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鼻饲管固定技巧
目的 探讨传统胃管固定方法与新的固定方法(绷带)差异,选择即牢固又简单易行的方法,减少病人意外脱管率,解除病人留置胃管带来的心理负担,消除胶布对固定胃管处皮肤的刺激,减少护士工作量.方法 比较两种胃管固定方法的效果.结论 新的固定方法固定牢固、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在我院使用受到广泛认可.
-
巧用"表帽"夹闭胃管
我科重病人较多,大多都留有鼻饲管置管,给患者鼻饲完后,鼻饲管末端如果夹闭不严,经常会有胃内容物返流造成患者床单位潮湿,这样会造成护士的工作量增加,如果不及时发现可能会造成患者的皮肤因受潮而受损.
-
脑卒中患者鼻饲管插入长度的探讨及长期管饲并发症护理
我们对2008年6月~2010年6月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取2种不同长度鼻饲管鼻饲,并对两种插管长度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是插管长度增加10cm的患者上腹部不适感消失,解决了护理问题.但长期鼻饲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并发症.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
品管圈管理在预防神经内科鼻饲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在神经内科鼻饲管非计划性拔管预防中品管圈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11月-2015年12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鼻饲患者88例进行研究,以品管圈管理的应用时间作为分界点进行分组,即以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44例未应用品管圈管理的患者为对照组,以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间44例应用品管圈管理的患者为研究组。对两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八项素质与能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和谐程度、品管手法、积极性、凝聚力、愉悦感、沟通配合、责任感、问题解决能力八项素质与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鼻饲患者应用品管圈管理可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适合推广应用。
-
浅谈肠内营养的护理
肠内营养(EN)[1]是将鼻饲管经一侧鼻腔、口腔或胃肠造瘘口等插入胃或肠内,从管内滴入食物,以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的临床治疗方法.近年来,肠内营养在临床营养支持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对外科大手术后的营养支持.
-
危重病人管道安全标识的设计与应用
病人因治疗需要常留置多根管道,例如:各种引流管、输液管、鼻饲管等.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如何快速识别各种管道,为病人提供高效、安全的护理措施,是护理管理者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我们设计了各种管道的标识,便于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快速识别各种管道,确保管道护理安全.
-
留置鼻饲管误入胸腔致张力性气胸一例
患者女,87岁,因反复咯血二周加重1 d来院,立即经口插管行机械通气后收入院.给予留置鼻饲管,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咳嗽反射和气道梗阻表现,在剑突下可闻及气过水声,但X线摄片发现鼻饲管螺旋末端位于右侧胸腔底部.
-
巧用一次性摆药盒研碎鼻饲患者药物
鼻饲患者服用药物时,应先将药物研碎溶解后再注入鼻饲管.临床一般做法是用研磨棒在研钵里研碎药物,然后粉末倒在鼻饲杯内溶解.此法药物在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浪费,且需要每个患者服完药后即清洗研钵与研磨棒,同时研钵与研磨棒是玻璃制品,容易打碎.笔者尝试利用药房摆药的一次性摆药盒来研碎药物,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一次性管喂装置的设计
为保证营养物质和药物的供给,鼻饲管喂已成为众多疾病综合治疗手段。目前自行配置管鼻饲喂液在临床实践中所采用的管喂装置大多为废弃的玻璃输液瓶,存在以下问题:(1)玻璃瓶管喂装置与临床输液装置一样,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容易将营养液和输液液体相混淆,造成严重医疗事故;(2)玻璃输液瓶内有残留药液,不易清洗干净,用于管喂后容易发生医疗事故;(3)玻璃瓶管喂装置没有刻度线,无法了解患者需要营养液量,给临床计算患者营养液的需求量造成困难;(4)用于管喂的纱布和漏斗非一次性用物,临床管理困难,反复使用极易造成细菌滋生,致使院内感染发生率增加。为此,设计了一次性管喂装置,现介绍如下。
-
一次性氧气管在保存胃管软钢丝中的巧用
鼻饲法在临床护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长期置管患者常常会有鼻饲管滑脱的现象,而进口胃管价格昂贵,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损失,造成浪费。我科在胃管置管成功后将进口胃管的软钢丝用一次性氧气管保存起来,应用于胃管滑脱时重新置管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用止血钳辅助插入鼻饲管的方法
在临床工作中,需要进行鼻饲的病人是比较常见的.但病人由于昏迷、吞咽肌麻痹、喉切除等原因,而不能做吞咽动作,给插入鼻饲管造成困难.我科自2005年开始探索用止血钳自口腔内进行咽部辅助插入鼻饲管法,在临床方面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介绍一种新的鼻饲管固定方法
留置鼻饲后我们发现以往应用的传统鼻翼、面颊胶布鼻饲管固定的方法不牢固、不美观,尤其对不合作及躁动患者,极易导致鼻饲管脱出而需重新置管.
-
判断胃管是否在痰多患者胃内的简易方法
呼吸科收治的肺部感染的脑血管病变后遗症的患者,因长期进食后易呛咳,所以一般通过鼻饲管供给营养、药物和水分,须留置胃管.但此类患者一般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有时伴有舌后坠,且痰多,插入胃管难度较大,在患者痰液较多时胃管盘曲在咽部也能抽出似胃液又似痰液的黏液,准确无误地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至关重要.笔者在实践中找到了一种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的简单方法,在临床使用中方便简易.现介绍如下.
-
引流管提示标识的制作与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有一个患者身上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管道,如鼻饲管、输液管、气管内泵药、胃肠营养管、膀胱冲洗管等,用于引流的如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伤口引流管、导尿管等,极易混淆.为了更好地对不同管道进行管理,尤其在工作繁忙时提高护士快速识别不同管道的目的,防止差错发生,我们进行分类并给予标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Y"型宽胶布胃管固定法
鼻饲管的常规固定方法常采用鼻翼两侧及面颊部的胶布交叉固定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这种传统固定方法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固定在面部,影响病人面部形象,其次外观不整洁,且易脱落,需要频繁更换胶布,从而造成浪费,同时也增加了护士工作量.
-
鼻饲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研究进展
鼻饲是保证昏迷、口腔疾患等不能经口进食患者及时获得足够营养、热量和药物治疗的重要途径[1]391。临床上鼻饲胃管堵塞时有发生,清除堵塞或重新置管的操作增加了患者痛苦、经济负担和护理工作量。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鼻饲管堵管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研究,现将鼻饲管堵塞的相关原因及防护措施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鼻饲管堵塞的原因分析
1.胃管的选择及置管:由于解剖部位优势、操作及维护相对简便、能够耐受各种药物和营养制剂、花费较少等原因,临床上通常选用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治疗[2-3]。与胃管有关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胃管型号偏小:国外一些文献表明,较小型号的胃管更易发生堵塞[4],可能是灌注的营养液通过狭窄的管腔时,因需克服来自管壁的巨大压力导致流速变缓,营养液易在管腔内淤滞。(2)胃管置入过长:常见于身材矮小患者、晚期孕妇等,护士操作时按胃管置入长度的正常标准置管,致使胃内部分的胃管相对过长,胃管在胃内扭曲折叠甚至打结[5],阻碍营养液与药物顺利输入。关于胃管置入深度与胃管堵塞关系的研究说法不一,胃管置入过深是否是胃管堵塞危险因素之一需要严谨的实验进一步说明。 -
早产儿鼻饲管长度两种测量法的效果评价
早产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的反应及吸吮、吞咽能力差,常发生喂养困难,须留置鼻饲管进行肠道营养.因教科书对早产儿鼻饲管长度测量法没有明确规定,临床上常以传统法来测量长度,但在实践中发现按照此法插入鼻饲管,常可导致反流、呕吐、窒息的发生.
-
空肠造瘘管与鼻肠管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患者肠内营养应用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经空肠造瘘管输入肠内营养与经鼻肠管输入肠内营养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50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肠内营养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在术中采用穿刺式空肠造瘘术完成空肠管置入,术后经空肠造瘘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经鼻置入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带管舒适度、带管期间营养状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置管后主观耐受程度、鼻咽部不适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Z值分别为2.673、5.041、3.27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血清白蛋白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1,P<0.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带管营养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71、-4.246、5.128;P<0.001);两组患者营养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白细胞数目及总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应用经空肠造瘘管与经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均安全有效,但空肠造瘘管较鼻肠管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随意饮水计划对脑卒中吞咽呛咳患者的影响
脑卒中后早期发生吞咽障碍非常常见,有29 %-64%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多半是假性延髓麻痹所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高达48.60%,严重者危及生命.大多患者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害怕引起肺部感染,从而限制患者的直接进食,临床上常采用鼻饲管进食.近年来国外不少研究证实,适量水进入肺部不会造成局部的感染.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主要是由口腔残留物或液体携带致病菌误吸到肺部所致.随意饮水计划(free water programe)是近年来国外针对卒中患者早期饮水呛咳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即鼓励饮水呛咳的患者在保证口腔清洁护理的前提下随意饮入少量清洁水,同时帮助患者改善吞咽功能.
-
颈项强直患者放置鼻饲管的一种新方法
鼻饲法是指将胃管从鼻腔插入胃内,然后从管内注入流质饮食.药物和水入胃的方法,目的是对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通过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物质,以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与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