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ORCH 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

    作者:牛艳红;于周涛;冀会萍

    目的:探讨T O RC H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为优生优育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600例进行分析,对妊娠结局不良的53例孕妇与50名健康妇女对照比较,观察微生物感染阳性率,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分析。结果血清弓形虫IgM 阳性2例、IgG 阳性37例,阳性率分别为0.33%、6.17%;风疹病毒Ig M 阳性7例、Ig G阳性501例,阳性率分别为1.17%、83.50%;巨细胞病毒IgM 阳性4例、IgG 阳性586例,阳性率为0.67%、97.67%;单纯疱疹病毒Ⅰ型IgM 阳性8例、IgG 阳性250例,阳性率为1.33%、41.67%;单纯疱疹病毒Ⅱ型Ig M 阳性7例、Ig G 阳性102例,阳性率为1.17%、17.00%;与健康组相比,TORCH-IgM阳性感染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进行TORCH筛查,防止孕前、孕期的TORCH 感染,以便及时采取方法和措施,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对优生优育意义重大。

  • 不良妊娠史患者流产术后下腹部经皮电刺激对子宫内膜血流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环;宋婧;张巍颖;胡艳;王苏梅;杜辉;葛燕露;吴瑞芳

    目的 探讨术后电刺激治疗育龄妇女不良妊娠患者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的有效性.方法 将44例因稽留流产、不全流产、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行常规治疗及随访,研究组21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行下腹部经皮电刺激的治疗,并同期随访至治疗后4个月,观察患者的症状、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变化.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月经量减少、腹痛发生、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血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前后以上指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良妊娠患者术后进行针对性的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盆腔内环境及子宫内环境.

  • 控制性超促排卵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作者:何嘉欣;叶云;吴日然;许婷;伍畅;杜彦;林秀峰;杜静;廖月婵;李洁亮

    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COH)作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的首要步骤和关键环节,患者获卵率高但临床妊娠率并不理想,这与COH过程产生超生理量的雌、孕激素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COH过程中的超生理量雌、孕激素可导致机体凝血功能变化,引起微循环不同程度的障碍,从而引发种植失败、反复流产等不良妊娠事件的发生[1]。对纤溶过程特别是D-二聚体,目前主要的研究着力点还是在正常妊娠人群[2]或者正常月经周期[3]上,对IVF过程中需要进行COH的人群还没有系统的临床研究。本研究前瞻性通过不孕症患者COH前后D-二聚体水平的自身对照,了解COH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 微量元素水平同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聂敦利;张雷;齐小雪

    目的:研究微量元素锌(Zn)、铜(Cu)、铁(Fe)、镉(Cd)、铅(Pb)的含量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产妇产后的生殖健康问题.方法:分别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之间于我院产科接受产检、初次妊娠,在妊娠期间发生死胎、由于不明原因出现先兆流产与正常孕妇各50例,分别设置观察Ⅰ组、观察Ⅱ组与对照组,检测其血清微量元素Zn、Cu、Fe、Cd、Pb的含量.结果: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孕妇血微量元素Cd的浓度均和对照组孕妇间的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血Pb浓度高于对照组,血Cu、Fe、Zn的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妊娠期间Cu、Fe、Zn、Pb是非常关键的微量元素,其含量异常可能引起先兆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所以应建议孕妇及时检测血微量元素水平,并摄入Cu、Fe、Zn、Pb含量丰富的食物,保障母婴健康.

  • 妊娠早期单纯性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与不良妊娠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冼中任;丘峻朝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单纯性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与妊娠晚期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12月在行产前检查的86例妊娠早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3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阴性的孕妇作为对照组,43例单纯性TPOAb阳性的孕妇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晚期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及不良妊娠结果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率为2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率为4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单纯性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孕妇在妊娠晚期出现不良妊娠结果的发生率较高,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筛查并予以相关治疗。

  • 子宫动脉彩色多普勒频谱在不良妊娠中的应用

    作者:葛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子宫动脉彩超频谱与不良妊娠的关系.方法 60 例24~38 周单胎妊娠孕妇,正常妊娠42 例,不良妊娠18 例,均进行子宫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定收缩期振幅/舒张期振幅(S/D)值、阻力指数(RI)值、博动指数(PI)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孕妇发生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 评分,≤7 分等不良妊娠结局者的S/D 值、RI 值、PI 值较正常组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异常妊娠的孕妇其子宫动脉S/D 值、RI 值、PI 值增高.

  • 妊娠早期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作者:宁静;陈军;张宝莲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和(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阳性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在本院建档的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4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TPOAb及TgAb,根据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结果 分为TPOAb及TgAb均阳性组、单纯TPOAb阳性组、单纯TgAb阳性组、TPOAb及TgAb均阴性组,分析各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结果420例孕妇中,单纯TPOAb阳性21例(检出率5.0%),单纯TgAb阳性25例(检出率5.95%),双抗体阳性17例(检出率4.05%);妊娠中期时临床甲减发生率TPOAb及TgAb均阳性组为11.76%,高于TPOAb及TgAb均阴性组的1.40%(P<0.05);胎膜早破发生率TPOAb及TgAb均阳性组为17.65%,高于TPOAb及TgAb均阴性组的7.84%(P<0.05),而流产、妊娠期高血压和早产的发生率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而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和TgAb均阳性的孕妇在妊娠中期临床甲减发生率较高,胎膜早破的发生率较高,故在妊娠早期就应对孕妇开展TPOAb及TgAb的筛查,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以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

  • 妊娠妇女抗心磷脂抗体的调查及其与不良妊娠的关系

    作者:卢洁;张德亭;戴利亚

    目的 通过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L)水平,调查温州地区妊娠妇女aCL的阳性率及亚型的分布.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技术检测妊娠孕妇aCL水平,分析其与不良妊娠的关系.结果 3448例妊娠待产孕妇中aCL阳性者79例,阳性率2.3%;79例aCL阳性孕妇其亚型以IgG和IgM多见,发生不良妊娠亦以IgG和IgM亚型多见;79例aCL阳性孕妇其抗体效价以低效价为主(73.4%),中效价次之(25.3%),高效价仅出现1例(1.3%);aCL阳性与阴性的孕妇的妊娠结局比较,其各种不良妊娠的发生率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CL在温州地区妊娠妇女中阳性率较低,对妊娠结局影响不大,可能不是孕妇不良妊娠的危险因素.

  • 围生期孕妇下生殖道TORCH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

    作者:潘梅芳

    目的 分析围生期孕妇下生殖道TORCH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于上林县妇幼保健院产科进行孕检的600 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TORCH感染的检查结果将600例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下生殖道TORCH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结果 600 例参检孕妇中31 例 TORCH 感染,其中感染刚地弓形虫3 例( 0.5%)、风疹病毒1 例( 0.2%)、巨细胞病毒21 例( 3.5%)、Ⅰ型单纯疱疹病毒3例(0.5%)、Ⅱ型单纯疱疹病毒3 例(0.5%). TORCH感染组新生儿死亡、胎死宫中、胎儿发育迟缓、宫内感染、流产、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非TORCH感染[9.7%(3/21)比0.2%(1/569),3.2%(1/31)比0%,48.4%(15/31)比3.7%(21/569),54.8%(17/31)比5.6%(34/569),32.3%(10/31)比6.8%(37/569),38.7%(12/31)比4.0%(23/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围生期孕妇下生殖道TORCH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 因此,产前对孕妇进行 TORCH-IgM 抗体筛查,早期发现TORCH感染孕妇,及时进行治疗,有利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对落实优生优育政策,有重要意义.

  • 血栓前状态与不良妊娠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振荣;林思瑶;沈柏儒;梁娇;杨成刚;甄曼华;张映辉

    血栓前状态是指因血液系统持续高血凝状态而导致的机体处于易栓状态,是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的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一种病理过程,同时也是机体过渡为血栓病理状态的病理过程。研究血栓前状态的病理生理过程,是预防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基础。许多妊娠不良结局的妇女均具有血栓形成倾向,抗凝治疗被公认为对于血栓前状态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研究血栓前状态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有利于其尽早进行治疗和预防。

  • 孕期营养干预及体质量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朱运玲

    目的 分析孕期营养干预及体质量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5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孕产妇中抽取800例进行回顾分析,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0例孕期接受常规干预方式普及产科相关知识,研究组400例孕期接受孕期营养干预及体质量管理,观察比较分析干预效果和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率7.50%,低于对照组的45.0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孕妇孕期BMI指数,孕早期时,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12周、28周、36周、分娩时,研究组BMI指数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将孕期营养干预和体质量管理应用于产妇孕期中,确保孕期平衡摄入营养,合理控制体质量增长速度,可确保妊娠结局良好.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术深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齐青萍;罗小婉;甘玉杰;熊小英

    目的 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 ithelial neop lasia,CIN)患者行宫颈环切术(1oop electricalexcision p rocedure,Leep),切割深度对妊娠是否会产生影响.方法 2004年2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级并行宫颈环切术的未孕者76例,其中切割深度大于等于15 mm者31例,为试验组;切割深度小于15 mm者45例,作为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检测受孕时间及不良妊娠结果.结果 试验组平均随访44.8个月,随访期间共观察到非意愿性不孕6例;对照组平均随访43.9个月,随访期间共观察到非意愿性不孕7例.两组患者不孕发生风险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HR=0.89,P=0.68).试验组随访期间发生不良妊娠事件6例,发生率为19.4%;对照组随访期间发生不良妊娠事件2例,发生率为4.4%.两组比较,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3,P=0.037),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IN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和宫颈环切术切割深度存在相关性.

  • 991例妊娠妇女TORCH-IgM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周潇;叶惠敏

    目的 了解孕龄妇女和妊娠妇女TORCH(弓形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状况及其与不良妊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266例孕龄妇女和725例妊娠妇女(包括69例不良妊娠及656例正常妊娠)进行TORCH-IgM抗体检测.结果 孕龄妇女Toxo、RV、CMV、HSV Ⅰ、HSV Ⅱ IgM的阳性率分别为3.7%、1.8%、6.0%、2.3%和4.1%,妊娠妇女的则分别为3.0%、2.2%、13.6%、3.2%和6.2%,妊娠妇女CMV 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孕龄妇女(P<0.05);不良妊娠组与正常妊娠组之间的TORCH-IgM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以CMV IgM阳性率高,其次为HSV ⅡIgM.结论 本地区妊娠妇女CMV感染率高;TORCH系列病原体与不良妊娠密切相关,其中CMV、HS-Ⅶ在本地区对妊娠影响大,二者均可经性接触传播.孕妇应常规、追踪进行TORCH血清学检测.

  • 经阴道三维超声在诊断中隔子宫及预测不良妊娠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黎;叶敏欢;方建华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在中隔子宫诊断及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宫腔镜诊断为中隔子宫的60例患者(其中有不良妊娠结局并有生育要求的40例),进行三维超声重建并测量以下指标:中隔长度、中隔基底部宽度、宫腔总长度,计算宫腔变形率(中隔长度/宫腔总长度),统计不良妊娠发生率,并对40例有不良妊娠病史患者行宫腔镜下中隔电切术,术后随访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宫腔变形率(中隔长度/宫腔总长度)<1/2、≥1/2自然流产率分别为22.7%、76.3%,不孕症发生率为4.5%、13.2%,宫腔变形率≥1/2者自然流产率、不孕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宫腔变形率<1/2者,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隔基底宽度<1 cm、≥1 cm自然流产率分别为17.4%、81.1%,不孕症发生率为8.7%、10.8%,中隔基底宽度≥1 cm自然流产率、不孕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隔基底宽度<1 cm,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隔子宫患者自然流产率为56.7%,不孕症发生率为10.0%,自然流产率显著高于不孕症发生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术后不同宫腔变形率、不同中隔基底宽度患者,自然流产率及不孕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术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中隔子宫准确率高,并通过对相关检测参数统计学分析,推测出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采用宫腔镜切除中隔提供依据。

  • 124例妊娠中期子宫动脉血流频谱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华珍;李旺英;陈顺结

    目的:分析妊娠中期子宫动脉血流频谱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妊娠中期孕产妇124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应用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参数RI值、PI值、S/D值,分析不良妊娠结局与子宫动脉血流频谱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24例孕产妇中,正常妊娠97例,不良妊娠结局者27例,比例21.77%;27例不良妊娠结局孕产妇中,7例妊高症(25.92%),6例妊娠期糖尿病(22.22%),5例低体重儿(18.51%);正常孕产妇左侧、右侧、双侧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参数RI值、PI值、S/D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与正常孕妇相比,仅RI较小值、PI较小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迹组与无切迹组不良妊娠结局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中期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参数改变与妊娠期糖尿病密切相关,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对指示不良妊娠结局有一定价值,具体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 8例不典型葡萄胎的诊疗分析

    作者:张小林;陈英

    目的:分析8例孕12周前不典型葡萄胎的诊疗体会,提示不良妊娠后病理检查的重要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月以稽留流产及不全流产收住院后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完全性葡萄胎患者5例,部分性葡萄胎患者3例进行分析.结果:稽留流产及不全流产清宫术后肉眼均未见水泡样结构,不能排除早期葡萄胎可能,不典型葡萄胎易被误诊为稽留流产而导致漏诊.结论:对不良妊娠患者于清宫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及完善血HCG可减少葡萄胎的漏诊及误诊.

  • 孕前保健对某地区出生缺陷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影响的观察

    作者:温小鲜;梁建文;陈凤仪;陶小君;陈莲芬;李建萍;王耀强;张伟强;赖剑锋;陈桂玲

    目的:探讨孕前保健对广州市番禺区出生缺陷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000个样本量进行研究,将进行孕前保健的500例设为观察组,未进行孕前保健的50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观察对象优生知识知晓率、叶酸服用情况、产前检查与治疗及不良妊娠结局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优生知识知晓率、叶酸服用率、慢性病的治疗覆盖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4周内妊娠确诊率、出生缺陷产前筛查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妊娠早期主要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及过期妊娠率、新生儿窒息发病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保健可减少出生缺陷,改善妊娠结局,应进一步推进孕前保健工作的顺利开展。

  • 不良妊娠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陈茵;刘金霞;杨兆林;汪莉;石慧芬

    目的 研究不良妊娠患者支原体感染以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纳入的124例不良妊娠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一时间来我院体检的124例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均进行支原体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支原体检出率70.97%较对照组8.06%高;且解脲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以及Uu+Mh检出率均较对照组检出率高(P<0.05);其中77例Uu感染者中,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多西环素敏感性较高,且两年敏感性无明显差异(P>0.05);而2016年罗红霉素、氧氟沙星敏感性较2015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良妊娠与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若能够有效监测药物敏感性,为院内合理用药提供保障以及参考依据.

  • 98例孕产妇合并梅毒妊娠结局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云霞

    目的 为了解本地区孕产妇梅毒感染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阻断传染病在母婴之间的传播.方法2014年1月~ 2015年5月所有对象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并将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梅毒筛查率和确诊率,确诊的妊娠期合并梅毒感染患者98例,根据治疗与否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人数分别为27例和71例、分娩时的TRUST滴度(是否<1:4)人数为76例和22例、初次筛查时的孕周(是否大于24周)人数为65例和22例,分析梅毒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先天梅毒儿发生率,并对不良妊娠结果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1月~2015年5月梅毒感染孕产妇为98例,规范治疗率9.18%(9/98),先天梅毒儿8例,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14%(2/28),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为3.6%(1/28);初检孕周< 24周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4.61%(29/65),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为4.61%(3/65),≥24周不良妊娠结局为52.17%(12/23),先天梅毒21.73%(5/23),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和先天梅毒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UST滴度<1:4组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5.97%(39/76),先天梅毒儿1.31%(1/76)TRUST滴度≥1:4组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54.17%(12/22),先天梅毒儿31.81(7/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应开展孕早期梅毒筛查工作,及时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和先天梅毒儿的发病率.孕妇血清TRUST滴度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 育龄期女性甲醛接触与自然流产

    作者:徐广立;张富青;孙宏跃

    目的 了解育龄期女性甲醛接触与不良妊娠的关系.方法 检测甲醛接触育龄期女性(暴露组)与类似工作但不接触甲醛的育龄期女性(对照组)的血清SOD活性与GSH-Px水平,同时调查月经与妊娠情况.结果 暴露组月经紊乱与自然流产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慢性接触甲醛可能与自然流产有关.

170 条记录 2/9 页 « 1234567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