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支气管镜应用针形电刀治疗气道腔内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常金来;张杰;邱小建;王娟;裴迎华;王玉玲;王婷;徐敏;张晨阳

    目的 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了解经支气管镜应用针形电刀治疗气道腔内疾病的种类、病变部位及疗效,同时了解应用针形电刀的相关并发症,为呼吸介入医师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 回顾2007年4月至2015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科收治的经支气管镜应用针形电刀治疗的患者资料.分析其治疗的气道疾病种类、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疗效及相关并发症、通气方式的选择、联合其他介入技术等情况,并进行汇总及结果统计.结果 230例气道狭窄患者中增生性病变112例(48.70%),瘢痕性病变118例(51.30%),其中增生性病变中91例为恶性疾病,瘢痕性病变均为良性病变.声门下、气管上段、气管中段、气管下段病变141例,左主支气管及其以下支气管病变33例,右主支气管及其以下支气管病变34例,累及隆突病变22例.气道狭窄程度以重度气道狭窄为主,气道狭窄程度达Ⅲ ~ Ⅳ级的共288例次(88.89%).术前、术后呼吸困难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19.602,P <0.05).气管镜检查气道腔内总再通疗效有效率为91.66%.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针形电刀能够迅速有效解除气道阻塞,缓解气促症状,既可用于治疗增生性病变,也适于治疗瘢痕性病变引起的气道狭窄.该介入治疗技术简单、有效、安全、并发症少、经济实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针形电刀联合球囊扩张在气管瘢痕性狭窄中的应用

    作者:薄丽艳;李聪聪;颜西刚;王琰;孙亚妮;李艳燕;陈向军;陈敏;金发光;穆德广

    目的 探讨针形电刀联合球囊扩张在气管瘢痕性狭窄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32例应用针形电刀治疗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导致的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治疗方法:①给予针形电刀环形切除瘢痕组织联合球囊扩张术;②针形电刀放射状切开瘢痕组织后联合高压球囊扩张术.结果 18例单纯网眼状狭窄患者经过治疗后,气短症状明显改善,狭窄部位明显扩张,气管狭窄部位未见明显回缩;14例复杂狭窄患者中,混合性缩窄患者3例临床治愈,3例治疗后有效.8例瓶颈样狭窄患者中,3例达到临床治愈,1例有效,4例患者治疗后无效.结论 针形电刀在良性中心气道狭窄治疗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特别适用于狭窄部位瘢痕坚韧或狭窄较长的患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