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중국미침습신경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122X
- 国内刊号: 44-145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附28例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范围及放疗对预防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术后复发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治疗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手术切除范围及放疗后病人肿瘤复发情况,随访7个月~6年10个月.结果18例肿瘤全切病人中,2例复发,均未经放疗;6例近全切除的病例中2例复发,其中4例术后加行了放疗;4例大部切除的病例中3例复发,其中2例术后加行放疗.死亡1例,失访1例.结论手术治疗与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术后是否复发关系密切,全切能够明显减少肿瘤的复发,放疗不能有效地控制肿瘤复发,但对于分化较差的肿瘤可考虑加行放疗.
-
先天性蝶窦脑膜脑膨出的诊断与治疗(附4例报告)
目的探讨蝶窦脑膜脑膨出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4例蝶窦脑膜脑膨出病人的临床资料.表现为视力下降合并生长迟缓、多饮、多尿1例,视野缺损1例,脑脊液鼻漏1例,轻微头痛1例.采用内镜经鼻小柱-鼻中隔-蝶窦手术1例,经鼻-蝶窦手术1例,随访2例.结果手术病人分别随访6、30个月,临床症状均好转,脑脊液鼻漏无复发;未手术病人分别门诊随访16、20个月,症状无变化.结论对合并脑脊液鼻漏及明显视力下降、内分泌障碍的蝶窦脑膜脑膨出病人,可考虑手术治疗;内镜经鼻手术是首选外科治疗方法.无明显症状者可不予手术治疗.
-
垂体泌乳素腺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垂体泌乳素腺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64例垂体泌乳素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性别、年龄、病程、头痛与否、视力下降与否、内分泌症状、肿瘤大小、侵袭性、术前泌乳素水平、术后泌乳素水平、垂体功能低下与否、囊变和(或)卒中、手术入路、手术全切与否、术后并发症、术后辅助治疗16项因素为变量指标.结果性别、手术全切与否、术后辅助治疗与垂体泌乳素腺瘤术后复发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82、0.0001、0.0027,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974、-0.4758、-0.4081.其他因素如年龄、瘤体大小、侵袭性等因素与复发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垂体泌乳素腺瘤术后复发与病人的性别、全切与否、术后辅助治疗相关.
-
纳洛酮对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评价纳洛酮对脑外伤的早期疗效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纳洛酮治疗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重型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4 mg·kg-1·d-1治疗.观察病人的GCS评分、颅内压及头颅CT所示脑水肿的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RP浓度.结果治疗组在提高GCS评分、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CRP分别为(73.64±8.64)mg/L、(69.23±7.31)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为(37.25±11.45)mg/L,对照组为(48.54±12.07)mg/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①纳洛酮综合治疗脑外伤效果明显.②CRP可作为颅脑外伤病情及纳洛酮治疗效果判断的参考指标.
-
影响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经蝶手术疗效的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经蝶手术的疗效和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资料完整经蝶手术治疗的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椐肿瘤大小、术前生长激素水平、侵袭性、肿瘤病理类型等进行分类.按肢端肥大症的治愈标准,采用术后激素水平结合影像学复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总缓解率为66.1%,微腺瘤、大微腺、巨大腺瘤术后缓解率分别为87.5%、71.8%和40.0%,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腺瘤则为36.8%和79.7%.微腺瘤与巨大腺瘤(P<0.05)、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腺瘤术后缓解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微腺瘤和非侵袭性大腺瘤采用经蝶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侵袭性腺瘤或巨大腺瘤采用经蝶手术治愈率较低.
-
家兔颅底淋巴循环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家兔颅底淋巴循环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人类颅底淋巴循环及恶性肿瘤颅底转移的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和动物模型.方法①从比较解剖学的角度对人和家兔颅底骨性结构进行再认识,从而为颅底解剖及病理生理学研究提供动物实验模型.②选择20只健康纯种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于颈淋巴干插管行放射淋巴造影DSA,观察并记录颅底区的淋巴循环.结果①人和家兔的颅底骨性结构有明显的相似性.②家兔颅底区(枕大孔附近、颈静脉孔、颈动脉管外口和破裂孔附近)存在明确的淋巴管状结构.结论家兔颅底区存在淋巴循环,推测人颅底区存在淋巴循环通路的可能.
-
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和PRL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黎芦醇对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的影响,及其对雌激素的拮抗作用.方法在无血清无酚红的培养条件下,白黎芦醇单独或与雌二醇联合作用于GH3细胞,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用免疫荧光法、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泌乳素的表达情况.结果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具有刺激和抑制双相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并且白黎芦醇使GH3细胞中PRL阳性细胞比例下降.同时,白黎芦醇抑制泌乳素的合成.白黎芦醇对雌二醇诱发的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均有拮抗作用,但对泌乳素合成的拮抗作用较强,而雌二醇刺激细胞增殖作用较其诱发泌乳素合成作用强.结论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均有抑制作用,从两方面发挥着抗肿瘤作用.
-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三叉神经内镜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行神经内镜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测量28具干性颅骨表面标志位置关系,确定枕下乙状窦后锁孔位置;在15具尸头上采用内镜模拟手术,观察入路中主要神经、血管等解剖标志的分支、变异情况和周围毗邻关系.结果①以星点-乳突尖连线中点为圆心作2.0 cm直径的骨窗,可以充分暴露桥小脑角区.②采用不同角度内镜,可扩展对桥小脑角立体结构的暴露,直接对血管与神经接触部位进行仔细观察,利于查明手术显微镜难以观察的部位.结论利用神经内镜可以减少对脑神经、脑干、小脑的牵拉,能够更好地显露桥小脑角结构,准确确定责任血管.
-
125Ⅰ诱导大鼠脑内胶质瘤凋亡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125Ⅰ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体内外凋亡的可能性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HG-44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125Ⅰ诱导SHG-44细胞凋亡及对细胞周期影响,采用立体定向的方法建立大鼠脑内人胶质瘤模型,1周后经MRI检测后,于肿瘤区接种125Ⅰ,2周后复查MRI检测肿瘤大小,3周后处死大鼠,取对照组及肿瘤周边组织及肿瘤组织行Bcl-2、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SHG-44细胞接种1周,MRI示脑内形成实体瘤;125I可抑制肿瘤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延长荷瘤鼠生长周期,抑制Bcl-2基因表达,促进p53蛋白表达.结论125Ⅰ具有体内、外抑制SHG-44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p53蛋白表达有关.
-
颞下锁孔入路与传统颞下入路显露范围的解剖学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颞下锁孔入路与传统颞下入路的显露范围差异,及各入路的适用范围.方法对8例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湿标本,依次模拟颞下锁孔入路、保留颧弓颞下入路和去颧弓颞下入路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各入路的显露范围,再运用神经导航系统测量并比较各入路下重要结构的显露长度.结果在保留颧弓颞下入路中均可显露床突周围位置较低的结构,但2例标本因颞肌遮挡,显露下丘脑、中脑、大脑后动脉P2段等位置较高的结构困难,其中1例高位基底动脉分叉部及大脑后动脉P1段显露困难.去颧弓颞下入路与颞下锁孔入路中上述所有结构,尤其是位置较高的结构均很容易显露.量化研究显示颞下锁孔入路中小脑幕缘显露长度与传统颞下入路无显著差异;脑干腹侧面显露长度与去颧弓颞下入路无显著差异,但大于保留颧弓颞下入路中的显露长度(P<0.05).结论三种入路均可用于鞍区和岩斜区绝大多数病变手术,但中脑、下丘脑、高位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动脉瘤等手术在保留颧弓颞下入路中可能因显露不良而使手术操作困难.
-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表达研究进展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蛋白表达发生了变化,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掌握垂体腺瘤的蛋白表达有助于判断其是否具侵袭性.本文即就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癌基因相关蛋白、抑癌基因相关蛋白、基属基质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和肿瘤增殖动力学有关蛋白的表达进行综述.
-
人工周围神经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
修复组织和器官缺损一直是研究热点.组织工程学的应用使这项研究增加了新的内容.在修复周围神经的研究过程中,人工神经是一种新兴的组织工程学技术.这项技术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框架,更关键的是要选择合适的种子细胞.这类种子细胞不仅要分泌促神经再生的因子,更要通过分泌细胞外基质及与再生轴索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雪旺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是研究较多的三类细胞.现就这三类细胞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神经导航在中、小型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自2004年11月以来,我科应用InstaTrak3500电磁式神经导航系统(美国GE公司)对18例中、小型矢状窦、镰旁脑膜瘤进行了显微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包膜期脑脓肿的MRI特征及临床意义
目的总结包膜期脑脓肿的MRI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8例行手术治疗的包膜期脑脓肿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R检查,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结果MRI示均呈囊性占位性病变,其脓肿壁上均有一较光滑的低信号"暗带",脓腔DWI呈高信号.3例行开颅脑脓肿切除术,10例行脑脓肿穿刺引流术,5例行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均治愈出院且无明显继发性神经损害.结论包膜期脑脓肿的脓肿壁及脓腔的MR特征性表现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对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指导作用.
-
经鼻蝶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
我们自2002年来对37例病人行经鼻蝶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
半椎板切除在椎管内占位病变手术中的应用(附7例分析)
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5年4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完全或部分半椎板切除入路手术治疗7例椎管内占位病变,其中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55.2岁.本组均行MRI检查,椎管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3例,分别位于C1、2、C3、4、T12~L2;椎管内外脂肪肉瘤1例(T9/10);椎管内囊肿2例,分别位于L3、4L4、5椎管内圆锥室管膜瘤1例(T12、L1).
-
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附14例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直径4 mm 0°、30°的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14例.结果9例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手术耗时较经鼻中隔蝶窦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明显缩短.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仅5例病人出现一过性尿崩,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神经内镜控制下垂体腺瘤切除术是一简便、安全、微创的外科手术.
-
垂体腺瘤合并脓肿1例
1病历资料女性,28岁,因月经紊乱1年,泌乳5个月入院.入院前半个月外院头颅MRI示:垂体类圆形,大小约1.4 cm×1.4 cm,中央区有0.7 cm×0.8 cm长T1、T2信号影,垂体上部与视交叉相贴,垂体柄欠清晰.血清泌乳素升高(457.44 ng/ml),皮质醇降低(37.3 mmol/L).初步诊断:垂体微腺瘤(PRL型)并中央区坏死囊变.全麻下行神经内镜辅助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到达鞍底后未见鞍底骨质破坏,咬除鞍底骨质暴露硬脑膜,以9号脑穿针穿刺,抽出少量黄色黏稠脓液.术中病理涂片可见大量脓细胞.继续沿脓肿壁分块切除,并用3%双氧水反复冲洗鞍内,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多次后止血,仅放置油纱条外引流.病理检查:垂体腺瘤伴慢性炎症,纤维组织增生及组织坏死(图1).
-
深部烟曲霉菌感染并多发性脑脓肿1例MRI影像
1病历资料男性,42岁,因急性毛细胆管炎入院,合并左肺感染伴胸腔积液,经广谱抗生素、激素治疗后频繁出现癫()大发作.颅脑MRI示颅内11个脑脓肿病灶,脑脊液与胸水培养均示烟曲霉菌阳性.经静脉途径行两性霉素B治疗,同时给予鞘内间断性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期间部分脓肿扩大,发生颅内多处自发性出血,出现意识不清、肢体偏瘫等症状.经2次颅内脓肿引流(脓肿壁病理检查示烟曲霉菌感染),1次脑室引流术,经4,5个月治疗,病人痊愈出院.
-
MRI导向开放式定向手术切除颅内病灶
1对象与方法男9例,女3例;年龄12~63岁,平均36.3岁.临床表现:癫癎6例,轻偏瘫4例,头痛4例,无症状1例.均行CT检查,8例行MRI检查;病变直径0.8~4.0 cm,位于额部3例,顶部4例,颞部2例,基底节区2例,枕部1例.5例位于脑外,7例位于脑内.采用Leksell-G型脑立体定向仪,以病变中心为靶点,计算坐标,设计手术路径.在导针引导下,作头皮直切口或小弧形切口,"十"字切开硬脑膜,显微镜下切除病灶.病变切除后,严密止血,缝合硬脑膜,还纳骨瓣,无需固定,分层缝合头皮.
-
岩尖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18例报告)
1对象与方法我科自2000年1月~2004年10月手术治疗岩尖区肿瘤18例,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19~60岁,平均40.1岁.病程2个月~6年.以头痛、头晕为首发症状10例;出现脑神经麻痹14例,其中三叉神经受累12例,多支脑神经受累7例;出现共济失调7例.均行CT、MRI平扫及强化检查,肿瘤直径2.5~7.5 cm,主体位于岩尖区11例,侵犯海绵窦2例,延伸至斜坡2例,脑干移位引起非交通性脑积水3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3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3例,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1例,幕上下联合入路11例.2结果肿瘤全切9例,次全切4例,大部分切除5例.未全切者中6例行伽玛刀治疗.无手术死亡及偏瘫;新出现脑神经麻痹5例,均为一过性,分别于术后4周、7周恢复;脑积水病人2例缓解,1例行分流手术.
-
改良翼点入路夹闭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附20例分析)
我科2002年7月~2004年10月,共收治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20例,术中均采用经硬脑膜外磨除前床突的方法以改善显露,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
微创穿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幕上脑出血176例
1对象与方法自1996年1月~2004年8月,我科采用微创穿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176例,其中男107例,女69例,年龄39~82岁,平均60.5岁.发病至手术时间<6 h 119例,<12 h 46例,<24 h 11例.
-
一种简易手术器械--硬膜下导向器
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及积液的主要手术方式为钻孔硬膜下冲洗引流术.在手术中,由于骨孔空间小,引流管头端置入硬膜下腔角度受限,会致脑挫裂伤;放出血肿液后,受血肿压迫的脑组织可能会膨复,此时如置管冲洗硬膜下残留的血肿液,极易刺伤脑组织.
-
一种新的颅内病变定位方法脑--CT定位贴
现以颅内血肿定位穿刺为例,将脑CT定位贴介绍如下.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