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Adverse Drug Reactions Journal 약물부량반응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734
  • 国内刊号: 11-401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42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育琴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阿莫西林致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2例

    作者:包诗杰;周小勇

    2例男性患者(年龄分别为17、3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服用阿莫西林0.5g,分别在第3次服药后约4h和首次服药后约6h出现躯干红斑,后扩散至全身,伴发热,诊断为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经抗炎、抗过敏治疗,红斑、脓疱于5d后基本消退.

    关键词: 阿莫西林 脓疱病
  • 多西他赛相关下消化道大出血

    作者:孙冰;宋三泰;江泽飞;黄州;王涛;张少华;吴世凯

    1例55岁女性患者因乳腺癌术后淋巴结、骨、肝转移给予多西他赛140 mg静脉滴注.化疗第6天晨出现大量鲜血便,心率120次/min.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0.9×109/L,血红蛋白103 g/L,血小板计数62×109/L.立即给予血凝酶2U静脉注射,氨甲苯酸0.2g静脉滴注.当日午患者再次出现大量鲜血便,诉心悸、乏力.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0.5×109/L,血红蛋白75 g/L,血小板计数52×109/L.给予云南白药1g+凝血酶冻干粉4000 U+冰生理盐水100 ml,1次/2 h灌肠;生长抑素3 mg静脉滴注持续12 h;输注悬浮红细胞2U、血小板1U.电子结肠镜检查见直肠多处溃疡,1处有鲜血渗出.予内镜下止血,患者未再出血.

    关键词: 多西他赛 胃肠出血
  • 替吉奥胶囊致重症多型红斑型药疹

    作者:关念波;贾程辉

    1例57岁男性胰腺癌患者术后行吉西他滨(1.6g静脉滴注,第1、8天)联合替吉奥胶囊(每粒胶囊含替加氟20 mg、吉美嘧啶5.8 mg及奥替拉西钾19.6 mg,3粒/次,2次/d口服,第1~14天)化疗,21 d为1个周期.用药第3天,患者出现全身烧灼样疼痛,体温高达39.6℃,四肢及胸背部散发紫红色斑疹.立即停用替吉奥胶囊,吉西他滨继续应用.用药第5天,患者四肢内侧及胸背部出现大面积多型性皮疹,部分皮疹中心出现水泡,部分皮疹呈红色大疱并融合成片,部分大疱破溃、暴露创面;同时伴有口腔黏膜糜烂.给予对症处理,2周后患者皮疹基本消失.1周后行吉西他滨联合氟尿嘧啶化疗2个周期,卡培他滨化疗2个周期,未再出现皮疹.

  •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重症肝病患者贫血加重及血小板减少3例

    作者:范春蕾;董金玲;李磊;武永乐;丁惠国

    3例重症肝病合并感染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0、68、50岁)接受碳青霉烯类、利奈唑胺及氟康唑联合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血象变化.因疗效不佳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8h/次静脉滴注.其中例1于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11d后出现贫血及血小板计数下降;例2、例3分别于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7d后出现贫血加重及血小板计数下降.3例患者分别在停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后31、21、7d,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明显恢复.

  • 加巴喷丁致肝功能异常

    作者:刘艳秋;普燕芳

    1例70岁女性患者服用卡马西平治疗癫痫.2周后因效果不佳换用加巴喷丁(首日300 mg,1次/d;第2天开始300 mg,2次/d).1个月后,患者进食烧烤食物后出现上腹部疼痛.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403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740 U/L,乳酸脱氢酶(LDH)601 U/L,碱性磷酸酶(ALP) 161 U/L,γ-L-谷氨酰转移酶(γ-GT) 295 U/L.停用加巴喷丁,给予保肝治疗.1周后复查,ALT 38 U/L,AST 19 U/L,LDH 143 U/L,ALP 146 U/L,γ-GT 134 U/L.

  • 尼妥珠单抗致嗅觉丧失

    作者:费小非;李馨艳;郑鹿

    1例37岁男性患者因Ⅲ期鼻咽癌进行同步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第1、6、41、48天分别静脉滴注尼妥珠单抗2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第6~51天行调强放疗;第28天起行2个周期同步化疗(顺铂80 mg/m2,分2d静脉滴注,每个周期21 d).首次静脉滴注尼妥珠单抗后第2天患者诉嗅觉丧失,对所有种类气味均不敏感,持续至第57天患者病情缓解出院.出院后1个月复诊,患者自诉可闻及刺激性气味;6个月复诊,自诉嗅觉部分恢复.

  • 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致血尿

    作者:韩毓博;程指民;李湘晖

    1例57岁女性高血压病患者,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硝苯地平、富马酸比索洛尔,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致心绞痛,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口服,1次/d;马来酸桂哌齐特320 mg,1次/d静脉注射.6h后出现间歇性血尿,伴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检查示尿隐血(+++),红细胞17个/高倍视野(HP).双肾、膀胱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停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次日,患者尿色逐渐恢复,尿隐血(++),红细胞4个/HP.3d后尿常规检查正常.

  • 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1家族肽A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宋丽雪;王金萍;高昕;许卫东

    目的 探讨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1家族肽A(UGT1A)基因多态性与抗肿瘤药伊立替康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为肿瘤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研究对象为233名健康志愿者和196例应用伊立替康治疗的肿瘤患者.健康志愿者中男性169名,女性64名;平均年龄(25±5)岁.肿瘤患者中肠癌92例,宫颈癌45例,卵巢上皮细胞癌59例;男性54例,女性142例;平均年龄(61±19)岁.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对2组受试者进行UGT1A1*6、UGT1A1* 28、UGT1A3*1、UGT1A3*2、UGT1A3*3、UGT1A3*4和UGT1A9* 22基因多态性检测,比较2组受试者UGT1A基因型突变频率,比较不同UGT1A基因型患者迟发性腹泻和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伊立替康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以相对危险度(OR)及95%置信区间表示. 结果 肿瘤患者UGT1A3*2基因型突变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50.3%比68.5%,P=0.014),而UGT1A3*3基因型突变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26.0%比6.2%,P=0.001).196例肿瘤患者Ⅱ~Ⅳ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48.5%(95例),Ⅲ~Ⅳ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11.2%(22例);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9.0%(96例).UGT1A1*28位点野生型纯合子(WW)基因型携带者Ⅱ~Ⅳ度和Ⅲ~Ⅳ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突变型杂合子(WM)+突变型纯合子(MM)基因型携带者[Ⅱ~Ⅳ度:40.4%(57/141)比69.1%(38/55),P=0.006;Ⅲ~Ⅳ度:5.7%(8/141)比25.5%(14/55),P=0.001];UGT1A9* 22位点WW基因型携带者Ⅱ~Ⅳ度迟发型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WM+ MM基因型携带者[26.2%(17/65)比47.6%(40/84),P=0.006;26.2%(17/65)比51.1% (24/47),P=0.0057],未发现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GT1A基因型与迟发性腹泻的发生相关(OR=5.657,95%置信区间为4.782~ 7.245,P=0.039). 结论 UGT1A1*28和UGT1A9*22基因多态性可增加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的风险.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白消安每日一次静脉滴注联合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冀冰心;苏力;赵弘;惠吴函;孙婉玲;徐娟

    目的 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治疗中应用白消安每日1次静脉滴注联合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4年1月至2012年6月以白消安/环磷酰胺(Bu/Cy)为预处理方案进行Allo-HSC治疗连续病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口服组[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住院患者,口服白消安4.0 mg/(kg·d),共3 d]和静脉组[2006年7月至2012年6月住院患者,静脉滴注白消安3.2 mg/(kg·d),共3 d].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造血功能重建情况及生存率. 结果 共收集到患者50例,静脉组34例,口服组1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输入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患者口腔黏膜炎、胃肠道反应、肝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口服组[11.7% (4/34)比43.8% (7/16),17.6% (6/34)比50.0%(8/16),20.6%(7/34)比50.0%(8/16),均P<0.05];未发现肝静脉闭塞病及癫痫等不良反应发生.静脉组和口服组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2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和血小板计数≥20×109/L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3 ±3.5)d比(15.6±4.0)d,(17.5±5.0)d比(19.0±6.7)d,均P>0.05].静脉组和口服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9.5±12.1)%和(62.5±12.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恶性血液病的Allo-HSC治疗中预处理方案采用白消安每日1次静脉滴注联合环磷酰胺较口服白消安有更好的安全性,而且疗效确切.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36例分析

    作者:杜慧;鲍永波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新生儿病例(不良反应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儿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临床症状、凝血功能检查[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和临床转归.用于对照的正常新生儿(正常对照组)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引自文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不良反应相关因素. 结果 不良反应组共纳入新生儿36例(男19例,女17例),占同期应用该药新生儿768例的4.7%.正常对照组新生儿32例(男25例,女7例).不良反应组APTT、PT、TT均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50.3±14.4)s比(42.5 ±6.4)s,P<0.05;(16.2 ±3.9)s比(13.4 ±2.6)s,P<0.01;(21.2±4.5)s比(16.3 ±3.7)s,P<0.01];而FIB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7 ±0.4)g/L比(2.0±0.6)g/L,P<0.05].出生胎龄<34周、体重<2000 g、出生窒息史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的高危因素.停药并给予维生素K1等对症支持治疗后,34例(94.4%)凝血功能在7d内恢复正常,2例(5.6%)因原发病恶化死亡. 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4.7%.早产、低体重、有窒息史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的高危因素.

  • 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石秀锦;魏国义;周洋;郑青敏

    目的 了解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环孢素(CsA)血药浓度变化和排斥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脏移植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CsA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以及排斥反应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CsA全血谷浓度(C0)和峰浓度(C2)与排斥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关系. 结果 纳入分析的27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8±14)岁,平均身高(170±10) cm,平均体重(68.0±15.8) kg.原发疾病:扩张性心脏病1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例,瓣膜性心肌病3例,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1例,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术后早期(<1个月)CsA 血药浓度较低,75例次C0检测中35例次(46.7%)、69例次C2检测中56例次(81.2%)低于有效浓度.C0在术后1~3个月升高,4个月后逐渐降低,7个月后逐渐趋于稳定.C2在术后1~3个月升高,4个月后逐渐降低,13个月后略有回升.27例患者中有9例(33.3%)发生排斥反应,8例为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在术后4 ~12个月,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活动后心悸、烦躁,其中1例死亡;1例为慢性排斥反应,发生在术后13个月,表现为心率增快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升高.27例中有7例(25.9%)出现肾功能损伤,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3~6个月和7 ~ 12个月者分别为3、2、2例,主要表现为肌酐清除率下降,血清尿素、肌酐、钾升高和高尿酸血症;1例(3.7%)在术后2个月出现肝功能损伤,主要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升高;18例(66.7%)出现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升高,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和7 ~ 12个月者分别为17和1例;10例(37.0%)出现空腹血糖升高,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4 ~12个月和18个月者分别为7、2和1例.未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者CsA的C0及C2均明显高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者[(216±90)μg/L比(167±103)μg/L,(718 ±297) ng/ml比(472 ±251) μg/L,均P<0.01].出现不良反应者C0及C2均明显高于未出现不良反应者[(241±93)μg/L比(190 ±95) μg/L,(837 ±314) μg/L比(596±283) μg/L,均P<0.01].CsA的C0与血清尿素、肌酐和空腹血糖相关(r=0.359,P=0.000;r =0.170,P=0.014; r=0.164,P=0.018),C0与C2均与TBil、TC和LDL-C相关(r=0.182,P=0.009; r=-0.170,P=0.018; r=0.267,P=0.001;r =0.320,P =0.000;r =0.251,P=0.001;r=0.275,P=0.000). 结论 心脏移植术后患者CsA血药浓度与排斥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进行CsA血药浓度监测有利于及时调整CsA剂量,降低排斥反应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 含蒽环类和蒽环类序贯紫杉类方案辅助化疗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致闭经作用的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佳玉;李青;张频;袁芃;马飞;蔡锐刚;罗扬;樊英;李俏

    目的 探讨含蒽环类方案和蒽环类序贯紫杉类方案辅助化疗对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致闭经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08至2010年收治的雌激素受体阳性且接受含蒽环类或蒽环类序贯紫杉类方案辅助化疗的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化疗方案包括含蒽环类的6EC方案(环磷酰胺600 mg/m2+表柔比星75 mg/m2,21 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和蒽环类序贯紫杉类的4EC-4T方案(环磷酰胺600 mg/m2+表柔比星90 mg/m2,21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序贯紫杉醇175 mg/m2或多西紫杉醇75 mg/m2,21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按辅助化疗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统计化疗所致闭经(CIA)发生率,记录CIA患者化疗结束后2年内月经和卵巢功能(以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雌二醇水平反映)恢复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和x2检验分析CIA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96例.6EC方案组45例,中位年龄43岁;4EC-4T方案组51例,中位年龄42岁.化疗结束时96例患者中77例发生CIA(80.2%),化疗后2年内CIA患者中月经恢复者51例(66.2%),卵巢功能恢复者53例(68.8%).6EC方案组和4EC-4T方案组CIA发生率、月经恢复率和卵巢功能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6% (34/45)比84.3%(43/51),70.6% (24/34)比62.8% (27/43),73.5%(25/34)比65.1%(28/43),均P<0.05].年龄是CIA转归的重要影响因素(风险比=0.759,95%置信区间为0.448 ~0.968,P=0.048).年龄>40岁和≤40岁者CIA发生率分别为86.9%(53/61)和68.6%(24/35)(P=0.022),卵巢功能恢复率分别为56.6%(30/53)和100.0%(24/24)(P=0.000).年龄≤40岁者月经恢复时间与卵巢功能恢复时间同步,年龄>40岁者月经恢复时间(中位时间11个月)晚于卵巢功能恢复时间(中位时间9个月). 结论 含蒽环类方案和蒽环类序贯紫杉类方案辅助化疗均可导致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发生CIA,两组CIA的发生率及转归相似.年龄是CIA发生及其转归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发生CIA的年轻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后的内分泌治疗选择应慎重.

  • 培美曲塞和多西他赛在老年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作者:王鑫;支修益

    目的 比较培美曲塞和多西他赛在老年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收治的年龄≥65岁晚期非鳞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化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培美曲塞组(5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和多西他赛组(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个治疗周期均约3 ~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2个周期后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46例.培美曲塞组56例,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65~83岁,平均(69.6±4.7)岁;多西他赛组90例,男性62例,女性28例,年龄65 ~83岁,平均(67.9±4.5)岁.2组患者肺癌病理类型、分期和体力状况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周期后培美曲塞组客观有效率明显高于多西他赛组[32.1%(18/56)比17.8% (16/90),P=0.046],疾病控制率培美曲塞组与多西他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2%(41/56)比77.8% (16/90),P=0.530].2组均有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脱发等不良反应,培美曲塞组Ⅲ~Ⅳ级粒细胞减少、脱发和Ⅰ~Ⅱ级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多西他赛组[7.1% (4/56)比27.8% (25/90),P=0.001;21.4% (12/56)比52.2%(47/90),P=0.000;17.9%(10/56)比33.3%(30/90),P=0.04)].2组均无发生肾功能损害者及因化疗不良反应而死亡者. 结论 培美曲塞和多西他赛用于老年晚期非鳞NSCLC二线治疗均有效,但培美曲塞较多西他赛更安全.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相关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作者:支修益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较好疗效,目前临床常用药物为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随着EGFR-TK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关于其不良反应的研究也不断深入.EGFR-TKI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甲沟炎、毛发改变、腹泻、肝脏损害和间质性肺疾病等.引起不良反应的机制大多不明确.对于较常见的皮疹、甲沟炎等不良反应,较轻时可给予对症处理,严重时应减量或停药;对于较严重的肝脏损害或间质性肺疾病,给予对症治疗的同时要定期检测肝、肺功能.

  • 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相关的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作者:蔡皓东

    肿瘤患者接受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可导致潜伏或静止状态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发生再激活,出现肝炎症状,伴随HBV DNA水平高于基线10倍以上或绝对值大于20 000 IU/ml.HBV再激活可致4.5% ~8.1%的患者死于肝病,23.3% ~71.0%的患者中断或改变肿瘤化疗方案.肿瘤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的机制可能是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抑制了机体对HBV起免疫作用的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导致HBV大量复制.肿瘤患者HBV再激活与患者的HBV感染状况、肿瘤类型和化疗方案有关.拉米夫定等核苷(酸)类药物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肿瘤患者的HBV再激活.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前应常规进行HBV筛查,对高风险患者预防性使用核苷(酸)类药物可明显降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 孕妇禁用丙戊酸类抗癫痫药物预防偏头痛

    作者:闫妍

    2013年5月6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向医务人员和女性发布安全警告:孕妇禁用丙戊酸、丙戊酸钠、双丙戊酸钠预防偏头痛[1].近期的研究发现,孕妇在妊娠期间服用这些药物,会导致儿童智商下降[2].该警告信息将被添加到药物说明书中,此外,丙戊酸类药物用于偏头痛的妊娠用药等级也将由原来的"D"级调整为"X"级.

    关键词:
  • 孕妇预防早产慎用硫酸镁

    作者:李星炜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3年5月30日发布信息[1]:硫酸镁注射液用于预防孕妇早产时,使用时间不可超过7d,因该药可能导致胎儿血钙水平降低和骨骼疾病,包括骨质减少、骨折.硫酸镁注射液导致胎儿损害的短用药时间目前尚不清楚.McGuinness等[2]认为,孕妇接受硫酸镁治疗不会引起新生儿低血钙,而Holcomb等[3]的研究发现长期静脉注射硫酸镁与新生儿骨矿化异常存在因果关系.硫酸镁注射液用于预防孕妇早产致胎儿骨骼异常已有报道.

    关键词:
  • 复方甘草片致低钾血症

    作者:张路;吴庆军;茅江峰

    1例69岁女性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4个月、乏力1个月入院.电解质检查示血钾2.4 mmol/L;心电图检查示T波低平,T波与U波融合,按心率校正的QT (QTc)间期468 ms.诊断为低钾血症,给予补钾治疗2d,血钾为3.2 ~ 3.3 mmol/L.追问病史得知患者因咳嗽自行服用复方甘草片已2个月,总量超过500片.停用复方甘草片,继续给予补钾治疗,次日患者血钾即升至4.4 mmol/L,乏力症状缓解,心电图检查示T波及QTc间期恢复.停用复方甘草片3d后停用补钾药物,患者血钾维持在3.6 ~ 3.9 mmol/L.随访3个月,患者血钾未再出现异常.

    关键词: 甘草 低钾血症
  • 血滞通胶囊致肝损害

    作者:段丹丹;祁小乐;张雅君

    1例59岁女性患者,因高脂血症口服血滞通胶囊2粒/次,3次/d.用药前血清总胆固醇8.43 mmol/L,三酰甘油3.8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28 mmol/L;丙氨酸转氨酶37 U/L,天冬氨酸转氨酶33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46 U/L,总胆红素10.9 μmol/L.服用血滞通胶囊4周后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γ-GT升高至166 U/L,遂停用血滞通胶囊.停药2个月后γ-GT下降至86 U/L,3个月后降至59 U/L.患者自行再次服用血滞通胶囊4周后停药,肝功能检测示γ-GT159 U/L,2个月后γ-GT降至92 U/L.

  • 2013抗肿瘤药物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北京论坛纪要

    作者:孟艳

    由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促进与教育分会及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共同主办的2013抗肿瘤药物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北京论坛于2013年4月26至27日在北京举行.参加本次论坛的代表约600人,来自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卫生计生委)医管司张宗久司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司医疗服务处焦雅辉处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司颜敏副司长、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杜晓曦主任、中国药理学会杜冠华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建院长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张永利院长等十余位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开幕式.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王育琴教授主持了大会.在大会开幕之前,全体与会人员肃立,为四川雅安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和在抢险救灾中英勇牺牲的战士默哀1分钟.之后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司医疗服务处焦雅辉处长、中国药理学会杜冠华理事长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建院长先后致辞.焦雅辉处长在致辞中指出,用药安全、合理用药一直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医疗质量和用药安全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作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
  • 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2013年度工作会议纪要

    作者:贾艾莎;李晓玲;张青霞;王育琴

    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2013年度工作会议于2013年4月27日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卫生计生委)医管司医疗质量安全监管处范晶主任,INRUD中国中心组成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冯文教授,INRUD中国中心组成员、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孙静教授,临床安全用药组组长、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社长兼主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剂科王育琴教授,副组长、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梅丹教授,副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主任钟明康教授,副组长、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夏培元教授,以及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厅(局)主管部门领导及牵头网络医院负责人和联络员等200余人出席了会议.

    关键词:
  • 关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及管理

    作者:支修益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1]统计,肺癌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第一位.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0%,其中,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即为晚期,失去了外科手术根治的机会.含铂两药化疗方案目前依然是晚期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2].化疗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杀灭肿瘤细胞,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而另一方面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如Ⅲ~Ⅳ度骨髓抑制和/或Ⅱ度以上胃肠反应,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灾难性打击,针对某些患者,不仅不能"治病",反而因为"致病"而加速患者的死亡.患者所承受的是来自癌症本身和化疗毒副反应的双重恐惧和巨大压力,造成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现状.相当一部分患者就是由于恐惧化疗所带来的难以耐受的毒副作用而放弃治疗.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