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EDA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作者:刘小莲;朱万寿;任卓文;黄梓伦

    目的观察EDA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用足叶乙甙(VP16)、地塞米松、顺铂、阿糖胞苷对15例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化疗.结果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6例,总有效率73%,主要副作用为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结论 EDAP方案组成合理,对多发性骨髓瘤敏感性强,疗效较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EDAP 骨髓瘤 疗效
  • 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静脉血栓预防策略比较

    作者:晏建国;郭瑛;朱文凤;罗萍;胡飞;李金凤;欧阳贤凤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ASA)和低分子量肝素(LMWH)在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进行系统文献检索,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法,纳入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观察性队列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了9项研究,1298例使用ASA或低分子肝素预防来那度胺治疗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NDMM)或复发/难治性骨髓瘤(RRMM)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TE风险更高汇总数据研究表明,ASA预防来那度胺治疗NDMM总的VTE发生率10.6%[95%CI:8.7-12.4],尚未发现ASA用于预防来那度胺治疗RRMM研究.低分子肝素预防来那度胺治疗NDMM和RRMM患者总的VTE发生率为1.4%[95%CI:0.48-4.09].在以来那度胺为基础治疗的NDMM中,使用ASA预防静脉血栓,RD方案的VTE发生率为18.9%[95%CI:14.9-23.0],而Rd的VTE发生率为10.3%[95%CI:6.6-14.0],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意义(P﹤0.0001);在NDMM中,使用ASA预防静脉血栓,单纯以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RD+Rd)的VTE发生率为20.2%[95%CI:16.5-24.0],而单纯MPR方案的VTE发生率为4.2%[95%CI:2.3-6.0],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意义(P﹤0.0001).结论:对于以来那度胺为基础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目前常用的血栓预防方案是ASA.在NDMM中,使用ASA预防静脉血栓栓塞,RD方案的VTE发生率明显高于Rd方案,单纯以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RD+Rd)的VTE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MPR方案.因此,ASA可能不适于RD方案静脉血栓栓塞预防,但可能是MPR方案一个安全的选择.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更多的研究比较ASA与LMWH的疗效和安全性.

  • 亚砷酸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殷平玲

    目的:观察亚砷酸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9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给予亚砷酸0.25mg/(kg·日)静滴,5次/周,连用2周,休息2周;维生素C 1g/日静注15分钟,连用2周;马法兰0.1mg/(kg·日)连用4天,间隔6周/次.结果:9例患者中4例显效,2例有进步,3例病情相对稳定.总有效率66%.结论:亚砷酸联合化疗是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骨髓瘤肾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海录

    目的:探究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骨髓瘤肾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选择恰当的方法检测骨髓瘤肾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肾病患者的临床治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荧光固定电泳技术对血清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其中50例为骨髓瘤继发肾脏损伤,为研究组;50例肾损伤由其他疾病所致,为对照组.结果:免疫固定电泳技术用于检测肾功损害患者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检出率为100%(除不分泌型),各型骨髓瘤的检出率为9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骨髓瘤肾病的检测中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应用价值极高.

  • 骨硬化骨髓瘤(POEMS综合征)1例

    作者:邓勇;陈虎

    病历资料患者,男,43岁.以头晕、全身乏力、双手指尖麻木为主诉,于2008年4月8日住人我院.既往有皮肤病史多年.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1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30/80mmHg,中度贫血外观,全身皮肤黝黑,尤以颜面部明显,汗发较粗长,听诊心肺(-),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脏未扪及,脾脏于左肋缘下4cm处可扪及,质硬,肝区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腹水征(-),病理反射(-).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同方案疗效分析

    作者:肖中平;张雪莹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6例,随机分为MP组和VAD组,MP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MP化疗方案治疗,VAD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根据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判定标准:MP组中部分缓解19例(83.33%),进步21例(83.33%),总有效率83.33%;VAD组中部分缓解19例(39.58%),进步21例(43.75%),总有效率91.67%。 VAD组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总有效率略高于MP组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VAD组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部分缓解率明显高于MP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MP方案和VAD方案中,VAD方案不仅可以提高肿瘤细胞消除的速度,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使患者早日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单椎体血管瘤与单椎体骨髓瘤的MR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黄飞

    目的:通过分析MR的影像特点,对单椎体血管瘤与单椎体骨髓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19例单椎体血管瘤及4例单椎体骨髓瘤的MR影像表现特点,包括部位、形状及在T1WI、T2WI、压脂T2WI、DWI、T1增强扫描的信号特点.结果:单椎体血管瘤与单椎体骨髓瘤于病灶内均可见栅栏状骨嵴,可合并压缩骨折.单椎体血管瘤病灶于T1WI上可呈低、稍高、高信号,于T2WI上呈稍高或高信号,同时于T2WI上单椎体血管瘤有随回波时间延长,T2WI信号增高的特点.增强扫描血管瘤明显强化.单椎体骨髓瘤病灶于T1WI上呈等及稍低信号,于T2WI上呈稍高信号,于压脂T2序列上呈稍高信号,于弥散像上,呈高信号并于ADC图上信号减低,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强化.结论:MR对单椎体血管瘤与单椎体骨髓瘤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单椎体血管瘤与单椎体骨髓瘤在MRI上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仔细观察两种疾病的MR影像特点,可以提高单椎体血管瘤与单椎体骨髓瘤的诊断正确率.

  • 肾气络毒汤为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0例

    作者:刘瑜

    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大量异常浆细胞增殖,引起骨质破坏,又因血清中出现大量异常克隆免疫球蛋白,常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低热、反复感染及出血、肾功能损害.发病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中位生存期3年.属于中医学的"骨痹"、"骨蚀"、"虚劳"等范畴.病因多为禀赋薄弱、年老体虚、肾精亏虚或风寒湿热等病邪、痹阻肌肉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失养.本病以肾虚为本,邪盛、瘀毒为标,治疗补肾、益气、通络、解毒为主.自拟"肾气络毒汤"为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收到满意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 附件骨MRI鉴别诊断脊椎骨髓瘤和转移瘤

    作者:黄文起

    目的:探讨附件骨MRI在脊椎骨髓瘤、转移瘤鉴别诊断.方法:分析侵及附件骨的脊椎骨髓瘤、转移瘤各32例,包括病变的数目、分布、形态、大小等方面.结果:脊椎骨髓瘤附件骨弥漫性受侵,呈小斑片状、结节状,附件骨的形态多无明显改变,其周围很少有软组织肿块包绕.而脊椎转移瘤附件骨多为单一部位受累,呈团块状,形态较大,多有肿块包绕,常致附件骨增粗较明显,甚至完全破坏.结论:脊椎骨髓瘤、转移瘤附件骨MRI表现的差异性,有助于对二者的鉴别,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 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7例分析

    作者:刘小敏;梁卫东;孙前谱;陈飞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但一些其他疾病如:腰椎结核、椎管内肿瘤、腰椎骨髓瘤等,早期的临床表现往往与之相似,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我院2000年1~12月共收治7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青蒿琥酯对硼替佐米耐药骨髓瘤细胞株的耐药逆转作用及机制

    作者:欧瑞明;谭友平;周长华;刘爽;张青;钟启;杜苑苑;郑丽玲;刘志;黄竞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硼替佐米耐药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其逆转骨髓瘤细胞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硼替佐米浓度梯度递增法,以人MM细胞株NCI-H929为亲本,建立硼替佐米耐药的NCI-H929细胞株NCI-H929BR.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青蒿琥酯对NCI-H929BR的增殖抑制及对硼替佐米的耐药逆转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 p65(phospho-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p65)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蛋白以及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变化.结果: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成功建立了硼替佐米耐药的NCI-H929细胞株NCI-H929BR,其耐药倍数为20.2倍.青蒿琥酯对NCI-H929BR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抑制效应呈浓度依赖性;硼替佐米(50 nmol·L-1)单药对NCI-H929BR无明显增殖抑制作用,青蒿琥酯(12.5 mg·L-1)单药的抑制率为(23.53 ±2.21)% (P <0.05),两药联合的抑制率为(60.71±3.43)%(P<0.01);青蒿琥酯处理后,NCI-H929BR的凋亡率上升,NF-κB p65,NF-κB p-p65,P-gp,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上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青蒿琥酯可抑制NCI-H929BR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逆转其对硼替佐米的耐药性,下调NF-κB p65,p-p65,P-gp以及Bcl-2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可能为其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作用机制.

  • 肺鳞癌伴肋骨骨髓瘤1例

    作者:邱树敏;李一万;刘凤娟

    患者男性,73岁.因右胸前下壁包块1年余入院.查体:右胸前下壁腋中线第11肋骨处可扪及3 cm×3 cm×5 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CT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肺内见一肿块影,约2.6 cm×3.6 cm×5.4 cm大小,肿块边缘不规则,见浅分叶及毛刺影.右侧第11肋骨骨质破坏、溶解,局部呈软组织肿块状向外隆起.临床诊断:右下肺癌并第11肋骨转移.手术切除右肺下叶、周围淋巴结及第11肋骨.

    关键词: 肺肿瘤 骨髓瘤 诊断
  • miR-125在恶性血液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爱飞;王金霞;李方林;陈懿建

    微小RNA(rn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3个核苷酸大小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研究表明,miRNA-125家族是较为保守的miRNA,包括miR-125a、miR-125b-1和miR-125b-2 3种同系物.miR-125参与人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并且与肿瘤的形成、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包括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与转移、新陈代谢及免疫反应.在恶性血液肿瘤发生发展中miR-125既可充当癌基因,也可充当抑癌基因的角色,甚至与多种恶性血液病的药物抵抗性密切相关,并且将有望成为血液恶性疾病的一个新的治疗靶点.近年来,关于miR-125与恶性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就miR-125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Mcl-1基因与血液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智慧;李惠民

    髓样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lia-1,MCL-1)基因属于Bcl-2家族成员,是高度可调节的分化早期活化基因,在细胞的凋亡调节和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mcl-1基因及产物的特点,基因的表达的调控机制以及它与不同血液肿瘤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长链非编码RNA在恶性血液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辛柳燕;钟思思;刘爱飞;陈懿建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不具备编码蛋白质功能的转录片段.以往认为LncRNA在基因结构中并无明显生物学作用,但近年来发现LncRNA能通过调控编码基因的表达而参与机体的作用,LncRNA也能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过程.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LncRNA与肿瘤的关系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关于LncRNA与恶性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关系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就LncRNA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PPARγ及其配体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海雯;吴德沛

    近年来随着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在基因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研究深入,其作用机制及其配体的治疗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PPARγ因有可能成为人类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PPARγ的结构及组织分布、功能、其配体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MicroRNA-148/152家族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作者:王晓雪;王玥;王萍萍;李艳

    MicroRNA(miRNA)是一种包含18 ~22个核苷酸单链的非编码小RNA,通过与靶基因的3'-非编码区相互作用而调控基因的表达.MicroRNA-148/152家族包括microRNA-148a(miR-148a),microRNA-148b(miR-148b)和microRNA-152(miR-152),其在不同的组织中有不同的表达.一些研究已经证实miR-148/152家族成员在许多肿瘤性疾病中存在差异表达,并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而发挥着调节肿瘤生长、增殖、凋亡、血管新生以及对药物敏感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MiR-148/152家族成员的表达受其本身CpG岛甲基化的调控,并能靶向作用于其下游的靶基因-DNA甲基转移酶(DNMT1/3b),因此DNMT1/3b反向局限于miR-148a/152的表达.DNMT1/3b过表达促进MiR-148/152家族CpG岛甲基化,阻碍其发挥作用,导致DNMT1/3b进一步升高.因此,MiR-148/152-DNMT1/3b循环可能是存在的.表观遗传学的异常,尤其是启动子高甲基化在血液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去甲基化治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又一重要途径.本文对miR-148/152家族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做一总结,旨在阐述DNA甲基化修饰与micro-RNA在血液肿瘤研究中的重要提示意义.

  • 骨髓瘤的骨质破坏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周莉莉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进行性骨质破坏、多发性溶骨病变等为特征的B细胞分化终末期恶性肿瘤.其机制的关键在于破骨细胞被激活的同时成骨细胞活性受抑,终造成骨代谢失衡.近年来,骨髓瘤骨病(myeloma bone disease,MBD)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本文对相关因子,如NFκB受体激活蛋白(RANK)、NK-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护骨蛋白(0PG)、巨噬细胞炎性蛋白-α(MIP-1α)、基质衍生基子1(SDF1)及Wnt通路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彦;克晓燕;王晶;景红梅;王继军;董菲;万文丽;张巍

    本研究旨在评估IgD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特征和疗效.回顾性分析1993年4月-2013年6月间15例新发IgD MM临床资料.15例诱导治疗中传统化疗9例、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治疗6例.诊断及疗效采用IMWG的标准评估,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男女比例2:1,中位年龄57(40-72)岁;15例均为Durie-SalmonⅢ期,轻链为λ型占80% (12/15),有骨损害者占了86.7%(13/15),髓外侵犯者33.3%(5/15),胸腔积液26.7% (4/15),肾功能损害86.7% (13/15),贫血占93.3%(14/15),血清白蛋白<35 g/L占26.7% (4/15),平均肌酐清除率为23.1(6-44)ml/min,诊断时中位血红蛋白82(43-131)g/L.结果表明,可随访11例中,8例死亡,3例存活;平均随访20(0.5-138)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PFS)7(95%置信区间CI 4.6-9.4)个月,中位总体生存(OS)时间15(95% CI 6.6-27.4)个月;用传统化疗诱导治疗者的中位生存期17(95% CI 6.0-28.0)个月,用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者的中位生存期15 (95% CI 0.0-33.3)个月(P=0.90).15例中可评价疗效14例,完全缓解者(CR) 33.3% (5/15);非常好的部分缓解者(VGPR) 13.3% (2/15);部分缓解(PR) 20% (3/15);疾病稳定者(SD)20% (3/15);疾病进展者(PD)6.7% (1/15).结论:IgD MM是一种少见的MM类型,预后差.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方案对伴髓外浸润的患者有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可能改善患者生存期.

  • MicroRNA-15a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赵凯;战榕;吴顺泉;黄豪博;徐珍珍;牛文艳

    目的:研究microRNA-1 5a(miR-15a)在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生长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慢病毒颗粒感染MM细胞株U266和RPMI8226,流式细胞术(FCM)分选获得稳定转染MM细胞株.CCK-8法检测miR-15a高表达前后MM细胞的增殖情况;AO/EB染色、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及FCM检测miR-15a高表达前后MM细胞凋亡的情况;FCM检测miR-15a高表达前后MM细胞周期的情况;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iR-15a高表达前后MM细胞miR-15a、BMI-1及BCL-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iR-15a高表达前后MM细胞BMI-1蛋白表达.结果:获得高表达miR-15a的MM稳定转染细胞株.CCK-8结果显示miR-15a高表达可抑制MM细胞(U266和RPMI8226)的增殖;AO/EB、Hoechst 33258染色和FCM结果显示,miR-15a高表达可显著诱导MM细胞(U266和RPMI8226)的凋亡,U266和RPMI8226细胞高表达组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0.52% vs37.08%,59.40% vs 44.17%;同时,miR-15a高表达可诱导MM细胞(U266和RPMI8226)G1期阻滞,G1期细胞分别为(41.50 ±0.64)%、(45.31±0.77)%.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在高表达miR-15a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的过程中BCL-2 mRNA表达显著降低,BMI-1 mRNA表达则没有改变,但是Western blot结果却显示BMI-1蛋白表达出现显著降低.结论:miR-15a高表达通过诱导骨髓瘤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其机制涉及miR-15a在转录后水平对BMI-1、BCL-2基因的负调控.

410 条记录 1/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