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Nursing 중화현대호리잡지
- 主管单位: 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682/R
- 国内刊号: 何成伟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智能及身体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智能及身体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8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78例早产低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后评估患儿智能发育状况,并测量两组患儿的身高与体重.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及感官发育指数、身高、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早产低体重儿身体及智能发育,可以更好地改善患儿预后,促进其健康成长.
-
预警分级管理在老年病科压疮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预警分级管理在预防老年病科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2016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12月预警分级管理实施前的住院患者1 609例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预警分级管理实施后的患者1 89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由老年病科压疮护理小组利用预警分级管理中的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EMA)方法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针对高风险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预警分级管理措施实施前老年病科压疮发生率为2.61%,实施后为0.85%,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预警分级管理制度可以针对老年病科压疮的关键风险因素,改善压疮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降低压疮的发生风险.
-
尿管持续引流在宫颈癌根治术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尿管持续引流在宫颈癌根治术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术后均留置尿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于下床活动时尿管保持夹闭状态,术后第14天由专人负责,明确膀胱功能已恢复,在患者有尿意的情况下拔除尿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持续引流尿液,尿管留置期间不给予夹闭,于术后第14天拔除尿管.比较两组首次排尿量、膀胱残余尿、再置尿管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量、残余尿、再置尿管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拔管前持续引流没有增加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也有利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预见性复温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见性复温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的影响.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2016年1—8月收治的67例急诊创伤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8月收治的72例急诊创伤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开展预见性复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体温、寒颤、心律失常及自发性低体温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急诊科时体温(36.38±0.21)℃、入急诊科1 h后(36.72±0.3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241、18.039;P<0.01).观察组患者入急诊科时寒颤发生率15.94%,入急诊科1 h后17.3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326、19.141;P<0.01).观察组自发性低体温发生率为30.43%,对照组为4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1,P=0.030).结论 预见性复温能够有效减少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风险.
-
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压力调适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肿瘤专科护士压力调适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减轻肿瘤专科护士工作压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7年6月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科护士70名,采用逆境商数(AQ)量表评估其压力调适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护士压力调适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肿瘤专科护士压力调适水平为(14.66±4.57)分,处于中下水平.其中,压力应对自如(25~36分) 15名,应对适度(13~24分)34名,应对困难(≤12分)21名.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护龄、学历及职称护士压力调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龄、学历及职称为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压力调适水平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护龄越长、学历及职称越高的护士,职业压力调适水平越高.
-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生后与产妇立即皮肤接触90 min对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为促进母乳喂养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分娩的160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名.对照组于产后进行新生儿日常护理,观察组于产后实行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至少90 min,当新生儿出现喂养信号时,鼓励母亲开始母乳喂养.对照组后期失访14名,观察组失访5名.对两组新生儿母乳喂养启动时间、纯母乳喂养、首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等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两组新生儿觅食出现时间、开始含接时间、开始吸吮时间、吸吮结束时间、首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90 min内完成母乳喂养率、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在30 min内启动母乳喂养率、出院前母乳喂养率、出院前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出生后与产妇立即皮肤接触90 min,能够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并有利于尽早启动母乳喂养,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值得采纳及推广应用.
-
微信平台自我管理项目对肠造口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自我管理项目对肠造口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大连市某三甲医院结直肠癌诊疗基地接受结直肠癌造口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3—8月的患者为对照组,以2015年9月—2016年2月的患者为干预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指导,干预组采用微信平台自我管理项目进行管理,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干预、微信群干预、肠造口日记监测和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120例患者实际完成研究111例,干预组为56例,对照组为55例.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的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组造口护理管理、日常生活管理、信息管理、心理管理及总体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高于对照组,在干预后1、6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平台自我管理项目能提高肠造口出院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
急诊护士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急诊护士创伤后成长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温州市6所三级医院的300名急诊护士,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和心理弹性问卷(CDRS)进行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进行急诊护士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分析.共发放问卷300份,获得有效问卷253份.结果 253名急诊护士创伤后成长总分为(49.81±16.42)分,心理弹性问卷总分为(58.39±10.09)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诊护士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315,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时间和心理弹性是急诊护士创伤后成长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急诊护士的创伤后成长水平较低,年龄、工作时间和心理弹性对其有影响.急诊护理管理者应更加关注急诊护士创伤后的成长水平,提高其心理弹性,以提升急诊护士创伤后成长状况.
-
延续性护理在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了心力衰竭再入院的内涵和研究现况、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提供者,重点阐述了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8种延续性护理模式,提出当下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我国应用延续性护理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提供参考.
-
银离子敷料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糖尿病足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以长病程、难治愈、高心理负担、高经济负担、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为特点,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预后带来严重威胁.含银敷料是一种新型伤口抗菌敷料,已成功用于多种伤口的治疗.本文对银离子敷料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美国连续性记录与评估工具的开发应用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的连续性记录与评估工具(CARE)是一套针对患者照护需要进行连续及一致性评估和记录的综合性工具.CARE能客观反映照护层级、建立支付依据、监控服务质量并且支持健康信息数据跨不同服务机构的交换及分享,终目标是建立以单一评估工具为整合机制,以需求为基础,衔接急性期医疗服务、急性后期服务、长期照顾的连续性服务体系.本文对CARE的开发背景和过程、CARE工具的组成和应用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体系的借鉴,进而促进"以人为中心"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的建立.
-
护士对老年患者疼痛评估知信行量表的汉化与信效度检验
目的 汉化护士对老年患者疼痛评估知信行量表(TENAP),并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 采用Brislin双人翻译与回译模式及专家咨询法,对英文版TENAP量表进行汉化,对210名老年相关科室的护士进行现况调查,检测其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TENAP量表由认知分量表和行为分量表2部分构成,共有18个条目,认知分量表共12个条目,经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3个公因子(老年疼痛、药物镇痛、疼痛评估),累计贡献率47.035%,各因子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778~0.800,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56,重测信度为0.762.行为分量表共6个条目,提取出1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52.097%,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3,重测信度为0.815.中文版TENAP全部条目的平均内容效度(S-CVI/Ave)为0.92,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1.0.结论 中文版TENAP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价我国护士对老年患者疼痛评估知信行状况.
-
包容型领导对护理人员组织绩效及授权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包容型领导对护理人员组织绩效的影响,并检验授权行为的中介作用.方法 2016年11—12月,采用包容型领导量表、授权行为量表及团队绩效量表对哈尔滨市2所三级甲等公立医院293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93份,有效回收问卷251份.采用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和处理数据.结果 251名护理人员包容型领导量表得分(5.28±1.184)分,授权行为量表得分(5.25±1.216)分,团队绩效量表得分(5.71±1.233)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包容型领导与护理人员授权行为、组织绩效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42、0.605;P<0.05),护理人员授权行为和组织绩效呈正相关(r=0.615,P<0.05).多元线性阶层回归分析显示,包容型领导对护理人员授权行为和组织绩效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护理人员授权行为在两者之间扮演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包容型领导方式能提升下属护理人员高水平的授权感知,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提高护理组织绩效.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与角色适应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及角色适应的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7年4—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温州市3所三甲医院NICU收治的患儿母亲300名,采用NICU患儿及父母人口学特征调查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和角色适应调查问卷对患儿母亲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NICU患儿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问卷300份,获得有效问卷273份.结果 273名NICU患儿母亲Mishel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总分(98.58±11.78)分,角色适应总分(59.84±8.16)分,NICU患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与角色适应呈负相关(r=-0.230,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中的复杂性和信息缺乏是NICU患儿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NICU患儿母亲角色适应水平较低,其疾病不确定感可以预测角色适应水平.NICU护理工作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患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以提高其角色适应水平.
-
新建医院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特点调查
目的 了解新建医院的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特点,找出职业暴露高风险点,针对性地制定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发生职业暴露情况,包括人员性别、年龄、工龄、职业、暴露场所、暴露时间、暴露的部位、环节、暴露源感染情况等方面,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59例感染性职业暴露,其中锐器伤52例(88.1%),血液体液暴露7例(11.9%).发生职业暴露人员以护士居多(45名,76.3%),其次是医生(11名, 18.6%);年龄中位数26岁;工作年限中位数2年.暴露地点以病房为主(26例,44.1%),其次是手术室(17例,28.8%).锐器伤部位以手指为主(44例,84.6%).锐器以针头为主(38例,73.1%),锐器被污染的比例占80.4%.暴露原因主要是自己(41例,77.5%).暴露源病原体以乙肝为主(27例,45.8%).院感办追踪随访暴露者,目前未发现感染现象.结论 新建医院开业前应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管理体系,对暴露高风险点进行控制,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规范操作,减少感染发生.
-
急诊科护士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急诊科1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组织支持量表(SPOS)和卡劳斯克/米勒满意度量表(MMS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MMSS总均分为(2.81±0.88)分,SPOS总均分为(3.09±0.88)分;急诊科护士MMSS总分与SPOS总分呈正相关(r=0.74,P<0.01).结论 管理者应创造良好的组织支持系统,从而提升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
巧用干燥真空采血管制作消化内镜病理标本瓶
消化内镜在消化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胃肠镜检查的大优势就是能取活体组织行病理诊断,是消化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目前医院活检病理标本瓶花样繁多,但对标本固定液的挥发和标本的密封都缺乏相应的措施和方法.笔者利用干燥的真空采血管制作病理标本瓶,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 -
一种灌注模型用精确石膏水粉比组合量具的设计与应用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超硬石膏通常为整箱的大包装形式,其实际取用量常因患者实际而出现量小且各不相同的情况.由于缺乏统一的器皿盛取,临床医务人员多凭经验操作造成模型精准度下降等现象.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超硬石膏水粉比例是医务人员关注的热点.因此,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设计了一种灌注模型用精确石膏水粉比组合量具,使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腹盆部肿瘤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的研究进展
腹盆部肿瘤手术患者是DVT风险为高危的群体之一,其围术期DVT预防管理与普通外科患者有所区别,但目前实践中仍缺乏较为统一的预防规范.本文总结了腹盆部肿瘤手术患者DVT的高危因素及风险评估方法,并将着重介绍日常护理、物理机械、抗凝药物3类预防措施,探讨联合预防和延长预防期限的研究成果,从而归纳出在腹盆部肿瘤患者围术期已达成共识的DVT预防方案.
-
《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解读:院内管理
目前中国住院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现况并不乐观,母乳喂养管理涉及众多方面,包括医院管理、医护人员、患儿家属.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开展与管理面临众多挑战,本研究针对2018年发布的《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中关于母乳接收、解冻、喂养、质量控制等院内管理内容加以解读,期待对我国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血栓弹力图在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DVT和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5月河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00例下肢静脉曲张行大隐静脉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99例.观察组于术前24 h应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估,评分≥3分的患者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1 、3 、7 d进行TEG监测,并进行分级干预.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并根据血常规和凝血常规检查结果,采取经验性抗凝预防措施.术后1周通过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包括浸透敷料的出血、切口出血、皮下血肿.结果 观察组发生DVT 1例(0.99%),对照组发生DVT 8例(8.08%);观察组发生浸透敷料的出血3例,切口出血2例,皮下血肿5例;对照组发生浸透敷料的出血10例,切口出血9例,皮下血肿13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静脉曲张行大隐静脉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患者采用TEG动态监测联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分级干预,降低了DVT发生率和出血发生率,有效避免了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
基于Caprini模型的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早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以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分为参考,分析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发生早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12月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8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1周即确诊为并发肺栓塞的患者资料为观察组,按照1:3的比例,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同期接受相同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以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分,对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中的危险因素及肺叶切除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Caprin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VTE中危和高危患者比例为78.6%,对照组为20.2%,两组患者危险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观察组患者作为因变量,以临床基线资料中的16个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5 kg/m2、吸烟史、术前血浆D-二聚体高于临界值与术后患者发生VTE的风险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3.354、5.639、3.084;P<0.05).结论 Caprini风险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而长期大量吸烟、体重严重超标及术前血清D-二聚体检测结果高于临界值可能是该类患者发生VTE的高危因素.
-
术中下肢保温措施对老年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中实施下肢体表保温措施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PFNA手术的10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SAS软件随机数列分为试验A组、试验B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术中实施常规手术铺巾,试验A组、B组患者术中分别使用温度为36.5 ℃和37.0 ℃恒温保温毯进行下肢体温护理.比较术前、手术结束时、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3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浓度和DVT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A组手术结束时、术后第3天和第7天血清D-二聚体浓度分别为(97.45±78.15)、(288.27±105.34)、(361.45±103.07)μg/ml,均低于试验B组[(123.42±79.78)、(349.76± 113.83)、(417.13±114.45)μg/ml]和对照组[(145.97±68.26)、(351.83±158.99)、(441.76±149.22)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术后DVT的发生率为2.8%,低于对照组的19.4%和试验B组的8.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采用36.5℃的下肢保温措施可降低患者术后血清D-二聚体浓度和DVT的发生率.
-
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控指引的制订及应用
目的 构建老年卧床患者下肢DVT防控指引,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及访谈病区医护人员、回顾性查阅老年卧床患者并发DVT病例,分析老年卧床患者DVT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循证实践指南制定防控指引,通过建立老年卧床患者DVT防控团队及流程,实施Caprini和Padua血栓风险评估、制作相关健康指导视频及质量控制等措施.于2017年2月开始开展老年卧床患者DVT防控指引的临床应用.比较实施前(2016年5月—2017年1月,n=112)和实施后(2017年2—11月, n=99)老年卧床患者DVT发生情况及血液淤滞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防控指引后,老年卧床患者血液淤滞检出率由6.3%(7/112)升至15.2%(15/99),而DVT发生率由8.9%(10/112)降至2.0%(2/9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58、4.676;P<0.05).结论 基于DVT预防管理指南的防控指引可降低住院老年卧床患者DVT发生的风险.
-
两种风险评估工具在危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预测价值的比较
目的 评价2种风险评估工具预测危重症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分别用Autar DVT风险评估量表和Caprini DVT风险评估量表对2016年1—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综合ICU收治的221例重症患者进行 DVT风险预测.统计比较2种评价工具的预测效果.结果 Autar DVT风险评估量表和Caprini DVT风险评估量表预测该组病例DVT形成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25、0.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ICU住院患者DVT形成可能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2种工具在预测ICU住院患者DVT形成方面都可取、可信,但是Caprini DVT风险评估量表预测价值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