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杂志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중화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376-2491
- 国内刊号: 11-213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云南白药胶囊对正颌外科术后肿胀反应影响的评价
目的 研究和评价正颌外科围手术期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对术后面部肿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87例行正颌外科手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3 d和术后5 d分别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和安慰剂胶囊.检测术后1、2、3、5 d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IL-6,IL-1水平,并评定术后3、5、7 d面部肿胀程度,比较分析云南白药对面部肿胀程度和炎症反应强度的影响.结果 两组术后第1天血清CRP、IL-6和IL-1水平均达高峰值,2 d开始降低.实验组术后2、3、5 d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CRP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 d实验组IL-6水平也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第3、5、7天面部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围手术期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可抑制正颌外科术后细胞因子的水平和C-反应蛋白的合成,减轻了炎症反应强度和面部组织肿胀程度.云南白药胶囊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
扩大经蝶窦人路内镜下的解剖特点
目的 为扩大经蝶窦入路提供内镜解剖学资料.方法 选择经10%甲醛固定、红色乳胶灌注双侧颈内及椎动脉的中国人成人带颈头颅标本20例行内镜入路相关数据测量;另选5例头颅标本,运用内镜模拟扩大经蝶窦入路对其相关结构进行解剖、观察、测量、照相.结果 扩大经蝶窦入路可清晰显示鞍上、海绵窦、斜坡等区域的解剖结构.(1)内镜下鼻腔的标志有上中下鼻甲、蝶腭动脉等.蝶窦内有鞍底、斜坡凹陷及视神经、颈内动脉隆突等解剖标志.(2)内镜下蝶骨平板、鞍结节、鞍底、斜坡为中线区,内1/3视神经管及颈内动脉隆突为中线旁区,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及上颌神经、下颌神经隆突为外侧区.(3)内镜下颈内动脉分为鞍旁段及斜坡旁段,前者细分为隐匿段、下水平段、前垂直段及上水平段,下水平段较实际长度明显变短.结论 内镜下扩大经蝶窦入路可以清晰暴露邻近蝶窦的颅内及海绵窦内结构,提供从前方角度处理该区域病变的新途径.
-
控制性超促排卵后人子宫内膜窗口期基因的差异表达
目的 拟通过全基因表达谱分析,比较自然周期和控制性超促排卵周期窗口期子宫内膜的基因表达差异,以期发现有价值的胚胎种植相关基因.方法 吸取输卵管性不孕和男性不孕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内膜20人份.5份行HU133 plus2.0芯片扫描,其中自然周期促黄体生成素峰后4 d(LH+4)2份,LH峰后7 d(LH+7)1份,促排卵周期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后7 d(HCG+7)2份.另外LH+7的7份和HCG+7的8份行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所有标本经病理组织学认定与所属期别相符.结果 LH+7与LH+4的表达差异在3倍以上的基因581个,其中在LH+7表达卜调基因395个,下调186个.LH+7与HCG+7的表达差异在3倍以上的基因320个,其中在HCG+7表达上调基因175个,下调145个.在Q-PCR验证中,HCG+7日PAEP、SLOOP、SOD和GDF15等上调基因都出现表达不良.结论 基因芯片扫描提供了不同时期子宫内膜的全基因表达谱.在种植窗口期一系列基冈表达活跃,这些表达的变化可能有助于胚胎种植.促排卵过程可能导致窗口期基因表达异常而影响胚胎着床.
-
胸腺五肽治疗重症肌无力术后复发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随机对照研究胸腺五肽(TP5)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术后症状复发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开放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取胸腺切除术后的重症肌无力患者135例,其中成人62例,儿童73例.随机分为TP5组及非TP=5组,前者用TP5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非TP5组仅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1~5年不等,采用临床相对计分法作为疗效评定的标准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儿童TP5组2个月至2年内的缓解率明显高于非TP5组.成人TP5组于6个月至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患者用TP5后复发率减少,减、停药率增加.随访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TP5治疗重症肌无力术后复发有效,尤以儿童疗效肯定,明显减少病情复发,增加停药率,副作用少.为促进患者尽快达到临床治愈提供了新的思路.
-
皮下埋藏式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皮下埋藏式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寻找一种合理的可长期留置的中央静脉导管给药方式.方法 120例肿瘤根治术后患者,需长期全身化疗(9个月至2年).分3组:40例患者采用经皮外周插入式中央导管(PICC)化疗(PICC组),40例患者采用反复中心静脉穿刺置管(CVC)行化疗(CVC组:颈内静脉组和锁骨下静脉组各20例),40例患者采用皮下埋藏式中心静脉导管(PORT)行化疗(PORT组:颈内静脉组和锁骨下静脉组各20例).比较3组患者导管植入并发症及化疗期间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结果 PICC组的近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置入导管位置异常;中心静脉穿刺的近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肿(颈内静脉)和气胸(锁骨下静脉).PICC组导管阻塞及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另两组(均P<0.05).发生局部组织感染和全身感染的机会PIEC组和CVC组明显高于PORT组(均P<0.05).PORT组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另两组(均P<0.05).结论 经皮下泵中心静脉留置技术在肿瘤化疗患者应用中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缺血后处理上调内源性抗氧化物酶活性诱导兔脊髓保护效应
目的 观察缺血后处理是否通过增加再灌注期间内源性抗氧化物酶的活性以减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雄性新西兰大白兔7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18):操作同I/R组,但不阻闭腹主动脉;缺血.再灌注组(I/R组,n=30):阻闭腹主动脉20 min后再灌注;缺血后处理组(PostC组,n=30):阻闭腹主动脉20 min,再灌注即刻行30 s再灌注/30 s缺血,3个循环,其他同I/R组.在再灌注的30 min、1、3、6、24和48 h分别取材,采用分光光度法行脊髓抗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虽测定(各时间点n=5,Sham组n=3).再灌注6、24和48 h在取材前分别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①再灌注6、24和48 h时PostC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I/R组(均P<0.05).②PostC组脊髓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再灌注早期(30 min~6 h)显著高于I/R组(均P<0.05).PostC组各时间点脊髓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PostC组脊髓组织MDA含量在再灌注24 h和48 h明显低于I/R组(P<0.01).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通过上调脊髓SOD及CAT活性,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效应.
-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20岁,主因"间断头痛、肢体抽搐6个月,言语障碍10余天,加重1周".于2007年3月29日收入院.
-
胶质瘤临床综合治疗的现状及前景
胶质瘤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等特点,是神经外科治疗难点之一.手术与放疗、化疗相结合是脑胶质瘤的规范化治疗方案.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应用,在胶质瘤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
-
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处妊娠
目的 通过与药物(MTX)治疗方法比较,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处妊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子宫剖宫产瘢痕处妊娠妇女分成药物组31例,栓塞组29例,观察其出血量、副反应、住院时间和随访月经恢复情况.结果 栓塞组无子宫切除者,药物组2例;副反应:栓塞组主要是栓塞后综合征:发热15例,轻度下腹酸胀痛、臀部疼痛、右下肢麻木等不适10例.药物组主要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7例,胃肠道反应8例;住院时间:栓塞组(14.4±1.7)d,药物组(39.3±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子宫者两组术后1~2个月,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剖宫产瘢痕处妊娠具有降低大出血风险,保留妇女生育功能,住院时间短和副反应轻的优点,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胶质瘤TJ905细胞及其干细胞抗凋亡与MRP基因的关系
目的 从人脑胶质瘤细胞TJ905中分离、培养肿瘤干细胞,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及其抗凋亡和耐药基因的表达差异.方法 TJ905细胞经免疫磁珠分离获取CD133+细胞,用无血清培养方法获得肿瘤干细胞球,用含有10%的胎牛血清培养基诱导分化,分化前后分别做兔抗人巢蛋白抗体(nestin)、鼠抗人微小管相关蛋白β(tubulin-β)、兔抗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质(GFAP)、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WST-8检测干细胞增殖活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Livin、Livinα、Livinβ、生存素和MRP1、MRF3的表达,并观察肿瘤干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TJ905细胞中含有少量CD133+细胞,约为0.21%,这些细胞具有典型的干细胞特性,nestin染色为阳性;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呈悬浮球样生长,能够自我更新和增殖,在有血清培养基中能够分化,tubulin-β、GFAP染色为阳性.TJ905干细胞球Livin、Livinα、Livinβ、生存素和MRP-1、MRP-3 mRNA表达量较TJ905单层培养细胞表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TJ905细胞中含有少量肿瘤干细胞,TJ905干细胞球抗凋亡和MRP基因表达量较TJ905单层培养细胞表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提示肿瘤干细胞在肿瘤耐药机制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也不总是造成肿瘤耐药的惟一因素.
-
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移植于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裸小鼠的研究
目的 培育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裸小鼠,并探讨将其用于人胶质瘤干细胞(HGSC)移植实验研究.方法 将C57BL/6J-GFP转基因小鼠与NC系裸小鼠进行交配,在继代时严格挑选都表达GFP的无毛雄鼠与有毛母鼠交配,通过肉眼、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显微镜等方法观察GFP在裸小鼠皮肤和脏器中的表达情况,继将HGSC原位移植于表达GFP的裸小鼠,以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 传至8代的裸小鼠,包括脑在内的全身主要器官和细胞都表达GFP.对用于HGSC原位移植的脑,能清晰辨认出不发光的瘤细胞和发光的宿主细胞.而瘤细胞经人特异白细胞抗体(HLA)连接红色荧光剂(PE)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可清晰显示与宿主脑细胞的组织学关系.结论 用免疫功能健全、表达GFP的转基因鼠与免疫功能缺陷的裸小鼠杂交,可获得脑等组织器官表达GFP的裸小鼠.对其进行HGSC原位移植,因可清晰辨认移植瘤与宿主组织的关系而有望用于肿瘤组织重构的研究.
-
经颅眶人路治疗视神经胶质瘤
目的 总结经颅眶入路治疗视神经胶质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经颅眶入路切除视神经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5例患者,36次手术,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1~54岁,平均13岁.临床表现以意识下降突眼为主,病程1~36个月.诊断方法包括CT、MRI,35例肿瘤均经病理学诊断.结果 肿瘤全切除29例、近全切除6例.手术并发症:一过性脑脊液鼻漏2例、白内障1例,无眼球运动障碍.随访3个月~8年,随访到27例(77.1%)肿瘤复发3例,脊髓种植1例,死亡1例.结论 视神经胶质瘤手术切除效果较好,但是视神经管内易残余肿瘤,术后应辅以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