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构造因子对肺癌CT图像纹理特征指标的影响

    作者:王刚;姜新国;林森森;庄银苹;王阿明

    目的 探索构造因子对肺癌CT图像纹理特征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取值的构造因子对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的肺癌CT图像纹理特征指标的影响.结果 给出了能量、惯性矩、熵、局部平稳性(逆差矩)随生成步长不同取值的变化曲线.结论 构造因子的合理选取有助于肺癌CT图像特征指标的提取,有利于建立适用于肺癌分型的辅助诊断模型.

  • 小波变换在放射治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汤乐民;季斌;王娟

    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声和边缘检测技术与现代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结合进行研究.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对未经增强扫描的CT图像进行小波变换,比较了常规去噪声和边缘检测与基于小波变换的相应方法各自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独地应用小波变换或传统方法相比,应用小波变换结合某些传统方法去噪声的效果更好;基于小波变换的边缘检测不仅平滑掉了图像中的绝大部分噪声,而且很好地保留了靶区的边缘,有利于提高勾画肿瘤靶区的精确性.

  • 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在肝纤维化CT图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郭堑;农村立;龙腾河

    图像纹理特征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肝脏CT图像分析.对肝脏CT图像纹理特征提取的常用方法有:基于图像分形维数的特征分析,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分析,基于灰度直方图的特征分析以及其他的特征提取方法.目前国内外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和研究.随着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过借助专业的图像分析软件,将使大量肝脏CT图像的图像分析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有利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早期诊断.

  • 64排螺旋CT上腹部增强扫描200例分析

    作者:胡云波;龚超明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上腹部增强扫描技术要点.方法 选取拟进行CT检查的患者200例,对患者的上腹部进行CT扫描,造影剂使用按照1.5 mL/kg,经手背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其压力为300磅,流速2.5 mL/s,注药前扫描1次,注药后不同时相扫描2~3次.结果 180例能很好的显示出腹主动脉、肝动脉、脾动脉、肝门区血管分支、门静脉、下腔静脉.20例因门脉高压导致造影结果不理想,3例失败.结论 64排螺旋CT的上腹部增强扫描可获得满意的图像以满足临床需要.

  •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CT修正胸腔建模与感生磁场计算的研究

    作者:陈瑞娟;冯彦博;赵喆;王金海;王慧泉;李光旭

    磁探测电阻抗成像(magnetic detection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MDEIT)通过体表电极向成像体注入激励电流,利用外部空间磁场分布数据重建成像体内部电导率分布.MDEIT技术应用于肺部肿瘤的动态检测,实现更加贴近实际的仿真计算;应用图像分割在临床CT图像获取胸腔内部结构先验信息,进而构建正常人与肺部肿瘤患者胸腔的三维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分别计算胸腔外部磁场分布,并对其进行特征分析.正常人与肺部肿瘤患者胸腔周围的磁感应强度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两者对比结果显示,患者比正常人高出10.52%.外部磁感应强度的异常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胸腔内组织的病理变化,为MDEIT在肺癌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合理参考.

  • 基于CT医学图像的边缘提取研究

    作者:张小萍;朱志松;王君泽

    为了实现人体器官的三维重建,如何准确、有效地提取二维医学图像的边缘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图像边缘提取方法,该方法先将原始CT图像二值化,然后利用数学形态运算对二值化图像进行预处理,后利用Canny算子提取图像边缘.通过肾脏CT图像边缘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高效、性能优越.

  • 基于小波变换结合其他预处理方法的周围型早期肺癌CT图像增强研究

    作者:刘向晔;郭秀花;王晓华;马大庆

    探讨增强早期肺癌CT图像的方法.采用小波变换增强图像细节的方法,根据图像特点,同时结合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或(和)自适应滤波去噪法,对10位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50张CT图像进行增强.结果表明,处理后图像中肺内结节的边缘锐利、内部密度清晰、周围征象(如胸膜凹陷征等)清楚;各组织器官边缘清晰、层次明显,肺纹理清晰度增加.尤其是低对比度图像,处理后图像质量有较明显提高.基于小波变换结合其他预处理方法,对早期肺癌的CT图像进行增强,可为同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中值滤波法与梯度法的互补效应在CT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何清杭;何继善

    单独采用中值滤波法与梯度法的其中一种,不能很好地改善CT图像质量.由于这两种方法具有互补效应,可用中值滤波法与梯度法对图像多次交替处理,使CT图像在去除噪声和保护图像边缘的同时使图像边缘得到增强.

  • 下颈椎 C3-C7活动节段三维有限元的建模和验证

    作者:王晨曦;赵改平;柏磊磊;陈楠心;陈二云;赵庆华;蒋丽平

    基于 CT 图像数据结合图像处理软件建立人体下颈椎 C3-C7活动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选取一名健康志愿者颈椎 CT 数据,建立包括椎体、后部结构、终板、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突等部分的下颈椎 C3-C7三维有限元模型,赋予颈椎组织不同成分的材料属性,模拟人体颈椎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承受扭矩载荷时,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等运动情况下颈椎椎体、椎间盘和小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颈椎 C3-C7活动节段在四种工况下的活动范围与前人离体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颈椎椎体、椎间盘和小关节的应力分布符合其生物力学特性。下颈椎 C3-C7活动节段的模拟结果符合人体的真实运动规律,为临床颈椎的生理、病理研究以及植入器械的力学性能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 基于CT图像的下胫腓联合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

    作者:柏广富;张焱;张美超;骆宇春;李坤;陈斌;吴伟峰

    [目的] 构建下胫腓联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其生物力学研究提供方便快捷的数字化平台.[方法] 对一健康成年男性的右足进行螺旋CT扫描,获取CT图像后利用Mimics软件重建足部骨骼及外周软组织的三维结构,再经FreeForm雕刻软件处理后导入ANSYS软件,进而建立下胫腓联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有效性进行加载与验证.[结果] 下胫腓联合三维有限元模型经加载后与自身验证相应数据对比,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 建立了下胫腓联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较客观地反映了其解剖结构和力学特性,可为下胫腓联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良好平台.

  • 基于CT精细扫描构建人体胸腰段脊柱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及意义

    作者:李孝林

    目的 探讨基于CT精细扫描构建人体胸腰段脊柱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以各向同性分辨率0.625 mm薄层扫描所得的层厚0.65 mm人体胸腰段连续断层210层Dicom格式CT图像,直接读入Mimics后界定骨组织阈值、提取各层面轮廓线、图像边缘分割、选择性编辑及补洞处理,去除冗余数据,三维化处理后获得胸腰段三维几何面网格模型,将其保存为后缀名.lis的Ansys文件,直接导入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体网格划分,再将体网格转入Mimics,根据CT值赋值,再次导入Ansys添加韧带、关节约束后生成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快捷建立了外形逼真、计算精确的人体胸腰段脊柱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 应用精细CT扫描技术,图像Dicom标准,Mimics软件能直接与Ansys软件进行对接,并能根据CT值直接赋值使胸腰段脊柱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更加快捷、精确.

  • 术中CT对评价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预期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洪国武;钱元寿;黄怀农;易建红

    目的:观察手术即时CT图像与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疗效的可能相关性.方法:通过随访和CT复查,回顾性分析在CT室进行的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的效果与手术即时CT图像的相关性.结果:随机选择的71例患者共123节椎间盘,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3/6例次采用阶梯式再次激光治疗),随访24 ~ 395 d,平均(87.07±79.60)d,手术有效率为92.9%.结论:术中CT图像可以直观、有效地评价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的预期效果.

  • 原发于眼眶脑膜瘤的CT图像分析

    作者:李平平;宋国祥;朱利民;何彦津

    目的 分析原发于眼眶脑膜瘤的常见CT图像特征,探讨CT影像对原发于眼眶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经病理确诊的原发于眼眶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图像表现.探讨CT对脑膜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51例原发于眼眶脑膜瘤患者中视神经鞘脑膜瘤43例,眶骨膜脑膜瘤8例.视神经鞘脑膜瘤43例中肿瘤形状呈管状20例,块状12例,其他形状11例;呈现车轨征16例,钙化斑6例.8例眶骨膜脑膜瘤均有蝶骨大翼和(或)小翼骨膜增厚及眶外壁骨质增生,其中视神经向内移位6例.所有病例中肿瘤蔓延者8例,双眼眶发病2例.结论 CT图像可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形状、范围,尤其是眶骨壁改变,对于原发于眼眶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减轻体重联合百塞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分析

    作者:徐芸;文小岗;王振豫;李继昌

    目的:探讨减轻体重联合百赛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120例NAFLD患者,体重指数(BMI)均大于24 kg/m2,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慢速减肥组(A组),每月体重减轻3~5 kg;快速减肥组(B组),每月体重减轻大于5 kg;百赛诺组(C组),口服百赛诺25 mg每d 3次;慢速减肥组+百赛诺组(D组),具体方法同A、C组.均治疗半年.治疗前后用图像定量测量软件测定面罩式覆盖的CT图像,得到肝脏脂肪浸润指数(MIFI),并同时检测多项肝功能指标,BMI和腰围臀围比值(W/H).结果:B组治疗后虽有BMI、W/H、ChE和MIFI的改善,但ALT和AST治疗前后没有差别.C组治疗前后BMI、W/H和MIFI没有变化,转氨酶降低.A、D组治疗后指标均有改善,D组效果好.结论:减轻体重联合百塞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较好.

  • 基于CT图像建立可供动态力学模拟分析的股骨头坏死有限元模型

    作者:何海军;陈卫衡;鲁超;唐琪;王荣田;陈志伟;李泰贤

    目的:建立股骨头坏死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股骨头坏死的内部应力分布及力学特征,为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预防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选取标准成年男性左侧股骨头坏死自愿者1例,采用16排螺旋CT对患者双髋关节进行扫描,获得DICOM3.0格式的股骨头图像原始数据,利用Amira软件、Geomagic Studio软件、Ansys软件,建立坏死股头与正常股骨头有限元模型,分析慢步走时坏死股骨头与正常股骨头不同部位及不同骨质的力学特征.结果:建立坏死股骨头和正常股骨头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根据是否区分皮质骨和松质骨,划分其总体节点数和单元数,并针对不区分和区分松质骨及密质骨的两类模型,分别计算总网格数为4 513 322和3 132 783的加密网格模型,二者在等效应力分布上趋势一致,大等效应力相差4.3%.坏死股骨头模型大应力值均小于正常股骨头模型,尤其是在区分松、密质骨时更为明显,大应力值从52.110 3 MPa降低到30.106 9MPa;坏死股骨头模型的大位移值为1.006 9 mm,明显大于正常股骨头模型的0.583 6 mm.结论:建立了较好几何和物理相似性的、可重复应用、可供动态力学模拟分析的股骨头坏死有限元模型,相比正常股骨头建模,股骨头坏死模型建立时,将松质骨和皮质骨材料区分赋值更有必要.

  • 感兴趣区设置方法的不同对肾透明细胞癌CT值测量的影响

    作者:李誉;沈培永;朱建兵

    目的 评估感兴趣区(R0I)设置方法的不同对肾透明细胞癌患者CT值测量及其一致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的50例患者资料.观察者在轴面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CT图像上采用3种不同ROI设置方法(肿瘤轮廓法、大层面法、肿瘤多个小样本法)对肾透明细胞癌病灶行CT值测量,3个月后该观察者以同样方法重复病灶各期CT值的测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种不同ROI勾画方法所测各期CT值的差异,然后对不同ROI设置方法测量的平均CT±SD值及观察者两次测量的重复性及一致性用Bland-Altman法及组内相关系数(ICC)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者采用3种不同ROI设置方法所测各期CT值均存在较好的一致性(ICC >0.7),且三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hman散点图显示肿瘤轮廓法测定的各期CT值分布均更集中,提示肿瘤轮廓法在同一观察者重复测量中一致性区间小,准确性好.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采用肿瘤轮廓法与肿瘤大层面法及多个小样本法勾画选择ROI所得CT值有显著差异,采用肿瘤轮廓法重复测量一致性评估差异度小,可重复性好.

  • 影响CT图像质量的变量因素及控制对策

    作者:金宝荣;张晓槟;张越

    系统阐述了影响CT图像的各种变量因素及控制对策.

  • 应用Sandwich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肺小结节恶性病变影响因素

    作者:郭秀花;张勇;王瓛;李坤成;姚新宇;梁志刚

    目的:探讨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定量分析模型.方法:对21名3208张肺小结节良恶性肺部CT图像,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法,借助MATLAB和VC++软件平台提取纹理特征,利用SAS 9.1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Sandwich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选的纹理特征有能量值、熵值、惯性炬、局部平稳性和灰度值,系数检验的P值均为<0.0001;且能量值、熵值和惯性炬值越小时,局部平稳性和灰度值越大时,越可能是恶性肺小结节.结论:提取纹理特征对于区分图像的良恶性有较强的描述能力.

  • LIDC中肺结节注释信息的提取及数据库的建立

    作者:顾晓晖;马晓宇;陈卉

    目的:对LIDC数据库的.

  • 骨骼CT图像的三维重建及其临床价值

    作者:王情情;丁艳萍;滕绪伟

    目的:探讨骨骼CT图像的三维重建方法,分析其临床价值,从而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3月这些月内收治的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患者10例,按照设定层厚、锐化各CT图像层面的骨组织边界、建立网格立体图以及三维图成像等四个步骤进行三维图像的重建.然后将患者的三维重建的影像学资料与CT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维图像重建更能反映患者骨骼形态、髓腔内三维形态、骨骼的长度、角度均能得到准确测量.结论:与X线片、CT图像相比,骨骼三维重建技术有明显的优势,对于X线摄片诊断不出的隐匿性骨折,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全面显示复杂骨骼的细节,对诊断骨骼疾病具有很大意义.除此之外,骨骼的三维重建能够模拟再现手术过程,是未来手术的重要辅助工具.

200 条记录 7/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