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 항천의학여의학공정
- 主管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主办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837
- 国内刊号: 11-277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基于四肢同步检测踝臂指数的方法和临床研究
目的 利用优选法在波形特征法和幅度系数法的基础上提出1种同步采集四肢脉搏波信号和袖套压力波信号无创检测踝臂指数的新方法.方法 计算出相邻脉搏波的幅度差值和它们的相对比值,并利用优选法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突变点的判断.结果 该方法能够解决将收缩压以前的点和平均压附近的点误判为突变点的问题,大量的病例分析和临床测试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论 踝臂指数是动脉硬化的一个简便可靠的预测因素,它与传统的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如年龄、血压等有相关性.
-
基于稀疏分量分析的欠定盲源分离用于表面肌电信号分解
目的 解决表面肌电分解中电极数小于肌电源信号而产生的欠定问题,针对盲源分离求解欠定混合方程进行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匹配追踪(MP)算法将肌电信号稀疏化,再利用空间退化与Hough变换法估计聚类轴并求解混合矩阵,后通过模板匹配法完成对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波形的分类.结果 从较少的观测信号中获得源信号的估计值,并得到MUAP的波形和发放间隔(IPI)信息.结论 本文采用的方法对表面肌电信号的分解是有效的,且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
基于FHN神经元随机共振的低剂量肺部CT图像增强
目的 研究FitzHugh-Nagumo( FHN)神经元在弱信号检测中的随机共振机制,实现低剂量肺部CT图像的增强.方法 本文以低剂量肺部CT影像为例,在验证FHN神经元随机共振能够增强一维含噪信号有用信息的基础上,引入基于FHN神经元随机共振的图像增强方法:分别实现二维CT影像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的降维操作,以此作为FHN神经元随机共振的输入序列;FHN神经元的输出信号经过光栅扫描逆过程以及幅值映射放大处理后,通过判别器,完成低信噪比CT影像的增强.结果 FHN神经元随机共振方法增加了图像对比度,凸显影像中的有用信息.结论 本文研究为图像增强技术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思路.
-
尾吊对小鼠肝脏组织中clock与bmal1基因节律的影响
目的 研究尾吊对持续黑暗条件下小鼠肝脏节律基因clock与bmal1节律表达的影响.方法 常规明暗光照条件导引(entrainment) C57BL/6J( C57)小鼠1周后,在持续黑暗条件下采用头低位- 30°尾吊C57小鼠,于尾吊第12天、13天、14天每隔4h连续18个时间点进行肝脏组织取材,提取总RNA,并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肝脏组织clock和bmal1节律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尾吊组与对照组肝脏clock与bmal1节律基因mRNA水平均呈现出节律性表达特征.在尾吊条件下,clock基因mRNA 的峰值相位提前约4h,bmal1基因mRNA表达节律的振幅在每天授时因子时间(zeitgeber time,ZT)ZT2 与ZT6显著下降(P<0.05).结论 在持续全黑暗条件下,C57小鼠肝脏组织节律基因clock与bmal1的mRNA水平表现出明显的近日节律性,尾吊对clock基因产生峰值相位提前的效应,对bmal1基因产生振幅减少的效应.
-
训练对航天操作任务复杂度与操作时间相关性的影响
目的 通过分析训练程度对操作复杂度与操作时间相关性的影响,探讨航天操作复杂度度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方法 28名志愿者进行3种复杂度水平、共9个模拟航天应急故障单元操作训练.分析初训阶段和定训阶段平均操作时间的变化,建立操作复杂度值与操作时间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并比较不同训练阶段回归系数的差异.结果 1)在初训阶段和定训阶段,高复杂度和中复杂度操作单元平均操作时间明显大于低复杂度操作单元(P<0.01),高复杂度操作单元平均操作时间明显大于中复杂度单元(P<0.01);定训阶段与初训阶段相比,高、中和低3个复杂度水平操作单元平均操作时间均显著减少(P <0.001).2)在2个训练阶段,操作时间与用3种复杂度度量方法得到的复杂度值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定训阶段与初训阶段相比,用同一种度量方法建立的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均明显减小(P<0.05).结论 训练程度对操作复杂度与操作时间相关性有显著影响,本实验前期提出的复杂度度量方法可适用于不同训练阶段.
-
Connor-Davidson复原力量表在空中交通管制学员中的适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复原力量表( CD-RISC)在民航管制学员中的适用性,考察其信度和效度等心理测量学特征,同时对民航管制学员的复原力现状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集中志愿者进行团体匿名施测,测试问卷包括CD-RISC、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尊量表(SE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数据分析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的方法.结果 CD-RISC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82,但因素5(信念)内部一致性表现不稳定;与积极应对方式(r=0.469),社会支持(r=0.374),自尊(r=0.360)呈现出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r=-0.101)和焦虑(r=-0.333)呈现出负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RISC在民航管制学员研究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效度较好,在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
定功率变流量气冷射频消融方式效果研究
目的 验证一种定功率变流量以维持T0.2(距射频针0.2 cm处的温度)于设定值的气冷射频消融方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以土豆为实验对象,设计了针对不同T0.2预设值、氮气压力、射频功率的3组实验,通过考察射频针周围组织升温幅度及升温速度确定上述3个参数对消融效果的影响.结果 T0.2预设值越高,周围组织升温幅度越大;如能维持T0.2于预设值,则升温效果与氮气压力无关;同样时间内,升温幅度随功率增大而增大,但超过一定功率值后,由于消融时间缩短,升温幅度反而逐渐减小.结论 定功率变流量的气冷射频消融方式优于同工况下的传统气冷射频消融方式,实验结果可为气冷射频技术的优化提供参考.
-
PHP动作对加速度性肺不张的防护作用
目的 探讨PHP动作对载人离心机致加速度性肺不张的防护作用.方法 试验采用的模拟空战曲线( SACM)包括2个各45 s的+4.5 Gz和2个分别为15 s和45 s的+5.0 Gz的平台,基线为+3.0 Gz (各30 s).7名志愿者呼吸浓度为100%的O2,在3种条件下进行SACM离心机暴露:A组,O2系统安全余压打开;B组,O2系统安全余压关闭;C组,O2系统安全余压关闭且采用PHP动作.结果 SACM暴露后,A组肺活量(VC)下降0.27 L,用力肺活量(FVC)和用力呼气量(FEV)均无显著变化,主观症状评分较低(2.5±2.6),胸部X线成像改变不明显.B组VC和FVC分别下降0.69 L(P <0.01)和0.29 L(P<0.05),咳嗽、胸痛、吸气困难等主观症状明显,其评分(8.1±2.2)显著高于有安全余压时(P<0.05),出现肺不张的典型影像学表现.C组VC和FVC无明显下降,无明显主观症状,主观感觉评分很低(0.8±0.9),与不采用PHP动作时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肺不张的影像学征象比不采用PHP动作时明显减轻.结论 采用PHP动作能够有效防止加速度性肺不张的发生.
-
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心电图节律的影响
目的 观察和分析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心电图节律的影响.方法 150名志愿者在电动立位转床上进行反复体位改变实验,部分志愿者进行头高位倾斜( head-up tilt,HUT)实验、头低位倾斜(head-down tilt,HDT)实验、下体负压实验、低压缺氧检查、运动心肺功能检查,连续监测和记录心电图,统计并比较不同负荷实验中心电图节律失常的百分数.结果 在反复体位改变实验中,23.33% (35/150)的志愿者心电图出现了节律失常,其中7.33% (11/150)出现了房室传导阻滞或阵发性室上速的典型节律改变.反复体位改变实验中心电图节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UT实验、HDT实验、下体负压实验、低压缺氧检查和运动心肺功能检查(P<0.01),出现典型节律失常的志愿者在其它5项实验或检查中均未出现.结论 一定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可引起健康志愿者心电图较高频率的节律失常,并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阵发性室上速的典型节律改变.这提示反复体位改变实验有可能在航天员和飞行员医学选拔或医学鉴定中得到应用.
-
SAC-Ⅲ短臂离心机的研制与应用研究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短臂离心机(SAC-Ⅲ)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SAC-Ⅲ型短臂离心机由电源、操作控制系统、声像监控系统、脚踏阻力锻炼及做功计量系统、电控静音刹车系统、工作转臂及支承结构等部件组成.通过电源系统,使工作转臂绕支撑装置作圆周运动,产生人工重力.选取16名男性志愿者,在SAC-Ⅲ型短臂离心机上人工重力暴露,分析在1G,2G和3G作用下心率和呼吸等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 利用SAC-Ⅲ型短臂离心机,与基础值相比,心率和呼吸率1G暴露时呈增加趋势,2G暴露时显著增加(P<0.05),3G暴露时进一步增加(P<0.01).结论 在SAC-Ⅲ型短臂离心机暴露时,心率和呼吸率的变化表明其能有效模拟人工重力作用,可作为飞行人员抗荷生理训练设备或航天员对抗失重生理影响的有力措施.
-
基于可视中国数字人体素模型的比吸收分数计算
目的 开展器官比吸收分数的计算研究,以定量计算人体的内照射剂量.方法 在高分辨可视中国人三维解剖结构数据集基础上,对原始图片进行分割、标识、赋值和低抽样,构建了基于体素数据的内辐射模型.采用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MCNPX软件,模拟了光子在人体器官组织间的传输过程,得到了各能量下源器官对目标器官的比吸收分数,并与中国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两组数据在趋势上具有相似性,说明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体素模型的计算结果较数学模型大,主要源自模型间器官质量和器官距离的不同;数学模型中部分结果具有明显差异性,说明其计算结果可能不准确.结论 基于中国数字人体素模型计算的比吸收分数,提供了更为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
氦氧暴露对潜水员空间记忆与心理旋转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0~ 2.50 MPa氦氧暴露对潜水员空间记忆广度、二维和三维心理旋转的影响.方法 采用模拟棋盘的方法对潜水员的空间记忆进行评价,并进一步通过二维与三维心理旋转测验的方法评价其空间认知能力.结果 0~ 2.50 MPa高气压环境会直接损害潜水员的空间认知能力,主要表现为降低潜水员空间记忆能力,二维和三维心理旋转正确率下降.结论 潜水员空间认知能力受损可能与高气压对大脑整体的抑制有关,并非对某个中枢的选择性损害.
-
飞行员优势空间能力研究现状及展望
飞行员优势空间能力的研究和发现可为飞行员选拔、训练提供实证支持.传统静态空间能力的研究在定向、视觉化、空间关系3个因素上均发现了飞行员不同水平的加工优势.动态空间能力是指对运动客体的反应和加工,是空间能力研究的新领域,现有研究主要围绕动态空间能力任务开发、性别差异、任务解决策略展开.飞行员在动态空间能力上的加工优势值得未来研究的关注.
-
事件相关电位快速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空间飞行条件下,失重可能对航天员脑高级功能产生不可预期的影响,而事件相关电位( 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是探索这种影响的重要手段.ERPs总是淹没在自发脑电中,信噪比很低.少次甚至单次提取ERPs,可减少刺激次数,同时可观察每次实验ERPs之间的变异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时域、变换域和空间域来述快速提取ERPs的方法,并对这3种典型方法进行仿真比较.
-
吸烟对飞行员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吸烟对飞行员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经颅多普勒结合屏气实验检测现役飞行员中吸烟者及不吸烟者大脑中动脉的屏气指数( breath-holding index,BHI),收缩期峰血流速度增加率(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增加率(Vd),搏动指数(PI)下降率和阻抗指数(RI)下降率,并与不吸烟健康地面人员相比较.结果 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吸烟飞行员、不吸烟飞行员及不吸烟地面人员BHI分别为1.00±0.40,1.20 ±0.34,1.19 ±0.38,方差分析显示吸烟飞行员较不吸烟飞行员BHI明显减低(P<0.05),不吸烟飞行员与不吸烟健康地面人员之间B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飞行员吸烟可导致脑血管储备力减低,飞行员脑血管储备力与健康地面人员差异不明显.
-
Tenax-TA吸附联合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密闭环境苯系物
目的 探讨Tenax -TA吸附管对密闭环境中苯系物的吸附性能.方法 依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总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和美国EPA TO-17标准方法,用Tenax-TA吸附管对配制的苯系物标准气体进行采样,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该方法对苯系物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4.50% ~9.51% 之间,苯、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的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4,0.65,0.50和1.60 μg/m3.当采样体积不大于3L时,Tenax-TA采样管没有穿透现象发生,苯系物通过Tenax-TA管吸附采样后在室温下可以保存40 d.结论 Tenax-TA吸附管对苯系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而且设备简单,样品保存时间长,适合于一些特殊环境中气体的采集.
-
30d头低位卧床对人脑灰质密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头低位卧床(head-down bed rest,HDBR)对人脑灰质密度的影响.方法 1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进行为期30 d的-6°头低位模拟微重力卧床实验.使用3.0T超导MR成像系统采集卧床前后的高分辨率全脑解剖成像数据,用SPM8软件进行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比较志愿者卧床前后的脑灰质密度变化.结果 卧床后志愿者双侧丘脑、双侧枕叶、右侧顶下小叶的灰质密度减少(P<0.005).结论 模拟微重力环境可致正常成年人脑灰质密度发生改变.
-
30d头低位卧床对男性牙龈色彩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对健康人牙龈颜色的影响.方法 采用-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在5个时间点:卧床前第3天(HDBR -3)、卧床第10天(HDBR 10)、卧床第20天(HDBR 20)、卧床第30天( HDBR 30)和恢复期第3天(HDBR+3)检测游离龈和附着龈的色彩.结果 与卧床前相比,男性志愿者牙龈游离龈、附着龈的L*值在卧床第20天、30天显著升高(P<0.05),在卧床第10天、恢复期第3天无显著性差异;游离龈和附着龈的a*和b*值在卧床第20天、30天和恢复期第3天非常显著升高(P<0.01),在卧床第10天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失重环境可使人体游离龈、附着龈发生炎症反应.为降低失重对人体口腔软组织的影响,在航天员的日常训练和航天实验过程中应加强口腔组织的卫生防护.
年 | 期数 |
2018 |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7 | 01 02 03 |
1996 | 01 02 03 04 05 06 |
1995 | 01 03 04 |
1994 | 01 02 03 04 |
1993 | 01 02 03 04 |
1992 | 01 02 03 04 |
1991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