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层螺旋CT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诊断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先后对所有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后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方式的检出率及出血部位、出血原因的准确率.结果:相比于后者,多层螺旋C T的检出率、出血原因准确率、出血部位准确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影像学特征明显,能对患者的出血原因及出血部位准确了解,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
OMEGA-600M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光机无射线故障维修1例
故障现象 用每秒30幅的速率进行CINE连续照相采集,每次的连续照像采集都不超过5秒,机器发生报警并且"GENOVERLOAD"过载指示灯亮,机器不出X射线,有胶皮烧焦的气味,X线球管的温度很高.
-
CT静脉造影对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及非血栓性髂静脉病变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CT静脉造影(CTV)在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非血栓型髂静脉病变(NIV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PTS、NIVL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CTV、DSA两种检查方法对PTS、NIVL诊断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158例患者,其中DSA确诊PTS 96例,NIVL 32例.与DSA相比,CTV诊断PTS、NIVL的敏感性分别为94.8%、93.8%,特异性分别为87.1%、96.0%,Youden指数分别为0.819、0.898,阳性似然比分别为7.35、23.45,阴性似然比均为0.06,Kappa值均>0.7,McNemar检验均提示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0.9.结论 CTV对PTS、NIVL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好,与DSA有较好的一致性,在PTS、NIVL的诊断与DSA无明显差别,对其诊断及术前评估有重要价值.
-
数字减影 X 线设备成像性能的验收测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 DSA)设备属于大型医疗设备,在医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正确评价该类设备的成像质量是质量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依据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的标准(IEC 1223-3-3)就 DSA 系统的验收测试作一些具体介绍.
-
动脉封堵止血贴应用于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用动脉封堵止血贴止血与传统人工压迫止血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压迫止血方法,观察组采用动脉封堵止血贴止血.观察两组术后止血时间、病人制动时间及常见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下肢制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局部并发症两组无差异.结论 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动脉封堵止血贴止血,止血操作和病人制动时间明显缩短,值得推广应用.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曝光故障的检修
本文介绍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线机不能曝光的原因及检修过程.
-
GE DSA水冷机故障分析、维修与保养
水冷机是DSA的重要部件,本文介绍了GE Advantx LCV+水冷机故障分析、维修与保养的方法.
-
CTA技术在外周血管闭塞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讨论CT血管成像(CTA)技术在外周血管闭塞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科3年间外周血管闭塞患者74例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分析CTA在血管闭塞症的影像特点.结果 74例患者共诊断415处狭窄,2级狭窄191处占46%、3级狭窄138处占33%、4级狭窄54处占13%、5级狭窄32处占8%;钙化253处,其中,轻度钙化148处占58.5%、重度钙化105处占41.5%.结论 CTA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在怀疑患者下肢动脉闭塞时可以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
64排螺旋CT对下腔静脉阻塞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64-Slice Spiral CT)对下腔静脉阻塞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BC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到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40例下腔静脉阻塞BCS患者,临床症状为单纯性下腔静脉阻塞及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混合型阻塞,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组1(20例),组2(20例).组1采取64排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其在下腔静脉阻塞BCS中的影像表现,组2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方式,观察其在下腔静脉阻塞BCS中的影像表现.结果 诊断结束后,64排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下腔静脉阻塞BCS患者均能做出的明确诊断,并且在肝静脉狭窄(X2=0.507,P=0.695)、出现侧枝循环(X2=0.008,P=0.618)等征象比较中,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扫描以及DSA的诊断方式均能够准确、直观地反应下腔静脉阻塞BCS的阻塞部位、性质、范围及肝脏内的变化情况,能够从形态学及功能上反映出下腔静脉阻塞程度及肝脏损害程度.因此,64排螺旋CT对于诊断下腔静脉阻塞布加氏综合征具有较大的临床诊断价值.
-
DSA在儿童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的临床分型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儿童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的临床分型及治疗中的重要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患儿的DSA结果 并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15例患儿经过DSA检查得到明确诊断及临床分型,Ⅰ型2例,1例Ⅰ型患儿行肝移植,1例随访中;Ⅱ型13例,Ⅱ型中除1例随访外,其余12例均得到有效治疗,其中4例在DSA下对异常侧枝血管进行plug封堵器封堵,8例在确诊后因无法封堵而进行及时有效的外科门体静脉断流术.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结论 DSA是确诊先天性门-体静脉分流类型一种敏感而准确的方法,尤其能检测到易被常规CT/MRI漏诊的肝内细小的门静脉分支而纠正分型,从而争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机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封堵器封堵 门体断流术 -
DSA图像工作站与高压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更换数字减影图像工作站后,需要重新设计高压触发控制和高压控制接口电路.本文通过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的主机电路及图像工作站的控制电路原理的阐述,对接口电路的设计提供了详实方案,设计出相应的硬件接口电路,进一步解决高压控制信号转换问题,控制产生合适的X射线,以实现新的DSA系统控制正常曝光及图像的采集处理.以上设计,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专科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动手能力相结合提供良好借鉴.
-
下肢静脉步进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优势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步进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较常规分段DSA的优势.方法 将98例需行下肢静脉造影的患肢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49例行步进式DSA,对照组49例行常规分段DSA,并对两组造影影像质量、对比剂的平均用量、平均辐射剂量和平均检查时间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组对比剂使用总量较对照组下降33.33%,并且研究组髂静脉和下腔静脉显示清楚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2.44%和67.34%,研究组均未出现因对比剂滞留而出现伪影;研究组平均辐射剂量较对照组下降54.91%,平均检查时间较对照组下降了65.45%.结论 下肢静脉步进DSA较常规分段DSA在对比剂用量,检查时间,辐射剂量和髂静脉和下腔静脉的显示方面存在优势.
-
DSA(CAS-8000V)硬盘故障维修及应急处理
我院东芝DSA(CAS-80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的数据存储为磁盘阵列,由五块硬盘组成.在几年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图像处理故障,原因是磁盘阵列中有硬盘掉线,使图像无法采集,并同时在触摸屏上显示HSDNON-REDUNDANT等错误信息.发生这类故障可按下述步骤进行处理.
-
西门子Artis zee ceiling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的简介及维修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行业的兴起及迅猛发展,临床医学诊断技术得到了飞速提高.平板探测器于20世纪末研制成功,2000年全球第一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问世,随后各国相继出现了平板探测器血管造影系统,快速提升了动态成像的质量和水平 [1-2].本研究以我院使用的西门子公司基于第三代平板探测器研发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Artis zee系列为例,简要介绍其基本原理及系统构成,并通过列举系统常见故障维修实例,总结出大型医疗设备需注重日常维护保养以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故障发生.
-
东芝DSA DFP -2000A系统故障维修
我院使用东芝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DFP-2000A已经十一年了,性能一直比较稳定,但是近频繁出现问题,可能和硬盘故障有关.DSADFP - 2000A系统的图像存储采用SCSI磁盘阵列,由四个数据盘(Date Disk,即Drive 0 - Drive 3)和一个提供数据保护的专用奇偶校验盘( Panty Disk,即Drive 4)组成.写数据的同时产生一个奇偶校验位,并且被写入奇偶校验驱动器.如果一个数据盘出故障,可根据奇偶校验驱动器进行数据的重建;如果奇偶校验盘出故障,奇偶校验数据可以从数据驱动器上重建.
-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大脑中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80例经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脑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进行TCD检查,并对TCD及DSA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TCD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4.3%,特异度为96.4%.而DSA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84.5%,特异度为90%.结论:在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病例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较DSA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具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
-
DSA 应用于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在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中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并确诊的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89例,对89例患者分别进行 DSA 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检查,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中,MRA 检出25例,检出率为89.29%,DSA 检出26例,检出率为92.86%;在血管畸形患者中,MRA 检出11例,检出率为68.75%,DSA 检出14例,检出率为87.50%;在动脉瘤患者中,MRA 检出38例,检出率为84.44%,DSA 检出41例,检出率为91.11%。结论:在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中使用 DSA 的检出率较 MRA 的检出率要稍高,两者在头颈部血管疾病诊断中各有各的优势,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检查方法。
-
厚层CTA-MIP与DSA诊断大脑前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厚层CT血管造影-大密度投影(CTA-MIP)后处理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成像技术诊断大脑前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在神经科诊断疑似脑血管病患者,均接受CTA和DSA检查.以DSA技术检查作为参考标准,评价厚层CTA-MIP技术对发现大脑前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以DSA为金标准,厚层CTA-MIP分段显示总体灵敏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4%、97.0%、84.1%、98.5%,CTA与DSA检查结果一致率为96.1%,Kappa值=0.7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厚层CTA-MIP技术通过分段显示方法,诊断大脑前动脉狭窄病变的灵敏度、 特异度较高,与DSA有较高的一致性,能较好地判断狭窄程度,可以作为大脑前动脉狭窄诊断以及溶栓后复查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分别应用MSCTA和DSA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60例受检患者可评价血管共723支;应用DSA进行检测,按正常诊断的血管数为418支,按病灶诊断的血管为305支;应用MSCTA检测,按正常诊断的血管数为402支,按病灶诊断的血管数为321支.两种方法检出狭窄血管支数对比,差异较小.应用MSCTA进行检测,冠状动脉内斑块共98块,应用DSA进行检测,斑块共93块,两种方式斑块检出差异较小.结论 采用MSCTA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狭窄血管支数和动脉内斑块检出方面,与DSA相当,但其具无创、费用低等优点,故在冠心病筛查工作中较为适用.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颈超)在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入的480例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颈超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资料,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颈超检查在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480例患者共检查960条颈动脉,经颈超检查存在528条病变颈动脉,经DSA检查存在342条病变颈动脉;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颈超检查对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程度的诊断灵敏度为84.50%,特异度为61.33%,准确率为69.58%.结论 颈超检查对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但特异度不高,可作为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的辅助诊断方法.
关键词: 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 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