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中国体外循环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중국체외순환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5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403
  • 国内刊号: 11-4941/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龙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婴幼儿温-冷-温停博液灌注心肌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鲁英;姜冠华;张广福;梁家立

    目的观察32℃新鲜氧合血行温血诱导停搏和终末温血再灌注对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64例,随机分为:温血组32例(温血诱导停搏后改用冷血灌注+终末温血灌注);冷血组32例(冷晶体诱导停搏后改用冷血灌注).分别观察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跳和初心律.结果温血组全部自动复跳;冷血组自动复跳率为71.88%(P<0.05),且初心律失常率28.12%(P<0.05).结论温血诱导停搏和终末温血再灌注利于心肌保护.

  • 婴儿心脏直视手术中两种超滤法应用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萍;张镜方;章晓华;庄建;陈欣欣

    目的 比较常规超滤(CUF)和CUF加改良超滤(MUF)在婴儿心脏直视手术中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40例单纯室间隔缺损(VSD)行修补术的婴儿随机均分为两组,C组采用CUF,M组采用CUF+MUF,两组用相同的方法进行体外循环(CPB).观察:(1)CPB预充总量、手术总用血量、CPB总入量、红细胞压积(Hct)、超滤量、尿量、残血量等;(2)术前、术毕、术后4h、术后24h血浆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3)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1)两组预充总量、手术总用血量、CPB总入量、尿量无统计学差异,超滤量M组(436±82)ml显著多于C组(347±57)ml,P<0.05;残血量M组(135±23)ml少于C组(168±32m1),P<0.01;术毕Hct M组(0.36±0.04)高于C组(0.32±0.05),P<0.05.(2)术毕TNF-αM组(97.6±18.4)pg/ml显著高于C组(83.1±16.5)pg/ml,P<0.05;余各时点、各指标2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别.(3)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2组间无显著差异,胸腔引流量M组(96.4±28.7)以少于C组(117.3±32.6)ml,P<0.05;术后输血量(46.4±17.1)ml少于C组(61.5±25.0)ml,P<0.05.结论 与CUF相比,CUF+MUF应用于婴儿心脏直视手术可增加水分的排除、减少残血量及术后输血,但在减轻CPB炎性反应及提高ICU恢复方面未显示出更大的优势.

  •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手术中肺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永武;刘海霞;王平凡;杨能善

    目的临床观察抑肽酶在小儿体外循环手术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8例0.5~2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抑肽酶用药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比观察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呼吸机应用时间、术后肺泡-动脉血氧压差.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呼吸机应用时间短、术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低(p<0.01).结论体循环中应用抑肽酶可以减轻肺损伤、保护肺功能.

  • 丹参和654-2对体外循环胃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田宝文;张强华;周钢;高荣升

    目的探讨丹参和654-2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后胃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CPB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于麻醉后、体外循环中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40ml和654-2注射液0.5mg/kg.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2h、12h、24h、48h和72h从胃管中抽取胃液检测pH值,红细胞计数和上皮细胞计数.观察CPB术后病人的消化道症状.结果两组病人CPB术后pH值均较术前显著下降,红细胞计数和上皮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治疗组pH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红细胞计数和上皮细胞计数明显降低.治疗组病人CPB术后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 CPB术后的胃粘膜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丹参和654-2注射液对CPB术后胃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经氧合器吸入异氟醚调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令平;刘仲凯;王朝晖;邵长中;陈作雷;杜晨

    目的探讨一种灌注医师可自主操作的、可控性强的体外循环期间降压方法.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经氧合器吸入麻醉药模型,对56例体外循环期间高血压的患者,实施经氧合器吸入异氟醚,观察其降压效果,评价其临床使用价值.结果 56例病人中,47例单凭吸入异氟醚达到满意降压效果,另外9例需加用其它药物才能达到要求的降压效果.结论此设计是一种简单易行、灌注医师可自行调控、可控性强的降压方法.

  •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肺保护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魏磊;刘标;梁永年;陈亦江

    目的研究CPB的肺损伤和抑肽酶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例),实验组在体外循环机中加入抑肽酶10万KIU/Kg;对照组则不用抑肽酶.动态检测两组患者左右房中性粒细胞(PMN)、血小板(Pt)、IL-6、IL-10、TNF-α、肺泡氧合指数(OI).结果两组转流前左、右房PMN、Pt无显著差异,对照组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后5分钟检测左房PMN、Pt明显低于右房(P<0.05);实验组左、右心房血中PMN、Pt无明显差异(P>0.05).CPB开始后,两组桡动脉血IL-6、IL-10、TNF-α进行性增高,对照组IL-6、TNF-α增高更显著(P<0.05).实验组IL-10增高更显著(P<0.05).CPB后实验组患者肺泡氧合指数(O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肽酶能通过保护血小板,抑制炎症因子IL-6、TNF-α的产生,并能加速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从而抑制白细胞的激活、肺内聚集和扣留,减轻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和通气功能障碍,改善术后肺功能.

  •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肾功能衰竭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鲁祁;李培杰;李军

    目的探讨分析体外循环术后肾功能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术后有无肾功能异常,将60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人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了体外循环诸多因素与肾功能不全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肾功能异常组在体外循环时间、低灌注发生率、升压药用量、输血量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方面与正常组对照有显著差别.结论心功能不全、体外循环时间长、围术期低血压、大量应用升压药和血制品以及术前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是术后引发肾衰的主要相关因素.

  • 急症体外循环经验

    作者:李美霞;林巍;卢伟;林刚

    目的回顾近3年急症体外循环病例,分析其特点、作用及管理.方法收集1999~2002年间共收25例心血管手术及危重病人抢救施行急症体外循环的临床资料,其中心血管术后9例,诊断检查及介入诊疗意外3例,病情恶化7例,心脏肿瘤3例,外伤2例,低温抢救1例,涉及多种体外循环方法的应用.结果成活21例,死亡4例,占16%,其余患者顺利出院,目前正接受长期随诊.结论急症体外循环在心血管手术及危重病人抢救中非常重要,快速建立体外循环,针对不同病情采用相应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体外循环质量管理体系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于军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期间体外循环质量管理的定量评价方法.方法将可控的生理指标作为体外循环质量目标管理的基础,分析体外循环质量变化的规律,确定体外循环的质量水平与围手术期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 体外循环质量管理控制项目得分与住院费用呈负相关,R=-0.446,P=0.001,与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2、-0.463,P分别为0.041、0.02.呼吸机使用时间与ICU停留时间呈正相关,R=0.06,P=0.001.成人得分偏低的项目是血液稀释不足和静脉混合血氧饱和度偏高,儿童得分偏低的项目是尿量不足、静脉混合血氧饱和度偏高.结论该体系可以用于心脏手术期间体外循环质量管理的定量评价.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质量管理
  • 主动脉弓中断纠治手术的体外循环

    作者:黄惠民;朱德明;陈虹;王伟;张蔚;付维定

    目的总结主动脉弓中断手术的体外循环技术和特点;方法 10例主动脉弓中断患儿施行修补手术,分别采用了深低温停循环、深低温低流量和常温体外循环;结果 10例患儿全部成活,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深低温低流量灌注或深低温停循环,是修补主动脉弓中断畸形的较为理想的体外循环方法.

  • 血利钾心停搏液和双向灌注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

    作者:章晓华;张镜方;吴若彬;肖学钧;陈萍

    目的通过与三种经典心肌保护方法比较,探讨含血利多卡因高钾(血利钾)心停搏液和双向灌注心肌保护法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犬20只,随机分成四组(n=5),分别用晶体心停搏液(CG1)、冷稀释血心停搏液(CG2)、常温稀释血心停搏液(CG3)及血利钾心停搏液(EG).每组均经历120min心脏缺血.观察心脏停搏情况、冠状静脉窦回流血量及心肌酶浓度、心肌细胞内钙离子(Ca2+)和丙二醛(MDA)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心肌形态学改变.结果①实验组(EG)心脏停搏时间短,心停搏液用量少,冠状静脉血流量及心肌氧摄取率在缺血前后无明显变化;②血清心肌酶水平各组间无显著差异;③EG再灌注心肌Ca2+超负荷及ATP含量下降较CG3明显,与CG2相似;④EG再灌注心肌MDA水平较CG1显著降低.⑤心肌形态学改变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血利钾心停搏液和双向灌注具有确切的心肌保护作用.

  • 选择性脑灌注适温度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维伟;李俊;徐建军;曹秀华;崔秀明

    目的研究选择性脑灌注适宜温度范围.方法应用选择性脑灌注模型对24只杂种狗在适宜灌注流量和灌注压下改变不同温度进行选择性脑灌注90min后,通过上矢状窦(SSS)内不同阶段的静脉血乳酸测定、脑体感诱发电位(SEP)的连续监测及脑皮质组织病理学的检查来评估脑保护的情况.结果在20~32℃范围内,未出现明显的脑功能及组织的不可逆损害.结论选择性脑灌注在适宜的灌注流量及压力下,其温度维持在20~32℃对脑保护是安全有效的,在足够的脑灌流的情况下浅中低温可以明显地减轻对脑组织的损害.

  • 大鼠脊髓再灌注损伤中三甲氧苄嗪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晓峰;史宏宇;马宝红;邹志田;龙村

    目的评价三甲氧苄嗪对大鼠脊髓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三甲氧苄嗪组,每组15只.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不阻断主动脉,对照组在肾动脉以下及髂动脉以上同时阻断主动脉20min,三甲氧苄嗪(TMZ)组于主动脉阻断前10min静脉内注射三甲氧苄嗪(3mg/kg),余同对照组,20min后开放主动脉.分别于阻断主动脉前、松开主动脉前和松开主动脉后2h取静脉血测定丙二醛(MDA)含量.术后48h按Tarlov评分标准评价动物后肢神经功能,然后处死动物,取脊髓进行含水量、MDA含量测定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TMZ组血中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MZ组动物后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MZ组脊髓含水量、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MZ组光镜下脊髓病理改变轻微,而对照组较重,两组病理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三甲氧苄嗪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建立大鼠体外循环中肺保护液灌注模型

    作者:薛金熔;刘迎龙;温福兴;关彬;王强

    目的为研究大鼠体外循环(CPB)中肺损伤机制与肺保护方法,建立大鼠CPB肺保护液灌注模型.方法 用大鼠离体肺作为氧合器,建立大鼠CPB,肺动脉置管行低温保护液肺灌注.结果 32例模型均建立成功.结论离体大鼠肺能够作为氧合器用于CPB研究,大鼠CPB中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在方法上是可行的.

  • 不同脑灌注方法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宁宁;孙立忠

    1954年Gibbon [1]首次报道临床应用体外循环,为心脏外科手术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体外循环、心肌保护技术的日臻完善,心脏手术技术的发展,心脏外科相关材料的改进,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是主动脉手术,尤其是累及主动脉弓部的手术,术后出现的神经系统损伤严重阻碍该学科的发展.

  • 糖尿病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因素及治疗进展

    作者:曾金;闵苏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易患因素之一,也是心血管疾患并发心肌梗死高死亡率独立的高危因素[1].本文就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缺血/再灌注(I/R)对其的影响及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 肝素替代药物的研究

    作者:王中

    体外循环(ECC)期间使用肝素作为抗凝剂,但肝素在抗凝、拮抗和体外循环后出血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阐述心脏手术凝血系统激活机制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有关肝素替代药物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浅谈如何提高体外循环质量

    作者:黄伟明

    半个世纪以来,心脏外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手术量空前的增加,而死亡率却逐渐的下降,体现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从心脏外科、麻醉科、灌注师(一个人到一个科)、手术护士到病房ICU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功不可没,体外循环专业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质量控制
  • 体外循环下巨大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体会

    作者:彭印明;刘忠;闫皓

    我们于2002年8月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技术行巨大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现报告如下.

  • 急诊再次换瓣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作者:李嘉维;周海波;刘玉妍;刘琴湘;夏旭

    人工机械瓣膜急性功能障碍是瓣膜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诊治,死亡率极高.急诊手术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唯一有效方法.我院于2003年3月救治一名二尖瓣置换术后五年机械瓣栓塞病人,急诊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再次换瓣,同时置换主动脉瓣.体外循环转流345min,阻断主动脉150min,术中术后无血尿等并发症,患者治愈出院,救治成功.本文就机械瓣急性功能障碍再次手术换瓣的体外循环管理进行探讨.

  • 第三届五洲国际心血管病研讨会体外循环分会概况

    作者:

    关键词: 心血管病 体外循环
  • 苏鸿熙教授贺词

    作者:

    关键词:
  • 第一届全国体外循环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学术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第二次委员会议纪要

    作者:

  • 体外循环学会与参展公司座谈会

    作者: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学会
中国体外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