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Virology 중화실험화림상병독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866/R
- 国内刊号: 段树学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2015年甘肃省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预警分析
目的 了解甘肃省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H5、H7、H9亚型的分布状况,科学指导全省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对2015年全省14个市州采集的标本2 015份进行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FluA、H5、H7、H9的检出率依次为:19.90%、0.05%、0和19.65%.FluA检出率高的环境标本为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的擦拭标本(31.09%),低的为粪便标本(13.85%).FluA检出率在12月份高(28.18%),6、7月份低(8.59%和8.66%).定西市和陇南市禽流感病毒核酸FluA和H9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市州(x2=4.523 ~ 88.059,P=0.000~0.043 <0.05).结论 2015年甘肃省涉禽外环境中存在的禽流感病毒污染主要为H9亚型,未检出H7N9,应加强监测,做好禽流感预警.
-
新疆兵团2011-2016年肠道病毒71型分子进化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新疆兵团2011-2016年肠道病毒71型(EV71)的基因亲缘关系,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病原学资料.方法 采用RT-PCR扩增标本中EV71的VP1编码区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序及序列分析.利用MEGA6.06与GenBank代表株进行核苷酸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兵团37株EV71流行株之间VP1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7.3%~100.0%和93.1% ~100.0%,均为C4a基因亚型,分别处于7个相对独立的小的进化分支,流行株与代表株相比共有28处氨基酸位点发生了变异,有9株在第283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由S(丝氨酸)到T(苏氨酸)的变异,在293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由A(丙氨酸)到S(丝氨酸)的变异.结论 兵团2011-2016年EV71流行株均为C4a基因亚型,与代表株相比VP1区有28处氨基酸位点发生了变异,有9株流行株在283和293氨基酸位点发生了共同变异.
-
厦门地区孕妇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厦门地区孕妇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率及特征.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收集在厦门市湖里区妇幼保健院建卡、产检的910名孕妇血清;对计划于该院分娩的孕妇(前瞻性亚组)收集第二份产检血清.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EV IgM和抗-HEVIgG抗体;对抗-HEV IgM阳性血样进行HEV RNA检测,抗-HEV IgG阳性血样进行IgG定量检测.结果 910名孕妇中8人抗-HEV IgM阳性(0.88%,95% CI 0.45% ~1.73%),其中3人HEV RNA阳性,病毒载量介于600 ~ 700 copies/ml;140人抗-HEV IgG阳性(15.38%,95% CI 13.19% ~17.68%),几何平均浓度0.385 Wu/ml(95% CI0.332 ~0.445 Wu/ml);抗-HEV IgG抗体阳性率存在年龄累积效应.前瞻性亚组共随访150名孕妇,其中4人随访期间出现血清抗-HEV IgM或IgG阳转,新发感染率10.7/100人年(95% CI 3.39 ~ 25.7/100人年),未观测到不良妊娠结局出现.结论 厦门地区孕妇HEV感染率较低,但孕期HEV新发感染风险远高于一般人群,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明确孕期发生HEV感染的疾病负担.
-
六株不同地区分离的H7N9流感病毒假病毒制备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 选择不同地区分离的H7N9亚型流感病毒代表株,制备各代表株的假病毒,为H7N9疫苗对不同地区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评价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对29株H7N9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获得6株不同地区H7N9亚型流感病毒代表株病毒;采用基于慢病毒载体的假病毒包装系统,以HA与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作为包膜质粒,包装获得6株带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假病毒;通过电镜负染、Western blot检测、感染MDCK后的荧光素酶读值和血凝试验等了解6株假病毒的生物学特性,通过血清交叉中和试验了解其在中和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情况.结果 筛选获得6株不同地区分离的H7N9流感病毒代表株并制备了相应的假病毒颗粒,电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流感病毒形态,Western blot可检测到HA、NA和P24的表达;滴度测定结果显示6株假病毒对MDCK细胞的感染力为104~ 105TCID50/50μl,血凝活性可达64~ 512;SH1上海株H7N9 HA疫苗免疫血清针对6株流感假病毒100TCID50剂量的中和效力不同,提示6株假病毒可用于疫苗的交叉免疫效果评价.结论 成功获得6株H7N9不同地区代表株流感假病毒,为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奠定了基础.
-
2006-2015年成都地区5岁以下病毒性腹泻住院患儿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 对成都地区5岁以下急性腹泻病患儿进行病毒学监测,了解引起腹泻常见病毒的流行特征,为指导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消化科2006年3月至2015年6月5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粪便标本,并送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毒RNA提取与检测,并记录患儿临床资料.采用ELISA、RT-PCR方法对轮状病毒抗原进行检测与分型;采用RT-PCR方法对杯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进行检测与分型.结果 共收集1~59月龄腹泻住院患儿粪便标本份共2 331份(男1 446份,女885份),阳性检出率58.0%,以7~12月龄为好发年龄.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28.3%,11 ~12月份为流行季节.杯状病毒阳性检出率23.3%,9月份为流行季节,诺如病毒GII为主要感染株,未发现暴发流行.星状病毒阳性检出率1.5%,主要于1~3月份检出.腺病毒阳性检出率5.1%,主要于5~8月份检出,2011年有过小流行.2007年以后,轮状病毒的检出率较前明显下降,而同时杯状病毒检出率逐年升高,2010-2015年杯状病毒成为引起5岁以下患儿腹泻的主要病毒之一.绝大多数病毒性腹泻患儿为急性病程(91.2%),以轻度脱水为主,其次为中度脱水,无重度脱水.可伴消化道外表现,轮状病毒的消化道外表现较杯状病毒多见,但在随访中均恢复正常.结论 病毒性腹泻是5岁以下儿童急性腹泻病常见原因,成都地区以轮状病毒、杯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
-
HCMV感染致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活化和氧化应激的作用
目的 初步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致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以HCMV AD169株感染HUVEC,24 h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粘附分子VCAM-1 mRNA的表达.通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中一氧化氮(N0)含量的变化.结果 HUVEC感染HCMV后24 h,VCAM-1 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HCMV后0~36 h的不同时间点,感染组细胞培养上清中NO含量均较对照组增加,呈现时间依赖性,各时间点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MV感染可增强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活动,可能在血管内皮细胞活化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禽流感病毒H7N9神经氨酸酶的优势线性B细胞抗原位点的预测及确定
目的 确定禽流感病毒H7N9神经氨酸酶的优势线性B细胞抗原位点.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中的Protean程序分析禽流感病毒H7N9神经氨酸酶氨基酸序列的亲水性、抗原性和表面可及性,计算不同区段上述指数的加权平均值,预测出潜在的优势线性B细胞抗原位点并进行人工合成.利用多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多肽-ELISA)检测各预测片段与明确感染H7N9患者血清的反应性,同时以未感染H7N9的正常人血清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根据抗原性、亲水性和表面可及性指数均较高的特点,共预测出7个潜在的神经氨酸酶线性B细胞抗原位点,分别为A、B、C、D、E、F和G多肽-ELISA实验结果证实各预测表位均与H7N9患者血清发生阳性反应.结论 成功预测及确定了禽流感病毒H7N9神经氨酸酶优势线性B细胞抗原位点,为抗原分子特异性研究和抗体制备奠定了基础.
-
2012年云南省边境地区蚊虫及蚊传虫媒病毒调查
目的 了解云南省南部边境地区蚊虫中虫媒病毒的分布特点,为虫媒病毒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7-8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和普洱市江城县整董镇采集蚊虫标本,用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使用蚊媒病毒种属特异性引物对阳性病毒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 共采集蚊虫标本6属17种18714只.三带喙库蚊为当地优势蚊种,占蚊虫采集总数的59.74%(11 179/18 714只).从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23株病毒分离物,其中2株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3株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2株盖塔病毒(Getah virus,GETV)、4株版纳病毒(Banna virus,BAV)、9株浓核病毒(Densovirus,DNV)和3株套式病毒(Nam Dinh virus,NDiV).结论 云南省边境地区不仅蚊虫种类丰富,而且蚊虫携带多种虫媒病毒.
-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在宫颈病变进展中的风险研究
目的 探讨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妇科初诊的4 095例宫颈癌筛查结果为HPV阳性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HPV型别流行病学特征及HPV阳性者的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型HPV在宫颈癌前病变进展中的风险值.结果 浙江省台州地区女性宫颈HPV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52、16、58、39和56;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lial neoplasm,CIN)女性中HPV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6、52、58、33和3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16、33感染者致CIN2+风险性较大,回归系数OR分别为3.670(95% CI:2.399 ~5.612,P<0.05)、2.045 (95%CI:1.087 ~3.848,P<0.05).CIN2+女性中,细胞学结果为NILM: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V16感染者致CIN2+的风险较大,回归系数OR=2.539(95%CI:1.622 ~3.976,P=0.000);细胞学结果为意义未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i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known significance,ASCUS):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V16、58感染者发生CIN2+的风险较大,回归系数OR分别为1.911 (95% CI:0.530 ~6.893)、1.757(95%CI:0.557 ~5.548).结论 高危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对宫颈细胞学阴性、ASCUS患者临床处理时的重要参考指标,更精确宫颈癌筛查风险分层.
-
深圳市H5N6、H7N9流感病毒HA-UTR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H5N6、H7 N9流感病毒HA基因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的分子特征.方法 使用MEGA7.0、DNAStar7.1.0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全球及深圳H5N6、H7N9流感病毒HA基因的UTR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及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3株2014-2015年深圳市H5N6病毒与其他H5NX病毒株比较,HA-3'UTR核苷酸同源性为77.4%~100%,H5N6-HA-3'UTR未见明显突变位点;HA-5'UTR核苷酸同源性为91.7% ~ 100%,H5N6-HA-5'UTR第24、31位发生突变.11株2013-2014年深圳市H7N9病毒与其他H7NX病毒株比较,HA-5'UTR核苷酸同源性为81.2% ~100%,H7N9-HA-5'UTR在第2~6、9、10、12及15 ~ 17位发生多位点突变.结论 深圳市人感染H5N6及H7N9病毒HA的UTR保守区高度同源性及其可变区具有基因多态性.
-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体内一氧化氮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研究
目的 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ICH)患者体内一氧化氮(N0)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方法检测56例ICH患儿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NO和eNOS的水平,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患儿肝功能、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拷贝数的关联.结果 ICH组NO和eNOS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CH组中ALT异常组NO和eNOS水平显著高于ALT正常组(P<0.05).ICH组中NO和eNOS的水平与ALT呈明显正相关(r=0.682,r=0.746,P<0.05),但与HCMV-DNA拷贝数无显著相关性(r=-0.087,r=-0.134,P>0.05).结论 ICH患儿体内NO以及eNOS水平显著升高,与患儿肝脏功能损伤呈正相关.
-
血清胱抑素C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血清胱抑素C以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MMP-9/NGAL-1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并发AKI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以31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作对照,观察了102例HBV相关ACLF入院时以及AKI发生时血清胱抑素C以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MMP-9/NGAL-1的变化及其与AKI发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102例HBV相关ACLF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CHB对照组(t=3.609,P=0.000),而NGAL、MMP-9/NGAL-1水平ACLF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016,P=0.003;t=7.514,P =0.000).102例ACLF患者中33例(32.4%)发生AKI.发生AKI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非AKI组(t=4.543,P=0.000),而MMP-9/NGAL-1和NGAL水平AKI与非AKI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5,P=0.368;t=0.061,P=0.952).在AKI患者中血清肌酐<1.5 mg/dl和SCr> 1.5mg/dl患者间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KI患者(P=0.022,0.00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清胱抑素C、TBIL、血钠以及肝性脑病、年龄是HBV相关ACLF患者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HBV相关ACLF并发AKI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而NGAL、MMP-9/NGAL-1的变化可能与ACLF病情有关.
-
ARID1A基因突变体的构建及其在肝癌细胞中的过表达鉴定
目的 构建人类染色体重塑复合物SWI/SNF(Switch/Sucrose NonFermentable)中重要组份ARID1A(A-T rich interaction domain)的突变过表达载体,并检测野生型ARID1A基因及突变型ARID1A基因在肝癌细胞株HepG2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overlap PCR技术构建在野生型质粒pcDNA6-ARID1A基础上构建结构域缺失突变体pcDNA6-ARID1A/△ARID以及pcDNA6-ARID1A/△DUF3518;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野生型质粒以及构建的突变型质粒转染到肝癌细胞HepG2中进行过表达;通过Real-time PCR以及Western blot技术对野生型及突变型ARID1A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鉴定.结果 经双酶切后SDS-PAGE分析以及测序验证,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6-ARID1A的突变型质粒pcDNA6-ARID1A/△ARID以及pcDNA6-ARID1A/△ DUF3518;通过Real-time PCR以及Western blot的方法验证,ARID1A及ARID1 A/△ARID在肝癌细胞株HepG2中成功过表达,而ARID1A/△ DUF3518蛋白可能降解.结论 成功构建ARID1A功能域缺失型突变体,并在肝癌细胞株HepG2中稳定过表达ARID1A及ARID1A/△ARID;ARID1A/△ DUF3518蛋白的缺失暗示DUF3518结构域可能起着稳定蛋白结构的功能.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K细胞功能与干扰素疗效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NK细胞频数及功能分子与干扰素α(Interferon-alpha,IFNα)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免疫清除(Immune clearance,IC)期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患者在基线及治疗12和24周静脉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56+ NK细胞、CD56brightNK细胞和CD56dimNK细胞频数及NK细胞表面受体IFNAR2和NKp46的表达.血浆HBV DNA、HBsAg、HBeAg含量及肝功能由北京地坛医院检验科提供.结果 本实验共入组41例IC期经Peg-IFNα-2a治疗患者,包括21例应答不佳(Poor response,PG)患者和20例应答(Good response,GR)患者,结果显示:与基线比较,GR组CD3-CD56+NK细胞频数在治疗24周升高(11.74,5.69% ~ 18.15% vs 13.7,9.36% ~20.18%,P>0.05),在PR组同样升高(8.94,6.26% ~14.15% vs 12.5,7.64%~16.55%,P>0.05).GR组CD56brightNK细胞频数在治疗24周显著升高(9.49,6.2%~12.48%vs 12.98,7.75% ~20.93%,P>0.05),在PR组也同样显著升高(11.45,8.27% ~19.13% vs 17.52,12.3% ~ 22.42%,P=0.0239).GR组NK细胞NKp46表达水平在治疗24周显著升高(90.55,83.8~ 94.78 vs 93.8,92.28 ~ 96.4,P=0.0263),而PR组却未升高(95,90.6 ~ 96.15 vs 94.3,92.1~95.6,P>0.05).GR组NK细胞NKp46high表达水平在治疗24周显著升高(12.4,8.58~ 19.08 vs 39.3,23.15-49.3,P=0.0011),其升高幅度显著高于PR组(14.2,9.78 ~ 17.65 vs 27.58,19.13 ~36.56,P=0.006).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Peg-IFN-α-2a治疗后外周血CD3-CD56+ NK细胞和CD56bright NK细胞频数升高,对Peg-IFN-α-2a治疗应答患者NK细胞上NKp46表达上调,而且Peg-IFN-α-2a治疗使NKp46high表达显著上调,尤其在应答患者.
-
依赖HIV-1Tat的毒素蛋白MazF表达系统的建立
目的 建立HIV-1 Tat依赖的MazF表达载体pcDNA3.1-GFP-HA-MazF-U3TAR系统.方法 分别扩增HIV-1 U3TAR和MazF基因片段,通过重叠PCR将U3TAR和MazF连接起来,并TA克隆到pMD18T载体中.通过PCR为MazF引入HA标签,获得U3TAR-MazF-HA.经过双酶切和连接反应,将U3TAR-MazF-HA反向插入到pcDNA3.1,获得pcDNA3.1-HA-MazF-U3TAR.将GFP基因正向插入到MazF基因之后,为该载体引入了荧光报道基因,获得pcDNA3.1-GFP-HA-MazF-U3TAR.结果 与pcDNA3.1-tat-flag的共转染实验证明,构建的MazF表达载体pcDNA3.1-GFP-HA-MazF-U3TAR是Tat依赖的.对比pcDNA3.1-GFP-HA-MazF-U3TAR单转染的细胞,共转染的细胞具有更少的绿色荧光信号,表明表达的MazF可以下调报道基因GFP的表达.结论 pcDNA3.1-GFP-HA-MazF-U3TAR的构建,为探索基于MazF的艾滋病基因治疗方案提供了载体工具.
-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结合横向流体试纸条快速检测人腺病毒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人腺病毒等温核酸扩增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人腺病毒hexon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引物及探针、优化反应时间和温度、用横向流体试纸条(LFD)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建立人腺病毒RPA-LFD快速检测方法,评价该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并与Real-time PCR法比较.结果 RPA-LFD方法检测人腺病毒的低检出限为2拷贝DNA分子/反应,且与其他呼吸道病原无交叉反应,临床样本检测结果与Real-time PCR法一致性为100%.结论 建立的RPA-LFD方法具有敏感性、特异性高、快速且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等优点,为人腺病毒快速检测提供了新工具.
-
2015-2016年度中国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疫苗候选株的制备及鉴定
目的 为获得2015-2016年度中国流行的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疫苗候选株,制备流感病毒重配株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经典重配的方法,将H1N1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株与H3N2亚型的鸡胚高产重配母本株(X-157株)在鸡胚上进行混合培养.用H3亚型的HA蛋白抗血清和X-157株全病毒抗血清对混合培养病毒进行阴性筛选.阴性筛选后HA滴度较高的病毒用Real-Time PCR法对表面蛋白基因型进行鉴定.对表面蛋白基因型正确的毒株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法鉴定其内部基因组成.进一步对HA和NA基因进行Sanger法测序,并用表面基因无氨基酸位点突变的毒株免疫雪貂,进行双向血凝抑制(Two-way 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HI)试验.结果 Real-Time PCR筛选出5株表面蛋白基因型正确的毒株.经内部基因鉴定其中4株为6+2组成,1株为5+3组成.5株重配株的HA和NA基因均未发生氨基酸位点突变.5株重配株HA滴度均维持在1 024以上.终选取的12号重配株免疫原性良好,HI滴度达5 120,双向HI试验均通过.重配后疫苗株在鸡胚上的产量是重配前野毒株的64倍.结论 成功制备了2015-2016年度中国流行的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疫苗株,为疫苗贮备和疾病防控奠定了基础.
-
人血清中寨卡病毒微量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目的 建立人血清寨卡病毒(ZIKV)微量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并用10例经核酸检测和/或病毒分离确诊的寨卡输入病例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样本进行分析验证.方法 采用分离自输入寨卡病例的寨卡病毒株开展组织培养微量中和抗体测定,在BHK21、VERO和VERO-E6 3种细胞系中选择感染寨卡病毒后能产生典型CPE的细胞系制备病毒储备液,滴定病毒滴度;使用100TCID50的病毒液与连续4倍稀释的经56℃ 30 min灭活的血清于37℃中和2h,然后加入细胞悬液.5%二氧化碳培养箱孵育,逐日观察CPE.结果 BHK21、VERO和VERO-E63种细胞系对寨卡病毒感染的敏感度不同,其中VERO细胞为敏感,可出现典型的CPE;应用VERO细胞系建立寨卡病毒微量中和抗体检测方法能准确反映寨卡确诊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水平,并能作为一种特异性诊断方法.结论 寨卡病毒微量中和抗体检测方法不仅可用于人感染寨卡病毒的实验室诊断,还可用于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miR-155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miR-155是一个典型的多功能miRNA,由其下游基因介导,参与了炎症、免疫、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miR-155在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pstein-Barr病毒、肠道病毒71型等病毒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能够通过影响JAKs/STATs信号通路、TLRs/NF-κB信号通路来调控病毒的复制及机体的抗病毒反应.
-
病毒性肝炎专业研究生教学的思考
目前病毒性肝炎研究生学位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这种培养方式无法将临床思维和科研思维有机结合.良好的科研思维和临床基础相结合利于人才培养.未来病毒性肝炎研究生的培养既要求学生有临床基础,又要求学生有严谨的科研思维.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1 02 03 04 |
1998 | 01 02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