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研究型医院杂志

中国研究型医院

中国研究型医院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Research Hospitals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普及出版社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8781
  • 国内刊号: 10-12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研究型医院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我国眩晕的诊疗现状、发展和策略

    作者:单希征

    眩晕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年患病率在5%左右,因此带来较大的健康、诊疗与社会负担.目前在我国,眩晕的临床诊疗涉及了多个学科,包括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内科、急诊科、老年病科、骨科等,至今尚未形成眩晕专业学科及眩晕专业医师团队,大量的眩晕病人就诊后尚难以得到明确的诊断和规范化的治疗,在眩晕诊疗水平上,我们与发达国家仍存在有较大的差距.近些年来,眩晕医学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眩晕相关研究也取得了诸多进步,许多眩晕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眩晕医学已趋于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眩晕的诊治也正朝着专业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 双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认识与处理

    作者:陈哲;彭新;王恩彤;单希征

    目的:总结双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眩晕科住院患者双侧Dix-Hallpike试验均呈阳性而被诊断为双侧后半规管BPPV之病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诊治策略.结果:在诊断为BPPV的982例患者中,31例双侧Dix-Hallpike试验均呈阳性而初诊为双侧后半规管BPPV,其中26例两侧Dix-Hallpike试验所诱发的眼震强度基本对称,且按双侧后半规管BPPV在两侧分别施以相应的复位治疗后患者的眩晕症状及眼震方获缓解,被诊断为真性双侧后半规管BPPV;另5例两侧Dix-Hallpike试验所诱发的眼震强度不对称,眼震较强一侧经相应的复位治疗而Dix-Hallpike试验转为阴性后,另侧未曾予以复位治疗但Dix-Hallpike试验亦随之转为阴性,被判定为假性双侧后半规管BPPV.结论:双侧Dix-Hallpike试验均出现典型诱发性眼震的病例需进一步的鉴别诊断,以排除假性双侧后半规管BPPV.

  • 误诊为脑供血不足的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段博;姜树军

    目的:分析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的原因,以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首诊为脑供血不足其后被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住院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共31例患者人院时被诊断为脑供血不足,并按脑供血不足治疗3天到1周无效,而经Dix-Hallpike诊断试验检查呈阳性,确诊为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Epley复位法及Brandt-Daroff前庭康复治疗,患者眩晕或头晕消失,Dix-Hallpike诊断试验转为阴性.这些患者的临床特点:(1)患者主诉以头晕为主;(2)患者主诉的头晕时间超过1分钟,将头晕发作后的轻微不稳感和恶心时间计算在发作时间内;(3)患者近半年内均无外伤史;(4)具有陈旧性脑梗死证据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因素;(5)均有颈椎退行性病变;(6)接诊医生未对患者进行Dix-Hallpike检查.结论:对于主诉为阵发性头晕的老年人,虽然无BPPV典型表现,均应进行Dix-Hallpike试验,以及时明确是否存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中医辨证联合SRM一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作者:殷春萍;蓝青;王钊;王长垠;周芳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6例.对照组仅通过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给予复位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后第2天和第10天,分别评价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并随访观察其1个月内的BPPV复发情况.结果:在治疗的第2天,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异(z=-1.3,P=>0.05);在治疗的第10天,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z=-2.206,P=<0.05).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BPPV复发率分别为3.8% (1/26)和30.8%(8/26)(x2=6.58,P<0.05).结论: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联合中医药治疗BPPV较单纯复位治疗能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且可降低BPPV的复发率.

  • 前庭性偏头痛合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例

    作者:王宁;单希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前庭性偏头痛为2种常见的眩晕发生原因,二者均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且可共存在于同一个患者,故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报告1例同时存在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前庭性偏头痛之少见病例,系一70岁老年女性患者,具有反复性眩晕发作5年的病史,因初诊时其翻滚试验阳性被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而给予Gufoni法复位治疗,但患者眩晕症状无明显缓解,经进一步检查、会诊,考虑患者同时存在有前庭性偏头痛,经药物治疗其病情得到控制.我们结合文献复习对此类病例的诊疗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 鼓膜切开置管术联合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健;王辉兵;高云;屈媛怡;单希征

    目的:观察鼓膜切开置管术联合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22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其患耳平均听阈25dB以上,经常规药物治疗3个月其眩晕症状未能缓解者,接受患侧鼓膜切开置管及鼓室注射甲强龙(甲强龙注射液12mg/0.3ml,每周1次,共4周),随访2年.通过对治疗后第18~24个月和治疗前6个月患者眩晕发作次数的比较,评价鼓膜切开置管术联合鼓室注射甲强龙对梅尼埃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6个月相比,治疗后第18~24个月,22例患者中有16例(72.7%)其眩晕症状得到完全或基本控制,多数患者其耳鸣、耳闷症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鼓膜切开置管术联合鼓窒注射甲强龙是治疗梅尼埃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显著减少患者的眩晕发作,其操作简便、微创.

  • 有一种信念,让我们点石成金——《中国研究型医院》新年致辞

    作者:王发强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我们满怀豪情迎来了新的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新的一年,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2016年是我国科技和健康事业大发展的一年.5月30日,党中央召开了“科技三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8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计划;12月27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所有这些,都给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目标任务.

    关键词: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康复过程中的护理

    作者:叶海燕;藤立英;楼颖;杨海燕;单希征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前庭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76例BPPV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复位治疗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前庭康复训练,配合心理护理、眩晕护理、饮食护理及复位指导,分另观察2组患者治疗1周和2周后的临床效果,并经过一年回访,观察记录2组患者BPPV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周时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病例治疗2周时的治愈率及1年复发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加行前庭康复训练及护理可使BPPV患者的短期治愈率明显提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以突发性聋伴眩晕首诊的脑干梗死2例

    作者:戴静;赵亮;单希征

    突发性聋是临床常见病,部分突发性聋患者可伴有眩晕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也可以突发性聋及眩晕为其首发症状,其诊疗易被延误.我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突发性聋125例,而伴有眩晕者41例,其中2例在治疗期间经头颅MRI检查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1例为58岁男性患者,主诉双耳听力下降半个月,眩晕伴右侧肢体麻木2天;另1例为53岁男性患者,主诉右耳听力下降伴眩晕20余天,2例患者初期均被诊断为突发性聋伴眩晕,而后经头颅MRI检查方被确诊为脑干梗死.患者经治疗均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我们结合文献复习就初期症状表现为眩晕的脑干梗死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如何防止其被误诊误治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 可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家玉

    目的:探讨SRM-Ⅳ型BPPV诊疗系统复位治疗可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眩晕门诊2016年9月~2016年11月经病史询问和SRM-Ⅳ型BPPV诊疗系统检测的132例可疑性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药物治疗组44例,给予止眩晕药物治疗;复位治疗组44例患者,单纯采用SRM-Ⅳ型BPPV诊疗系统进行复位治疗;复位治疗+药物组:在采用SRM-Ⅳ型BPPV诊疗系统复位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止眩晕药物治疗,疗程14天,观察并统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药物治疗组44例患者中治愈18例,好转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5.9%;复位治疗组44例患者中,治愈36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复位治疗+药物组中,治愈37例,好转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9%.复位治疗或复位+药物治疗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药物治疗(均P<0.01),复位治疗与药物+复位治疗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可疑性BPPV患者,复位治疗或复位+药物治疗的疗效优于于单纯药物治疗,复位治疗为其首选治疗方法.

  •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1例

    作者:张清华;单希征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是一种与体位改变有关的窦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学龄期儿童.该病临床表现为当患者由平卧位转为直立位时,于10分钟内心率增加≥40次/分钟或心率大值≥120次/分钟,可伴有头晕等症状.我们报告1例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病例,患者系一13岁男性儿童,具有反复发作性眩晕8年多的病史,一直未予确诊.患者听力学与前庭功能检查结果均示正常,后通过心电图检查显示体位试验阳性而被诊断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经治疗患儿的体位性心动过速及眩晕等症状好转.我们结合文献复习对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诊疗予以分析和讨论

  • 针灸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作者:殷春萍;蓝青;王钊;王长垠;周芳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为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该病是一种由头位变动所诱发的短暂阵发性发作性眩晕,通常伴有特征性眼震表现.中医无BPPV这一疾病概念,其有关论述散见于“眩晕”、“冒眩”.现代中医运用针灸辅助治疗BPPV形式多样,包括针刺、灸法、穴位贴敷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通常作为手法复位治疗的辅助治疗措施,以提高总体疗效.本文就针灸治疗BPPV的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

  • 努力争当国家医改的助推者

    作者:秦银河

    在党中央、习主席的英明正确领导和坚强有力推动下,在国家医改领导小组、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科学统筹和精心组织下,医药卫生改革正由打好基础、形成框架、单项突破向提升质量、制度建设、系统推进跨越转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作为国家级行业学会,必须高度自觉,找准定位,投身医改,服务医改,在助推国家医改持续健康发展中转型创新,有所作为.

    关键词:
  • 航海运动病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段博;姜树军;徐洪涛

    运动病是人体在乘车、乘船、乘机等过程中由运动刺激所引起的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产生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和体征,在海上航行出现的运动病,也叫航海运动病.这将影响到人们的航行活动.运动病的发生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也尚缺少令人满意的运动病防治措施.本文就运动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其防治予以简要综述,以提高对运动病的发病机理和其防治方法的认识.

  • 颈动脉超声在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作者:高云;屈媛怡;李健;彭新;张清华;戴静;王恩彤;单希征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患者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判断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56例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对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56例患者中,轻度耳聋患者5例(8.9%),中度耳聋患者4例(7.1%),重度耳聋患者10例(17.9%),极重度耳聋患者37例(66.1%).其中,低频下降型3例(5.4%),平坦下降型9例(16.1%),高频下降型18例(32.1%),全聋型26例(46.4%).16例(28.6%)发现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硬化并斑块形成;11例(19.6%)颈动脉硬化但无斑块形成;29例(51.8%)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回报未见异常,对上述3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x2=1.404,P=0.496).结论: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其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 县域分级诊疗的实践探索与挑战

    作者:向艳

    分级诊疗是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治本之策,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2016年,旨在强化桑植县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宏观管理,桑植县政府出台《桑植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除了结合县域情况明确推进分级诊疗的路径,还提出一系列目标,如到2020年,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到90%、二级医院平均住院日控制在7天、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等.目前,全县正围绕国家指导原则和县政府的既定目标纵深推进改革,竭力为民众提供日益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 新医改形势下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思考

    作者:潘景光;刘敏;赵红萍;杨艳霞;马如梦;赵佐庆;涂艳阳;张永生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适应人民对医疗保健服务的要求,响应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新医改政策,要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突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面对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大型公立医院的改革需要转变观念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现代医院管理体制的优越性,把大型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社会责任真正落实下去,让人民群众早日走出“看病难”、“看病贵”的困惑.

  • 眩晕研究是个伟大的事业——记著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眩晕医学奠基人单希征教授

    作者:章海霞

    “这么多年,我都是结合临床搞科研,这是我的原则——要让研究的成果为人民服务、为医疗服务,提高诊疗水平,提高医学技术水平.”谈及他的医学研究生涯,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武警部队眩晕病研究所所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希征教授这样说道.

    关键词:
中国研究型医院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2 03 04 05 06
2014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