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

    作者:张会军;王亚丽

    1 术前配合1.1 查术前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肝功能、空腹血糖及出凝血时间结合化验结果,术中、术后给予针对性治疗,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 心血管介入术后股动脉鞘管拔除前后及相关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李燕

    目的:总结探讨股动脉鞘管拔除前后的护理经验,以避免或尽早发现介入术后股动脉相关的并发症.方法:通过对我院经股动脉穿刺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观察、护理措施的不断改进,进行记录、分析、总结.结果:加强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股动脉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是避免及及时发现股动脉相关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 动脉封堵止血贴应用于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作者:罗月英;王志令

    目的 比较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用动脉封堵止血贴止血与传统人工压迫止血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压迫止血方法,观察组采用动脉封堵止血贴止血.观察两组术后止血时间、病人制动时间及常见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下肢制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局部并发症两组无差异.结论 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动脉封堵止血贴止血,止血操作和病人制动时间明显缩短,值得推广应用.

  • 肺移植围手术期的麻醉护理配合

    作者:盛玲;周雯娟

    肺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肺部疾病的较好选择,此类病人的病情比较严重,有的甚至已经用呼吸机支持,在进入手术室后要做各种各样的监测项目,作为手术室护士要娴熟的配合麻醉进行麻醉和各种穿刺操作,现总结如下.由于肺移植手术复杂、创伤大,病情严重,术中容易影响呼吸和循环等系统的变化,因此术中麻醉监测项目多才能及时发现异常及时作出调整.比如:连续监测ECG、PET CO2、SpO2、鼻咽温及有创动脉压,经漂浮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闭合压(PAOP)、间断心排血量(CO)、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Picco经左股动脉穿刺置入,连续监测心排血量(PCCO)、每搏心排血量(SV)、每搏量变异(SVV)、外周血管阻力(SVR)、MAP及脉压变异(PPV)等.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华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检查,经腹部及阴道检查子宫及双侧附件区域情况,观察病灶着床情况。均确诊为子宫瘢痕妊娠,并于1周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患者子宫正常或稍大,孕囊多位于子宫峡部切口处,脉冲多普勒显示高速低阻动脉血流信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见孕囊周边丰富的环状血流信号,子宫前壁靠近切口处血流信号增多。血管造影表现:50例患者均成功栓塞,栓塞侧子宫动脉增粗,宫颈体积增大,可见胚胎血供丰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彩色多普勒变化:治疗后妊娠囊缩小38例,孕囊无变化12例。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创伤小、出血少、疗效显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看到子宫形态、动脉血流及孕囊变化,值得临床推广。

  •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

    作者:黄静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对45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全面评估病情及心理疏导,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监测、术后观察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除1例术后穿刺部位出现小血肿,经加强局部压迫止血,自行吸收而治愈外,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手术全过程的护理环节是一项基础工作,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监护,术后加强护理,对手术成功意义重大.

  • Perclose血管缝合器在老年患者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蒋军;焦元勇;邹君杰;马昊;杨宏宇;章希炜

    目的:探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老年患者在行外周血管介入操作后使用血管缝合器(Perclose)进行穿刺点止血的安全性。方法根据股动脉穿刺点止血方法,纳入2013-01—2014-06江苏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患者122例,年龄≥65岁,分为传统手工压迫组(manual compression, MC)和血管闭合器组(vascular closure device, VCD),2组患者术前均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出院前记录2组患者股动脉穿刺点止血时间和穿刺点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VCD组技术成功率为94.8%,止血时间为(3.5±0.3)min。MC组技术成功率为100%,止血时间为(17.0±0.7)min。在局部血肿、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2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VCD组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C组(P<0.004)。2组总穿刺点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无差异(P=0.857)。结论对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老年患者,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后采用MC法或者VCD法行穿刺点止血,均安全有效。

  • 经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建立介入治疗入路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杨俊文;梁刚柱;张杨;江瑞洲;郭昌宇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行股动脉穿刺建立介入治疗入路的效果.方法:75例患者(男50例,女25例,平均年龄62.18±29.37岁)在超声引导下行股动脉穿刺和行介入治疗.其中20行为下肢动脉介入治疗,27例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28例行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术.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操作时间为3±1分钟(范围2~4分钟).1例患者术后出现腹股沟穿刺部位小血肿,无其他穿刺相关并发症如假性动脉瘤、穿刺动脉狭窄闭塞以及动静脉瘘的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股动脉穿刺和建立介入治疗入路安全、有效,可以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常规应用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

  • 心脏介入诊疗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临床分析与预防护理

    作者:于景莉

    分析经股动脉逆行心脏介入诊疗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病例,提出可能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有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8年5月~2010年8月收治经股动脉逆行心脏介入诊疗患者2146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1676例,经皮冠状动脉PCI术324例,经股动脉射频消融术146例.所有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法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及射频消融术后立即拔鞘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4~6小时拔鞘管.

  • 股动脉穿刺灌注治疗下肢远端动脉缺血疗效观察

    作者:杜景辰;田秋玉;白琳

    目的 观察股动脉穿刺注射扩张血管及溶栓药物治疗下肢远端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4例下肢远端动脉缺血患者进行股动脉穿刺注射药物治疗.结果 股动脉穿刺注射药物治疗后患者肢体冷感减轻;疼痛缓解;跛行距离延长;踝肱指数提高;溃疡面积变小、愈合.结论 经皮动脉穿刺注药治疗下肢远端动脉缺血简便、安全、有效.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后第2~3天股动脉穿刺点出血的护理干预效果

    作者:李彦颖;杨哲贤;李少芳

    目的 探讨预防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术后第2~3天股动脉穿刺点出血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将448例经股动脉穿刺行DSA术患者以投币法随机分成对照组(240)例和观察组(208例),对照组予常规DSA术后24h内护理,观察组增加术后第2~3天的护理干预,注重识别穿刺点出血相关因素,实施防范性宣教和行为引导,避免术后患者过度活动导致穿刺点张力过大而出血.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点出血情况.结果 DSA术后第2~3天,对照组穿刺点出血13例,观察组穿刺点出血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111,P<0.05).结论 DSA术后第2~3天穿刺点出血机会仍较大,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第2~3天穿刺点出血机会.

  • 心脏介入术并发血管迷走反射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玉霞

    近年来,随着心导管技术的发展,心脏介入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冠心病、心律失常、风心病及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已成为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1].心脏介入诊疗技术主要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谢频消融治疗以及心脏起搏器的安置等[2].

  • 沙袋固定装置在股动脉穿刺术后的应用评价

    作者:康颖

    目的 观察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沙袋固定装置在股动脉穿刺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04例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术后穿刺点用弹力胶布固定,直接用沙袋压迫止血;研究组穿刺点用无菌敷料包扎后,使用自制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沙袋固定装置压迫止血.观察两组股动脉穿刺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侧肢体的舒适度.结果 研究组在穿刺点出血、皮下瘀斑、局部血肿、渗血,局部皮肤并发症以及术后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股动脉内膜增厚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沙袋同定装置对股动脉穿刺术后止血效果显著,明显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并增进了患者舒适感,临床简便易行.

  • 60例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的配合与护理

    作者:吴美琪

    介人放射动脉插管行局部灌注、栓塞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经动脉插管属一次性冲击化疗法,因无法进行长期持续治疗,需反复多次穿刺插管,故疗效不尽人意.我院自1998年12月~2001年11月共进行了60例经皮动脉插管配合皮下植入导管药盒的新疗法,取得了满意疗效,植人成功率、置管准确率为100%,为肿瘤患者的局部灌注化疗建立了良好的给药途径.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血管走向及病变脏器的需要,我们采取了两种药盒植人位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左胸壁皮下药盒植人术及右股动脉穿刺,右腹壁皮下药盒植入术,具体护理如下.

  • 1例经股动脉穿刺行血气分析并发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护理

    作者:靳红梅;常红;帅冬梅

    患者男,77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饮水呛咳3日”于8月24日以脑梗死入院,头颅核磁提示颞、顶、枕叶及基底节大面积梗死,神志处于嗜睡状态,右侧肢体肌力1级,左侧正常。因吞咽障碍给予鼻饲治疗,住院期间高热、肺部感染,痰培养提示多重耐药,医嘱予抗感染、抗凝抗血小板、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于9月10日下午17:00遵医嘱急查血气分析,按照操作流程护士进行股动脉穿刺,穿刺后常规按压,9月12日中午发现腹股沟有青紫淤斑并进行面积的描画,9月13日发现股动脉处有包块且有波动感,超声提示假性动脉瘸形成,给予绷带加压包扎5d,以后每日行超声检查一次,5d后复查超声提示假性动脉瘤好转,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护理后患者康复出院。

  • 拔管压迫与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朱彩霞

    股动脉穿刺是心脏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常用的途径.在术后拔除动脉鞘管予局部压迫止血时,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恶心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表现,有人称之为"拔管综合征"[1].同时在动脉鞘管未拔时,由于病人未遵医瞩活动术侧肢体,鞘管刺激血管而引起迷走神经反射从而出现上述症状.我科从2000年5月~2005年5月行冠状动脉造影(CA)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发生高迷走神经反应6例,其中拔管者出现4例,未拔管者出现2例.

  • 股动脉重复性假性动脉瘤超声诊断及探头压迫治疗1例

    作者:曹云峰;胡海云;张计华;白林;张丽;刘伟;杜冬妮;马虹

    患者女性,72岁。主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住院。于一周前经右侧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过程顺利,术后对穿刺点行常规局部压迫。术后第三天发现右大腿根部搏动性疼痛性肿块,且进行性增大,于术后第七天行超声检查。患者仰卧位,右大腿略外翻,检测右下肢动脉及肿块,二维超声显示股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动脉等无明显异常,于股浅动脉起始段前方可见两个不规则混合回声肿块呈深浅并排排列,边界清楚,紧邻股浅动脉之肿块较小,约4.3cm×3.2cm×2.6cm,此肿块之浅方见约6.4cm×4.8cm×3.7cm之较大肿块,肿块中央部分呈无回声,周边附近可见不规则环形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两肿块与股浅动脉相通,通道内可见持续性五彩镶嵌血流,收缩期血流自股浅动脉依次射入两肿块内,通道周围可见旋涡状血流,与动脉搏动相一致(图1)。脉冲多普勒于狭窄通道及两肿块内均可探及高速低阻力血流频谱,通道内频谱呈双向,流速快,超过180cm/s,以脉冲多普勒无法测量,连续波多普勒测量其流速高达270cm/s。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引导下以二维超声仔细观察,发现较小肿块与股浅动脉间可见大小约0.2cm×0.2cm的缺损(图2),其对侧即两肿块间可见大小约0.3cm×0.3cm的缺损,恰为彩色多普勒所见之通道。超声提示:(1)、右股浅动脉穿刺术后假性动脉瘤形成;(2)、假性动脉瘤破裂后再发假性动脉瘤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以探头逐渐加压,直至肿块内血流信号消失,共持续约40分钟,解除探头压力后,两肿块内均未再出现血流信号,中央无回声区变为不规则低回声肿块。探头加压治疗第三天(穿刺术后第九天)复查,两肿块缩小,回声增强,未能检测到血流信号。治疗约三周后复查肿块消失。

  • 医原损伤性假性动脉瘤彩超诊断25例分析

    作者:蒋苏齐;曹军英;王占江;刘兰庄;陈晋瑞

    我室从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间因股动脉穿刺引发的假性动脉瘤19例及因针灸引发的胫后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尺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共计25例,均为医原性.我们对这25例病例加以分析与探讨.使用仪器:泰索尼2DW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2MHz,彩色频率5MHz,患者均采用平卧位检查.

  • 股动脉穿刺术后腹膜后血肿三例临床分析

    作者:傅庭焕;李基业;费阳;王世斌

    目的:探讨股动脉穿刺术后腹膜后血肿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3例住院患者腹膜后血肿形成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1例行血管修补术,2例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膜后血肿是介人治疗严重周围血管并发症,术中透视指导,轻柔的操作,术后仔细观察以及丰富的经验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

  • 股动脉穿刺缝合技术在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徐争鸣;南佩云;王志超;李田昌;陈宇;曹毅;李贤峰;裘毅刚;何疆春

    目的 探讨股动脉穿刺、缝合技术在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心内科行介入治疗的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资料,按照建立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切开暴露股动脉组及穿刺股动脉联合缝合组.分析2组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共32例患者入选,其中股动脉切开组20例,穿刺缝合组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在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切开暴露股动脉组相比,穿刺股动脉联合缝合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入路相关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过程中,采用股动脉穿刺缝合技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264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