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海军总医院学报杂志

海军总医院学报

海军总医院学报杂志

Journal of Naval General Hospital 해군총의원학보

  • 主管单位: 海军后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海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9-3427
  • 国内刊号: 11-4208/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海军总医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钱阳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77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尿路管理临床分析

    作者:王枫;王海洋;原琪;汪家琮;詹金锴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选择正确的尿路管理方法对重建排尿功能及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影响.方法 77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均由临床首次进入康复,以入院后拔除导尿管行间歇导尿的时间进行分组,观察组45例入院后4周内拔除导尿管进行间歇导尿,对照组32例入院后5~10周内拔除导尿管进行间歇导尿.结果 观察组有35例成功重建排尿功能,有10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对照组有19例重建排尿功能,有20例发生泌尿系感染.结论 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早的拔除导尿管,进行间歇导尿,对重建排尿功能及预防泌尿系感染有重要意义.

  • 高度恶性脑胶质瘤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国产)化疗临床研究

    作者:李方明;聂青;徐世侠;杨平;于新;康静波;张丽萍;张军

    目的 探讨采用国产化疗新药替莫唑胺与现代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综合治疗高度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7例高度恶性胶质瘤均经病理确诊,其中Ⅲ级18例、Ⅳ级19例.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放疗合并替莫唑胺同步化疗22例(Ⅲ级11例、Ⅳ级11例);B组:单放疗15例(Ⅲ级7例、Ⅳ级8例).放疗合并同步替莫唑胺化疗[75 mg/(m2*d)]6周,放疗后替莫唑胺序贯/辅助化疗[150~200mg/(m2*d)]2~4周期.立体定向适形放疗1.8~3 Gy/d,部分患者采用超分割放疗,总剂量60~75 Gy.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显著性检验.结果 A组和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4.8%、40%和53.3%、26.7%.两组比较统计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2).提示放疗+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治疗较单放疗可明显提高高度恶性胶质瘤的生存率,未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初步结果表明:高度恶性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国产)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患者对国产替莫唑胺化疗合并放疗耐受性良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军事飞行员垂直半规管功能的检测与研究

    作者:刘静;刘瑾红;谢溯江;贾宏博

    目的 建立垂直半规管功能的测量方法,对部分战斗机飞行员和地面人员进行垂直半规管功能的检测,初步确定战斗机飞行员垂直半规管功能的特征.方法 暗室中受试者在转椅上通过特制头托头后仰60°,同时头左倾或右倾45°,使两侧前、后垂直半规管分别位于水平面,采取90°/s恒速旋转后急停刺激模式,记录旋转后眼震电图,分别对两侧前垂直半规管、两侧后垂直半规管受刺激引起的垂直眼震的持续时间、大慢相速度、慢相速度衰减时间常数及各参数间的两侧不对称比进行计算分析,建立垂直半规管功能的测量方法.结果 对35名男性现役战斗机飞行员和20名地面人员进行垂直半规管功能检测,飞行员右前、左后垂直半规管受刺激引起的眼震的持续时间(s)、大慢相速度(°/s)、慢相速度衰减时间常数及各参数间的两侧不对称比分别为28.6±6.8和29.6±7.9、 35.7±20.6和29.6±27.6、25.5±3.8和23.7±5.6,及(21.4±3.5)%、(18.5±10.5)% 、(19.6±3.7)%;右后、左前垂直半规管受刺激引起的眼震的各参数分别为26.8±4.2和25.9±5.8、34.5±17.7和27.9±23.5、23.2±2.9和21.5±3.1,及(18.3±5.4)%、(21.3±12.4)%、(18.7±4.6)% .同地面人员相比,飞行员垂直眼震的大慢相速度降低(P<0.05),慢相速度衰减时间常数延长(P<0.05).结论 在现有的前庭功能检查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头位,建立了垂直半规管功能的检测方法,并初步揭示了飞行员垂直半规管功能特征,显示了长期飞行对飞行员垂直半规管功能的影响.

  • 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尚立群;王伟;李学昌;李军;文锋;宋伟安

    目的 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总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切口长度、吗啡用量、手术时间等;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穿对胸腔积液的确诊率、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自发性气胸电视胸腔镜手术组与同期小切口开胸手术相比具有术后下床时间早(P<0.01)、术后总引流量少(P<0.01)、引流管留置时间短(P<0.01)、手术切口短(P<0.01)、疼痛轻及术后吗啡用量少(P<0.01)的优点,且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P=0.6875).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断胸腔积液准确率优于胸腔穿刺(P<0.05),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优于胸穿抽液化疗药物胸腔内注射治疗病例(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出血少、损伤小、疼痛轻,可广泛应用于胸部手术.

  •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1例诊治及文献复习

    作者:陈学东;王中华

    目的 提高对腹膜后纤维化疾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分析我科1例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治过程,并复习近年国内外有关腹膜后纤维化的文献资料.结果 ①本例患者以腰背疼痛就诊,CT示腹主动脉周围肿块,经B超引导下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为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经泼尼松治疗2年痊愈.②近年关于腹膜后纤维化的确切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约70%为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男性发病高于女性(2~3∶1);CT、MRI和经皮穿刺活检是目前主要确诊手段.结论 腹膜后纤维化发病率低,早期误诊率高.糖皮质激素对腹膜后纤维化治疗效果较好,晚期常需要手术治疗.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任爱军;郭勇

    目的 分析总结中枢神经细胞瘤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10例的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表现.结果 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透明隔靠近Monro孔处,T1加权像多呈等信号,T2加权像信号强度较多呈等或略高信号;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示等或稍高密度影.肿瘤内部多见囊变、出血及钙化,边缘清晰,增强扫描轻到中度强化.结论 青年人位于侧脑室透明隔室间孔处的肿瘤,应考虑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有助于术前诊断此病,确定手术方案.

  • 飞行人员人体成分分析与研究

    作者:刘昕;李鸣皋;马贵喜

    目的 进一步了解飞行人员身体情况,探究其人体成分的均衡状况,积极预防亚健康,增强其身体机能,提高我军战斗力.方法 对60名健康飞行人员进行人体成分分析,并与70名健康人员(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飞行员组与对照组人体成分分析各个参数比较,飞行员组在体质量、体质指数、体脂百分比、无机盐、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方面都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年龄、肌肉、腰臀比、水肿指数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 飞行员组的高体质量、高体脂应加以足够的重视.

  • 冷加压负荷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微循环内皮功能

    作者:李馨;何疆春;贺声;张云山;沈燕华

    目的 应用冷加压负荷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冠心病高危人群的冠状动脉微循环内皮功能,为临床检测冠心病早期冠状动脉微循环内皮功能损伤提供一种新的影像学研究手段.方法 选择健康志愿者(第1组)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冠心病高危人群(第2组)各20例,分别于静息状态下、冷加压负荷实验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测量冠状动脉左主干内径并计算其内径变化百分率;测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并计算其流速变化百分率.通过比较干预状态下两组冠状动脉左主干内径的变化率及前降支流速的变化率达到评估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目的 .结果 ①静息状态下两组冠状动脉内径及峰值流速基础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②冷加压实验后,第2组冠状动脉内径扩张百分率为 (4.53±2.65 )%、冠状动脉流速增加百分率为(23.64±5.72 )%,明显低于第1组的(11.37±3.29)%及(43.76±4.28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P<0.05).③含服硝酸甘油后,第2组冠状动脉内径扩张百分率为(15.64±2.41 )%、流速增加百分率为(45.07±4.14)%与第1组的(14.75±3.18)%及(46.12±3.9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高危人群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时可能已合并有冠状动脉微循环内皮功能损伤,冷加压负荷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有一定可行性.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向东东;李金牛;汲广成;刘灿坤;沈红星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和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组,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星状神经节阻滞组(试验组,n=15)9例痊愈、3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3.3%;布洛芬组(对照组,n=15)5例痊愈、5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86.7%.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和布洛芬组治疗前、治疗后1 h视觉模拟评分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和布洛芬组治疗后1 h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一种行之有效、简便、安全的方法.

  • 5年招收飞行学员入校后复查检验项目异常结果分析

    作者:刘瑾红;刘静;曹利群;王凯泽;周增改

    目的 通过对招收的飞行学员入校后复查检验项目异常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克服非病理性因素引起的检验指标异常的方法,降低入校后复检淘汰率.方法 对2004~2008年招收的飞行学员入校后复查检验项目异常结果进行汇总,对可能导致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85例检验结果异常;转氨酶淘汰4例,为入校后复查检验淘汰多的项目.结论 加强入校前宣传教育督导,入校后训练强度的科学合理、因人而异以及后勤保障工作的不断完善,可以减少非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检验结果异常,提高入校后复检合格率.

    关键词: 复查 异常结果
  • 军队干部年度健康体检探索与分析

    作者:胡婷婷;王海龙

    总结军队干部一年一度健康体检工作,汲取现代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服务理念,从体检对象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一套科学、高效的体检工作程序及流程,确实做到以优质化健康体检工作来体现为兵服务的宗旨.

    关键词: 健康体检 心理需求
  • 左氧氟沙星在四川地震灾区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应用

    作者:凌云;王唯;林建宁;王宏

    利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30例四川地震灾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痊愈24例(80.0%),显效5例(16.7%),无效1例(3.3%),有效率为96.7%,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左氧氟沙星抗菌谱广,无严重副作用,且每日给药1次,使用方便,适合于抗震救灾等野战条件下应用.

  • ORACLE 数据库优化之分区技术

    作者:魏冰;翁盛鑫;谢邦铁;袁慧颖

    ORACLE数据库的执行效率对于医院信息系统中诸多工作站的工作效率及服务器的工作效率均有着直接影响.通过ORACLE数据库的分区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各终端程序的运行性能,达到服务器数据库应用性能优化的目的 .

  • 机器回收式自体输血在308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成海;林园;王唯

    目的 总结机器回收式自体输血用于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和经验.方法 用京精Z-2000 型血液回收机将患者术中积血或伤口创面的血液回收,经滤过、抗凝、储存、离心分离、清洗、浓缩后回输患者.结果 308例患者自体血回收总量为296 800 ml,大回收量为9 000 ml,平均每例960 ml.接受回输患者未出现溶血、细菌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机器回收式自体输血极大提高了大出血时的抢救成功率.避免手术中患者出血过多、过快、血源供应不及或因血源缺乏造成的生命危险.机器回收自体血安全有效、节约血源、无异体血反应,能避免经异体输血传播的疾病.

  • 以发热、血尿、肺泡呼吸音减弱为特点的布氏菌病1例

    作者:付山峰;孙涛;崔立红;浦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河北兴隆人,属于半农半牧区,有流产羊胎接触史.患者于2008年5月底出现午后高热、大汗,脱发,全身不适,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牙龈肿胀,在当地医院予口服抗炎药物(具体不详)治疗3 d后牙龈肿胀消失.

    关键词: 布氏菌病
  • 复合性药物肾损害1例

    作者:倪啸晓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目前治疗关节肿痛、头痛及消炎退热等常用药物,故对其副作用的研究也很全面,随着使用时间及用量的加大,其所致肾损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介绍1例长期服用NSAIDs类药物基础上合用大量中西药的病例,以认识该类药作用肾脏的机制及复合损伤的表现和危害.

    关键词: 非甾体类药 肾损害
  •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1例

    作者:郑奎宏;王守海;任爱军;黄敏华;史丽静;郭勇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11 岁,身高增长缓慢6年,于2007 年1 月3 日入院.既往无产伤史.查体:体格发育矮小,身高110 cm;智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实验室检查: 生长激素减低,低血糖.患者行MRI检查,以确定生长激素缺乏的原因.

  • 小儿侧脑室恶性脑膜瘤1例

    作者:孟仕聪;赵虎林

    1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2岁,因"行走不稳伴呕吐近20 d"入院.患儿入院近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伴呕吐,紧张、生气时右侧肢体出现震颤.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意识清晰,语言功能正常;Glasgow评分:15分;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4 mm,对光反射灵敏;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双侧肌力Ⅴ级,双侧肌张力正常,时可见全身不自主震颤,行走不稳,双侧Babinski征(+).

  • 震后大批伤员早期救治的感染控制

    作者:蔡伟萍

    地震后伤病员多为外科创伤性损伤,在灾后早期伤员集中大量涌入医院,伤情重、流动人员多等特殊情况下,如何实施科学救治,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它将直接影响救治效果.加强人员培训,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规程,加强监督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等都是避免或减少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抗感染 伤员 地震
  • 浅静脉留置针在地震伤员抢救中的应用

    作者:张俊莉;王文珍;杨晓燕;朱宗红

    浅静脉留置针在地震伤救护中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时补液、输血,及早用药,并可通过静脉留置针采取血样,且易于固定,便于伤员搬运,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

  • 1例红皮病型银屑病合并败血症及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作者:李玉玲

    对1例银屑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并发败血症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进食刺激性食物导致多处皮损是造成此次感染的主要因素.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加强皮肤及口腔黏膜的护理、注重饮食的护理和强调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患者康复出院.因此,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 老年危重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作者:李燕玲;黄叶莉;霍世英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置管术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92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92例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6%.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术是抢救老年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严格的护理措施是将中心静脉置管术并发症减少到低限度的保证,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 CIK细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马学斌;马骢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效应细胞,是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下诱导而来的一群异质性细胞群,因为它的快速增值,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且副作用小,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对其的研究得到飞速的发展,并且正在成为新一代过继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

  • 纤溶系统与炎症

    作者:段枫

    纤溶系统包括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纤溶酶原、纤溶酶、纤维蛋白原,是非常重要的细胞外基质降解系统,通过细胞外基质降解作用参与了组织屏障的破坏、炎症细胞的迁移.同时纤溶系统可以通过与整合素受体或非整合素受体的相互作用、信号传导等非蛋白降解功能来调节炎症细胞的激活分化及定向运动,在炎症反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纤溶系统 炎症
  • 探索临床实践3+2教学模式的体会

    作者:朱智明

    总结临床3+2教学模式的经验和体会,走过从认识、实践、提高的过程,在今后的施教进程中,仍然是再认识、再实践、再提高的过程.

    关键词: 教学 临床实践
  • 美海军远程医疗特点对我海军远程医疗建设的启示

    作者:翁盛鑫;黄影;谢帮铁;庄严;魏冰

    远程医疗能够大限度地共享医疗卫生资源,对军队尤其是海军的卫勤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借鉴美国海军远程医疗的建设和发展的特点,提出我海军远程医疗的建设和发展中,应继续深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完善组织指挥的体系、架构,加快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重视远程医学的基础研究.

海军总医院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