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중국체외순환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5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403
- 国内刊号: 11-494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不同晶体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
目的 比较不同晶体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本院行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在3个月以内的共74例,随机分A、B两组,每组37例.病种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完全性房室隔缺损等.两组麻醉方式相同,CPB采用中深度低温,肛温30℃时阻断升主动脉,同时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A组灌注改良St.Thomas Ⅱ晶体停搏液;B液组灌注康斯特液(HTK液).观察指标:在麻醉后、术后24 h及72 h时外周血血清的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术后监护天数,术后当天左室射血分数(EF),主动脉阻断前及停止CPB前右心房心肌组织的电镜下超微结构.结果 自发性复跳率无差别,B组正性肌力药物,术后监护的天数与A组差异明显,B组的术后当天左室EF优于A组,且术后24 h血清cTnⅠ及CKMB、LDH浓度显著低于A组,但术后72 h浓度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主动脉阻断前心肌线粒体基本正常,偶见基质颗粒丢失或线粒体肿胀.停止CPB前,线拉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样改变,如基质外漏、嵴断裂或空泡样改变.主动脉开放后两组患儿心肌线粒体Flameng评分显著增高(P<0.01),A组评分比B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HTK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改良St.ThomasⅡ液.
-
羟乙基淀粉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评估羟乙基淀粉注射液用于成人体外循环预充的风险与获益.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48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羟乙基淀粉组体外循环预充液中主要含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晶体液组体外循环预充液主要含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主要研究两种不同体外循环预充液组成对术后引流量的影响,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评估患者手术预后情况.结果 羟乙基淀粉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超滤量、心肌灌注总量、术后血浆、呋塞米使用量、总引流量及室性心律失常次数均超过晶体液组(P<0.05),ICU时间、液体平衡量、体外循环中尿量以及血浆使用频次均低于晶体液组(P<0.05);术后第一天肌酐、尿素氮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于晶体液组(P<0.05).结论 虽然羟乙基淀粉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超滤量、心肌灌注总量、术后血浆、呋塞米使用量、总引流量及室性心律失常次数均超过晶体液组(P<0.05),但两组在肝、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早期死亡率的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故认为临床上对于术前肝、肾功能正常的成人体外循环使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预充方案是可以接受的.
-
心脏术后患者输注回收式自体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检测经血液回收机收集的自体血放置时间的血气变化并观察心脏术后患者输注回收式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自体血回输时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60位患者术中回收式自体血各50 ml,常温放置,在1 h、3 h、5 h、7 h、9 h、12 h各时间点检测血气,并监测患者术后输注回收式自体血前和输注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活化凝血时间(ACT)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变化.留取回输后10 h内患者尿样行尿血红蛋白定性检测.结果 随放置时间延长,回收式自体血pH值逐渐降低(P<0.05),而K+和乳酸浓度增加明显(P<0.05),Hb、Na+、Ca2+、Cl-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回输自体血后Hb,Hct显著回升(P<0.05),MAP、HR、ACT和PT较回输前无明显变化(P>0.05).回输后仅发现1例患者尿血红蛋白检测弱阳性(1.66%).结论 回收式自体血常温下放置5 h后变化明显,输回收式自体血应控制在5 h之内进行.使用回收式自体输血可节约血源,纠正失血及贫血,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心脏术后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在临床可以安全使用.
-
应用心脑联合灌注策略改善复杂主动脉畸形患儿术后早期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并比较心脑联合灌注和单纯区域性脑灌注在小儿复杂主动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141例患有主动脉缩窄或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心内畸形的小儿(1个月至94个月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根据体外循环灌注方式分为心脑联合灌注组(n=56)和单纯区域性脑灌注组(n=85),分析两组术中相关参数、术后生化指标、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心脑联合灌注组的转机时间、停循环时间、心脏停跳时间、手术时间、复温时间、呼吸机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单纯区域性脑灌注组明显缩短,并且心脑联合灌注组术后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和血尿素氮、肌酐等肝肾功能指标也较明显降低.结论 在小儿主动脉弓手术中,选用心脑联合灌注的改良灌注策略可使患儿获得较好的预后,使患儿的住院时间和呼吸机支持时间缩短.
-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肺动脉瓣返流对近中期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后肺动脉瓣返流对右心大小及功能、左心功能的影响及肺动脉瓣返流与ECG QRS波宽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了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行TOF根治术的49名患者,复查心脏超声、胸片及ECG,根据肺动脉瓣返流程度分为两组,A组(n=24)包括无肺动脉瓣返流及轻度返流患者,B组(n=25)包括肺动脉瓣中重度返流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右室的大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CG QRS波宽度等.结果 术后近期及中期B组患者右室扩大指数(RV增I)要大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近期ECG QRS波宽度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术后中期B组患者ECG QRS波宽度大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近中期B组患者LVEF要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右室舒张末径大小与LVEF呈较弱负相关关系(r=-0.341,P<0.05).
-
微小化体外循环对低体重小儿围术期输血量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ECC)微小化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输血量及院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10月157例体重≤10 kg患儿ECC手术.传统组(C组,n=73例)采取传统ECC系统;微小化组(M组,n=84例)采用微小化ECC系统,记录围术期血气指标、围术期输血量、术后24 h胸液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M组平均每例术中及术后红细胞用量均显著少于C组;M组中有51例实施了无输血ECC,17例住院期间零输血.两组24 h胸液量无显著性差异.M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显著低于C组.结论 对体重≤10 kg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使用微小化ECC系统,能显著减少ECC中及围术期输血量,甚至可达到围术期零输血,并对患儿术后恢复有积极作用.
-
自体冷血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与磷酸化蛋白激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自体冷血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与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抗凋亡机制的相关性.方法 82例行体外循环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儿随机分为:非自体冷血停搏液(A)组33例和自体冷血停搏液(B)组49例.阻断前和主动脉开放30 min取右心耳组织,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AI);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组织磷酸化AKT(P-AKT ),记录术中复跳时间、复跳率、术后2 h左心室心肌运动指数(Tei指数)、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正性肌力药物依赖情况、术后24 h心律失常发生率等.结果 主动脉阻断前心肌组织P-AKT 和AI 均无显著差异(P>0.05);主动脉开放30 min后,两组心肌组织的P-AKT 和AI均显著升高(P<0.05),B 组 P-AKT 显著高于A组(P<0.05),B 组AI 显著底于A组(P<0.05).两组的复跳时间、术后2 h左心室Tei指数、心脏指数(CI)、LVEF、正性肌力药物依赖情况及术后24 h心律失常发生率等均有显著差异,B 组显著优于A组(P<0.05).心肌组织的P-AKT 水平与AI、复跳时间及Tei指数负相关(P<0.05);与LVEF及CI正相关(P<0.05).结论 对于未成熟心肌,自体冷血停搏液比非自体冷血停搏液能促进心肌P-AKT 组织蛋白的表达,减轻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脏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
右美托咪定对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期间体循环阻力和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期间体循环阻力和全身组织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年龄40~55岁,体重45~65 kg,身高155~170 cm,性别不限,ASA Ⅱ~Ⅲ级,NYH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2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前D组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0 μg/kg,继之以0.5 μg/(kg·h)的速度持续输注直至体外循环结束,C组输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上下腔静脉阻断后即刻(T1)、主动脉阻断后即刻(T2)、低温稳定期即鼻咽温稳定在30℃时(T3)、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后(T4)、上下腔静脉开放前即刻(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以灌注流量代替CO、以灌注指数代替CI),并计算体循环阻力(SVR);抽取T1~ T5各时点的桡动脉血样和混合静脉血样,进行动静脉血气分析并计算氧供(DO2)、氧耗(VO2) 及氧摄取率(ERO2),同时测定桡动脉血血红蛋白(Hb)和动脉血乳酸浓度(Lac).结果 与C组比较,D组患者在T1~T5时CO、CI、DO2升高,SVR、VO2、ERO2、Lac降低(P<0.05).结论 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0 μg/kg,继之以0.5 μg/(kg·h)的速度持续输注至体外循环结束可降低体外循环期间患者的SVR,改善全身组织的氧代谢状况,对器官保护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离体和在体实验研究
目的 初步考察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离体和在体性能.方法 离体实验检测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稳定性;在体实验中12只雌性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应用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及Maquet公司Rotaflow系统进行体外循环,4.0 L/min运转6 h,于转流前、转流中每2 h及转流后取静脉血检测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评价装置溶血性能并检测血小板激活率.结果 离体实验证实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稳定性优于或等于同类Maquet公司Rotaflow系统;在体实验提示4.0 L/min流量运行6 h,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均在50 g/L以下,血小板激活均小于8%.结论 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离体和在体性能稳定、可靠.
-
PKCε信号通路介导甘青铁线莲活性成分APG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甘青铁线莲活性成分APG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9C2大鼠心肌细胞,经2 μM/L和4 μM/L的APG预处理24 h后,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I/R)(缺氧45 min,复氧3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检测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丙二醛(MDA)的释放量和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蛋白激酶Cε(PKCε)、Caspase-3、Bax和Bcl-2表达情况,使用特异性PKCε抑制剂CHE观察PKCε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I/R处理可抑制H9C2细胞活性,细胞培养基中LDH、MDA含量升高,SOD活力降低(与Control组比较,P<0.05).抑制PKCε表达,上调Caspase-3表达,下调Bcl-2/Bax比例(与Control组比较,P<0.05).2 μM/L和4 μM/L的APG预处理均可发挥细胞保护作用,降低LDH与MDA释放量,提高SOD活力(与I/R组比较,P<0.05).此外,APG处理对抗了I/R损伤引起的PKCε表达下调,抑制Caspase-3表达,提高了Bcl-2/Bax比例(与I/R组比较,P<0.05).CHE处理后细胞活力下降,Caspase-3表达上调,Bcl-2/Bax比例下降,凋亡增加(与APG+I/R组比较,P<0.05).结论 甘青铁线莲中活性成分APG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是激活PKCε相关信号通路,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
重编程心肌细胞治疗大鼠心动过缓
目的 将Tbx18基因导入窦房结损毁模型的大鼠左室心尖部,探索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疾病的新方法.方法 取24只成年的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注入Tbx18起搏基因,对照组植入等量绿色萤光蛋白(GFP),观察其心率变化及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对移植部位的心肌行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实验组的自主心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移植组的自主心律起源于基因注入部位.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移植组心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部位心肌组织行Western blot 及免疫荧光检测提示:实验组Tbx18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Tbx18基因植入窦房结损毁模型的大鼠左室心尖部,可以显著提高大鼠的心率,且对异丙肾上腺素具有良好的反应性.
-
转化生长因子-β1预处理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水平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预处理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是否可以影响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方法 建立心肌细胞株H9C2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及缺氧预处理模型,将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预处理组(HPC组),TGF-β1预处理组(TGF-β1-Pre组)、TGF-β1抑制剂组(SB431542组),各组复氧结束后测定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 Control组、H/R组、HPC组、TGF-β1-Pre组、SB431542组的LDH活性(U/L)分别为(201.2±48.9)、(936.6±93.7)、(727.0±75.9)、(747.3±63.1)、(957.3±55.3);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5±3.2)、(71.8±5.5)、(42.8±6.1)、(54.1±4.1)、(82.8±9.7),与H/R组比较,HPC组、TGF-β1-Pre组的LDH活性、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HPC组比较,TGF-β1-Pre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论在常氧条件还是在缺氧环境下,TGF-β1均可以增加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且在缺氧复氧诱导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中发挥抗凋亡作用,这种作用与调控HIF-1α的蛋白水平有关.
-
婴幼儿ABO血型不相容心脏移植的发展现状
婴幼儿心脏移植作为多数无法外科矫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唯一治疗方案,发展已日趋成熟,世界范围内手术量由19世纪80年代的年均几例,到近些年稳定在年均500~600例[1].然而随着手术量的增加,供者器官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很多患儿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移植治疗,在等待相匹配的供心期间死亡[2].为求减少患儿等待期死亡,医务工作者在放宽供心标准、扩大供体池方面做了很多努力.ABO血型不相容的心脏移植(ABO-incompatible heart transplantation,ABOi-HT)即供心来源与接受者ABO血型匹配不符合输血原则的心脏移植.当接受ABOi-HT时,受者体内的天然抗体与移植物上的抗原结合,术后2周内容易发生抗体介导的急性或超急性排斥反应,使移植物功能丧失,甚至受者死亡[3].因此,ABOi一度被视为心脏移植的禁忌.免疫耐受和"移植时间窗"的发现和发展使ABOi-HT这一革命性方案成为缓解供心短缺问题的有效措施,如今已在国外临床实践中取得大量成功经验,但国内医疗工作者对它了解不足、实践较少.现就婴幼儿ABOi-HT的免疫学背景、发展现状、围术期处理、预后和影响进行如下综述.
-
单纯前降支病变患者再血管化治疗策略及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2015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CAD死亡率城市为107.5/10万,农村为105.37/10万.CAD患者中,50%以上的患者存在多支冠脉病变(两支主要冠状动脉狭窄>70%),约40%以上的患者为单系统病变[1].前降支作为三支冠脉系统中重要的一支,占心脏50%以上的供血,病变时临床症状重,单纯药物治疗5年死亡率为90%~98%,故再血管化风险较高[2].近年,对于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再血管化策略及疗效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单纯前降支(isolated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iLAD)病变的再血管化治疗的研究较少.
-
2011年至2015年中国儿童医院心脏手术的开展情况
目的 总结2011年至2015年全国各地儿童医院/妇儿医院开展心脏手术的情况.方法 对收集的5年间全国儿童医院/妇儿医院中开展的心脏手术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并做统计分析.不包括综合性医院所做的先天性心脏病(CHD)病例.调查的内容包括年心脏手术数量和年体外循环(ECC)手术数量,氧合器的使用种类和数量,年体外膜肺氧合(和心室辅助装置的开展情况.结果 全国小儿的心脏手术数量从2011年的14 708例,上升到2015年的18 766例,总增长1.28倍,年平均增长率为6.28%.ECC手术数量从2011年的12 492例增长到2015年的15 454例,总增长1.2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5.46%.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开展例数从2011年6例上升到2015年49例.各地区、医院间的手术数量差距较大.进口氧合器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我国心脏手术的患儿趋向于低龄化和低体重化.结论 2011年至2015年,我国小儿心脏手术和ECC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地区之间医疗水平的差异,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总体发展极不平衡.国内外氧合器的占有率差距较明显.CHD的早期手术治疗成为当今儿童心脏外科的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