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柳洁;张韶君;于翰;胡玲;秦洁;杨艳兰;康文娟;薛雪花

    本研究以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NO合酶(NOS)作为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指标,观察2 型糖尿病(T2DM)患者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改变时,血同型半胱氨酸(Hcy)、NO、NOS、VEGF水平的变化,并探讨高Hcy血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 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膜结构改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马莉琴

    颈动脉内膜结构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且易测的指标,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大多数研究显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患者更易出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然而部分研究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相同.本文就近年来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膜结构改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涛;李小军;杨瑞金;白玲强;耿倩雯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79例,常规检测Lp-PLA2水平,并同时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175 ng/mL为临界值分为对照组和Lp-PLA2升高组,分析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性.结果 Lp-PLA2升高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及HCY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p-PLA2升高组血清Lp-PLA2水平、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p-PLA2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正向直线关系(r=0.671,P<0.01);年龄、血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HCY、LP-PLA2均是影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Lp-PLA2仍是影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Lp-PLA2水平可预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作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指标.

  • 超声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陈皓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疑似冠心病接受动脉造影的患者,均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二维模式下重复测量颈动脉 IMT三次,取平均值,比较颈动脉 IMT 检查结果与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及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140例患者中,冠心病单支病变者48例,多支病变者44例,非冠心病者48例。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 IMT 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冠心病单支病变及多支病变者的颈动脉 IMT 与非冠心病者对比,差异均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者颈动脉 IMT 明显高于单支病变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以间接反映冠心病的病变程度,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IMT 明显增加。

  • 畅流方对冠心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作者:王淑洁

    目的 研究畅流方对冠心病患者IMT以及心脑血管事件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12年1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采用中药方剂畅流方治疗本组89例患者,观察治疗前后IMT变化情况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了治疗前后颈动脉中的斑块指数.结果 治疗前IMT为(1.26±0.04)mm,治疗后为(0.81 ±0.03)mm,治疗后IMT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前斑块指数为(2.97 ±0.05)级,治疗后为(1.72±0.06)级,治疗后斑块指数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0.34%,治疗后为15.37%,治疗后脑血管、心血管不良事件显著减少,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应用畅流方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的IMT增加以及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豫梅;李大金;刘兴旺

    目的:使用超声血管内膜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水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探讨OSAHS在CIMT增厚中的相关性及作用.方法:将OSAHS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成轻中度组(AHI 5~30)33例、重度组(AHI>30)31例和对照组31例,记录年龄、性别、BMI指数、吸烟史、高血压史,超声测量CMIT,行一元及多元线性分析.结果:重度组平均CMIT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年龄、性别、高血压史、BMI指数及OSAHS程度与CMIT明显呈正相关(P<0.05);年龄、高血压史、BMI指数为CMI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利用超声测量CMIT可高效评估OSAHS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OSAHS为年龄、高血压、BMI影响CMIT增厚的中间危险因素,而非独立因素.

  • 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高频超声研究

    作者:梁娟;王跃菠;景文蓉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H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方法:选取H型高血压患者、非H型高血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90例,利用高频超声检测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指数。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IMT 较健康人组增厚,斑块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内比较,H 型高血压组的 IMT 较非 H型高血压组增厚,斑块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超声技术能够较敏感地检测H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作者:胡琦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粥样斑块对冠心病(CHD)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20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用超声检测所有患者的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情况.结果:冠心病组内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检出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心肌梗死的临床关系

    作者:柯斌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心肌梗死的临床关系,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连续收集30例来我院心内科既往患有2型糖尿病及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3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并对IMT进行测量,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IMT (1.62±1.21) mm,斑块例数28例,占93.3%,对照组IMT (0.63±0.41)mm,斑块例数14例,占46.7%,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斑块性质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软斑14例,占50.0%,混合斑10例,占35.7%,硬斑4例,占14.3%;对照组软斑1例,占7.1%,混合斑1例,占7.1%,硬斑12例,占85.7%,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可以更好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IMT及斑块形成,同时可以对斑块的性质进行确定,为临床预测心肌梗死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对早期预防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 中国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超声检查规范

    作者:

    大量横断面和前瞻性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生以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查是评价全身动脉硬化的一个“窗口”[1],高分辨率灰阶超声(B超)可精确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检测有无斑块形成,评估斑块稳定性及对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级等,不仅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心血管健康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评估与预测也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除了传统危险因素外,颈动脉IMT和斑块是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有效指标[1-5]。因此,欧美及国内有关指南提出了针对心血管及其事件发生高危人群的临床颈动脉IMT和斑块检测方法及判别标准[6-11]。

  • 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病变与血脂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连成;冯金玉;杜伟;金姗姗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内中膜厚度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进行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妇女412名,依据其血脂检测结果分为血脂异常组199名,血脂正常组213名,利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分析血压、体重指数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围绝经期妇女中颈动脉内中膜(IMT)增厚检出率达19.42%,粥样斑块形成以及IMT增厚合并粥样斑块形成率达31.80%.血脂异常组中受检者的血压、体重指数、IMT以及粥样斑块的发生率均高于血脂正常组(P<0.01,P<0.05).在血脂异常组中,以高甘油三酯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与其他类型血脂异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IMT增厚在围绝经期妇女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尤其在血脂异常的妇女中发生率更高.

  • 津力达颗粒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婷;柳洁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12月在本院治疗辨证为气阴两虚型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34例应用二甲双胍联合津力达颗粒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胰岛素抵抗、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等指标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尿微量白蛋白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65.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津力达颗粒可以降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显著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通脉温胆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IMT及血脂的影响

    作者:吴欣芳;李树斌;谢相智;许国磊;王吉元

    目的:评价通脉温胆汤对颈动脉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of carotid arteries,IMT)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名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所有的患者均医嘱改善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通脉温胆汤(配方颗粒)1袋,2次/d,早晚餐后服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1次/d,睡前服用;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睡前服用,疗程共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IMT,血脂及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MT及血脂均较治疗前有一定改善,IM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胆固醇(TC)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trig1yceride,T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眩晕改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膈痞满改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黏腻改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温胆汤能够调节颈动脉硬化患者的胆 固醇水平,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

  •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与餐后血糖关系分析

    作者:闫爱华;陈南方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与餐后血糖的关系.方法 选择正常健康者(C组)20人,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20例)规范治疗糖尿病后餐后血糖控制在7.8mm01/L以下,B组(2 O例)规范治疗糖尿病后餐后血糖控制在7.8 mmol/L以上.分别测量三组患者颈动脉管径、内中膜厚度、斑块、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数值,并计算管径狭窄度.结果 餐后血糖高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管腔狭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RI和PI显著增高.结论 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出现早且严重,餐后血糖在7.8mmo 1/L以上组更明显,诊治糖尿病应常规检查餐后血糖.

  • 代谢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型与高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研究

    作者:刘莉;邓晓威;张雪松;李霁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为其分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80例Ms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痰瘀互结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入院当日测定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清HS-CRP、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扫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测量血管内径及IMT.结果 MS各证型患者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程度依次为: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痰瘀互结>痰湿壅盛>肝火亢盛.MS患者颈动脉IM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升高程度在中医各证型中依次为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痰湿壅盛>肝火亢盛.结论 Hs-CRP、IMT水平可作为MS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指标.

  •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彩超检查及其与脑梗死相关性的探讨

    作者:贾月霞;徐宝福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性检查有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有独特的优点它通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TM)管径斑块形态大小回声特点及对各部位学流速度测定,确定斑块的性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为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 高血压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作者:刘雪玲;韦艾凌;骆峰;雷蓓;伍业冬;李坚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相关性,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60例高血压病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并对超声检测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压各证型组FMD均低于健康对照组,CIMT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火亢盛组(8例)、阴虚阳亢组(28例)FMD均高于阴阳两虚组(10例)及痰湿壅盛组(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肝火亢盛组CIMT均低于其余3个证型组,阴虚阳亢组CIMT低于阴阳两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CIMT、FMD可作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东伟;刘新叶;许富英;池豪;程晓丹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198例拟诊冠心病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管腔狭窄程度分为非冠心病组(50例)和冠心病组(148例);并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48例)、双支病变组(56例)及多支病变组(44例)并进行Gensini积分.所有患者均行双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IMT及斑块Crouse积分情况,并对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AD组多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亚组及对照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分别为45.06±7.27、30.83±4.50、24.83±4.94和13.75±1.74,颈动脉IMT分别为(2.13 ±0.32) mm、(1.68±0.14)mm、(1.12±0.13) mm和(0.93±0.17) mm,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分别为2.85±1.21、1.62±0.14、1.03±0.09、0.29±0.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范围有密切相关性.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作为筛查CAD和评价抗动脉硬化治疗疗效的一种手段.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超声研究

    作者:李红丽;李凤华;张春燕

    目的 利用高频超声检查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及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对SLE患者中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行评估.方法 超声检查36例SLE患者(绝经前妇女,SLE病程1年以上)和36例正常对照组颈动脉IMT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endothelium-dependent dilation,EDD)及非内皮依赖性(endothelium-independent dilation,EID)舒张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LE患者颈动脉IMT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SLE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EID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结论 超声检查SLE患者颈动脉IMT及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可作为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早期手段.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清高敏CRP的关系

    作者:杨景阳;吕国荣;张东妹;李拾林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外周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水平及两者相关性.方法 超声检查70例SLE女性患者(IMT≥1.0 mm者12例为IMT阳性组;IMT<1.0 mm者58例为IMT阴性组)及40例健康女性的颈动脉IMT,并用ELISA测定其血清hs-CRP水平,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1) SLE组(包括IMT阳性组及IMT阴性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MT阳性组hs-CRP水平高于IMT阴性组(P<0.05); (2) SLE组IMT与病程及hs CRP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0.743,P<0.001及r=0.827,P<0.001);(3)根据ROC曲线,当hs-CRP在4.44 mg/L时诊断指数大(0.81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和89.8%.结论 颈动脉IMT联合hs-CRP检测可作为SLE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预测方法.

429 条记录 1/22 页 « 12345678...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