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利琼;李金明

    呼吸道病毒是一组能够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疾病的病毒.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正粘病毒科的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的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冠状病毒科的冠状病毒,披膜病毒科的风疹病毒和腺病毒科的腺病毒等.近年来新的致病性病毒不断地被发现,如人类偏肺病毒、人博卡病毒、SARS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等.对于呼吸道病毒来讲,同一种病毒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不同的病毒可引起同一种临床症状,给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所以这类病毒的检测确诊对于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极为重要.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江鹏;周小虎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的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免疫荧光和组织化学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技术,初期知识用酶来代替在生物组织中标记抗体的荧光素,对其中的抗原进行鉴定和定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酶联免疫吸附技术也逐渐的在免疫扩散和免疫电泳板的沉淀线做鉴定.1971年期间, Engvall等人利用碱性的磷酸酶标记了抗原或者抗体,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系统,这一技术的建立成为了血清学实验历史中的一场革命,是十分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也是固相酶免疫测定技术中的一种.

  • 提高饮用水“两虫”检测回收率的方法探讨--Filta-Max xpress快速法

    作者:金幼平;徐飞

    本文对免疫磁分离荧光抗体法测定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过程中3个关键步骤——浓缩、分离和染色过程的加标回收率情况分别进行比对试验,对如何提高饮用水中“两虫”检测回收率提出合理化建议。

  • 体外受精失败MII期人卵母细胞的免疫荧光研究

    作者:罗海宁;朱桂金;胡娟;王雁林;魏玉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中MII期人卵母细胞受精失败的原因.方法收集体外受精后24~48 h仍未受精的MII期卵母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碘化丙啶(PI)复染,在荧光显微镜下对其失败原因进行分类.结果卵母细胞内未见精子的在常规体外受精(IVF)周期有55.8%,显著多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中的9.7%(P<0.01);卵母细胞活化失败两者分别为14.9%和58.1%,有显著性差异(P<0.01);原核形成和(或)迁移缺陷的在两者分别为25.3%和32.3%(P>0.05);其他异常两者分别为3.9%和0.0%.结论IVF中MII期卵母细胞的受精失败主要是缺乏精子的穿透,ICSI周期中的主要原因是卵母细胞活化不完全.

  • 重组质粒pCR3.1-brZPC'的构建及其体内外表达

    作者:徐丽;彭景楩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CR3.1-brZPC',检验其在细胞及动物体内的表达. 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克隆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R3.1相连,转化感受态菌后酶切鉴定重组质粒.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RT-PCR法检测重组质粒在细胞中mRNA水平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重组质粒在细胞中蛋白水平的表达.接种BALB/c小鼠,一周后提取其各组织的总RNA,RT-PCR检测重组质粒在被免疫动物体内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 结果重组质粒pCR3.1-brZPC'能在细胞和被免疫动物体内高效表达.被免疫动物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且与该重组蛋白在细胞外结合. 结论重组质粒pCR3.1-brZPC'能在动物体内表达并激起相应的抗体反应.

  • γH2AX的检测方法简介

    作者:余艳柯;朱心强;杨军

    DNA损伤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如碱基修饰,DNA单链断裂(DNA single stranded breaks,SSBs),DNA链内和链间交联以及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 stranded breaks,DSBs)等,其中DSBs被认为是DNA严重的损伤.

  • 一种捕获尿液中膀胱癌细胞的新型微流控芯片的设计 新型微流控芯片的设计

    作者:耿春阳;李驰宇;李雅楠;任海军;翟晓峰;刘波

    膀胱癌主要发生在膀胱粘膜上,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目前临床的技术手段对于膀胱癌的诊断和检测有诸多缺点和不足,例如检测过程有创伤,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本文设计并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用于膀胱癌检测的微流控芯片,选取聚二甲硅氧烷作为芯片基片材料,采用模塑法制作芯片;使用硅烷化修饰在玻片上固定特异性抗体,并利用圆柱形阵列结构减缓流速以抓捕靶细胞.采用此芯片,从膀胱癌患者尿液样品中抓捕肿瘤细胞并经特异性荧光抗体进行鉴定.本文成功制备了无创膀胱癌检测的微流控芯片,为膀胱癌的检测和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力的平台.

  • 免疫荧光法检测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

    作者:刘志广;阳波;赵秀芹;张媛媛;刘敬华;万康林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荧光法在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检查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高效价结核分枝杆菌免疫血清和单克隆抗体,并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痰标本涂片、固定,加荧光抗体结合,荧光显微镜下检查.结果 60份临床疑似肺结核病人痰标本,用抗酸染色法、结核分枝杆菌免疫血清和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三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6.7%(22/60)、58.3%(35/60)和56.7%(34/60),其中,抗酸染色阳性22份标本,两种免疫荧光法检查均为阳性,吻合率100%.结论 免疫荧光法检查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大大高于抗酸染色,进一步完善后可尝试用于痰标本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查.

  • 自身抗体免疫荧光项目混合质控品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作者:张娣;袁杭;曹鹏;夏玲芝;黎雪梅;王翠华;毛源

    目的 研究免疫荧光项目自配混合质控品的配制比例,并评价其稳定性,以确保本实验室相应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项目的质量控制有效.方法 利用本实验室采集的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 antibodies,p-ANCA)各单项强阳性血清,经实验确认后进行适当比例混合,自制弱阳性4项目复合质控品进行检测.结果 AKA因混合干扰无法配制成弱阳性混合质控品,ANA、AMA、p-ANCA和阴性血清可以按照1:1:1.5:3比例配置成弱阳性混合质控品,稳定时间可达20周.结论 并非所有自身抗体均适合配制混合质控品.自制荧光免疫方法的3项自身抗体弱阳性质控品的稳定性良好,可用于临床实验室的日常质量控制使用,既方便操作又节约成本,可供其他实验室借鉴参考.

  • 抗狂犬病毒核蛋白单克隆抗体在狂犬病街毒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徐葛林;严家新;Larrous F;祝玉桃;Cozette P;薛红刚;胡巧玲;Bourhy H

    目的测试抗狂犬病毒核蛋白单克隆抗体用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已确认的狂犬病阳性及狂犬病阴性的动物脑组织标本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将巴斯德研究所狂犬病参考中心保存的来自不同国家的62份狂犬病街毒动物脑组织标本以及271份法国境内收集的正常动物脑组织标本,用上述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并以巴斯德研究所狂犬病参考中心提供的狂犬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组织细胞分离法及直接免疫荧光法等三个试验作确认试验,进行比较.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法可检测涵盖狂犬病毒7个基因型在内的所有62份街毒标本,对确认为狂犬病阴性的动物脑组织标本检测均为阴性,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达到100%.结论抗狂犬病毒核蛋白单抗作为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狂犬病毒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理气消瘿片治疗实验性大鼠甲状腺肿的作用机制

    作者:王桂红;泮剑英;王瑞;田先翔;鲁云;郑国华

    目的:探讨理气消瘿片对实验性大鼠甲状腺肿的作用机制.方法:白色封闭群大鼠(SD),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理气消瘿片低、中、高剂量组,优甲乐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日给大鼠灌服丙基硫氧嘧啶(20 mg·kg-1)连续造模,理气消瘿片低、中、高剂量组同时分别灌服2.4,4.8,9.6 g·kg-1的理气消瘿片水溶液,阳性药物组同时灌以7.8 μg·kg-1的优甲乐.60 d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清和甲状腺组织.计算大鼠甲状腺指数,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含量,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改变,利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甲状腺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抗凋亡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FT3,FT4含量升高(P<0.05),TSH含量降低(P<0.05),甲状腺明显肿大(P<0.01),bFGF,Bcl-2表达明显升高,TGF-β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理气消瘿片能明显降低甲状腺肿大鼠的甲状腺指数(P<0.05),但对血清FT3,FT4,TSH含量影响不明显,使甲状腺组织病理改变减轻,降低bFGF,Bcl-2表达(P<0.01),升高TGF-β表达(P<0.01).结论:理气消瘿片具有抗甲状腺肿的作用,其机制与调节bFGF,Bcl-2,TGF-β的表达有关.

  • 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囊膜蛋白ODV-E18的核定向转运研究

    作者:吴金美;吕鸿声;吴祥甫;S. B. Braunagel;M D Summers

    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AcMNPV)在细胞质中合成其囊膜蛋白,但在细胞核内组装并包埋病毒粒子,这些蛋白的核定向转运机制是人们甚感兴趣的课题.以AcMNPV多角体衍生型病毒ODV(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的一种囊膜蛋白ODV-E18为对象,通过E18与一个标记短肽Flag融合的重组病毒的构建,以免疫荧光法跟踪检测E18蛋白的转运过程及形态,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法(yeast two hybrid system),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寻找与E18紧密结合的可能的转运蛋白.研究结果表明,E18是先以核内模结构--微泡(microvesicle)的形式存在于核内的;一个被报道具有核定向转运功能的AcMNPV囊膜蛋白-ODV-E66能与E18形成紧密的复合体,推测E-66可能在E18的核定向转运中起着运载体的作用.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赵启韬;苗俊英

    共聚焦显微镜是显微镜制作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化的光学显微镜,它对普通光镜做了多方面的技术改进:用激光做光源并采用了共聚焦技术消除了透镜的色差和球差;运用点扫描技术,使标本上每一点的图像避免了相邻点的衍射光和散射光的干扰;结果用计算机处理;因而其图像高度清晰且数字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不仅可以观察活细胞、活组织的动态代谢过程,而且可以获得三维图像,与其他的生物学技术相配合,几乎可定性、定量定位地检测组织细胞内的任何一种生化成分.

  • c-kit与miR-21在心衰大鼠心肌中表达下降

    作者:刘振;李硕;刘玲玲;郭志坤;王鹏飞

    目的:研究c-kit与miR-21基因在大鼠左室重构中的动态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1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和心衰模型组125只。心衰模型制作:4 mg/kg腹腔注射阿霉素。在8周时对大鼠进行心功能检测,验证心衰模型。取心脏组织冰冻切片。利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显色等技术检测心肌组织中miR-21和c-kit的基因表达。结果1)心衰组的呈现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的病理学变化。2)在正常和心衰心肌中miR-21阳性细胞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少量心肌细胞和干细胞,而心衰心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减少;c-kit阳性细胞常成群分布,主要聚集于心外膜及其附近。在两组心肌组织中均有少数细胞存在miR-21和c-kit共表达。结论 c-kit和miR-21在心衰大鼠心肌中表达下降与心力衰竭和左室重构呈高度相关。

  • HSD1蛋白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空间特异性表达

    作者:宋伟;陈迎春;缪时英;王琳芳

    目的 研究HSD1蛋白在各级生精细胞中的空间特异性表达及其在细胞中的核质穿梭特性.方法 分离小鼠生精细胞,用免疫荧光法观察HSD1蛋白的内源定位.构建pEGFP-C1-HSD1融合表达质粒并转染CHO细胞,用激光共聚焦和电镜观察HSD1融合蛋白的定位及其核质分布情况.结果 HSD1蛋白在初级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的胞质中表达;在成熟精子细胞中主要表达于顶体和尾部.HSD1蛋白在CHO细胞中存在3种分布形式:细胞核型、细胞质型和核质分布型.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在细胞中呈动态分布,存在细胞核-质间的穿梭特性.结论 HSD1蛋白在生精细胞中呈空间特异性表达并且具有核质穿梭能力.

  • 量子点多重荧光染色技术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孟祥玉;李福来;孙平风;许恒毅

    纳米技术在恶性肿瘤检测和诊断中已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新型荧光半导体纳米晶体量子点具有荧光强度高、稳定性好和发射光谱可调等理化特性,经生物分子修饰后,可与肿瘤标志物结合,用于同时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

  • 乳鼠心肌细胞移植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区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作者:王晓冰;郭志坤

    目的 观察乳鼠心肌细胞移植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区微血管密度及微血管再生的影响. 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6只,新生乳鼠40只.建立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将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移植到兔心肌梗死区,分别于移植后1、2、3、4周取材,用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进行染色,光镜观察,LEICA Qwin V3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兔心肌梗死边缘区毛细血管密度及其再生情况. 结果 乳鼠心肌细胞移植后的1、2、3、4周不同的时间段,兔心肌梗死区的毛细血管密度及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定量分析显示,毛细血管密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结论异体异种心肌细胞移植能够促进兔心肌梗死区的毛细血管新生,有利于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

  • 细菌性腹膜炎损害大鼠小肠神经-Cajal 间质细胞网络

    作者:梁国刚;李毅;齐清会

    目的 观察细菌性腹膜炎大鼠小肠神经\|Cajal 间质细胞(ICC)网络的形态学变化,探讨细菌性腹膜炎致胃肠运动障碍的产生机制.方法 成年Wistar大鼠6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建立细菌性腹膜炎模型.大鼠小肠在体肌电慢波频率和振幅的变化检测胃肠运动功能;存活大鼠取距幽门2.0cm的上段小肠10.0cm制作肠肌层全厚组织标本,进行c-Kit和乙酰胆碱转运体(VAChT)/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后用于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测、分析. 结果 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小肠肌电慢波频率和振幅较正常组均明显减慢和降低;共焦显微镜检测ICC网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小肠ICC数量明显减少(P<0.01),ICC突触数量减少,相互间的连接不连续,完整的网络样结构消失,细胞荧光强度减弱(P<0.01).共焦显微镜检测肠神经-ICC网络,与对照组相比,胆碱能/氮能神经数目明显减少(P<0.01),神经网结构紊乱,彼此间的连接减少,神经网络的荧光强度减弱(P<0.01);ICC与肠神经纤维两者间失去紧密连接,肠神经-ICC网络的完整结构受到破坏. 结论 细菌性腹膜炎时小肠胆碱能/氮能神经和ICC数量减少,肠神经-ICC网络结构受到破坏,可能是引起胃肠运动障碍的原因.

  • 炎性痛大鼠背根节及脊髓后角NMDAR1与BSI-B4免疫荧光双标记观察及针刺调节

    作者:张育文;王丽娜;李熳;张静;李玲俐;关新民

    目的探讨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初级感觉传入C纤维中枢突末梢上的NMDA受体NR1亚型蛋白(NMDAR1,NR1)的变化. 方法对单侧佐剂性关节炎性痛模型,采用西非单叶豆同工凝集素(BSI-B4)与NR1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致炎后不同时间段初级感觉传入突触前NR1的表达及其针刺后的变化. 结果分别在各组大鼠的背根节和脊髓观察到BSI-B4/NR1的双标产物.致炎后第3d、7d各组大鼠致炎侧背根节中的双标神经元占各单标神经元的百分比关系为:炎症组(包括3d、7d组)>电针组(包括3d、7d组)>生理盐水组(包括3d、7d组)(P<0[J]^01);且炎症组和电针组大鼠均表现为3d组>7d组(P<0[J]^01). 结论提示脊髓后角突触前C纤维中枢突末梢上存在NR1,而且参与了单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痛觉过敏的形成;电针可能通过下调突触前的NR1抑制中枢敏化的形成,达到治疗的目的.

  • 野菊花总黄酮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晓宇;李俊;姜辉;程文明;陈晓蓉

    目的 研究野菊花总黄酮(TFC)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20只SD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0.1ml弗氏完全佐剂复制AA模型;24d后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Western blotting分析大鼠滑膜细胞caspase-3活化片段蛋白的表达变化,annexinV荧光染色检测caspase-3特异性阻断剂对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结果 TFC能诱导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电镜规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核.大鼠滑膜细胞caspase-3活化片段蛋白表达随TFC浓度增加而明显升高,caspase-3特异性阻断剂可以明显减轻AA大鼠滑膜细胞凋亡. 结论 TFC可促进大鼠滑膜细胞凋亡而达到治疗AA作用,其机制与TFC诱导滑膜细胞凋亡及提高caspase-3的活化有关.

782 条记录 1/40 页 « 12345678...394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