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砷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Cdc20及Mad2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 O3)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过程中Cdc20及Mad2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As2O3处理HL-60细胞24、48、72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As2O3作用于HL60细胞48 h后Mad2和Cdc20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s2O3能显著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具有良好的时间剂量相关性.RT-PCR和Westem blot检测结果表明,As2O3 4、8、10 μmol/L作用于HL-60细胞后,Mad2表达上调,Cdc20表达下降(P<0.05).结论:As2O3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ad2表达和下调Cdc20表达有关.
-
miRNA在造血调控和骨髓增殖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生物中大小约为19-25个碱基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在转录后水平通过促进靶mRNAs的降解或抑制其翻译过程而发挥负调控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面RNA能参与造血调控,进而与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近年来miRNA在血液细胞分化调控中的作用及其与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诸如miRNA与淋巴细胞生成,miRNA与红细胞生成,miRNA与巨核细胞形成,miRNA与粒细胞形成,miRNA与BCL-ABL阳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慢性髓系白血病,miRNA与BCR-ABL阴性的MPN(PV.IMF,ET)等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深入研究,已成功地从人骨髓、外周血、肌肉、脂肪、脐血、羊水及胎儿组织中分离并鉴定出MSC.胎盘作为胚胎发育中维系母体和胎儿氧气及营养物质交换的重要暂时性器官,由起源于细胞滋养层和胚外中胚层的胎儿丛密绒毛膜和母体子宫基蜕膜共同组成,无论从解剖结构还是在发育行为上,都包含了较为幼稚的胚胎及趋于成熟的成体干细胞成分;胎盘在胎儿娩出后即完成使命,成为"废弃"物,对其研究不会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因此目前已成为寻找人类间充质干细胞新来源及提高临床应用效果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胎盘MSC的来源、分离、特征及可能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流式细胞免疫表型测定在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意义
应用骨髓和外周血的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检查可对有明确病态造血和异常核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做出诊断.然而,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缺乏上述证据.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可以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MDS患者骨髓造血细胞表面免疫标记以反映其系特异性和阶段特异性紊乱,从而将MDS与其他非恶性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区分开.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诸如FCM在MDS中的应用、FCM参数与MDS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诊断的相关性及FCM参数与MDS分型和预后的关系等进行了综述.
-
淋巴芯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淋巴芯片是在基因芯片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门用于研究恶性淋巴瘤的生物芯片.本文简要介绍了淋巴芯片的基本原理、制备的技术流程和不同类型,并着重介绍了淋巴芯片技术在恶性淋巴瘤诊断、分型及探讨发病机制等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色氨酸代谢异常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由于血小板自身抗体的存在,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和(或)破坏增多.新研究证明,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介导的色氨酸代谢异常与ITp的发病有关.ITP患者体内IDO表达减少,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自身反应性T细胞及自身抗体数量增多.通过CTLA-4-Ig诱导,提高患者体内IDO表达,可使自身反应性T细胞增殖与活化受到抑制.因而,研究IDO介导的色氨酸代谢异常可为深化ITP发病的认识及提高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就IDO介导的色氨酸代谢及IDO与IT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在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中的应用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是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EB病毒感染是导致PTLD发生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针对PTLD的治疗措施有减少免疫抑制剂、局部治疗(放疗/手术切除)、抗病毒治疗、干扰素、化疗、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商品名为美罗华)等,尤其随着美罗华的应用,使得PTLD的预后较前明显改善.本文主要就美罗华在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其中包括PTLD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美罗华的应用等.
关键词: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
白血病相关骨髓纤维异常的研究进展
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不仅与白血病细胞本身有关,亦与骨髓微环境中的纤维组织密切相关.本文从纤维产生细胞与白血病细胞的相互作用、纤维增生与白血病预后的相关性以及TGF-β、PDGF等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三个层面综述白血病状态下骨髓纤维异常增生的发生机制,为改善白血病预后探索潜在治疗靶点.
-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白血病致病和治疗研究中的进展
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是造成肿瘤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肿瘤细胞发生侵袭和转移与蛋白水解酶水解胞外基质密切相关,锌离子依赖性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中的MMP2和MMP9是参与此过程的两个关键性蛋白酶.本文就MMP结构、生理调控、在白血病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及针对此靶位点开展白血病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白血病 肿瘤转移 -
miR-125在恶性血液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rn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3个核苷酸大小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研究表明,miRNA-125家族是较为保守的miRNA,包括miR-125a、miR-125b-1和miR-125b-2 3种同系物.miR-125参与人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并且与肿瘤的形成、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包括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与转移、新陈代谢及免疫反应.在恶性血液肿瘤发生发展中miR-125既可充当癌基因,也可充当抑癌基因的角色,甚至与多种恶性血液病的药物抵抗性密切相关,并且将有望成为血液恶性疾病的一个新的治疗靶点.近年来,关于miR-125与恶性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就miR-125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血友病A FⅧ基因内含子22重组基因型及检测方法
FⅧ基因内含子22重复序列发生染色体内相反方向的同源重组引起内含子22倒位,导致约45%-50%的重型血友病A;而同一染色体内、同源染色体间或染色单体之间的相同方向内含子22重复序列(intron 22 homologous region,int22h)的重组导致两序列中间区域的复制或缺失,可以引起内含子22倒位的检测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改良的长距离PCR及反向转变PCR(inverse shifting PCR,IS-PCR)可用于区分上述所有可能的int22h重组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