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叶氏糖肾方对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炎症因子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韩海燕;路建饶;刘文瑞;陈秀峰;张传福;张黎明;田军;陈杰;胡静;陈晛;廖琳;黎雾峰;李露露;王新华

    目的:从肾脏血流动力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角度观察叶氏糖肾方治疗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患者被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中西药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各50例,分别使用西药、中西药和中西药加脐疗,进行为期6个月的临床治疗观察,之后随访2个月,共8个月.结果:(1)三组治疗前一般情况和有关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差异.(2)治疗6个月后西药组、中西医组、综合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分别为26.8±6.3,21.9±5.8和16.3±4.8),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0.0%,84.0%和88.0%),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其中,综合组明显,其次为中西医组,后为西药组,三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6个月后中西医组和综合组血尿素氮、肌酐和炎性细胞因子(TGF-β1、MCP-1、TNF-α)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西药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4)在停用中药继续西药治疗随访2个月后,中西医组和综合组的上述各项指标虽较治疗6个月时有一定程度的恶化,但仍好于西药组.结论:叶氏糖肾方加脐疗能明显改善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衰竭.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下调血液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 叶氏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长链非编码RNA PVT1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传富;路建饶;刘文瑞;陈秀锋;王新华;胡静

    目的 考察叶氏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以及对其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PVT1)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及糖肾方高、中、低剂量组(10只/组).除正常组外,小鼠给予ip链脲佐菌素(STZ)造模,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2周及处死前测定小鼠随机血糖及24 h尿蛋白量;造模后8周收集血清、摘取肾脏,用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肾脏T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水平,用qPCR法检测肾脏PVT1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各项指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糖肾方干预后,小鼠血糖、24h尿蛋白量、BUN、Scr、TGF-β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糖肾方高、中剂量组小鼠PAI-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糖肾方干预后,PVT1基因表达明显下调,中剂量组作用尤为显著(P<0.05).结论 叶氏糖肾方具有降低DN小鼠血糖、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少PVT1的基因表达,下调细胞因子TGF-β1、PAI-1的水平,进而减少ECM堆积有关.

  • 叶氏糖肾方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路建饶;张传富;陈秀峰;张黎明;田军;陈杰;韩海燕;胡静;陈晛

    目的 观察叶氏糖肾方加脐疗治疗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药组和综合组,分别使用西药、中西药和中西药加脐疗,进行为期6个月的临床治疗观察,每组50例.结果 中西药组和综合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分另为84%、88%和60%),24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eGFR明显高于西药组,综合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叶氏糖肾方对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缓解临床症状,减少24h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衰竭,尤其是脐疗能明显减少中医证候积分,经济有效、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