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樊春月;王艳艳;张莹;郎丽;邓小峰;程樱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VD)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将64例HA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丹参、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改善循环,甲钴胺片及维生素B6营养神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GF 30 μg/d,肌内注射,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15d.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手麻、手痛和双手痛觉、触觉及振动觉减弱)、冷水复温试验(CWLT)、神经-肌电图(ENMG)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更为显著(P<0.05).结论 NGF可以显著改善手麻、手痛的症状和双手痛觉、触觉、振动觉减弱体征及改善CWLT、ENMG,对HAVD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且较为安全,对于HAVD患者,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予NGF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 197例振动作业工人周围神经功能损害特点观察

    作者:司徒洁;林春梅;钦卓辉;朱德香;林辉;张方方;张健杰

    目的 研究振动作业工人周围神经损害的特点.方法 于2015年1至12月,对某企业197例从事研磨作业的男性工人[年龄中位数34岁(21~50岁),接振工龄中位数7.3年(1~20年)]临床资料及肌电图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周围神经功能损害的特点.结果 96人肌电图异常,肌电图异常率为48.73%.单纯正中神经腕部神经轻度损害88例,占总人数的44.7%,占肌电图异常人数的91.7%(88/96).6人合并或仅表现尺神经感觉损害+桡浅神经损害+腓浅神经损害等,占肌电图异常人数的6.3%.其中88例表现为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波幅减低,28例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46例诊断职业性手臂振动病并住院治疗,离岗后随访超过4个月,大部分患者神经肌电图明显好转并恢复正常.结论 振动作业者手部神经损害以正中神经远端感觉功能损害为主,均为轻度周围神经受损,脱离振动作业并治疗后大部分好转并恢复正常.

  •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50例临床分析与综合护理干预

    作者:徐琳;邱新香;邓小峰;巫带花;黄莉

    目的 探讨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VD)临床特点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8月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50例HAVD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前,手麻、手痛、双手痛觉、振动觉减弱、异常神经-肌电图(ENMG)以及异常冷水复温试验(CWLT)例数分别为50,38,49,30,50和47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上述指标消失或好转例数分别为48,36,34,17,48和40例,总体治疗有效率达96.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过程中经加强中药熏洗的安全护理、穴位注射治疗观察和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仅5例出现穴位注射疼痛,高压氧治疗时有1例耳痛和1例耳鸣,经对症处理症状消失.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HAVD有一定疗效,做好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应用络病学说论治职业性手臂振动病

    作者:邓小峰;李聪;赖丽丽;李斌;曾子芳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VD)是法定职业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无特效疗法。本文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对 HAVD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认为 HAVD是劳伤损害脉络、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所致,寒邪入侵是加重 HAVD 主要因素。治疗当以通络为宜,治法以辛温通络和活血通络为主。根据络病学说结合西医治疗 HAVD的经验制定出的中西医结合 HAVD综合性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取到了较好的疗效。

  • 2例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病例报道

    作者:郑亦沐;张雁林;关里;李树强;赵赞梅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是指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其典型表现是“振动性白指”.本文通过结合文献,总结报道2例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患者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过程.

  • 高压氧治疗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艳艳;郎丽;樊春月;张莹;程樱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选择108例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综合治疗组(HBO组)和常规中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针灸、理疗等中西医综合治疗,HBO组在常规中西医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肌电图、冷水复温试验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HB0组治疗手麻症状、痛觉减退、触觉减退、振动觉减退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组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运动远端潜伏期、感觉传导速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组左、右手的5 min、10 min复温试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BO联合中西医治疗职业性HAVD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冷水复温率、神经肌电图,且较为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某高尔夫球杆生产企业93例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调查报告

    作者:郑创亮;许丹;曹献磅;冯秀琼

    目的 对某高尔夫球杆生产企业在投产期间出现的93例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VD)进行分析,寻找发病原因,为该行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HAVD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查阅该企业日常职业卫生监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档案以及HAVD诊断和鉴定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对27个手传振动操作岗位进行4h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ahw(4)]检测,其中位数M50、M25和M75分别为7.68、3.09和15.6 m/s2.其中17个点(占62.96%)的ahw(4)超过GBZ 2.2-2007规定限值(5m/s2).3种作业ahw(4)的M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29.52,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3种岗位M50值大小依次为:细磨>粗磨>抛光.2010-2013年共检出观察对象和疑似HAVD 198例.其中107例次申请职业病诊断,诊断鉴定为HAVD的病例93例.接触人群发病率为32.07%(93/290).病例诊断分级:轻度46例(49.46%)、中度42例(45.16%)、重度5例(5.38%);发病年龄为(37.6±4.7)岁,接触工龄(9.5±3.6)年.轻度、中度、重度患者接触振动工龄的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60,P>0.05).3种振动作业间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0,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不同工种的发病率依次为:细磨>粗磨>抛光.结论 该企业工作场所手传振动岗位超标严重.工人超标超时接触手传振动是导致职业病的主要原因.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应高度重视该行业手传振动的危害,督促相关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并开展职业健康监护.

  • 32例职业性手臂振动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郑倩玲;夏丽华;郎丽;张莹;樊春月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V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8月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的32例HAVD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32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冷水复温试验(CWLT)、神经-肌电图(ENMG)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总体治疗有效率达100.0%.手麻、手痛和双手痛觉、触觉、振动觉减弱得到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100.0%、61.3%、54.8%、53.3%,CWLT和ENMG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8%、100.0%.手麻、手痛和CWLT、ENMG的治愈率分别为46.9%、50.0%、48.3%、78.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HAVD有一定疗效且较为安全.对于HAVD患者,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

  • 3例打磨作业的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报告

    作者:曹丹燕;范秀红;曾子芳;潘金城

    目的 报告打磨作业伴随振动所致的职业危害.方法 对患者的职业史、操作形式、打磨工具、生产环境的调查及有关的临床检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我国现行的有关标准诊断.结果 按照GB 10434-89《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打磨机的加速度严重超标.3例手持工件打磨的工人出现明显的双手苍白,感觉障碍等雷诺氏征.结论 长期接触较强的局部振动的打磨作业者容易患职业性手臂振动病.

  • 广州市2011—2015年新发职业病情况分析

    作者:林秋红;郭静宜;刘移民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11—2015年职业病发病现状,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政策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5年全市职业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报告新发职业病共7大类25种714例;其中,男性648例,女性66例,发病年龄为(43.0±8.5)岁.以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和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为主,分别有314、131、127和111例,共占95.6%.职业性尘肺病310例,以电焊工尘肺病和矽肺为主,分别有174和96例,共占87.1%.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以职业性噪声聋为主,有130例(占99.2%).职业性急性化学中毒以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为主,有39例(占90.7%);职业性慢性化学中毒以苯、铅中毒为主,分别有61和22例(占72.6%、26.2%).职业性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以职业性手臂振动病为主,有101例(占91.0%).全市12个区均有报告新发职业病,以萝岗区、黄埔区、南沙区和白云区为主,共占71.4%.行业分布以船舶和金属制品业新发病例数多,共占54.6%.企业经济类型分布以国有经济和外商、港澳台经济企业为主,共占75.4%.结论 应将电焊工尘肺、矽肺、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职业性噪声聋和由苯、铅、二氯乙烷等化学物引起的职业性化学中毒作为广州市重点职业病进行监督管理.

  • 山东省2006—2016年新发职业病发病特征分析

    作者:陈艳芹;贾丽丽;傅真真;孙胤羚;李西西

    目的 分析2006—2016年山东省新发职业病的发病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收集2006—2016年山东省新发职业病病例资料,对其发病年份、地区、行业、企业经济类型及企业规模等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6年山东省共报告新发职业病9大类87种14135例,以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和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为主,共占新发职业病总数的96.97%.职业性尘肺病共11288例,以矽肺和煤工尘肺为主,共占该类职业病的87.87%;急性职业中毒以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其他急性中毒和硫化氢中毒为主,共占该类职业病的65.23%;慢性职业中毒以职业性慢性苯中毒、锰中毒和铅中毒为主,共占该类职业病的76.77%;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以职业性噪声聋为主,占该类职业病的93.91%;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以职业性手臂振动病和中暑为主,共占该类职业病的91.78%.全省17个地级市均有报告新发职业病,以烟台市、淄博市、济南市、泰安市及潍坊市为主,共占新发职业病的71.32%.行业分布以采矿业和制造业多,共占新发职业病的85.37%;企业经济类型分布以国有经济、私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企业为主,共占新发职业病的95.96%;66.28%的新发职业病病例来源于大、中型企业.结论 山东省职业病依然处于高发态势,应加强对烟台市、淄博市和济南市等重点地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及私有小型企业等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患者基于循证的护理干预

    作者:邱新香;夏丽华;郑倩玲;梁伟辉;郭卫军;陈慈珊

    目的:探讨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成立循证护理小组,针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6例手臂振动病住院患者的护理问题,通过计算机检索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MEDLINE、SCI等数据库寻找文献支持,并结合临床实践,为本组患者制定、实施科学系统的循证护理方案。结果入院时本组患者手麻、手痛和双手痛觉、触觉与振动觉减弱发生率分别是100%、68.3%、92.1%、94.4%、42.9%,冷水复温试验、神经肌电图检查异常率92.9%、100%。实施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后手麻、手痛和双手痛觉、触觉与振动觉减弱得到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97.6%、58.6%、56.3%、59.3%,冷水复温试验、神经肌电图检查异常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8.0%、97.6%。结论采用循证方法为手臂振动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度和治疗依从性,住院期间患者未发生负性心理应对事件,积极配合治疗,改善了受损末梢神经和微循环。

  •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中医证型与实验室客观指标的关系

    作者:刘庆凤;梁晓阳;郭集军;黄伟欣;黄丽蓉

    目的 探讨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不同中医证型与实验室客观指标间的关系,以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临床支持.方法 筛选已经明确诊断为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患者101例,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型,分为行痹24例、痛痹39例、着痹38例.观察患者冷水复温试验5 min复温率、10 min复温率和神经肌电图检查末端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运动单位平均时限和平均波幅各参数在不同中医证型间分布的异同.结果 冷水复温试验5、10 min复温率在行痹、痛痹、着痹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肌电图检查方面,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波幅在行痹、痛痹、着痹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着痹组与痛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P=0.895),着痹组与行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7,P=0.023),痛痹组与行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2,P=0.030).而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和传导速度及尺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波幅和传导速度在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传导波幅和传导速度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运动单位平均时限和平均波幅在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步认为正中神经运动传导的波幅在行痹、痛痹、着痹3组间的分布有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行痹组与其他两组上,认为行痹组的波幅高于痛痹、着痹组,考虑行痹组正中神经轴索较痛痹、着痹组损伤轻.

  • 手传振动对打磨工人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作者:陈念光;刘晓勇;陈铿铿;赖关朝;张碧珠

    目的 初步分析手传振动对广东打磨工人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2010~2012年广东省某3家企业从事打磨作业的179名工人和45名非打磨工人为研究对象,检测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病例组和对照组工人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间、不同患病严重程度间、住院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接振组比较,病例组IgG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臂振动病中度患者IgG、重度患者IgM与对照组相比显示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Ig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振动病患者住院治疗后,IgG仍持续降低、而IgA和IgM回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传振动可影响工人的免疫系统,振动病患者IgG、IgA和IgM水平降低,提示免疫作用可能与职业性手臂振动病发病机制相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