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变化及其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屈超;龚雪莲;胡金兰

    目的:观察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变化,并探讨其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3年1月在西安市第五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2例,根据血浆Hcy水平将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212例( Hcy≥10μmol/L)和单纯型高血压组100例( Hcy<10μmol/L)。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生化检查结果,分析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和斑块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H型高血压组患者斑块检出率为87.7%,高于单纯型高血压组的51.0%(χ2=50.218,P<0.01);H型高血压组患者≥2个斑块检出率为66.5%,高于单纯型高血压组的23.0%(χ2=40.588,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颈动脉IMT和斑块积分均大于单纯型高血压组(t值分别为11.771、8.624,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IMT和斑块积分与血浆Hcy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7、0.695,P=0.000)。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较高,颈动脉结构损害较严重,且与血浆Hcy水平相关。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关系的研究

    作者:陈雯;郭进;郭文东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c)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对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A组),25例老年健康人(B组)测定血Hcy,颈动脉超声检测IMTc,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Hcy明显高于B组(P=0.001),A组患者IMTc亦明显高于B组(P=0.003),Hcy与IMTc呈正相关(r=0.754,P=0.000).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起重要作用,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阿托伐他汀20 mg 辅治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作者:方朝晖;赵进东;牛云飞;倪英群;陆瑞敏;忻凌;范青云;罗云;杨慧

    目的:系统评价阿托伐他汀20 mg辅治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等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查找有关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客观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45例患者。结果显示,与糖尿病常规治疗或糖尿病常规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10 mg比较,糖尿病常规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20 mg能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SMD =0.96,95%CI 0.50~1.43, P <0.01),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R=0.47,95%CI 0.18~1.22, 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20 mg辅治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吕卫萍;贾永平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微量白蛋白尿(MAU)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据MAU水平分为MAU阳性组62例和MAU阴性组58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C-IMT,比较2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空腹血糖(FPG)等生化指标及C-IMT增厚率和C-IMT值,分析C-IMT与MAU的关系.结果 2组TC、TG、LDL、EP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U阳性组C-IMT值及C-IMT增厚率均高于MAU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检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MAU对防治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 伴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IGF-1改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谭子新;张红国

    目的 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142例确诊的T2DM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依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将患者分为单纯DM组、IMT增厚的DM患者(观察组A)、颈动脉斑块形成的DM患者(观察组B),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0例作为健康组,对4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组、单纯DM组、观察组A、观察组B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1组间比较,健康组>单纯DM组>观察组A>观察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组和单纯DM组的IMT值显著的小于观察组A和观察组B(P<0.01),观察组B的IMT(1.35±0.09)mm,高于观察组A的(1.09±0.08)mm(P<0.01).观察组B的IGF-1水平与TG、TC、LDL-C、FBG、HbA1c、HOMA-IR、FINS、IMT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颈动脉斑块形成的DM患者的血脂水平、血糖水平、IGF-1、IMT较单纯DM患者、IMT增厚的DM患者、健康人群均发生显著的变化,IGF与DM患者IMT的增厚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

  • 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尿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晓鸿;林夏鸿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6月我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60例。按照 CIMT 有无增厚分为 CIMT 增厚组(86例)和 CIMT 正常组(174例),采用 Pearson 简单相关分析血尿酸水平及 CIMT 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简单相关性,建立多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血尿酸水平升高与 CIMT 增厚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比尿酸水平正常的患者 CIMT 增厚(1.12±0.15mm vs.0.90±0.13mm,P ﹤0.001)。而 CIMT 增厚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较 CIMT 正常的明显升高(370.27±97.63μmol/ L vs.310.60±87.65μmol/ L,P ﹤0.0001)。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与血尿酸水平下四分位组 Q1组(﹤255.5μmol/ L)相比,上四分位组 Q4组(﹥368.5μmol/ L)CIMT 增厚的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为1.24(95% CI 1.10@1.42)(趋势 P ﹤0.0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尿酸水平升高与 CIMT 增厚风险显著独立相关。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踝臂指数的相关性

    作者:李晓秋;迟娜娜;郑雪丹;陈会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与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1年7月-2012年4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的194例男性脑梗死患者进行CIMT及ABI测量,并记录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饮酒史等危险因素.结果 脑梗死患者CIMT与ABI呈负相关(P<0.01).左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梗死患者CIMT及ABI具有相关性,可用于筛查高危患者及预测脑血管病发生风险.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名扬;吕肖锋;张微微;王国强;张星光;洛佩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50例T2DM,依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T2DM合并脑梗死组(DMCI组)30例及单纯T2DM组(T2DM组)20例.所有患者均佩戴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72 h血糖监测,同时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应用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IMT,以IMT=0.9 mm为切点,将DMCI组分为IMT正常组(IMT<0.9 mm)与IMT增厚组(IMT≥0.9 mm).比较DMCI组与T2DM组以及IMT正常组与IMT增厚组之间的血糖波动及血脂、HbA1c、血压水平,并将上述指标与IMT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DMCI组与T2DM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IMT、血压、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MCI组中IMT正常13例,IMT增厚17例,IMT正常组与IMT增厚组MAGE、收缩压(SBP)、LDL、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相关性分析:MAGE、SBP、LDL与IMT显著相关(r=0.912、r=0.851、r=0.850,P<0.01),以IMT为因变量,MAGE、血脂、HbA1c、血压、病程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MAGE、LDL、SBP进入终方程.结论 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明显升高,且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重,在高效降糖的同时应平稳降糖,以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

  •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关系的研究

    作者:曹锐红;李献良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IMT)的关系.方法 采用无创动态血压仪对127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 24 h 动态血压监测, 同时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2组:CA-IMT≥0.9 mm为增厚组(n=53)与CA-IMT<0.9 mm为正常组(n=74).结果 (1)增厚组与正常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增厚组与正常组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 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脉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白天脉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脉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厚组与正常组其动态血压呈非勺型节律分别为54.7%和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血压病动态血压参数异常者CA-IMT增厚的发生率高,对靶器官损害有预测价值.

  •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底雪屏;田海燕;王民;宋全;唐广贤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68例,糖尿病增殖前期视网膜病变(NPDR)38例,糖尿病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34例,共140例,超声检测IMT。结果随着糖尿病严重程度的加重,颈动脉硬化程度进行性加重,出现斑块及狭窄几率增加。 NDR组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耨.05)。糖尿病增殖期( PDR)较增殖前期(NPDR)颈动脉硬化斑块和狭窄也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T2DM随着病情加重,颈部斑块发生几率增多,推测与视网膜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 超声对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评价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煜艳;刘书丽;赵伟华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在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糖尿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组60例及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并对I M T及斑块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与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动脉平均IMT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与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动脉斑块阳性率及血管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不仅可以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IMT及斑块,并可以确定斑块的性质,为临床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 急性脑梗死患者IMT、NIHSS评分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伍能生;陈丹;许玉兰;邓士钦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临床明确诊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8例,根据IMT水平分成两组:IMT正常组(72例)、IMT增厚组(156例);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仪检测IMT,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生化指标,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24h血压情况.结果:(1)与IMT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在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GLU)、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t-C)、IMT、NIHSS评分等方面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P<0.05).(2)与IMT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在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h平均舒张压(24h 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 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 DBP)、24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 SBPV)、24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 DBPV)、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 S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 SSD)、24h脉压差(24h P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MT与24h SBP、24h DBP、n SBP、n DBP、d SBP、d DBP、24h PP、24h SBPV均呈明显正相关(均P<0.01或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IMT、NIHSS水平与24 h收缩压变异明显相关.

  • 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UA、胱抑素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伍能生;邓桂辉;李青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UA(尿酸)、Hcy(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临床明确诊断的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的患者200例,根据IMT水平分成3组:IMT正常组(54例)、IMT增厚组(63例)、斑块形成组(83例);比较3组间年龄 、性别 、体质指数 、生化指标水平,分析其与IMT的相关性,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结果:(1)与IMT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 、斑块形成组在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UA、胱抑素C、Hcy等方面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P<0.05);(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MT与SBP、DBP、TG、LDLC、脂蛋白a、UA、胱抑素C、Hcy、年龄均呈明显正相关(均P<0.01或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TG、LDLC、脂蛋白a、UA、胱抑素C、Hcy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均P<0.01或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SBP、DBP、TG、LDLC、脂蛋白a、UA、胱抑素C、Hcy与IMT呈正相关,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NIHSS评分、IMT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陈燕;丁德谦;谢明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分析其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为ACI的患者20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将ACI患者分成3组(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入院后颈动脉彩超结果将ACI患者分成4组(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采用ELISA法检测入组对象血清25(O H)D水平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血清25(O H)D水平显著降低(P<0.01);(2)随着ACI病情加重,血清25(OH)D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3)与无狭窄组比较,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ACI患者血清25(OH)D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1),且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ACI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提示:ACI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NIH-SS评分、IM T均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772、-0.558,均P<0.01).结论:ACI患者血清25(O H)D水平显著降低,其与ACI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 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庆开;张丽敏;翁雪燕;陈菊;陈绵雄;郑地明;蒙绪标;邓洪;陈列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350例不同病程的T2DM患者,检查其ABI、CIMT,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 h胰岛素(2 hINS)、尿清蛋白水平及眼底情况,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并根据ABI将患者分为3组和7组,探讨T2DM患者ABI与CIMT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ABI和CIMT呈负相关(r=-0.264,P<0.01).以ABI为应变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 h尿清蛋白、FPG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 T2DM患者ABI和CIMT有相关性,可作为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步筛查指标,ABI<1.11时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明显增高,ABI作为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步筛查指标时其切入值或应提高;尿清蛋白、LDL-C、FPG是T2DM患者ABI的独立影响因素.

  • 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文隆;何慧;钟惠菊;张冬梅;张帆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n=30),将80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C组,n=40)普罗布考组(P组,n=40).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250 mg,2次/d,疗程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留取血清检测血脂,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结果 (1)与N组相比,糖尿病大血管病变C组和P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下降,8-iso-PGF2α、OX-LDL显著升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C组治疗后TC、TG、LDL、8-iso-PGF2α、OX-LDL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无明显改变.P组经治疗后TC、TG、LDL、8-iso-PGF2α、OX-LDL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普罗布考在调节血脂的同时,可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并有减少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趋势.

  • 胰岛素联合不同口服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的影响研究

    作者:黄娜娜;陈述林

    目的 探讨胰岛素联合不同口服降糖药物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12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不同降糖方案分成3组:单用胰岛素组(胰岛素组)55例、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46例、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36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一般资料、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C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结果 (1) 3组患者治疗前BMI及治疗后BMI、TG、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治疗前、治疗后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的BMI较胰岛素组、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高,治疗后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TG、TC水平低于胰岛素组、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TG水平低于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治疗后TG、TC、HDL-C、CIMT低于治疗前,胰岛素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患者CIMT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治疗前后差值低于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以减小患者的CIMT,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治疗可以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增长速度.

  • 2型糖尿病患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名扬;吕肖锋;张星光;洛佩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8-iso-PGF2α)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29例,健康对照者2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8-iso-PGF2α等指标.并采用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颈动脉IMT的水平,以IMT=0.9 mm为切点,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颈动脉IMT正常组(IMT<0.9 mm)与IMT增厚组(IMT≥0.9 mm).分析比较各组8-iso-PGF2α水平及各种生化指标的水平并将其与IMT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IMT正常组、IMT增厚组的8-iso-PGF2α水平分别为(356±137)、(507±167)、(1 342±323)pg/mmol肌酐,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8-iso-PGF2α水平高于对照组,IMT增厚组的8-iso-PGF2α水平高于IMT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水平与8-iso-PGF2α、HbA1c、LDL-C、TG及BMI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强,且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应尽早针对高氧化应激状态进行治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 代谢综合征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

    作者:龚莉;葛莎莎;张建国;章秋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影响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2013-10-08至2014-02-25于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参加体检人群593例。受试者禁食8~12 h 后,进行常规体检和生化指标检测;由经过培训的两名专业医师在短轴切面测量 CIMT,取平均值。结果男性 MS 患病率为29.8%(105/353),女性 MS 患病率为24.6%(59/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7,P >0.05)。男性、绝经前后女性中,不同 MS 组分数者 CIMT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12.240、8.850、9.510,P <0.001)。男性、绝经前后女性0、1项组分者 CIMT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8.890、8.620,P <0.001),其中,男性、绝经后女性0、1项组分者 CIMT 大于绝经前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绝经前后女性≥3项组分者 CIMT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670,P =0.002),其中,男性、绝经后女性≥3项组分者 CIMT 大于绝经前女性,绝经后女性 CIMT 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MS 是女性 CIMT 增厚的危险因素〔OR =5.611,95% CI(1.398,22.632),P <0.05〕,而未发现与男性 CIMT 增厚有关〔OR =1.091,95% CI(0.906,1.314),P >0.05〕。结论 MS对 CIMT 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MS 对女性 CIMT 的影响更显著。

  • 黄连素对血脂异常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及与辛伐他汀的对照比较

    作者:王昭琴;王喜平;刘曙光

    目的 观察黄连素(盐酸小檗碱)对血脂异常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并与辛伐他汀(舒降之)进行对照比较.方法 选择566例血脂异常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3例,试验组服用黄连素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服用24个月.分别观察0、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脂的变化.黄连素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脂变化情况,肝肾功能、血糖(GLV)、尿酸(VA)等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黄连素和辛伐他汀两组治疗24个月后各项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黄连素组治疗24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IMT明显降低(P<0.01),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下降幅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素可明显降低血脂异常患者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及血清TC、TG、LDL水平,提高HDL-C水平,可用于血脂异常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治疗.

429 条记录 7/22 页 « 12...45678910...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