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研究](/imgs/1671-7651/0.jpg)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구강의학구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51
- 国内刊号: 42-168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基于MICRO-CT的乳前牙三维模型重建
目的:利用Micro-CT对离体乳切牙和乳尖牙进行扫描和三维重建.方法:运用Micro-CT对标本牙进行扫描,结合Amira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获得标本牙不同结构的牙齿三维模型和数字图像.结果:用此方法成功构建出标本乳切牙和乳尖牙的三维模型,清晰展示出标本牙不同结构在整体中的位置、层次和形态特点,摸索出一套对乳牙行之有效、快捷、准确的建模方法.结论:对乳牙多个牙位尤其是乳前牙的三维模型开展研究,填补了乳牙内部解剖资料稀缺的空白,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
上颌第一、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系统的锥形束CT研究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观察中国人群双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牙根和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名患者的双侧上颌第一、第二恒磨牙(上颌第一恒磨牙354颗、上领第二恒磨牙360颗)的CBCT扫描数据,使用NNT软件分析上颌第一、第二恒磨牙的牙根数、根管数、根管分型以及双侧对称情况.结果:上颌第一、第二磨牙主要为三根(99.44%和84.44%).上颌第二磨牙的单根和双根较多见(15.28%),其根管系统形态复杂,在根尖区有融合趋势.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系统主要为3根四根管(78.97%).上颌第二磨牙的三根管和四根管发现率接近(分别为47.37%和51.64%).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根管系统主要根管分型为:Ⅳ型(57.79%)、Ⅱ型(19.83%)和Ⅰ型(15.58%).上颌第二磨牙的近颊根管系统主要根管分型为:Ⅰ型(48.14%)、Ⅳ型(30.43%)和Ⅱ型(17.39%).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远颊根和腭根主要为单根单根管,存在少量和罕见的变异.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近颊根的根管数目和根管分型左右对称.结论: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系统变异普遍存在,MB2根管为其主要的变异形式.上颌第二磨牙牙根数目和根管形态变异类型多,单根牙和双根牙的根管走向复杂多变.CBCT可以为识别根管形态提供准确依据.
-
不同桩核材质和牙本质肩领对前牙残根修复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桩核材质和牙本质肩领对前牙残冠残根桩核修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前牙残冠残根患者84例,共计98颗患牙,按照桩核材质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纤维桩核组(Gfp组)61例,铸造桩核组(Gcp组)37例.所有病例经桩核修复后,根据剩余牙体组织量在残根颈部制备一定高度的牙本质肩领(0~1 mm、1~2mm、>2 mm)后,均给予常规烤瓷冠修复.随访观察2~5年,统计各组残根的治疗成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fp组和Gcp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0.2%(55/61)和86.5%(32/3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所有11例失败患牙中,牙本质肩领在0~1 mm之间9例、1~2mm之间2例,肩领高度在2 mm以上者无一失败,经x2检验,牙本质肩领高度可以显著影响残根的预后疗效(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和铸造桩均可用于前牙残冠残根的桩核修复;在残根颈部制备1 mm以上高度的牙本质肩领,可以显著提高残冠残根的治疗成功率.
-
3种方式处理下颌骨对舌鳞癌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舌癌病人下颌骨的不同处理方法与手术远期预后的关系,为舌癌患者的手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随访7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舌癌患者5年,分析术后影响预后因素,评价3种不同的下颌骨处理方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下颌骨处理方式对于舌鳞癌患者生存率有直接影响,其中未处理下颌骨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56.3%,边缘性去骨截骨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53.6%,而节段性截骨患者的仅为51.7%.结论:舌癌的预后不完全由下颌骨的切除方式决定的,而是由其侵袭性决定的,因此对于舌癌患者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式处理下颌骨,在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情况下,尽量保存下颌骨的完整性.
-
局部小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探讨局部小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口腔颌面外科155例使用局部小切口行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复位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大多数患者对术后的功能与美观效果满意.150名患者得到了良好的临床结果,所有的患者都没有留下明显的瘢痕.在中线随访期为18个月的随访周期内,有2例发生双侧面部不对称畸形,2例出现眶下区麻木,1例发生张口受限,其中有3名患者行二次手术取出钛板.结论:局部小切口手术进路可以通过微小创口,获得清晰的术野,减少术中出血,精确的复位以及隐蔽的瘢痕,对于简单及中度复杂的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
牙本质壁厚度对原位牙倒预备微裂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根尖牙本质壁厚度的尸体牙对超声倒预备微裂的影响.方法:36颗尸体前牙,暴露根尖约3 mm,常规开髓,根管预备、冲洗、热牙胶充填后,沿垂直牙体长轴方向切除根尖3 mm.中等功率下,采用金刚砂超声工作尖倒预备60 s.剔除后按薄剩余牙本质壁厚度2 mm,1 mm为界分为a、b、c 3组.染料结合体视显微镜观察根尖断面微裂.结果:微裂数量上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b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组明显多于a,b两组(P=0.010,P=0.018).c组微裂多发生于洞壁薄弱处,且以Ⅲ型居多,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剩余牙本质壁厚度对微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小于1 mm后,微裂发生的频率和范围都明显增加,且容易发生在洞壁薄弱部位.
-
肋软骨移植矫正唇腭裂鼻畸形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估唇腭裂鼻畸形患者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矫正术后鼻部外形在术后两年间的变化.方法:选择19例随访资料完整的18~25岁唇腭裂鼻畸形患者,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6、12、24个月时,标记鼻根点(n),鼻尖点(prn),鼻底点(sn),鼻翼点(al),颏顶点(gn).以鼻根点到颏下点的连线(n-gn)为纵轴线,测量鼻根点到鼻尖点(n-prn)的角度变化.测量鼻尖点到鼻底点(prn-sn)的距离改变.测量额鼻角(nasofrontal angle)和鼻唇角(na-solabial angle)的角度变化,同期照片资料存留.结果: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测量数据显示,所有唇腭裂鼻畸形患者术后鼻部外形明显改善,鼻尖高度增加,鼻背部倾斜得到改善.结论: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矫正唇腭裂鼻畸形术后,鼻畸形能够得到有效矫正,并能获得较为稳定的长期术后效果.
-
3种器械去除根管内牙胶充填物的效果评价
目的:比较H型锉和两种再治疗镍钛旋转器械去除根充物的效果.方法:45颗离体单根管下颌前磨牙,使用ProTaper镍钛器械根管预备,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标本随机分为3组(n=15)用不同方法去除根充物.A组H型锉、B组ProTaper Universal和C组Hero Shaper,分别记录再治疗所用时间.将标本沿牙体长轴纵劈,用立体显微镜观察根管壁残留的牙胶,t检验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根管内残留充填物的量较其他两组更少(P<0.05);B、C两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而B、C两组间,C组用时较少,但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根管再治疗中,所有器械均会残留根充物,ProTaper Universal镍钛再治疗器械可以有效去除单根管下颌前磨牙根管内充填物.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EGFR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强度,为治疗腺样囊性癌提供分子靶向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在光镜下对腺样囊性癌细胞计数,进行图像分析,观察EGFR表达情况,计算阳性细胞率,统计数据分析.结果: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染色切片的光镜高倍视野中,检测到EGFR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统计学分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EGFR在腺样囊性癌中高表达.
-
Survivin及P53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Survivin及P53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6例SACC及10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标本中Survivin及P53的表达,采用SPSS13.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SACC组织中Survivin及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69.44%.两者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53还与淋巴转移、肿瘤病理类型相关,癌旁正常腮腺组织未见两者表达.结论:Survivin及P53可能与SACC的发生、发展有关.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中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对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血清及尿液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方法:口服普萘洛尔治疗30例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口服剂量为0.5~2 mg/kg/d.测量瘤体半径,采用四级评估法及患者父母反馈进行临床疗效评估.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血清及尿液中HIF-1α水平.结果:治疗效果:2例效果显著,11例好,14例较好,3例效果不佳.治疗前血清HIF-1α水平高(31.462±7.458) μg/L,而服药后4周(21.454±5.489)μg/L和服药后12周(12.052±3.623)μg/L HIF-1α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后4、12周HIF-1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尿液HIF-1α水平高(11.273±3.545) μg/L,而服药后4周(7.968±6.015) μg/L和服药后12周(2.369±1.563) μg/L HIF-1α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后12周HIF-1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普萘洛尔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普萘洛尔能降低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外周血清和尿液中HIF-1α水平.
-
腐蚀性脱敏剂Gluma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的离体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腐蚀性脱敏剂Gluma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方法:选取正畸治疗减数拔牙的牙齿,构建敏感牙本质模型,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阻塞性脱敏剂极固宁组)、C组(腐蚀性脱敏剂Gluma组);测量各组的牙本质渗透率及冷热、牙刷磨耗处理后渗透率变化情况,并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小管的横截面及纵切面形态.结果:脱敏剂处理后的牙本质渗透率为C组<B组<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冷热、牙刷磨耗处理后,A和B组牙本质渗透率较前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组牙本质渗透率与处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其余两组相比较,C组扫描电镜可观察到牙本质表面沉积物绝大部分堵塞牙本质小管,且小管内有颗粒状沉积物.结论:离体实验研究发现脱敏剂Gluma和极固宁均可降低敏感牙本质的渗透性、封闭开放的牙本质小管,而Gluma的封闭作用较极固宁持久,治疗牙本质敏感症可优先考虑脱敏剂Gluma.
-
上颌中切牙唇腭侧骨壁及牙长轴的锥形束CT研究
目的:应用锥形束CT测量天然上颌中切牙的唇腭侧骨壁厚度,以及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角度关系,探讨其对即刻种植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76例天然上颌中切牙的锥形束CT图像,测量其牙槽嵴顶、牙槽嵴顶下4 mm、8 mm、根尖处的唇、腭侧骨壁厚度,以及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夹角,比较唇、腭侧骨壁厚度的差异,不同性别之间唇腭侧骨壁厚度的差异,以及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夹角的关系.结果:除牙槽嵴顶外,天然上颌中切牙的唇侧骨壁比腭侧骨壁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的唇侧骨壁厚度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天然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夹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天然上颌中切牙唇侧骨壁较薄;性别对其唇腭侧骨壁厚度的影响不大;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夹角未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
模拟微重力环境对人牙髓干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模拟微重力环境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在PLGA支架上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分离、鉴定后的人牙髓干细胞接种在PLGA支架上,采用MTT法检测普通环境和模拟微重力环境中培养24、48、72 h的人牙髓干细胞在PLGA支架上的细胞活性.DAPI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比较牙髓干细胞在两种环境培养3d的细胞数量以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MTT显示模拟微重力组中各时间点的A值均高于普通环境培养组;DAPI荧光染色显示在模拟微重力下培养3d的人牙髓干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普通环境培养组;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模拟微重力组中S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环境培养组(P<0.05).结论:接种在PLGA支架上的人牙髓干细胞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较普通环境具有更高的体外增殖能力.
-
自凝树脂聚合过程中其自身温度变化对甲基丙烯酸甲酯释放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自凝义齿基托树脂(简称自凝树脂)在聚合过程中其自身温度的变化趋势、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简称MMA)释放量的变化趋势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室温20℃,把自凝树脂粉2 g和液1g混合,调拌40 s后,立即用万用表测量样本中心温度,同时用飞行时间质谱仪连续监测MMA的释放量,待MMA释放量稳定后停止监测.结果:在自凝树脂聚合过程中样本温度和MMA释放量的变化趋势相似:监测开始,温度和MMA释放量变化不大,分别在7和11 min后快速升高,11和13 min达高,之后逐渐下降,直至25和23 min后趋于稳定.样本温度和MMA释放量的变化存在直线相关(P<0.05).结论:自凝树脂聚合过程中,MMA释放量随其本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少.
-
大鼠CP与IgAN复合模型临床参数及病理改变的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SD大鼠慢性牙周炎组、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组及复合(IgAN+ CP)组的临床参数、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的变化,探讨CP的发生发展是否与IgAN有相关性.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CP组、IgAN组、复合组;于16周末处死大鼠,留取血、尿及肾组织标本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测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蛋白尿、血尿、肾组织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结果:通过相关检测,IgAN组、复合组Scr、BUN及尿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CP组,复合组显著高于IgAN组,复合组大鼠出现血尿的个数高于其他各组.肾脏病理显示,IgAN组、复合组肾脏HE、PAS及Masson染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CP组,且复合组高于IgAN组;IgAN组和复合组肾组织病理显示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伴肾间质纤维化,复合组系膜区IgA沉积及临床参数病变均较重,复合组荧光表达强于IgAN组,CP组荧光表达不典型,对照组无荧光表达,电镜报告与病理结果一致.结论:复合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血尿、尿蛋白、病理及免疫荧光改变更显著,CP促进大鼠IgA肾病肾损伤和肾功能的进展,同时IgAN也可促进CP的进展,说明CP与IgAN有一定相关性.
-
特定序列寡核苷酸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特定序列寡核苷酸(Oligonucleotide,ODN)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hBMSCs,传至第3代进行成骨、成脂及成软骨诱导,鉴定其多向分化能力;将hBMSCs以不同密度接种(3.0×103/cm2、6.0×103/cm2、1.2×104/cm2、2.4×104/cm2),采用CCK-8连续检测7d,确立佳铺板密度;依据ODN种类(MT01、FC003、Sa05D和终浓度(0.5 mg/L、1.0 mg/L、2.0 mg/L、4.0mg/L)分为12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加等量PBS),采用CCK-8连续检测3d,明确不同种类及浓度的ODN对hBMSCs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分离培养的hBMSCs具有成骨、成脂和成软骨的多向分化能力;以6.0×103/cm2的接种密度铺板可获得良好的细胞生长曲线;hBMSCs在加入每种不同浓度的ODN后,与对照组相比,终浓度为0.5 mg/L的ODN FC003在第1天检测到光密度值显著升高(P<0.01);终浓度为1.0 mg/L和4.0 mg/L的ODNSa05f在第1天检测到光密度值均显著降低(分别为P<0.01,P<0.05);终浓度为2.0 mg/L的ODN MT01在连续3d内的光密度值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1天P<0.01,第2,3天P<0.05).结论:终浓度为2.0 mg/L的ODN MT01可显著促进hBMSCs的增殖.
-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成骨细胞EphA2表达的调控
目的:研究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在成骨分化过程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对E-phA2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终浓度1 mg/L的Pg-LPS与MC3T3-E1共培养,分别在第3、7、14天3个时间点,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测定EphA2的表达和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并通过PNPP法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RT-PCR结果提示,在第3天和第7天,实验组比对照组EphA2基因表达分别增高4.5倍和1.3倍,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成骨标志物ALP和Sp7基因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但Runx2和ColⅠ基因的表达则无明显差异.但是在第1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EphA2和成骨相关基因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Western-Blot结果提示,在第7天实验组比对照组EphA2蛋白表达增加.结论:Pg-LPS对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在成骨分化的早期和中期能够促进EphA2的表达,但是在成骨分化晚期对E-phA2的表达则无明显作用.
-
Wnt/β-catenin信号分子在大鼠牵张成骨过程中的时空表达
目的:探讨经典Wnt信号通路在大鼠胫骨牵张成骨中不同时期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胫骨牵张成骨模型,在牵张结束当日与固定第4周获取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Wnt3A和β-catenin在牵张骨痂中的时空表达.结果:在牵张结束时经典Wnt信号通路的两个关键蛋白分子Wnt3A及β-catenin在牵张骨痂成骨细胞中有强阳性表达,固定4周后表达水平显著减弱(P<0.05).结论:牵张力作用可激活经典Wnt信号通路,从而参与牵张成骨的分子调控过程.
-
三氧化二砷纳米粒对舌鳞癌细胞PI3K/AKT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固体脂质纳米粒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作用前后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表达情况.方法:使用MTT的方法观察三氧化二砷固体脂质纳米粒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作用后的存活率情况,并用使用Western blot检测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I3K、p-AKT、AKT的表达和变化.结果:三氧化二砷固体脂质纳米粒对舌鳞癌细胞作用后,MTT显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抑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PI3K、p-AKT、AKT表达降低.结论:三氧化二砷纳米粒降低舌鳞癌细胞的PI3K/AKT通路信号传导.
-
胶原膜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复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胶原膜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CM)促进兔颅顶部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建立兔颅顶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2 cm×2 cm).将5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胶原复合bFGF组(bFGF-CM)、胶原组(CM)和空白对照组(Control).分别于术后1、2、4周处死实验动物,采用大体观察、石蜡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价创面愈合状况.结果:术后1周,胶原复合bFGF组创面显著缩小(P<0.05),肉芽组织增生及胶原合成明显;胶原组次之;空白对照组无明显肉芽增生及胶原合成.术后2周,胶原复合bFGF组创面愈合率仍较另外两组显著(P<0.05),肉芽组织成熟程度较高,胶原合成量大;胶原组次之;空白对照组小.术后4周,各组实验动物创面基本愈合,胶原复合bFGF组瘢痕挛缩较另两组轻.镜下观,胶原复合bFGF组表皮及真皮层发育较另两组成熟,空白对照组胶原纤维的状态和排列似瘢痕组织.结论:胶原复合bFGF膜比单纯胶原膜能更有效的促进兔皮肤缺损后的再生并减少瘢痕形成.
-
口疮1号方治疗大鼠口腔溃疡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大鼠口腔溃疡愈合情况及检测血清中EGF、及口腔黏膜EGFR水平,来评价口疮1号方对实验性大鼠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化学药物灼烧法复制口腔溃疡模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正常大鼠及模型大鼠血清中EGF水平.并取正常及有损伤的口腔黏膜组织,做病理检查.及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GFR水平.再将剩余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口疮1号方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5d后,观察每组大鼠一般症状体征及口腔溃疡变化情况,检测血清中EGF水平、及口腔黏膜组织EGFR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EGF、及大鼠黏膜EGFR含量水平较正常大鼠显著降低(P<0.01).口疮1号方实验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体重增加,口腔溃疡面积缩小.两组大鼠血清中EGF及口腔黏膜中EGFR水平均有所升高,实验组EGF,EGFR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快,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口疮1号方可以显著改善口腔溃疡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口疮1号方可以调节口腔溃疡时EGF、EGFR水平,增强口腔黏膜修复能力.
-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标记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探究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体外标记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佳方案,进行磁共振扫描,观察与三维打印组织工程骨支架复合培养的效果.方法:取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与多聚左旋赖氨酸的复合物标记第3代羊骨髓间充干细胞,将两者(各mg/L)按配比分为4组,A组:25∶0.75、B组:50∶1.5、C组:100∶3和D组:200∶6,分别在4h、24 h和48h检测细胞标记阳性率、存活率和增殖活力,选佳方案组进行磁共振成像、观察细胞内外粒子分布并与支架复合培养.结果:A组、B组细胞标记24h和48h普鲁士蓝染色阳性率高,均达100%,细胞外未见纳米粒子聚集块形成;A组细胞标记4h、24 h细胞存活率高,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纳米粒子标记不同时间均未影响细胞增殖活力;在3.0T磁共振成像下至少可检测到A组5×103个细胞;纳米粒子分布于胞浆内、可与支架有效粘附.结论: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与多聚左旋赖氨酸配比为25∶0.75 (mg/L)时,标记第3代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 h为佳方案,可粘附于三维打印组织工程骨支架表面.
-
下颌两侧对称性牙槽嵴形态对全口义齿稳定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下颌两侧对称性牙槽嵴局部形态因素对全口义齿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激光三维扫描仪取得下颌无牙颌标准模型牙槽嵴表面形态数据,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形成下颌全口义齿,及9种左右形态对称的牙槽嵴黏膜三维有限元模型:1)建立标准牙槽嵴(A),及牙槽嵴高度为A的1/2(B)和1/4(C)的黏膜模型;2)以A,B为基础,按牙槽骨不同部位左右对称吸收至C高度为条件,分别形成磨牙区吸收(AC1,BC1),后牙区吸收(AC2,BC2)和前牙区吸收(AC3,BC3)的黏膜模型.在模型咬合面的双尖牙区(Pt及其颊侧Pb1和Pb2)及磨牙区(Mt及其颊侧Mb1和Mb2)设定共6个加载部位,单侧垂直加载9.8N的力,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各条件下义齿的位移.结果:牙槽骨整体吸收情况下,义齿基托位移量依A,B,C顺序递增,C条件下义齿位移大;前牙区牙槽骨高度吸收(AC3和BC3)的条件下,义齿位移量在同系列条件中大;在磨牙区加载时,AC2和AC3,以及BC2和BC3左右位移较大且相近,都大于AC1和BC1.结论:在单侧加载条件下,下颌两侧对称性牙槽嵴前牙区和双尖牙区牙槽嵴高度影响全口义齿稳定性,评价不同部位牙槽嵴相对高度可初步判断义齿固位条件及稳定性.
-
中老年患者kennedy ⅠⅡ缺损采用精密附着体修复临床研究
单双侧牙列缺失是临床中老年患者常见病、多发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影响,一直是口腔临床上修复的难题,临床上常采用传统可摘活动义齿修复,从舒适、美观、功能上很难达到患者的需求,长期的摘戴甚至会导致基牙的松动和龋坏,而采用精密附着体(PA)修复义齿,较好的解决了以上的问题,临床获得满意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键槽缓压式精密附着体(赛福servo公司,德国)、义齿衬垫材料(沃柯voco公司,德国).
关键词: -
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在骨改建中的研究进展
人骨硬化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由sost基因编码的、骨原性细胞分泌的具有抑制骨形成作用的糖蛋白[1].研究显示,sclerostin能够竞争性结合Wnt信号通路中的共受体——LRP5来抑制该信号通路,从而引起骨形成障碍[2].1 SOST和sclerostin的分子特征SOST位于人染色17q12-q21,含有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前者共同编码一个包含21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sclerostin,其氨基酸序列和小鼠、大鼠分别有88%、89%的同源性.Brunkow等[3]分析发现,sclerostin有一个富含半胱氨酸的区域,将其和另外一个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性糖蛋白家族DAN家族比较发现,二者存在很大的相似性.DAN家族包括dan、cerberus/ cer1、gremlin/ drm、prdc、caronte及dante,将它们和转化生长因子(TGF)-2及NDP的结构比较发现,这些因子均包含“胱氨酸结(knot)”结构.
关键词: -
人乳头瘤病毒和口腔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在口腔潜在性癌性病损(oral potential malignant disorder,OPMD)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检出率为0%~85%[1].除了已知的饮酒、吸烟等危险因素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PV感染也与OSCC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关系的阐明有助于推动口腔癌诊疗思路的变革[2].本文将从HPV可能的致癌机制的近进展以及二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自然转归
关节盘前移位是颞下颌关节疾病中常见的囊内病变,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临床上根据盘移位的性质主要分为可复性和不可复性前移位.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下颌运动异常、杂音和疼痛.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咬合板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虽然文献报道各种治疗方法均有较高的成功率,但国内外对关节盘前移位的治疗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其焦点在于是否需进行关节盘的复位.一部分临床医师认为盘移位的治疗应以缓解临床症状为主,无需进行关节盘的复位,他们的理由主要基于以下3点:1)在无症状的人群中,通过MRI检查发现有30%的人患有颞下颌关节盘移位[1,2];2)有关节盘前移位的患者中,仅有小部分患者因中度或者重度症状而需要临床治疗[3];3)较多文献证实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可随时间消失或者缓解,说明关节盘前移位的症状有一定的自限性.
关键词: -
职业性慢性磷毒性颌骨骨髓炎1例
职业性慢性磷毒性颌骨骨髓炎(Occupational chronic phosphorus poisoning osteomyelitis of the jaw,OCPPOJ)系职业性磷中毒的一种,主要特点是病程长、反复发作,表现为对全身骨骼的侵犯,尤以下颌骨受累为常见.我科于2013年3月7日诊治了1例典型的OCPPOJ患者,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王某,男,53岁,汉族.因右下颌肿胀2月来就诊.患者诉拔牙窝不愈合10月余,在当地医院行颌骨切除术及抗生素治疗无效,我院门诊以右下颌病变伴肿胀收入院.患者从事黄磷生产工作14余年,右侧膝关节骨折史,否认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专科检查:右侧颌下红肿明显伴压痛;口内见右下颌后牙缺失,其表面黏膜红肿伴瘘口形成.全景片示右侧下颌骨下缘可见不规则密度减低区,连续性中断(见图2a).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8 |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