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Electronic Edition)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5782
- 国内刊号: 11-933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是由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介入医学专业电子学术期刊。 本刊为季刊。主要刊登神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和非血管介入的临床及相关科研工作,同时也涵盖介入护理、学科管理及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是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指定的官方学术刊物。本刊主要栏目有“述评”、“综述”、“论著”、“病例报道”、“专家讲座”、“名家风采”、“学科建设”、“介入护理”等,内容力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是广大介入工作者展示学术成果、临床经验和学习、交流的平台。 本刊遵守“尊重学术自由,提倡学术争鸣”的办刊原则,努力为广大作者和读者服务,携手共创我国介入放射学学科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期刊。
1个月内
1. 来稿要求为电子版,并附作者联系电话及 Email 地址;单位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2. 投稿网址为 http://zhjrfsxdzzz.paperopen.com,作者注册后可实行在线投稿,并在线查询、修改稿件、下载校样文件及联系编辑部。
3. 来搞首页请注明题名、所有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通讯作者的姓名、详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 E-mail。
4.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果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支撑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5.文稿应具科学性、逻辑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用字规范。当涉及人体为对象的研究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地区性、国家性、国际性)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6. 论著一般不超过 5000 字,并附 400-600 字的中英文摘要;综述、讲座 6000 字左右,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 3000 字,疑难图像解读、并发症分析、操作技巧可有视频和较多图像组成,图像要求足够清晰,数量可达 20-30 幅,并贯穿文字说明和评析;专家讲座可为视频 30 分钟左右,操作演示时长可为 10-40 分钟。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发文量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咋样?
杂志是国家级普刊,是报道介入医学和影像领域的专业学术电子期刊,但是有些单位职称评定不认可电子类期刊,所以作者投稿前务必清楚单位的规定。
-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不能投稿吗?
杂志目前是在线投稿方式,作者可至官网http://zhjrfsxdzzz.paperopen.com 注册后投稿。
-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官方网站是什么?
http://zhjrfsxdzzz.paperopen.com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6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射频消融术治疗肺黏液表皮样癌并发血气胸一例
目前肺癌的治疗手段多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成功率也比较高[1]. 但是手术切除往往创口较大,常引起出血. 射频消融术(RFA)作为一种局部微创介入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肝脏等实质性脏器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理想的疗效[2]. 肺黏液表皮样癌(MEC)的发病率极低,临床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通过切除病变组织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由于MEC对放、化疗的敏感性较低[3],可以作为辅助治疗[4], RFA治疗MEC已经不为少见,但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如何避免术后并发症的报道却为数不多.我院采用CT引导下RFA治疗MEC并发血气胸一例,本案例患者经外科治疗后恢复,为进一步讨论RFA治疗MEC的治疗方案、 术后并发症以及如何避免其术后并发症,现将其病例报告如下.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术后复发肝脏原发神经内分泌肿瘤一例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 PHNET)较为罕见,其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目前对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了解有限,应用介入与多种手段联合治疗的报道少见.现报道一例经手术切除后复发的PHNET患者的诊疗经过,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
射频消融联合其他介入综合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HCC)死亡率居全球第三位,而中国肝癌患者的年发病及死亡病例数均超过全球总数的50%.目前,手术仍是唯一有可能治愈HCC的首选方法,但绝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肝癌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近年来介入微创治疗已成为不可手术切除肝癌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主要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局部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及体外高能聚焦超声波等.由于介入微创治疗方式多样,如何合理有序的联合应用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重点综述以射频消融为基础的各种介入综合技术手段联合应用治疗肝癌的新进展.
-
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入住我院的7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于超声引导下采用经皮激光消融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比较患者实施激光消融前后的实验室指标(CA-199、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和血糖),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术后消融相关不良反应和主要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激光消融术,技术成功率100%.行激光消融术前与术后的CA-199、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和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术后1个月的躯体功能较术前改善[(50.0±0)分vs.(30.8±3.4)分],疼痛较术前缓解[(26.7±11.3)分vs.(61.9±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7例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为10个月(95%CI:5~13个月),在中位随访期9.7(6~15)个月内,4例患者分别在治疗后6.5、7.7、9.4和12.5个月死亡,余3例在随访期间仍然存活.术后未出现消融相关的主要并发症,术后3d内出现与胃肠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痛及食欲不振,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激光消融治疗进展期胰腺癌可行性强,安全性高且近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钢丝爪钩定位技术在肺部小结节电视胸腔镜手术前的应用
目的:于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前使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钢丝爪钩定位技术对肺部小结节进行精准定位,分析该技术对术中切除病灶的准确性与安全性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普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孤立性肺部小结节患者36例,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钢丝爪钩定位针对肺部小结节进行穿刺定位,定位完成后再行VATS切除病灶,分析该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定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6例患者的肺部小结节直径为(15±10)mm,CT引导下穿刺定位成功率100%(36/36),定位时间为(17.0±2.6)min.4例患者在定位后行全肺扫描见少量气胸,肺压缩<5%;7例患者出现少量定位区域出血,出血量<10 ml,未行特殊处理;所有患者在局麻失效后均出现穿刺点异物感或呼吸时轻微刺痛;均未出现剧烈疼痛、血气胸、咯血、剧烈咳嗽和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定位完成后VATS术中探查定位针无脱落和移位.结论:肺部小结节切除术前使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钢丝爪钩定位技术对病灶进行定位安全可靠,可有效提高肺小结节VATS术中病灶切除的准确性.
-
放射性125Ⅰ粒子条胆道支架联合靶向动脉置管化疗药物灌注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条支架联合靶动脉置管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20例,分为单纯胆道支架组(A组,40例)、放射性125I粒子条胆道支架组(B组,40例)以及放射性125I粒子条胆道支架+靶动脉置管化疗药物灌注组(C组,40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白蛋白(ALB)的变化、再梗阻间隔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3组患者术后1周、4周的TBIL、DBIL和ALB均较术前明显减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后6个月内,3组患者的再梗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9个月,B、C组的再发梗阻率明显低于A组(25.0%、26.7%vs.7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81,P<0.05);C组术后12个月的再梗阻率低于B组(45.8%vs.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8,P<0.05).A组术后胆道通畅时间(4.3±0.4)个月
-
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放射科工作中,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体化护理管理干预.分别评估和比较实施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质量检查相关指标、患者和技师对护理管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后,穿刺成功率(96.15%vs.69.23%)、准备完好率(100%vs.76.92%)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4、3.889,P<0.05);经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后,患者满意度[(98.34±1.66)%vs(79.47±5.68)%]和技师满意度[(98.23±1.77)%vs.(87.23±6.77)%]明显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32、8.914,P<0.05);同时,管理后的投诉率(3.84%vs.19.23%)、碘过敏率(3.84%vs.15.38%)以及暴力事件发生率(0 vs.3.84%)明显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3,P<0.05).结论: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有助于清晰划分责任,更好的满足了放射科护理发展和患者检查的需求,同时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对推动放射科护理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肺类癌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影像手段在隐匿性小结节型样肺类癌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A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确诊的两例小结节样肺类癌致EAS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MRI、PET-CT、胸部CT、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肺结节穿刺活检术;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通过文献分析总结此类病例的影像特点.结果:两例患者均有明显的库欣综合征表现,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明显升高,皮质醇分泌无昼夜节律.MRI资料提示不能排除垂体微腺瘤,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排除了垂体来源ACTH瘤,因胸部CT均发现类圆形小结节,一例右上肺结节穿刺活检证实肺类癌来源ACTH瘤;另一例左下肺结节选择直接胸腔镜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行病理学检查示一例为低分化类癌,另一例为不典型类癌.结论:支气管肺部类癌是导致EAS的常见病因之一,如青壮年库欣综合征患者同时发现肺部小结节,MRI或双侧岩下窦静脉取血排除了垂体来源的ACTH瘤,应警惕排除肺部隐匿性异位分泌ACTH的肿瘤,必要时穿刺活检及影像学检查随访,早期发现并手术切除肺部肿瘤.
-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再通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颈内动脉闭塞(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ICAO)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认为闭塞时间超过 4 周的称为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hronic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CICAO)[1],无症状的CICAO卒中复发率低[2-3],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者轻型卒中者的年复发风险为5%~6%[4],如果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发生卒中的风险可能更高[5-6],随着颈动脉闭塞的临床检出率增高,CICAO的治疗更受关注,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关于CICAO的统一治疗规范, 因此,我们商讨制定了中国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参考.
-
载药微球治疗恶性肝脏肿瘤的全程管理
一、载药微球的起源与发展载药微球化疗栓塞术(Drug-Eluting Beads Transcatheter A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TACE)起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介入治疗发展初期,由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混合小颗粒的栓塞载体治疗实体肿瘤演变而来. 矽球是临床早应用的微球, 1960年Luessenhop与Spence将它用于脑血管内, 1978年KATO公司制成含抗肿瘤药物的乙基纤维素微球,首次将化疗与栓塞结合在一起[1]. 初的载药微球为粒径大小不均一的球形微粒,是经交联反应或热降解等方法将化疗药物和载体(如明胶、淀粉、乙基纤维素、多聚乳酸等)简单混合而成.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冠心病的关系及IMT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4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IMT,经冠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158例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90例,158例冠心病患者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3个亚组:单支病变组48例,双支病变组44例,三支病变组66例.比较组间颈动脉IMT及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差异,分析颈动脉IMT与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组的颈动脉IMT[(1.13±0.35)mm vs.(0.93±0.29)mm]及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20.43±1.32)分vs.(0.39±0.0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9.578,P<0.01).冠心病多支病变组(双支及三支病变组)的颈动脉IMT及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均高于单支病变组,且三支病变组的Gensini积分高于双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动脉IMT与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31、0.46,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颈动脉IMT增厚(OR=3.18)、 尿酸水平较高(OR=4.08)、有吸烟史(OR=2.93)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IMT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采用超声检测颈动脉IMT早期预测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程度有一临床意义.
-
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IVCS合并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1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49例同期行髂静脉狭窄及曲张静脉手术(一站式杂交手术组),42例先行髂静脉成形术,二期行曲张静脉手术(分期手术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髂静脉一期通畅率、溃疡愈合率及肿胀缓解率)、经济负担(住院天数、总费用)及安全性(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12个月髂静脉一期通畅率(100%vs.100%)、溃疡愈合率(100%vs.100%)及肿胀缓解率(87.50%vs.88.8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站式杂交手术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3.77±0.32)万元vs.(4.37±0.20)万元]和住院天数[(13.50±2.30)d vs.(16.61±3.28)d]均低于分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2、-4.62,P均<0.01);两组的并发症主要为腹股沟区出血及皮下大面积淤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2%(3/49)vs.4.76%(2/42),P>0.05)],予以相应处理后均好转;两组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及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结论:IVCS合并下肢静脉曲张行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近期疗效好,具有微创、住院时间短、总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开展.
-
腹主动脉球囊置入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球囊置入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常规组(n=30)和球囊组(n=20),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剖宫产术,球囊组患者在剖宫产术之前先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一般情况,分娩后胎儿的一般情况,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球囊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6.49±6.94)min vs.(101.49±10.09)min]、 术中出血量[(932.93±81.97)ml vs.(2010.49±288.39)ml]、术中输血量[(652.47±88.94)ml vs.(1546.39±237.18)ml]及子宫切除率(5%vs.30%)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5、27.633、26.985,χ2=4.678,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膀胱损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vs.3.33%,χ2=0.680,P>0.05).球囊组总住院时间[(4.69±0.34)d vs.(5.27±1.06)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0%vs.20%)、失血性休克发生率(0%vs.23.3%)及肾功能异常率(5%vs.33.3%)均显著低于常规组(t=2.064,χ2=5.613、4.454、5.425,P<0.05);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10%vs.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9,P>0.05);两组患者分娩后胎儿体质量[(2.65±0.62)kg vs.(2.57±0.37)kg]、1 min Apgar评分[(8.49±1.65)分vs.(8.86±2.07)分]及5 min Apgar评分[(9.53±0.97)分vs.(9.72±1.0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7、-0.701、-0.653,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3%vs.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9,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在行剖宫产前先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能改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同时降低其胎盘切除的可能性,且安全性相对较好.
-
DSA下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EVGE治疗的Stanford B型AD患者30例,其中15例于DSA下经皮穿刺联合放置血管缝合器行EVGE治疗,为观察组;15例行传统(切开股动脉)行EVGE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随访3个月的手术部位血管直径、生活质量评分及支架移位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3%vs.100.0%,χ2=1.03,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43.57±14.30)ml vs.(69.82±25.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2.63±1.07)d vs.(3.87±1.25)d]和住院时间[(5.47±1.85)d vs.(7.65±2.24)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2.90,P均<0.05).局部血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vs.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P<0.05).经过3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92.54±13.52)vs.(83.25±1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P<0.05).两组术后血管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支架未出现移位情况.结论:在DSA下进行EVGE带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AD患者,可有效保证患者的成功率和预后,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并加速术后恢复.
-
POSSUM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指导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POSSUM)评分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指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6例,其中实施常规介入治疗的48例为A组,以POSSUM及APACHEⅡ测评结果为指导而实施介入治疗的48例为B组.比较2组的介入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血流量及踝肱指数(ABI),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B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95.83%vs.83.33%),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9.47±2.64)d vs.(14.56±3.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t=8.375,P均<0.05);2组治疗后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流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后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流量均明显高于A组(P<0.05);2组治疗前ABI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ABI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后ABI指数明显高于A组,[(1.09±0.22)vs.(0.9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5,P<0.05);B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12.50%vs.29.17%),病死率也低于A组(0%vs.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OSSUM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指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可明显提高介入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可明显改善下肢血流及提高ABI,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机械取栓治疗伴椎基底动脉闭塞的轻型卒中2例分析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伴椎基底动脉闭塞的后循环轻型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对2例伴椎基底动脉闭塞轻型卒中患者进行机械取栓治疗,并引用文献进行分析,探讨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2例合并椎基底动脉闭塞的轻型卒中通过机械取栓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对合并椎基底动脉闭塞的轻型卒中进行机械取栓治疗安全有效;治疗过程中准确评估血栓长度及部位,采取综合措施再通血管同时防止血栓远端脱落是关键的治疗要素.
-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介入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诊治颅内多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9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后确诊接受血管内单纯或支架辅助的弹簧圈填塞治疗.采用Raymond分级评价患者动脉瘤填塞的程度,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对29例患者的40枚动脉瘤实施了介入治疗,按照Raymond分级,Ⅰ级(完全填塞)30枚,Ⅱ级(近全栓塞)4枚,Ⅲ级(部分栓塞)2枚,Pipeline密网支架覆盖瘤颈4枚.术后患者的GOS评分为5分18例,4分8例,3分2例,2分1例.结论:采用血管内介入方式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可以取得较高的动脉瘤填塞程度及较好的临床效果和预后.
-
涂布介入器械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可涂布于介入器械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人VEGFA(NM_001025366)目的序列设计引物制备目的基因及载体,双酶切载体pIRES2-ZsGreen1和目的基因homo VEGFA进行连接后转化入大肠杆菌,构建质粒pIRES2-ZsGreen1-homo-VEGFA并测序鉴定.结果:目的基因VEGFA已连接到载体pIRES2-ZsGreen1,大小约1400 bp,与人VEGFA(NM_001025366)目的序列比对结果一致,未见变异.质粒pIRES2-ZsGreen1-homo-VEGFA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载体,可用于涂布介入器械表面进行下一步实验.
-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稿约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
2017 | 01 02 03 04 |
2016 | 01 02 03 04 |
2015 | 01 02 03 04 |
2014 | 01 02 03 04 |
2013 | 01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