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脾动脉栓塞术术后胶布过敏致大面积皮肤糜烂1例

    作者:葛建文;褚素言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4岁,1999年5月26日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简称PSE),术后在右侧腹股沟股动脉穿刺处用宽胶布包扎固定止血.48h后患者出现皮肤灼热,瘙痒,胶布周围出现红色丘疹,随即用无菌棉球压迫穿刺点,并改用纸胶布固定.红色丘疹处用75%酒精消毒,但局部皮肤仍出现数处密集成群的大小水泡,破裂后糜烂,渗液,改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糜烂与渗出不减轻,皮损扩大到18cm×40cm,后改用30%双氧水彻底冲洗糜烂创面,再用呋喃西林液冲洗干净,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用电吹风吹干,次日便干燥,第3天有部分结痂,后未再出现渗出与水疱.第8天创面结痂完全脱落而愈合.

  • 两种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比较

    作者:焦媛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优缺点,为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119例冠心病患者中57例经桡动脉途径置管(A组),62例经股动脉途径置管(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肢体制动时间、术后患者主诉、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假性动脉瘤(A组无、B组无)、局部血肿(A组无,B组9例)、迷走反射(A组无、B组7例)、血管闭塞(A组2例,B组无)和置管失败(A组2例,B组无),而排尿困难(A组无,B组18例)和血管痉挛(A组2例,B组无),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2-4)d和(5-7)d.结论 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护理容易,患者舒适度高,依从性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 冠脉造影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对比

    作者:夏和平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PCI)中经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的应用效果和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56例,随机分为经股动脉组和经桡动脉组,每组78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患者PCI术前术后的心理变化,同时分析并比较2组手术成功率、穿刺成功率、术后不良事件等应用效果.结果 股动脉组治疗成功率为79.49%,穿刺成功率80.77%,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11.54%;桡动脉组治疗成功率为94.87%,穿刺成功率96.15%,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2.56%,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穿刺成功率高于股动脉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SAS评分显著低于股动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中桡动脉穿刺的手术成功率、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有效,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患者的焦虑情绪也有明显改善.

  • 鼻-鼻窦血管瘤2例报道

    作者:姚玉婷;马华安

    1病例介绍
      病例1,女性患者,77岁。因右侧持续性鼻塞3个月、右眼视物模糊2个月于2014年4月入院。患者1周前出现右侧鼻腔流腥臭血水伴嗅觉减退、右侧头面部麻木感。检查:右侧鼻腔总鼻道见血性分泌物,下鼻甲肿胀、内侧移位,麻黄素收缩后中鼻道窥不清;右侧眼球各方向活动未见异常,无复视、斜视。鼻窦CT示右侧上颌窦、前组筛窦软组织肿块,病灶形态呈膨胀性生长,上颌窦前壁局部骨质破坏吸收(见封三图1)。行上颌窦穿刺,回抽见血性液体,退出穿刺针后血性液体溢出,予以下鼻道压迫止血。2 d后在全麻下行鼻侧切开右侧上颌窦探查术,探得暗红色膜性结构肿物充满上颌窦窦腔,表面光滑,壁较薄,小切口探查时出现大量鲜红色血液涌出,考虑为血管瘤。因血管源不明,出血量大、势猛,若直接行手术切除手术风险较大,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同意暂停手术,根据患者情况确定下一步诊疗方案。该患者于4月24日局麻下行右侧上颌窦血管瘤栓塞术,右股动脉穿刺,Seldinger技术引入5F导管鞘,再引入5F导管于颈外动脉造影。见右侧面动脉及上颌动脉扩张,其远端均分支供血上颌窦区,造影剂充满右侧肿瘤区域,呈轻~中度染色(见封三图2)。以微导管分别超选择插管入面动脉及上颌动脉远端(见封三图3),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再用明胶海绵条加强,复查造影见血流停止,撤除鼻腔内纱条,未见出血。出院后2个月随访,患者无明显不适,复查CT肿瘤范围较术前无明显改变。

  • 新生儿桡动脉穿刺抽血气的体会

    作者:徐庆;陆蕊君;杨海燕

    临床上新生儿抽血气的常用方法有股动脉和桡动脉穿刺,但进行股动脉穿刺不仅一个人不易操作,易抽到静脉血混淆,而且对患儿损伤较大,特别是冬天穿脱衣服容易受凉引起患儿不适.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利贤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3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105例,观察组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途径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穿刺部位出血情况、术后穿刺点压迫时间、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一次动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出血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穿刺点压迫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无一例发生死亡、紧急冠状动脉闭塞行旁路血管移植术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术后桡动脉搏动良好,无局部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

  • "两用"压迫带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作者:李丽;唐征;贾西姣;付红玲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股动脉穿刺技术常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等血管介入的诊疗过程.目前,我院经股动脉穿刺术后、起搏器置入术后病人的伤口压迫多采用的是弹力绷带包扎后用重量约 500 g 的沙袋进行压迫.由于沙袋不易固定,稳定性差,病人因睡眠时无意识的关节活动使沙袋滑落,从而影响压迫效果,影响病人休息,出现皮下瘀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1],同时也不便于护理人员对出血的观察.为此,我们设计了一款两用的压迫带.现介绍如下.

  • 血管介入术后病人不同卧床制动时间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海林;张嘉明;王燕

    [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及对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24例行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2例,拔鞘管后6 h即开始下床活动;对照组112例,术后24 h开始活动.对两组病人术后不同下床活动时间与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发生率、腰背酸痛、术肢麻木、排尿困难、食欲下降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不同下床活动时间,两组病人的股动脉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病人在腰背酸痛、术肢麻木、排尿困难、食欲下降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6 h开始下床活动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护理干预对介入诊疗病人股动脉拔管后配合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李朝凤;丁滢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介入诊疗病人股动脉拔管后配合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诊疗肝癌病人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加强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等措施.[结果]介入术后病人股动脉拔管后术肢制动配合依从性与皮下出血量有关,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病人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介入术后股动脉拔管后术肢制动依从性,有效降低拔管后皮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介入术后病人的满意度及舒适度.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舒适的影响

    作者:龙海秋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减轻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诊疗术后病人绝对卧床所造成的不适及并发症.[方法]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术后采用常规医嘱进行护理,穿刺点弹性绷带包扎12 h,同时保持术侧肢体伸直制动,24 h后下床活动.观察组除按医嘱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外,弹性绷带包扎期间,术侧肢体伸直,可水平移动,2 h后根据病人需要术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以及床头抬高30度,12 h后解除对术侧肢体伸直限制,卧床24 h后下床活动.[结果]病人术后舒适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舒适度.

  • 无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加压包扎时间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海燕;李丹;李小兵;李晓霞;林琳;贾翔

    [目的]探讨无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加压包扎和病人卧床的佳时间.[方法]将323例行无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在指压股动脉穿刺部位10 min~15min后,以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再以1kg砂袋压迫伤口,加压包扎时间分别为6 h、3 h和2 h,之后去除砂袋、拆除弹力绷带,病人即可下地活动.[结果]C组病人腰背部疼痛、术侧肢体麻木不适感较A组明显减少(P<0.001),下床排尿的舒适度较A组、B组增加(P<0.001),而3组间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加压包扎2 h即可达到止血目的,之后下地活动可明显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 两点一线桡动脉穿刺术的临床体会

    作者:罗燕

    临床工作中在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与治疗时常需要采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常选股动脉穿刺,但对于那些过度肥胖或极度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者,选取股动脉采血有一定的难度,如肥胖者血管较深不易穿刺,在冬天过分暴露易受凉.近年来,我科改选桡动脉穿刺,而桡动脉的搏动不如股动脉明显,故进针点的选择与穿刺成功率有很大的关系.现将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摸索出的两点一线桡动脉穿刺术总结如下.

  • 介绍一种介入术后砂袋压迫股动脉止血的固定方法

    作者:张洪芬;成艳;李艳

    介入手术病人行股动脉穿刺术后常规采用砂袋压迫止血6h,特殊情况压迫时间延长.在这期间砂袋易移动,特别是遇上不配合的老年病人因压迫不适,自行将砂袋取掉,因此影响止血效果,甚至有造成大出血的危险.我们采用绷带在穿刺侧大腿与腰部行8字缠腰2周,在腹部打结,其松紧以砂袋不能移动为度.经临床观察,无副反应和不适,既达到止血的目的,又减少了医护人员和陪伴人员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毛巾在临床中的妙用

    作者:刘柳;刘维

    在临床中肝动脉栓塞化疗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等介入手术后下肢股动脉穿刺局部会有出血,常规用绷带"8"字形加压包扎止血.但直接用绷带包扎,返回病房数小时后绷带就会不平整,病人会感觉不适.如遇肥胖、水肿或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加压局部就会引起水疱或绷带包扎处大片淤斑形成(尤其以腰部及(髂)前上棘处明显).为了防止以上情况发生,在我科常规会用毛巾垫在受压部位,以增大受压面积,减小压力,防止水疱及淤斑的形成,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的抗凝护理

    作者:常红;王玲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是采用股动脉穿刺的方法将合适的支架通过导管置人脑动脉狭窄部位,以改善脑动脉血液供应.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因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崇[1].对老年人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确保血液循环重建,提高老年病人生活质量,有效改善预后.但术后抗凝药物的应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2].2005年8月-2005年12月我科共对18例老年病人行经皮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住院期间除1例并发蛛网膜下隙出血外,其余17例均未见出血以及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现将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股动脉加压止血裤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邬青;薛小玲;赵奇

    目前,行股动脉穿刺术后传统的按压方法大致可分为3种,即棉签按压法、棉球按压法、纱布块(袋)按压法,均为人工压迫止血,简单易行,但缺点较多,如手术者需持续手指压迫15min~20 min,常导致手指僵硬,甚至需要换人压迫,这样就造成了压迫部位的准确性及施加压力大小的差异,易造成出血;沙袋压迫不易固定,稳定性差;止血后绷带缠绕在病人大腿根部和腰部,松紧难以控制,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排尿障碍、疼痛等不适,过松则达不到止血效果,同时绷带包扎的面积较大,影响护理人员对出血的观察.鉴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股动脉加压止血裤.现介绍如下.

  • 新型股动脉穿刺点制动装置设计与应用

    作者:陈玲;赵宗欢;刘文娟;翟君丽;王小琴;樊霞;侯芳

    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脑血管病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术后为了预防穿刺部位出血,常规要求病人卧床24 h,穿刺侧肢体制动8 h。长时间制动及卧床导致病人腰背部酸疼,出现尿潴留等不适症状,尤其是意识障碍、偏瘫及烦躁不安病人,不能有效配合,出现患肢屈曲,导致穿刺点周围出现淤血青紫、皮下血肿等常见并发症。根据以上情况,我们设计了一款新型股动脉穿刺点制动装置,能有效制动并减少卧床时间。现介绍如下。

  •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甲氨蝶呤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阴道出血的疗效评价

    作者:王海波

    近年来,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数量有明显增加,在孕囊增大或行人工刮宫术时可引起子宫大出血,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是处理子宫瘢痕妊娠的重要方法,本研究收集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8例子宫瘢痕妊娠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和介入影像资料,均采用双侧超选择性子宫动脉甲氨蝶呤(MTX)化疗+栓塞术:用Seldinger's法股动脉穿刺,先行猪尾巴导管腹主动脉造影,显示迂曲增粗的子宫动脉,在用5F Cobra导管超选择入双侧子宫动脉分别灌注MTX 40 mg+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迅速有效地控制了阴道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8例子宫瘢痕妊娠阴道出血患者,均经血及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验阳性及B超确诊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年龄22~36岁,平均30岁.均有一次剖宫产史,其中4例有剖宫产史2次,3例有剖宫产术后并有人工流产史2次以上.

  • 医原性假性动脉瘤彩超诊断35例分析

    作者:孟凡伟;魏玉明

    收集2001年3月至2004年3月因股动脉穿刺引发的假性动脉瘤19例及因针灸、按摩引发的胫后动脉假性动脉瘤8例,尺动脉假性动脉瘤8例,共计35例,均为医原性.我们对这35例病例加以分析与探讨.使用仪器:惠普2 D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2 MHz,彩色频率5 MHz,患者均采用平卧位检查.

  • Angio-Seal血管封堵器与人工压迫止血在脑血管介入诊疗术中的作用比较

    作者:沈鑫;李军荣;李圣华

    目的 观察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在脑血管介入诊疗术后的应用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592例经皮股动脉穿刺行血管介入诊断和治疗术后病人,分别进行血管封堵器封堵或人工压迫股动脉穿刺点止血,观察病人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和止血成功率、血管并发症.结果 血管封堵组的止血时间(1.5±0.67)min、下肢制动时间(3.9±0.7) h、腹股沟血肿10.56%及迷走反射发生率较人工压迫组比较明显缩短,两组间的止血成功率(99.72% vs 99.14%)、假性动脉瘤发生率(0.56% vs 1.71%)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封堵动脉穿刺口可以大大缩短病人止血时间及平卧时间,且安全、有效.

264 条记录 5/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