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Zoonoses 중국인수공환병학보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微生物学会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2-2694
  • 国内刊号: 35-128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4-46
  • 曾用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严延生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PRU株弓形虫感染小鼠后脑组织免疫病理的研究

    作者:吴升伟;胡国顺;王正蓉;包怀恩

    目的 了解弓形虫PRU株感染小鼠后脑内局部细胞因子对脑组织的免疫病理作用.方法 51只ICR小鼠分为感染组(33只)和对照组(18只),感染组经腹腔注射弓形虫PRU株10个包囊/鼠,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量的PBS.于感染后第5d、10 d、15d、20 d、30 d和90 d,剖杀感染组小鼠5只和对照组小鼠3只,取脑组织,部分作病理切片;部分提取其RNA,检测IFN-γ、IL-4、IL-6和TNF-α mRNA;部分获取脑组织上清液,用ELISA法测定上述细胞因子.结果 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感染小鼠脑组织中IFN-γ于感染后第5d开始升高,第10d时下降达到低,之后开始上升;TNF-α在感染第10d或15d时明显降低,接着上升并于第30 d时达到高峰;IL-6在感染第5d时开始升高,感染第10d时降至低,之后缓慢上升,并于第30 d后达到高峰;IL-4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弓形虫PRU感染ICR小鼠的过程中,脑组织中IFN-γ、IL-6和TNF-α细胞因子在感染第10 d或15d的低表达有利于弓形虫逃避宿主的免疫杀伤作用,导致速殖子在脑组织中存活;同时细胞因子的分泌不平衡,导致小鼠脑组织中出现弓形虫包囊与病理变化共存的隐性感染状态.

  • 云南省曲靖市啮齿动物的立克次体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章域震;王勇;杨卫红;朱向晖;皮自林;冯云;何丽芳;张海林;张丽娟

    目的 调查云南省曲靖市啮齿动物感染立克次体状况.方法 用鼠笼法捕鼠,采集鼠血清和脾脏.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鼠血清中7种常见立克次体的IgG抗体;用巢氏PCR方法检测鼠脾中嗜单核细胞埃立克体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 rRNA基因片段部份序列.结果 2012年7-9月在曲靖市捕获啮齿动物3种592只,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和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构成比分别为61.49%和35.47%.鼠血清中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 burentii)、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typhi)、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ickettsia sibirica)、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和嗜单核细胞埃立克体(Ehrlichia chafeensis)的抗体阳性率依次为21.45%、7.60%、7.09%、3.38%、1.18%和0.51%;未检测到猫立克次体(Rickettsia felis)抗体.从5份褐家鼠脾脏标本中检测到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和进化分析表明,1株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4株为莫氏立克次体.结论曲靖市啮齿动物中存在莫氏立克次体和人粒细胞无形体流行,褐家鼠可能是主要宿主;同时还存在恙虫病东方体、贝氏柯克斯体、斑点热立克次体和埃立克体的感染.当地疾控和医疗机构应加强立克次体病的监测.

  • 携带汉坦病毒宿主动物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马超锋;余鹏博;吴瑞;陈海龙;蔡正华;卢晓玲;王敬军;李恒新

    目的 研究西安地区携带汉坦病毒(HV)宿主种类及分布特点.方法 夹夜法捕获宿主动物后鉴定种类,利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宿主动物肺脏中HV核酸.结果 2011-2013年在监测地域共捕获动物2 577只,鼠密度为3.28%,在9月份达到5.6%;其中黑线姬鼠(Aa)占63.4%,小家鼠(Mm)和褐家鼠(Rn)分别占18.98%和12.88%;312份动物标本中检出HV核酸,其中Aa占88.78%,Rn占5,12%,Mm占4.49%,在黄胸鼠(Rf)和北小社鼩(Cs)也检出HV核酸,在8月和9月捕获的阳性宿主占到了全部阳性的56.73%,野外的阳性宿主占到了总阳性的87.82%.结论 西安地区鼠密度在9月达到高峰,鼠种主要为Aa,Mm和Rn,携带HV的动物有Aa,Rn,Mm,Rf和Cs等,形成了在野外以Aa为主,居民区以Rn和Mm为主,阳性宿主动物主要出现在野外8月9月,这对本地区防控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中宿主控制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 浙江省首次检出1株携带NDM-1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

    作者:朱水荣;商小春;帅慧群;潘军航;梅玲玲;张政

    目的 对浙江省不同地区上送的临床分离株进行NDM-1基因筛检,初探浙江省NDM-1基因携带菌阳性菌存在现状.方法 应用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13年度收集的所有临床株进行NDM-1基因筛检;利用普通PCR方法对阳性株进行NDM-1基因测序、MLST分型及其它30种耐药基因检测;使用VITEK 2 Compact高级专家系统对阳性株进行微生物鉴定与耐药表型MIC测试;采用改良Hodge实验及亚胺培南-EDTA双纸片法协同试验,分别对阳性株进行碳青霉烯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 经对1 450株菌株进行筛检,仅从1株来自疑似病毒腹泻11月大幼儿患者粪便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该基因,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该菌MLST序列型为ST1416,产碳青霉烯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对Levofloxacin、Trimethoprim/Sulfa敏感,对Ciprofloxacin中敏,但对其他18种所检药物均显示耐药,另携带SHV、CTX、DHA、TEM、CMY2、IMP、GES、GIM、OXA-48、SPM、AmpC、aadA1、aacA4、aphA1共14种耐药基因,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型较为符合.结论 本次从肠杆菌科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NDM-1基因,应为浙江省首次报道,鉴于肠杆菌科细菌耐药速率传播更快,警示相关部门应重视并加强对NDM-1基因携带菌的监测与筛查.

  • 3种不同剂量的青蒿琥酯抗小鼠细粒棘球蚴疾病作用的比较

    作者:张宏伟;彭心宇;吴向未;杨宏强;吕海龙;张示杰

    目的 探讨高、中、低3种不同剂量青蒿琥酯体内抗包虫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腹腔细粒棘球蚴疾病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天分别给与高(200mg/kg)、中(100 mg/kg)、低(50mg/kg)3种剂量的青蒿琥酯注射液以及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治疗3月后,观察小鼠体内包虫囊肿的外观发育情况、囊湿重、包虫囊壁的病理改变、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中剂量组小鼠总囊重明显少于其他各组.中等剂量组抑囊率高于其他各组.病理及电镜发现3种剂量下包虫囊壁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中等剂量组囊肿中到重度破坏,角皮层纹理模糊,生发层细胞减少,甚至断裂,细胞核及线粒体溶解或退变.结论 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中等剂量的青蒿琥酯注射液治疗小鼠腹腔细粒棘球蚴疾病的效果佳.

  • 性传播艾滋病患者抗艾滋病毒治疗后的HIV-1pol区基因突变研究

    作者:路新利;赵宏儒;王伟;赵翠英;白广义;张玉琪;李岩;王莹莹;陈素良

    目的 分析河北省正在参加抗艾滋病毒治疗的通过性接触感染HIV者耐药性.方法 采集辖区内正在接受抗艾滋病毒治疗的性接触感染HIV者的血浆,进行HIV基因型检测,分析基因突变.结果 研究发现231例患者中有68例患者发生了基因突变,对抗艾滋病毒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发生率为29.44%(68/23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发生率(29.00%,67/231)远高于蛋白酶抑制剂的耐药发生率(0.87%,2/231).结论 抗病毒药物的诱导作用是导致耐药突变的主要原因,在治疗过程中适时进行耐药监测是必要的,可为制定佳治疗方案提供数据.

  • 贵州省2013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病原体种/型鉴定与分析

    作者:刘英;王月;马青;李世军;黄艳;周敬祝;余春;田克诚;唐光鹏

    目的 对2013年贵州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疑似病例进行病原学诊断与分析,为病例的确诊和疫情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采用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从布鲁氏菌病疑似患者血液分离的可疑布鲁氏菌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从疑似患者血液分离出可疑菌株13株,传统方法将其中的11株经鉴定为羊种生物3型布鲁氏菌,其余2株未能定种/型.布鲁氏菌属特异性PCR(BCSP31-PCR)将13株菌株鉴定为布鲁氏菌属细菌,种/型特异性PCR(AMOS-PCR)将其中的11株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其余2株未能定种/型.结论 2013年贵州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共分离出13株布鲁氏菌,羊种生物3型布鲁氏菌为贵州省2013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病原体的主要流行菌种/型,占84.6%(11/13),该研究结果为布病病例的确诊和疫情的控制提供了病原学依据.

  • 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技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的初步研究

    作者:吴小翠;王晓樱;魏剑浩;刘海灿;赵秀芹;夏远志;楼永良;吕建新;万康林

    目的 初步评价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技术在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5 μm孔径滤膜过滤法制备单个细菌菌悬液,平板接种37℃培养,选取生长良好的单个菌落培养增菌,提取基因组DNA,Spoligotyping进行基因分型鉴定,比较临床分离株与相应的单克隆分离株的分型结果.结果 共选取3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获得306个单克隆分离株.Spoligotyping分型鉴定结果显示3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与相应的单克隆分离株的分型结果一致,2株临床分离株的单克隆分离株呈现了多种基因型,多重感染率为6.25%.结论 Spoligotyping可用于快速,有效地区分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

  • 大肠杆菌肠毒素基因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孟相秋;袁超文;刘文鑫;关玮琨;杜元策;李丹丹;赵姝静;唐杰;师东方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 enterotoxin,STa,STb)和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LT-Ⅰ,LT-Ⅱ)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方法 参照文献合成四对可扩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耐热肠毒素基因(estA、estB)和不耐热肠毒素基因(eltⅠ、elt-Ⅱ)的特异性引物,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敏感性、特异性试验和临床样品检测,建立检测大肠杆菌肠毒素的多重PCR方法.结果 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特异性扩增出estA(229 bp)、estB(480 bp)、elt-Ⅰ (605 bp)和elt-Ⅱ(300 bp)基因片段,低检出量分别为2.55×101 CFU/μL、2×101 CFU/μL、2×101 CFU/μL和2.47× 103 CFU/μL.从22株大肠杆菌分离株中检测到estA基因(2/22),elt-Ⅱ基因(3/22),未检测到estB和elt-Ⅰ基因,检测结果与常规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建立了检测大肠杆菌肠毒素基因(estA、estB、elt-Ⅰ和elt-Ⅱ)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满足对细菌培养物的检测要求.

  • 现有液体培养法检测解脲脲原体效果的评价

    作者:周良佳;连大帅;许锴;伊科拉木;普琼次仁;吴建茹;陈璐斯;杨天;谢彦昕

    目的 以固体培养基为金标准,对现有液体培养法进行评价,并进一步探讨改良的方法.方法 用液体培养基、新型固体培养基及梅里埃培养基平行检测63例临床宫颈分泌物试子,根据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指标对现有液体培养法、梅里埃培养基检测Uu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液体培养法Uu检出率为36.7%,梅里埃培养基Uu检出率为66.7%,新型固体培养基Uu检出率为84.1%.以固体培养基为金标准,液体培养法的灵敏度较低(42.0%),假阴性率较高(58.0%),特异度尚可(90.0%).梅里埃培养基检测Uu的灵敏度(72.9%)明显优于液体培养法(42.0%).结论 有过滤步骤的传统液体培养法的假阴性率过高,考虑改良现有液体培养基,提高检测支原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建立方便使用且结果真实可靠的检测Uu的方法.

  •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mRNA测序及表达谱分析

    作者:巨艳;李子华;王娅娜;赵嘉庆;朱明星;李君良;赵巍

    目的 通过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mRNA的测序及表达谱分析,初步建立起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表达谱数据库,了解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基因表达及蛋白构成情况,为全面了解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生物学特征及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并为新的诊断方法、筛选新的药物靶点和疫苗候选分子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TRIZOL法提取人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总RNA,构建细粒棘球蚴的转录组测序文库,Illumina的solexa测序平台对RNA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测序结果去杂后得到2G数据,通过从头拼接我们得到18 569个contig,这些contig的总长度为71 329 bp,contig平均长度为384 bp,小的contig长度为201 bp,大contig长度为4 618 bp,N50(覆盖50%所有核苷酸的大序列重叠群的长度)为384 bp.预测得到unigene为9 029条,将这9 029条基因与NCBI的nr数据库做blast比对,终有7 441条unigene具有同源比对信息.结论 根据GO分析可以发现,共有10 550条unigene与数据库中的基因有较高同源性,且较多的unigene可以与多条基因相对应,一共建立了10 550条对应关系.通过与KEGG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转录组中有4 731条unigene得到注释,这4 731个得到注释的基因位于241条代谢通路中,这些代谢通路分别与代谢过程,基因信息过程,环境相关过程,细胞过程及与人类疾病相关.

  • 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儿童口内细菌菌群变化

    作者:赵利利;李振军;孙丽娜;孙芳云

    目的 分析龋齿儿童和无龋健康儿童口内微生物群落的异同,找出与儿童龋齿发病相关的菌群,及无龋齿儿童的优势菌群.方法 提取7例龋齿及7例无龋齿儿童唾液样本中的总DNA,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分析克隆群中细菌种类和比例.结果 1)嗜血菌属、奈瑟菌属及链球菌属在两组检出率均高;2)龋齿组检出32个属类,78个种型;无龋齿组检出34个属类,82个种型;龋齿和无龋齿均检出29个属类和58个种型;3)嗜血菌属、梭形杆菌属的检出率在无龋组高于龋齿组,罗氏菌属、孪生球菌属、纤毛菌属及巨型球菌属在龋齿组的检出率高于无龋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莫拉菌属、沃氏葡萄球菌及棒状杆菌属只在龋齿组检出,坦纳菌属、互氧菌属、梭目菌菌属、桑肠杆菌及鞘氨醇单胞菌属只在无龋组检出.结论 奈瑟菌属、链球菌属及嗜血菌属为无龋儿童的优势菌属,龋齿组与无龋齿组相比,口内微生物多样性减少且差异大,与龋齿发生相关的菌群比例增高.

  • 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雨函;朱玲;周远成;杨文宇;徐志文

    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由黄病毒科(Fla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猪为宿主,经蚊传播的一种蚊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流行于亚洲及西太平洋地区,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已成为人类脑炎疾病主要的病因之一,并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引起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因此,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到目前为止,尚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特效药面市,但对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药物的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展,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系统介绍较少,本文就近10年来抗流行性乙型脑炎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 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

    作者:鞠晓红;李瑶;王月华;冯宪敏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能引起各种急慢性感染.其中重要的毒力因子是Ⅲ型分泌系统,主动向宿主细胞靶向输送效应蛋白,引起宿主细胞的病理变化,并逃避免疫细胞的降解.研究Ⅲ型分泌系统不仅有助于明确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制,更重要的是为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

  • TLRs在结核杆菌感染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毕艳;伊正君;付玉荣

    结核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防治形势日趋严峻.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模式识别受体,在机体抵御微生物的固有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TLRs是介导宿主对结核杆菌识别及抗结核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现对TLRs在结核杆菌感染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助于阐明结核病的发病机制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 血吸虫及其相关蛋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王书书;计永胜;沈继龙

    自身免疫性疾病(ADs)是以特定的靶器官或多个器官系统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为特征,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现有数据显示,血吸虫感染或注射血吸虫相关蛋白可能保护或减轻机体免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损害.研究学者已经建立相应的小鼠自身免疫疾病模型,证实了注射血吸虫蛋白具有诱导宿主Th2免疫偏移,下调Th17反应,并诱导旁路途经活化的巨噬细胞,从而减轻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血吸虫感染及血吸虫相关蛋白与减轻Th1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力争明确其潜在的免疫保护机制.

  • 朊病毒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腾龙;陈志宝;鞠传静;李忠义;孟轲音;王雄;万家余

    朊病毒病(Prion diseases)是一种由细胞型朊蛋白(PrPc)构象发生改变所形成的致病型朊蛋白(PrPSc)大量沉积在细胞中而引起的一种致命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致死率高达100%.目前为止,该病还没有一种确切的治疗方法,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随着对朊病毒病研究深入,科学家们发现细胞自噬,RNA干扰,PrP抗体、核酸疫苗、一些药物及化合物在疾病治疗方面有积极作用.我们将近些年来在治疗朊病毒病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方法和理论做具体阐述.

  • 间日疟原虫抗药性研究进展

    作者:徐馨;刘怀鄂;刘永华;杨照青

    疟疾作为一种致死性很高的全球性寄生虫病,一直被全世界所关注,疟疾的控制也被列入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疟疾抗药性的流行和蔓延,尤其是间日疟抗性的快速传播,使得疟原虫抗性的检测、预测以及新药的研发成为当前研究重点.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当前间日疟抗药性检测方法、分子机理以及热点抗间日疟药物做一综述.

  • 以乙型肝炎核心病毒蛋白为载体融合金黄色葡萄球菌IsdA表位多肽的免疫原性

    作者:白靓;成岩;刘燕;张树军;曹瑞珍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可以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类疾病,感染牛导致的牛乳房炎给奶牛产业造成巨大损失;感染人可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肺炎、菌血症、脓毒血症、心内膜炎及骨髓炎[1].Saureus中存在大量的耐药株,尤其是耐甲氧西林S aureus,降低了抗生素疗法的可靠性[2].疫苗可以通过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途径切断感染辅助抗生素疗法,但至今还没有商品化的Saureus疫苗上市,研发竞赛已在全世界范围展开[3].

    关键词:
  • 广州市售蛙类裂头蚴感染及溯源调查

    作者:冯洁萍;洪青;刘海娟;李小敏;龚莉蓉;杨震;杨伟明;梁雄发;郑如江

    目的 了解广州市肉菜市场蛙裂头蚴感染和市售野生蛙来源地狗猫曼氏迭宫绦虫感染情况.方法 从广州肉菜市场采集蛙类检查其肌肉中的裂头蚴,对市售野生蛙栖息地狗猫粪便中的曼氏迭宫绦虫卵进行检查;同时,在1 400名广州市民中开展了与裂头蚴感染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检查虎纹蛙、沼水蛙、牛蛙、泽蛙4种,其裂头蚴的平均感染率约为11.75%(229/1 949).其中,野生虎纹蛙感染率高为51.92%(216/416);而养殖蛙类(包括虎纹蛙和牛蛙)感染率为0%(0/1 382).狗和猫曼氏迭宫绦虫感染率分别为27.51%(63/229)和40.52%(47/116).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裂头蚴病的认知水平为41.04%,广州居民食用过蛙肉的比例约为59.86%;同时,食用蛙、蛇、猪、鸡、鼠和鸟等动物的肉、内脏或血液时,方式不当可能是市民感染裂头蚴的主要方式.结论 广州肉菜市场销售的野生蛙类裂头蚴感染率较高,广东曼氏送宫绦虫传染源猫狗的感染情况也较为严重,广州市民中亦存在一些与裂头蚴感染相关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