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诊科护士不良妊娠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针对急诊科护士不良妊娠高发现象,寻找原因,分析出现不良妊娠与科室的相关性,以引起管理层及护理人员自身的重视,改变目前不良妊娠高发现象。结果 急诊科护士出现不良妊娠与所在科室有密切关系。结论 急诊科护士的工作特点:忙、累、夜班多、压力大对护士的健康影响很大,对护士的安全妊娠影响更大,管理层要重视护士的妊娠安全,护士自身也要注意加强个人防护,积极采取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
-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在辅助生殖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是与妊娠密切相关的糖蛋白,作为IGFBPs蛋白水解酶,PAPP-A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凝血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参与优势卵泡合成及促性腺激素依赖性甾体激素的调节,在早期配子的发育、孕卵的着床、妊娠的维持以及胎儿和胎盘的生长、发育等诸方面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有大量研究表明妊娠妇女体内血清及卵泡液中PAPP-A的含量与辅助生殖的成功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就PAPP-A的一般性质和在辅助生殖医学中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
妇女孕前肥胖对不良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妇女妊娠前期的营养充足,孕前肥胖增加,导致妊娠期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增加,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妇女孕前肥胖对不良妊娠结局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
微量元素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研究进展
孕妇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妊娠妇女血液微量元素含量是评价母婴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人体微量元素医学的发展,国内外有很多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缺乏对母婴危害的报道,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微量元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临床意义人体由60多种元素所组成,根据其在人体内含量的不同,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占人体总质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钙、镁等,称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质量的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硒、铬等,称为微量元素.
-
中孕期产前筛查假阳性与阴性妊娠结局调查研究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1至2013年在潍坊市人民医院产前诊断科行产前筛查孕妇中假阳性的产科并发症、围产期和胎儿结局与筛查阴性者相比有无不同。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方法检测孕15~20+6周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水平,应用Lifecycle 3?.0风险评估软件计算胎儿可能患DS、ES、NTD的风险值。通过常规产检记录、随访情况报表、病历追踪、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妊娠结局随访。采取Logistic二项式回归分析法比较所有筛查假阳性者和随机抽取的筛查阴性者总数的10%样本的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结果筛查假阳性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发生的相对风险均高于筛查阴性者。开放性神经管筛查假阳性的孕妇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流产(<20周)、死胎、小于胎龄儿的潜在风险。联合筛查结果中2项以上异常者存在潜在的较高的胎儿死亡的风险。结论即使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和神经管缺陷,联合筛查结果假阳性仍提供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的信息,还应监测假阳性孕产妇的各项检查指标,以预防不良妊娠结果的发生。
-
孕前检查对胎儿出生情况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分析孕前健康检查对胎儿出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4月,我区1500对符合生育政策并计划怀孕的育龄夫妇.其中750对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视为观察组;另外750对未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视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建立档案进行登记对比.结果两组胎儿出生情况(包括出生缺陷、出生体重、出生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率(包括自然流产、被迫终止妊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于孕期产前检查的规范及大力开展,对于胎儿出生情况可能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孕前健康检查对于不良妊娠结局的减少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孕前健康检查仍是相当重要和关键的.
-
常州城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常州城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意义.方法:选择1539对来自常州城区参加孕前健康检查的计划怀孕的夫妇,按照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流程,收集体检及化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者共3078人,共筛查出异常人群1603人,异常率52.08%,女性异常检出率54.39%,男性异常检出率49.77%.不同年龄组异常情况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计划怀孕夫妇身体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对风险因素实施医疗干预,终达到减少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目的.
-
早孕期颈项透明层增厚与不良妊娠的临床分析
随着近年来经济和社会生活不断地向前发展,产前诊断的各种技术不断更新发展,使用一种无创并且能够尽早提示胎儿异常可能性的技术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1990年,Nicolaides等[1]首次观察发现孕早期的胎儿颈项透明层的增厚程度与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颈项透明层指的是颈背部皮下组织液体聚集的厚度,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颈后皮肤高回声带与深部软组织高回声带之间的无回声区。近几年来,已有文献报道胎儿的NT增厚可能会与胎儿死亡、畸形等密切相关。本文将探讨通过早孕期对胎儿NT的检测来预测胎儿不良结局的价值。
-
探讨不良妊娠及不孕与TORCH感染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良妊娠结局及不孕与TORCH感染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早期发现孕期胎儿异常及各种病毒在宫腔内感染对育龄妇女所造成的不良结局.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我院门诊2000年2月~2007年8月间2000名行产前检查和不孕妇女血清TORCH-IgM.结果:2000名受检者中TOX-IgM阳性21例;阳性率1.5%;RV-IgM阳性12例,阳性率0.6%;CMV-IgM阳性15例,阳性率0.75%;HSV-IgM阳性28例,阳性率1.4%.结论:TORCH感染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和导致不孕原因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重视TORCH病原体感染的早期筛查.
-
妊娠期性易栓症在不良妊娠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不良妊娠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目前对其发生的原因不是很清楚,因而对不良妊娠的监测及预防带来很大困难.在妊娠过程中,母体、胎儿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一旦适合胚胎生长发育的微环境遭到破坏,就可能导致胚胎停止发育、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生化指标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2—12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0例,其中早发型100例(早发型组),晚发型100例(晚发型组)。另选择同期本院健康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孕妇生化指标,包括总蛋白( TP)、清蛋白( ALB)、前清蛋白(PA)、尿素(Urea)、尿酸(UA)、肌酐(Cr)、胱抑素C(Cys-C)、乳酸脱氢酶(LDH)和羟丁酸脱氢酶( HBDH)。结果3组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TP、ALB、PA水平低于对照组,Urea、UA、Cr、Cys-C、LDH、HBDH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各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无不良妊娠发生,早发型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37%(37/100),晚发型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13%(13/100)。3组不良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36,P<0.001)。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无论是早发型还是晚发型均会引起生化指标水平的改变,且可导致不良妊娠。故及时监测生化指标,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对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不良妊娠孕产妇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不良妊娠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56例不良妊娠孕产妇的心理特征.结果:56例不良妊娠孕产妇中,具有多种心理改变,包括震惊与否认、悲伤和内疚、紧张和焦虑以及潜在角色转换不适应,其中震惊与否认是其早出现的心理反应,悲伤和内疚是突出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均康复出院.结论:针对不良妊娠孕产妇的心理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改善其心理状态,有助于其恢复自信心,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康复,为优生优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
德阳地区围孕期妇女TORCH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本地区围孕期妇女感染TORCH微生物的现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脸、体外培养法检测3173名孕前和早孕期妇女TORCH感染率.结果:围孕期妇女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阳性率分别为0.25%,0.28%,044%和1.26 %;TORCH感染率,在孕前和早孕期妇女间无差别,在有明显感胃症状、宠物接触史的妇女与无感胃症状、无宠物接触史的妇女间有存在差异.结论:应向育龄期妇女宣传优生知识.对围孕期妇女常规实施TORCH筛查,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
-
不良妊娠与感染性疾病相关因素分析
妇女妊娠期各种致畸因素都可能对胚胎及胎儿发育造成影响,尤其是妊娠期的感染性疾病甚至用药,都可能使胚胎发育异常,出现损伤、畸形或死亡.为降低因感染而引起不良妊娠发生率,现对妊娠合并病毒感染与不良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对胎儿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人类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B19)是Cossart等[1]于1975年发现和定名的一种新的DNA病毒.研究发现,B19病毒感染除了与造血功能障碍、血管相关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急性多关节炎、肝炎等有关外,还与流产、胎儿畸形、胎儿死亡等有关[2~5].为了进一步探讨B19病毒感染与不良妊娠的因果关系,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用PCR法对不良妊娠胎儿组织及其母体血液、正常孕妇血液标本进行了B19病毒DNA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绒毛膜癌的诊断价值
子宫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在声像图中缺乏特异性,故极易与由妊娠引起的宫内外异常回声团块或不典型子宫肌瘤及不良妊娠等相混淆.本文对近年来我院诊断的19例子宫绒毛膜癌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子宫绒毛膜癌的声像图特点.
-
弓形虫感染孕妇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感染了弓形虫后,多数呈现隐性感染.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能发生母婴传播,出现流产、死胎死产、先天畸形或出生缺陷.我们对辽宁省2002至2005年5 686名孕妇和232名新生儿弓形虫感染资料进行回顾探讨,并对感染的孕妇妊娠结局进行分析.1对象与方法
-
金湾区农村孕妇亚临床甲状腺疾病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研究
目的:了解金湾区农村孕妇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金湾区农村孕妇亚临床甲状腺疾病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集孕妇周围静脉血3~4 mL装于干燥试管中,留取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的方法检测孕妇血清中的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结果亚临床甲减8例,患病率为0.23%(初产妇占62.5%,经产妇占37.5%),亚临床甲亢19例,患病率为5.35%(初产妇31.5%,经产妇68.5%),不良妊娠的风险增加。大部分病例尚未结束妊娠,有待继续追踪妊娠及分娩过程的并发症。结论重视围产期保健工作,加强孕妇甲状腺功能筛查率,使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并加强患者孕期的母婴监护,尽早发现妊娠的并发症并及时治疗,改善妊娠结局,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率,积极查找发病原因,减低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促进优生优育。
-
牙周疾病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细胞因子水平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提示,牙周疾病(牙龈炎、牙周炎)是部分不良妊娠的可能致病因素之一。为了预防不良妊娠的发生和发展,我们亟需对牙周疾病与不良妊娠细胞因子水平的联系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指导采取干预性措施,降低不良妊娠风险,从而提高新生儿质量。
-
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孕中期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F-βhCG)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产前筛查的236例中期妊娠妇女,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AFP和F-βhCG水平,依据AFP、F-βhCG中位数倍数对产妇进行分组,分析AFP、F-βhCG水平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236例患者中血清标志物升高者86例,其中F-βhCG≥2.0 MoM 53例,AFP≥2.5 MOM 17例,F-βhCG≥2.0 MOM且AFP≥2.5 MOM者16例,血清标志物正常者150例.86例血清标志物升高孕产妇发生新生儿窒息、子痫前期、胎儿丢失、胎儿生长受限及胎盘异常等不良妊娠结局的13例,发生率15.12%,正常组8例,发生率5.33%,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中期妇女血清标志物AFP、F-βhCG水平升高与新生儿窒息、子痫前期、胎儿丢失、胎儿生长受限、染色体异常及胎盘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应适当增加AFP、F-βhCG水平升高孕妇的监护程度,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关键词: 孕中期 甲胎蛋白 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 不良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