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art and Heart Rhythm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2095-6568
  • 国内刊号: 11-934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郭继鸿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脏病变临床分析

    作者:邓金刚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脏病变的发生情况、临床表现以及心电图等检查在心脏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人民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109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心脏病变临床表现与体征、相关检查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相关数据,得出相应结论.结果 109例SLE有心脏病变的患者共62例,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心慌55例(50.46%)、气急38例(34.86%)、胸闷24例(22.02%)、心前区不适19例(17.43%)、心前区疼痛11例(10.09%)、心衰2例(1.83%)、心肌梗死1例(0.92%).所有患者中有99例患者进行过心电图检查,其中有58例存在异常,占53.21%.其中T波改变47例(43.12%),窦性心动过速41例(37.61%)为常见;109例病例中有75例进行过心脏超声和/或胸部X线检查,其中有29例显示异常,占26.61%,所提示的异常依次为:心包积液18例(16.51%),心包粘连5例(4.59%),心脏增大15例(13.76%),二尖瓣轻度脱垂2例(1.83%)、二尖瓣轻度返流1例(0.92%).结论 SLE患者心脏病变较常见,心脏超声/胸片可发现部分心脏异常,虽然这些常规检查特异性有限,但可作为无创伤性检查反复进行,以尽早发现可能的心脏病变.有关心脏病变与SLE之间的关系尚待深入研究.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庞英;梁明亭;马建群;杨永;张静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兔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关键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rhEPO对兔MI/RI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MI/RI组)和药物组(rhEPO组).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MI/RI模型.rhEPO组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同时注入rhEPO(1 000 U/kg),对照组注入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缺血前、缺血60 min、再灌注60 min和再灌注180 min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浓度;取缺血区心肌组织,检测其凋亡指数以及凋亡关键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水平;制作光镜和电镜标本,观察心肌组织大体形态结构和超微组织结构.结果 血清CK-MB浓度随缺血及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缺血前rhEPO组与MI/RI组血清CK-MB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60 min、再灌注60 min、再灌注180 min时,rhEPO组血清CK-MB浓度均显著低于MI/RI组(均P<0.01).与MI/RI组相比,rhEPO组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下降(P<0.01),凋亡关键蛋白酶Caspase-3表达水平亦显著下降(P<0.01).rhEPO组心肌组织细胞大体形态结构及超微组织结构损伤均较MI/RI组减轻.结论 rhEPO对兔MI/RI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稳定心肌细胞膜结构、减少心肌酶释放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rhEPO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发挥作用.

  •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稳心颗粒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楠;孙萌;王睿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内治疗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62例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A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术后抗心律失常治疗常规使用胺碘酮,试验组术后抗心律失常治疗使用胺碘酮和稳心颗粒.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空白期内发生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次数及严重程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房速、房扑、AF及合计发作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房速、房扑、AF及合计发作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可显著减少阵发性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内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发生.

  • 波生坦预防大鼠颈动脉再狭窄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彦红;吴桂平;付鑫;李颖;曲晓婷;王涤非

    目的 探讨波生坦对大鼠颈动脉再狭窄的预防作用及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关系.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和波生坦组.损伤组及波生坦组模拟临床PTCA过程行左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波生坦组给予波生坦100 rg/(kg·d)灌胃(术前1d直至处死).在此基础上观测术后7d、14d时内膜面积管腔狭窄指数,并于术前及术后1周测定血清VEGF水平.结果 波生坦组术后14 d血管内膜面积及管腔狭窄指数显著低于损伤组(P<0.001).术后7d损伤组、波生坦组血清VEGF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波生坦组VEGF增幅高于损伤组,且术后7d血清VEGF水平与管腔狭窄指数呈线性负相关.结论 波生坦组可通过抑制血管内膜过度增生、升高血清VEGF水平预防再狭窄,有利于术后血管再内膜化.

  • 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影响因素及临床价值

    作者:王岚;郭丹杰;牛亚芊芊;薛琳;张天宏;韩春颖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且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22例,根据是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143)及非冠心病组(n=79).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家族史),合并疾病,冠脉病变情况,超声心动图以及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P=0.003,OR=11.112,95%CI2.258 ~54.784)、低龄(P=0.016,OR=0.916,95%CI 0.854~0.984)、Bruce分级(P=0.006,OR=3.453,95%CI1.424 ~8.373)及射血分数(P=0.029,OR=1.103,95%CI1.010 ~1.204)是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女性、低龄、较高的Bruce分级和射血分数是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冠心病其它危险因素(如肥胖、吸烟、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及平板运动试验其它参数(ST段压低程度及持续时间、心率与血压反应、ST/HR)不是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

  • 354例急诊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快速识别方法和要点探讨

    作者:王东

    目的 探讨急诊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快速识别方法,以免延误佳治疗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急诊救治的354例初诊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自述情况、病史、心电图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统计,筛选出9个可能对诊断有影响的因素:年龄、性别、体质指数、饮酒、吸烟、首次诊断时间、合并其他疾病、医师专业程度、梗死部位.对这9个因素进行误诊率单因素分析,并进一步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54例患者中由于症状不典型早期误诊39例,误诊率为11.0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其他疾病、医师水平、首诊时间、发生心肌梗死部位均显著影响诊断准确率.结论 不典型AMI诊断应该进行全面诊断、综合分析,对于疑似患者,行包括心电图、血液生化检查、询问病史等检查,对符合以上高误诊因素的患者应重点观察和诊断,随时关注其病情变化,请其他科室专家协助进行诊断.

  • 心率减速力、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宋玮;周发展;闫文菊;郭忠秀;丰伟;张焕轶

    目的 探讨心率减速力(DC)、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因AF在泰安市中心医院住院并首次行射频消融术的AF患者70例,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分为未复发组45例,复发组25例.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DC值、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及hsCRP并进行比较,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别对DC值、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hsCRP及两两联合、三者联合进行受试ROC曲线绘制,评价三者对AF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复发组患者DC值(5.78 ±0.99)ms、hsCRP(1.85±0.77) mg/L高于未复发组(4.93 ±0.95) ms、(1.39±0.61) mg/L,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0.095±0.013)mV小于未复发组(0.110 ±0.017) m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C(OR=3.99,95%CI:1.36~ 11.68,P=0.012)、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OR=0.000,95% CI:0.000 ~0.000,P=0.013)、hsCRP(OR=5.15,95%CI:1.11~23.78,P=0.036)是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DC值、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hsCRP预测AF术后复发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1、0.741、0.667,三者联合预测AF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曲线下面积为0.837,高于各自值及两两联合(P<0.05).结论 DC、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及hsCRP与AF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具有显著相关性,联合检测三者对预测AF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华元;刘建修;廖远雄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入组的1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吸氧等基础抗HF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CHF合并AF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HF合并AF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CHF合并AF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点.

  • 三维标测减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射线曝光时间研究

    作者:王睿;张楠;王瑞华;高佳;赵志强;贾永平;孙萌

    目的 比较三维与二维标测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射频消融射线照射时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5例,按照射频消融术中标测方法分为二维组(32例)与三维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即刻消融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三维组与二维组在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与二维组比较,三维组X线透视时间明显减少,主要减少了消融导管透视时间(P<0.05).结论 三维标测可明显减少AVNRT患者射频消融时X线照射时间,减少患者及医护人员所受电离辐射.

  • 丹红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永;范远威;曹文侠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两组均采用吸氧、抗炎、强心利尿、扩血管、纠正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丹红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射血分数明显上升,NYHA心功能分级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具有安全可靠、见效快、疗程短、毒副作用小等诸多优点.

  • 踝臂指数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茶春喜;罗仁;杜晓强;陈劢;姚建平;艾克拜尔

    目的 探讨踝臂指数(ABI)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结果将967例患者分为CHD组(432例)和非CHD组(535例),均完善病史采集、血液生化检查及踝臂指数(ABI)检测,分析ABI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CHD组与非CHD组患者ABI值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CHD组与CHD组患单支病变、双支病变、3支病变患者的ABI异常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D组患者的ABI值明显低于非CHD组,CHD组中3支病变患者的ABI值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入选患者的ABI值与Gensini评分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HD组患者ABI值与Gensini评分成负相关,其中3支病变组患者ABI值与Gensini评分成显著负相关.结论 ABI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和用于CHD高危人群的筛查.

  • 心血管植入电子装置感染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研究

    作者:陈黎明;刘晶;吴建桐;贾含;赵东阳;商璐;姜琳;李学斌

    目的 了解心血管植入电子装置(CIED)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住院的CIED感染患者120例,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中10位患者进行访谈.结果 CIED感染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焦虑、抑郁、感染时间、学历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CIED感染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正常人群,焦虑抑郁状况、感染时间及学历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作者:梁国钦;廖华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心律失常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和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每搏心输出量(S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患者服药后心脏以及机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心功能、心律失常治疗的总有效分别是91.94%、95.16%,优于对照组(82.26%、80.65%),比较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SV、LVEF、LVESD、LVEDD指数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比较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脏不良反应和机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3%、3.23%优于对照组(12.90%、12.90%),比较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降低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和对心脏的副作用.

  •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华法林及阿司匹林对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的临床研究效果

    作者:冷敦雁;马吉红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与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对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胶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华法林+阿司匹林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凝血酶原活动度(PA)、部分凝血酶原时问(PT)、血小板聚集率(PA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问(APTT)]、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PT、APTT均高于治疗前,PAR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PA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85%)与对照组(2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与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脂联素与慢性心力衰竭能量代谢的相关研究

    作者:赵彦叶;潘国忠;张爱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CHF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在逐年上升,2003年我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0%;心力衰竭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死亡率却占40%[1].为了提高CHF的生存率,人们对于CHF的研究从未停止.目前的研究发现,CHF过程中伴随着多种体液因子改变.脂联素作为脂肪细胞分泌的胶原细胞因子[2]参与了心力衰竭的能量代谢,可能影响着慢性心力衰竭的进程,新研究显示降低脂联素水平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3-5].

    关键词:
  • 治疗心力衰竭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李媛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射血能力受损,是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具有预后差、死亡率高的特点[1].随着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已从传统的减少水钠潴留、改善血流动力学、扩张血管发展为针对神经-内分泌异常激活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受体阻滞剂和ACEI类药物为基础的标准治疗[2].目前上述3类药物已经被国内外相关指南列为了标准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率.近年来,关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抗心力衰竭药物被应用于临床,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就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 酷似DDD型起搏器心室低感知1例

    作者:耿学军

    患者男性,68岁,3年前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DDD型起搏器,起搏下限频率为60次/min,A-V间期160 ms,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为330 ms.随访起搏器心电图(图1)示:未见窦性P波,R1、3、5、6、7、9均为房室顺序起搏,起搏频率60次/min,其中R1、3、7之后均见一个提前出现的P-QRS波群,QRS时间0.09 s,R-P-间期460 ms,R-R间期0.56 s,每个提前出现的QRS起始部均见心室起搏脉冲信号.心电图诊断:①房室顺序起搏伴反复搏动;②心房感知心室触发伴假性室性融合波.

    关键词:
  • 法洛氏四联症伴心房扑动1例

    作者:耿学军

    患者女性,45岁,因“持续性胸闷、气喘4h”入院就诊.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史.体检:血压100/70 mmHg,患者发育较差,营养中等,口唇、指甲可见发绀,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4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4/6收缩期杂音伴震颤,P2减弱.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右跨,右心室肥大.临床诊断:①先天性心脏病;②法洛氏四联症;③心功能Ⅱ级.心电图(图1)示:窦性P波消失,代之大小形态相同的心房扑动波,频率280次/min,F-R间期固定,房室传导比例为2:1,QRS时间为0.12s,心电轴+ 251°,aVR、V1导联呈R型,V6导联R/S<1.心电图诊断:①心房扑动(2∶1);②右心室肥大;③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关键词:
  • 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郭宇红;张卫

    目的 探讨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AF)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行射频消融术.结果 86例患者中20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褥疮2例、疼痛12例、尿储留3例、迷走神经反射2例、心包填塞1例,经及时处理均已纠正.结论 行射频消融术的AF患者术中易发生褥疮、疼痛、尿储留、迷走神经反射、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对策,将并发症危害降至低,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