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心理科学进展杂志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杂志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심리과학진전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3710
  • 国内刊号: 11-476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938
  • 曾用名: 心理学动态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理科学进展》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隋南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网络成瘾者的大脑异于常人吗?

    作者:贺金波;洪伟琦;鲍远纯;雷玉菊

    研究网络成瘾者的大脑是否异于常人的问题有助于对网络成瘾进行定性、诊断和治疗.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网络成瘾者的大脑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异常:①额叶和扣带回多部位存在结构性萎缩和功能退化,导致其对上网行为的冲动控制出现障碍.②海马功能障碍,导致其认知功能特别是工作记忆能力下降.③奖赏中枢功能代偿性增强,可能与其多巴胺系统的功能异常有关.④内囊后肢的神经纤维结构较密、活性较高,可能与其长时间兴奋性操作键盘、鼠标或游戏手柄有关.目前的研究结果至少说明:网络成瘾者的大脑存在一些功能性的、与物质成瘾者类似的异常,但这些异常是否由网络成瘾导致,以及这些异常是结构性的,还是持久性的,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 “右好左坏”和“左好右坏”——利手与左右空间情感效价的关联性

    作者:殷融;曲方炳;叶浩生

    人们会将“右”和“左”与积极或消极的事物相关联,这称为左右空间的情感效价.以具身认知理论和躯体特异性假设为基础的研究发现,右利手会将右侧空间与积极事物相关联,而左利手则会将左侧空间与积极事物相关连;左右空间情感效价是由利手与非利手的运动经验塑造的;利手与非利手运动经验的改变则会反转左右空间情感效价;趋近动机脑功能偏侧化与利手是一致的.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澄清利手运动与趋近动机在神经机制上的关联性,并探索文化因素与身体经验如何共同塑造左右空间情感效价.

  • 语言理解中句法加工的脑机制

    作者:方小萍;刘友谊

    大量研究表明左侧额叶和颞叶的多个脑区与句法加工有关,已有的理论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句法加工的脑机制进行了解释.通过文献比较与分析发现,对句法加工的操作定义、实验任务、被试个体差异以及语言差异等均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差异.在将来的研究中,可以通过跨语言、多任务比较,不同层面的句法加工的操作,在方法上将个体功能定位分析与传统的组分析相结合,以及从神经网络的角度来更准确和全面地揭示句法加工的脑机制.

  • 色-词Stroop任务中的冲突类型述评

    作者:唐丹丹;刘培朵;陈安涛

    在认知控制领域中,色-词Stroop任务常被用于研究冲突加工的内在机制.本文首先简述色-词Stroop任务中的刺激冲突和反应冲突及研究这两类冲突常用的实验范式.然后介绍这两类冲突的神经动力学特征:事件相关电位研究显示,N450的波幅调整反映了大脑对冲突的监测,持续电位(sustained potential,SP)的波幅调整反映了大脑对反应冲突的解决;核磁共振成像研究显示,前扣带回、背外侧前额叶分别在反应冲突的监测、认知控制的执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后针对目前研究范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和认知神经研究的新方向.

  • 社会能力:概念分析与模型建构

    作者:张静;田录梅;张文新

    社会能力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经典的研究问题,但是至今仍没有统一的概念和理论模型.总结以往的有关研究,可以归纳出社会能力概念的几个取向,如技能取向、结果取向、综合取向等.在这些概念取向尤其是综合取向的指导之下,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如成分模型、过程模型和棱柱模型等.该文对这些概念取向和理论模型进行了综述并尝试提出了社会能力的整合观点,但关于社会能力的概念和理论模型尚需进一步完善,其文化差异问题也尚需未来研究的关注.

  • 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的遗传基础研究述评

    作者:曹丛;王美萍;张文新;陈光辉

    根据攻击行为的意图可以将攻击分为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近年来,研究者对遗传和环境在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获得了两类攻击具有不同遗传和环境基础的重要发现.既有研究主要采用定量行为遗传学研究的范式考察两类攻击的遗传基础,未来研究应从确定与两类攻击相关的候选基因、遗传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机制、遗传基因作用于两类攻击的神经生物机制等方面展开.

  • 心理治疗中的同化模型

    作者:鲁艳桦;江光荣

    同化模型是一个有关心理治疗改变过程的理论构想.它融合了多家理论观点,形成一个用于解释心理治疗一般改变过程的整合性框架.依据此模型,针对治疗改变过程提出八个可以预期的发展阶段.一系列有关同化模型的研究已经对模型及其发展序列进行了验证,并提供了实证性的支持.同时发现不同疗法的同化过程模式存在差异;不同疗法对处于不同同化阶段的当事人具有不同的效果.在研究主题的细化方面,已有研究开展了同化阶段的标识研究、同化阶段的子阶段研究;并拓展向不同障碍类型、不同治疗方法的当事人,以及新的研究领域(如药物治疗,移民丧失).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行跨文化的研究来对此模型进行验证,也可以对模型有关治疗改变线性过程的潜在假设进行验证,或针对声音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 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

    作者:潘彦谷;刘衍玲;马建苓;冉光明;雷浩

    共情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并部分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共情包括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两个独立成分.情感共情的神经网络包括前脑岛(AI)、前扣带回(ACC)以及镜像神经系统(MNS),认知共情的核心脑区是腹内侧前额叶(vmPFC).共情的神经网络在个体发展中逐渐成熟并受到认知评价的调节.另外,催产素和催产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共情密切联系.未来应该深入研究躯体感觉皮质在疼痛共情中的作用,共情和亲身情感体验的神经网络的区别,开展催产素改善共情缺陷个体的干预研究,采用脑成像基因技术研究基因多态性与共情神经网络的关系以及提高共情研究范式的生态效度.

  • 无意识目标追求的行为特征、机制及影响因素

    作者:谢继红;刘华山

    无意识目标追求是指个体自动地追求由情境线索激活的目标,而全然不知目标对自己行为的导向作用.无意识目标追求具有灵活性、抑制性和坚持性.无意识目标追求经由行动的无意识准备和目标价值的自动评估与努力过程实现.积极情绪、内隐态度和人际关系影响无意识目标追求.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无意识目标追求的影响因素,完善无意识目标追求的机制,探究无意识目标追求结果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提高研究结果的生态效度,拓展应用研究.

  • 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研究述评

    作者:汪新建;张斌

    功能性躯体化症状(Functional-somatic Symptoms,FSS)是指无法用医学知识解释,或经医学治疗后无改善的躯体不适症状,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常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共同发生.儿童FSS的发病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年龄、性别、家庭环境、生理易感性等.各个心理学流派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儿童FSS的心理理论模型.心理干预,尤其是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生物反馈疗法对治疗儿童FSS有较好的效果.

  • 工作记忆对时间加工的影响

    作者:毕翠华;黄希庭

    非时间信息加工与时间加工的关系是复杂的,存在双向干扰或单向干扰,结果的不一致与任务所需的注意资源及工作记忆都有关.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在时间加工中起主要作用,同时进行的非时间任务对中央执行功能的需求越多,两种任务之间的干扰程度越大.语言环和视空间模板对时间加工的影响与非时间信息的类型有关.工作记忆作为一个整体以工作记忆容量为指标,计时成绩也表现出与工作记忆容量有关的年龄、智力等方面的差异.时间加工和工作记忆在额叶、顶叶、基底神经节等皮质存在共同的神经机制.未来应该丰富工作记忆的研究内容,结合时间加工的分段性探讨工作记忆影响时间加工的具体进程及神经机制,并力求在应用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

  • 数学成就的性别差异

    作者:刘蕴坤;陶沙

    数学成就的性别差异是多年来广受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多关注男性、女性数学成就水平的高低,而近年来研究结果一方面揭示出总体上男性和女性数学成就的平均水平差异很小,呈现出相似性多于差异性的特点;同时也显示男性内部变异比女性更大,男性在高数学成就者中占多数.数学成就性别差异的大小和方向受到评分系统、测验组织形式、测验内容和难度的影响.数学成就性别差异的形成是心理、生物、社会文化等方面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期研究探讨了年龄、遗传和进化、激素和脑、刻板印象威胁、社会性别公平和时代等因素在数学成就性别差异的形成中的作用.未来对数学成就性别差异的研究应注意开展追踪研究,关注低数学能力者,进一步探讨复杂数学加工机制的性别差异,建立数学成就性别差异形成机制的综合模型,并在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开展研究.

  • 应聘者的选拔标准识别能力对人事选拔效果的影响

    作者:许诺;徐建平;刘茜

    应聘者对选拔标准的识别能力(ability to identify criteria,简写为ATIC)是指个体在参与测评的过程中,正确识别评价标准的能力,现有测量选拔标准识别能力变量的主要方式有被试自评和研究者评分两种.众多研究发现,选拔标准识别能力对应聘者的表现有促进作用,它可以解释选拔的预测效度并影响其结构效度.当公开选拔标准,提高透明度,消除选拔标准识别能力个体差异的影响之后,选拔的预测效度会降低,而且对应聘者的成绩和选拔的结构效度也有影响,但目前有关研究的结果并不统一.未来研究应关注选拔标准识别能力与其他构念的关系、完善测量方法、探索它在其他人事选拔手段中的作用,并继续考察改变选拔标准识别能力对人事选拔的影响.

  • 观点采择:概念、操纵及其对群际关系的影响

    作者:赵显;刘力;张笑笑;向振东;付洪岭

    观点采择是指个体从他人或他人所处情境出发,想象或推测他人观点与态度的心理过程.观点采择能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群际关系.依照研究内容是否涉及群际互动,可以将前人研究分为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静态研究中,观点采择可以通过自我—他人融合、不公正感知等中介机制影响群际关系.动态研究中,观点采择可能引发反应性自我中心主义与评价关注,进而影响群际关系.未来可以从观点采择的真实干预、对群际冲突感知的影响以及检验观点采择与群际关系的调节变量等角度深入研究.

  • 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双重应激管理模式

    作者:张淑敏

    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为偏向消极应激预防与控制的传统应激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应激源对个体而言是中性的,如果个体对之进行积极评估,认为应激源可以维持或提升其幸福感,则引发的反应即是积极应激反应.组织不仅应当注重应对消极应激,还应当注重诱发和品味积极应激.应对消极应激与品味积极应激并重的双重应激管理模式,是组织进行应激管理的较好选择.

  • 内隐自我正面偏见的机制及可变性

    作者:钟毅平;陈芸;张珊明;杨青松

    自我正面偏见是指对大多数个体来说,其自我相关信息与正性情绪效价联系紧密,个体倾向于把正面结果或特质归因于自我内部稳定的人格特征,而认为负面结果或特质与自己的人格特征不相关.本项目从自我正面偏见的文化相对论与文化普遍论之争出发,采用行为和认知神经科学技术,试图证实集体主义文化下自我正面偏见的存在,并对照外显自我正面偏见,考察内隐层面上的自我正面偏见及其可变性,探索抑郁个体的内隐自我相关信息加工的改善,了解其大脑神经基础,揭示内隐自我正面偏见的性质与特征,验证和完善自我相关信息与情绪信息的功能加工层次模型.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从内隐层面上了解自我与情绪的复杂关系,而且还将对其神经基础做出重要探索,更深入地解读中国人的自我的本质.

  • 情绪启动与语义启动的比较

    作者:蒋重清;肖艳丽;刘颖;杨丽珠;渠育红;邰圆圆;齐星;吴琦;王莉;王岩;周志娟

    情绪启动与语义启动发生时孰先孰后、进行中独立平行还是交互作用、效应上孰强孰弱,还存在较大争议.这些争议的本质涉及到人脑中情绪和认知这两大基本系统的关系认识问题.通过行为观察与事件相关脑电位技术结合,在同一个实验中设置情绪启动、语义启动两种情境,并匹配可能影响这两种启动效应的因素,如信息强度、启动刺激和靶刺激的信息关联程度等,然后系统性变化启动刺激呈现的时间、SOA、实验任务等,并逐步加入被试的年龄、性别、学科专业、认知风格、情绪易感性等个体差异变量,可望直接而系统地澄清争议,深层次揭示情绪信息流与语义信息流的加工特点,并进而揭示人脑情绪系统与认知系统功能与机制的发展规律.

  • 视觉注意瞬脱实验范式述评

    作者:陈宏;王苏妍

    视觉注意瞬脱是指在很短时间内(约500 ms)序列呈现两个目标刺激时,被试对第二个目标正确报告率显著下降的现象.近年来国外注意瞬脱实验研究渐成选择性注意研究领域的热点,其实验范式疏理为两大类——单刺激序列RSVP范式和多刺激序列RSVP范式.综述对两类范式的诸多变式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提出了影响注意瞬脱实验范式发展的四项实验因素和今后视觉注意瞬脱实验范式发展的五种趋势.

  • 视觉搜索中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捕获与抑制

    作者:张明;王爱君

    注意是对有关信息的选择及对无关信息的抑制,工作记忆是对有关信息的保持以及对无关信息的抑制,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选择性地指向与当前任务有关的刺激并同时抑制无关刺激.在系统地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近的ERP研究,从视觉搜索中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捕获与注意抑制两个角度综述了视觉工作记忆与视觉选择性注意的相关研究.研究者们主要从两方面对该领域的问题进行了探讨:(1)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导向作用;(2)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视觉选择性注意产生导向作用的条件.文章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无论保持在视觉工作记忆的内容是捕获注意还是受到抑制,都存在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加工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1999 01 02 03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2 03 04
1994 01 02
1993 01 02 04
1992 01 02
1991 01 02
1990 01 02
1989 01 02
1988 01 03 04
1987 01 02 03
1986 01 03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