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学(英文版)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중국약학(영문판)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四逆散提取物对慢性社会竞争失败树鼩抑郁模型的干预作用
四逆散是一个著名的中药复方,长久以来用于治疗抑郁症.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索了四逆散提取物对于社会竞争失败树鼩抑郁模型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动物分为4组,除了空白组外,其他动物接受5周的社会竞争失败应激,后4周分别给予四逆散提取物(3.6 g/kg/d),氟西汀(15 mg/kg/d)与蒸馏水.结果表明,四逆散提取物可以逆转慢性应激造成的体重下降和尿/血皮质醇升高;还可以升高海马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结果证明,四逆散提取物对于社会竞争失败树鼩抑郁模型的主要症状有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缓解应激后高度活跃的下丘脑-皮质-肾上腺轴有关.
-
二肽乙烯磺胺类似物作为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研究
基于蛋白酶体抑制剂作为麦克尔加成反应的受体参与对蛋白酶体抑制作用的机制,我们设计并合成了6个二肽乙烯磺胺类化合物,并对它们的酶抑制活性与细胞抑制活性进行研究.同时,在合成这类化合物的过程当中,我们找到了一种有效的利用维悌希反应作为关键步骤来合成g-氨基乙烯磺胺中间体的方法,为肽乙烯磺胺类化合物的方便及多样性合成提供了有效途径.
-
辅酶Q10对小鼠体内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
为了探究辅酶Q10如何调节免疫功能,采用了低、中、高三种剂量辅酶Q10对模型小鼠进行药物处理,检测其是否具有毒性或遗传毒性.采用延迟型超敏反应(DTH)和MTT实验检查淋巴细胞的转化是否发生改变,通过检测抗体生成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来评估小鼠体内的免疫活性.高剂量(0.50 g/kg.bw)辅酶Q10能够明显增加DTH水平,促进抗体生成细胞的增殖和增强红细胞溶血的程度.中、高剂量组能够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率,但对其他指标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辅酶Q10不具有毒性或遗传毒性,并且可以明显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
酸性氧化铝固相催化四氢嘧啶类化合物的串联合成反应
本文报道了一种以酸性氧化铝为载体,以简单的炔、胺以及多聚甲醛为起始原料,多组分一锅法合成四氢嘧啶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收率较高、固相载体可回收套用、绿色环保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4不同状态的分子模型
ATP结合盒(ABC)转运蛋白中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4与多药耐药性的产生有关.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对于抗肿瘤和抗感染的治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一些MRP4高表达的肿瘤中,抑制MRP4的作用对影响肿瘤的进程和药物的耐药性都有显著效果.由于MRP4的结构信息非常有限,缺少X-射线晶体结构,同源模建是获得MRP4三维结构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主要基于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P-gp,海栖热胞菌(Thermotoga maritima)的ABC转运蛋白TM287/288及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ABC转运蛋白Sav 1866的结构分别建立了人MRP4的底物摄取态、底物转运态和底物释放态模型.模建的结构进一步进行能量小化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优化,经过多种工具和服务器的验证证明了模建结构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这些MRP4的结构可以用来研究MRP4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设计特定的膜转运蛋白调节剂(MTMA).
-
1,3-二取代-4-吡啶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活性及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本论文设计合成了30个1,3-二取代-4-吡啶酮类衍生物.NIH3T3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3m的半数抑制率IC50值为2.0 μM.分别用topomer CoMFA和AutoGPA方法对所有目标化合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所得到的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分别为0.662和0.787.研究结果表明,3-羟基-4-吡啶酮可作为抗纤维化药物研究的新型骨架.此外,基于活性数据所获得的3D-QSAR和药效团模型为4-吡啶酮类抗纤维化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
柔红霉素与罗非昔布联合应用增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效应与作用机制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和侵袭性,传统的单药化疗难以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本研究旨在研究一种罗非昔布与柔红霉素的联合治疗配方、评价其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活性并尝试阐述其作用机理.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出两种药物的梯度洗脱高效液相紫外色谱法,并运用高内涵药物筛选系统评价了药物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作用机制,用细胞毒方法测定了其抗癌活性.结果显示,柔红霉素单药治疗对于三阴性乳腺癌作用不明显,而柔红霉素与罗非昔布联合应用可有效增强总体抗癌效应,且其增强的抗癌活性表现出罗非昔布浓度依赖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柔红霉素与罗非昔布联合应用可通过直接杀伤效应、诱导癌细胞凋亡和自噬,从而增强抗癌效果.此外,研究还证实了诱导凋亡效应的分子机制与激活Caspase凋亡酶家族、抑制抗凋亡活性蛋白Bcl-2家族等信号通路有关.本研究证明了柔红霉素与罗非昔布联合应用可有效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并初步揭示了其作用机制.因此,本研究结果可望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药物处方和治疗策略.
-
胃癌抗氧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许多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炎症、遗传等均可导致胃癌.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显著增加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在胃中的产生,会导致氧化应激,而氧化应激是胃肠溃疡和癌症的重要发病机理.由于手术和化疗等治疗方法具有很大的副作用,抗氧化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抗氧化治疗系统主要包括各种抗氧化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肌肽)和起预防作用的中草药,如茶多酚、白藜芦醇和维生素等.本文我们旨在对于胃癌相关的风险因素、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剂治疗的致病机理作出一些简短的总结.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
2008 | 01 02 03 04 |
2007 | 01 02 03 04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