,应用快速尿激酶法测定各组 Hp感染情况,分析PGⅠ、PGⅡ水平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慢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 H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2.22%(28/45)、66.67%(30/45)、70.00%(28/40)比17.50%(7/40), P <0.05],而胃癌组、慢性胃炎组及萎缩性胃炎组 Hp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血清PGⅠ[(91.17±12.85)、(86.68±11.02)、(82.49±9.96)μg/L比(99.36±15.36)μg/L]、PGⅠ/PGⅡ[(5.92±1.78)、(5.67±0.85)、(5.38±0.78)μg/L 比(14.48±2.63)μg/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慢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Hp(+)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显著低于 Hp (-)者( P <0.05),而各组 Hp (+)者血清PGⅡ水平与H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 Hp(+)者血清 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慢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及对照组(P<0.05)。萎缩性胃炎Hp(+)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慢性胃炎组及对照组(P<0.05),慢性胃炎Hp(+)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PG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血清PG水平可作为Hp阳性胃病患者癌前病变患者筛查指标,有助于早期胃癌诊断。

  • 胃蛋白酶原、胸苷激酶-1联合检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李卫兵;王奎明;侯炜炜;喻海忠;袁建芬;姚辉;肖春红

    目的 探讨胃蛋白酶原(PG)与胸苷激酶-1 (TK1)联合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南通市中医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消化内科病例178例,其中,胃癌组106例(早期胃癌46例,进展期胃癌60例)、萎缩性胃炎组72例,正常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人员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测定空腹血PG,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测定TK1.结果 胃癌组患者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GR)水平显著低于萎缩性胃炎组(P< 0.05)和正常对照组(P<0.05),胃癌组TK1水平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5);进展期胃癌组PG Ⅰ及PGR水平明显低于早期胃癌组(P<0.05),TK1水平与胃癌的分期无关(P> 0.05).PG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52.1%、81.9%,TK-1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47.2%、86.1%,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1.1% 、79.2%,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联合测定PG、TK1在健康人群胃癌的筛查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苏振华;王亮;魏思忱;魏新亮;孔郁;王卫卫;史晓盟;郭瑞雪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对胃癌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就诊于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的胃病患者172例,首先行PG和G-17检查,对结果异常者再行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NBI-ME)精查加病理,根据病理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对照组,50例)、萎缩性胃炎组(55例)、胃癌组(67例).比较各组血清PG Ⅰ、PGR和G-17的水平及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评价其对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的PG Ⅰ及PGR(PG Ⅰ/Ⅱ)水平降低,G-17水平升高(P<0.05).与萎缩性胃炎组比较,胃癌组G-17水平升高,PG Ⅰ及PGR水平降低(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选择70 μg/L为临界值评价PG Ⅰ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为71.87%,特异度为89.18%,准确度为56.39%;以7.0为临界值评价PGR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为41.93%,特异度为82.97%,准确度为75.58%.以15 pmol/L为临界值评价G-17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为60.61%,特异度为71.22%,准确度为69.19%.G-17联合PGR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为51.35%,特异度为92.59%,准确度为83.72%.G-17联合PG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为47.37%,特异度为83.58%,准确度为75.58%.结论 经过PG和G-17联合筛查后行NBI-ME精查有助于提高胃癌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488 条记录 4/25 页 « 12345678...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