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astleman影像诊断与组织病理特征
摘要: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s disease,CD)是非典型性淋巴细胞增生失调.自从1956年第1次被描述后,曾有淋巴滤泡网状内皮细胞瘤、纵隔淋巴结血管滤泡增生、良性巨淋巴瘤等多个名称.本病常发生于纵隔和肺门,肺内很少发生,也可见于全身任何部位,Frizzera等[1]总结400例资料表明,病灶位于胸部约占70%、颈部14%、腹部及盆腔12%、腋窝2%.Sheung[2]曾报道16例不典型Castleman,其中来源于胸膜8例,腋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心包、肺各1例.胸部病变影像学分为单中心型或多中心型.病理学分为透明血管型、浆细胞型和混合型[3].
-
CT纹理分析在胃肠间质瘤危险度分级价值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CT纹理分析方法 在预测胃肠间质瘤(GIST)病理危险度分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8例GIS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依据病理结果分为潜在恶性(极低、低危险度)和恶性(中、高危险度)GIST.采用LIFEx软件提取纹理特征.采用R软件Lasso模型进行特征筛选及模型建立.采用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经筛选的4个纹理特征建立的影像组学标签对GIST危险度分级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AUC分别为0.91、0.86,敏感度分别为86.11%、70.00%,特异度分别为86.67%、95.24%.结论 CT纹理分析对于GIST危险度分级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CT表现
目的 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CT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总结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17例位于腹主动脉旁,1例位于右侧髂总动脉旁;病灶为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平均直径>5 cm.实性3例,囊实性13例,囊性2例;边界清楚16例,边界不清楚2例.11例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略有下降,5例动脉期中度强化,静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下降,2例轻度强化.9例瘤体内或瘤周见强化的迂曲血管影.结论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常位于腹主动脉旁,多为囊实性,体积较大,边缘清楚,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部分瘤体内或瘤周可见扩张强化小血管.
-
初步探讨艾滋病肝功能损害与肝脏CT表现的关系
目的 分析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肝脏CT表现与肝脏功能酶指标的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6年3月进行肝脏MSCT平扫+增强扫描及肝功能生化检查的AIDS患者58例,对其肝脏CT表现、肝功能检验资料进行观察统计分析.结果 按肝脏CT表现分4组:1组为肝实质弥漫性无强化密度减低(20例);2组为肝实质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状、片状无强化低密度灶(14例);3组为肝实质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片状有强化低密度灶(15例);4组为肝脏CT平扫+增强未见异常(9例);1组肝脏生化指标异常例数多,且1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值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γ-谷氨酰转肽酶(GGT)测值高于其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DS肝功能异常患者肝脏CT表现各异,CT所见以肝脏无强化弥漫性密度减低表现为多见,肝功能损害较明显,对AIDS肝功能损害评价有一定参考意义.
-
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MSCT征象,提高对其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 收集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肾上腺占位性病变71例(81个病灶),分析其MSCT影像表现.结果 本组71例中包括肾上腺良性病变43例(血肿11例,囊肿5例,血管瘤1例,皮质腺瘤11例,髓样脂肪瘤2例,嗜铬细胞瘤5例,节细胞神经瘤8例);恶性病变28例(皮质腺癌1例,淋巴瘤2例,神经母细胞瘤11例,转移瘤14例).其中血肿多分布于右肾上腺(11/11),淋巴瘤和转移瘤可为双侧性分布;转移瘤和腺瘤长径较小,腺癌长径大,良恶性病变间长径无统计学差异(Z=-1.888,P=0.059);腺瘤及髓样脂肪瘤密度较低,血肿及神经母细胞瘤密度较高;髓样脂肪瘤常见脂肪成分;嗜铬细胞瘤及神经母细胞瘤易囊变、坏死;节细胞神经瘤和神经母细胞瘤易钙化;血肿及囊肿多无强化,节细胞神经瘤轻中度延迟强化,腺瘤呈中度以上强化,嗜铬细胞瘤明显强化.在MSCT平扫图像中,良性病变平均CT值(23.01±24.67) HU,恶性病变(38.88±3.68) 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28,P=0.000).当排除血肿后,平扫图像中阈值为32.32 HU时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75.0%.结论 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具有一定特异性CT征象:肾上腺血肿常位于右肾上腺;转移瘤及腺瘤长径较小;腺瘤及髓样脂肪瘤密度较低,嗜铬细胞瘤及神经母细胞瘤易出现囊变、坏死;节细胞神经瘤和神经母细胞瘤易钙化.
-
表观扩散系数值评估克罗恩病的活动性
目的 探讨ADC值评估克罗恩病(CD)活动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CD患者的磁共振小肠成像(MRE)及DWI资料,测量病变肠壁ADC值,以CD活动指数(CDAI)作为疾病活动性参考标准,分析ADC值与CD活动性的关系.结果 35例病例中,CD缓解期(CDAI< 150) 14例,活动期(CDAI≥150)21例,缓解期和活动期病变肠壁ADC值分别为(1.51±0.27)×10-3 mm2/s、(1.23±0.16)×10-3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肠壁ADC值与CDAI评分呈负相关(r=-0.82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值评估CD活动性的AUC较大,为0.912.当ADC阈值为1.32×10-3mm2/s,其诊断CD活动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9%、85.7%.结论 MR定量参数ADC值可较准确地评估CD的活动性.
-
腹部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腹部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CD)的CT表现.方法 收集8例经病理证实的腹部透明血管型CD,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及其病理所见.结果 所有巨淋巴结增生病例的病理类型均为透明血管型,1例位于小肠系膜,4例位于腹膜后,3例位于腹腔.所有病灶均表现为边缘规整、密度均匀的类圆形肿块,增强扫描均表现为接近邻近主动脉程度的明显均匀强化,平扫可见钙化5例,灶周可见多发周围卫星结节者1例,粗大血管者2例.结论 腹部透明血管型CD的CT表现与病理表现相关,主要的影像学特点为边缘清楚类圆形肿块及增强后接近主动脉程度的明显强化.
关键词: 腹部 透明血管型 Castleman病 计算机体层成像 -
320排CT在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评估320排CT动态增强扫描对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或外科手术确诊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非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NDPHA)A组与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DPHA)B组各55例,采用CT平扫及动态增强的方法对肝脓肿各阶段的表现征象进行扫描成像.结果 A组病变部位发生于左叶23例,右叶21例,同时发生于肝左、右2叶1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出现环形强化的脓肿壁和周围的无强化的低密度水肿带形成所谓的"环征",常多见"双环征",周围没有水肿者CT表现为呈单环,即"环征"和脓肿内的小气泡为脓肿的特征性表现.静脉期及延迟期:脓肿壁仍有强化,脓腔和周围水肿带呈低密度.B组病变部位发生于左叶9例,右叶37例,同时发生于肝左、右2叶9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出现33例病灶"片状"或"楔形状"的一过性强化,门静脉期出现16例"团块状"强化,10例出现"晕征",29例出现"蜂窝征"或"网格征".结论 320排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体现DPHA的影像学特征,是临床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
-
囊液CT纹理分析在鉴别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性肿瘤中的价值
目的 初步探讨囊液CT纹理分析在鉴别胰腺浆液性囊腺瘤(SCA)与黏液性囊性肿瘤(MCNs)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胰腺囊性肿瘤(SCA 20例、MCNs 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增强CT图像,将大囊性病灶的胰腺期增强CT图像导入CT Kinetics软件,2名放射医师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软件自动提取ROI内纹理特征,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检测2名测量者间的一致性,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病例CT纹理参数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确定各纹理参数的佳诊断阈值.结果 MCNs的大囊腔长径、囊液CT值、总体素值、熵值均高于SCA,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以大囊腔长径2.95 cm、囊液CT值8.5 HU、总像素值11596.50和熵值9.36作为鉴别两者的佳阈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5、0.702、0.750和0.721.结论 SCA与MCNs囊液成分的部分CT纹理参数存在差异,有助于2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
嗜酸性胆囊炎的临床病理和CT及MRI分析
目的 初步探讨嗜酸性胆囊炎(EC)的临床特点、病理和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为EC患者的临床症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病理等相关资料,并对EC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特点作对照分析.结果 在临床上,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急性胆囊炎症状,以右上腹痛为主,4例患者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在病理上,EC组织较密实,表现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在胆囊壁呈局灶性或弥漫性浸润,伴有纤维组织增生;在影像上,3例表现为局限性宽基底胆囊肿块,2例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增厚,5例表现为胆囊壁弥漫性增厚,CT呈等或低密度,T1 WI呈等或低信号,T2 WI/T2 WI脂肪抑制呈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扩散受限,CT及MRI增强扫描病灶均随时间延迟呈渐进性强化.结论 EC具有典型的临床特点和CT及MRI表现,其影像表现与病理学基础密切相关.
-
胃肠道间质瘤单发肝转移的MR影像特点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单发肝转移的MR影像特点,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GIST单发肝转移患者的MR影像资料.结果 肿瘤大小(7.38±3.66)cm,呈不均匀稍长T2信号、稍长T1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晕环或结节状高信号10例,边缘清楚有包膜13例,囊变、坏死9例,出血8例,多血供10例;动脉期中度至明显强化10例,门静脉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9例,持续强化4例.结论 GIST单发肝转移具有一定的MR影像特点,对其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