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与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

    作者:何婷婷;万宇辉;张澄

    目的 分析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和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整群选取安徽省某医科院校4007名大一、大二在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童年期虐待评定问卷、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条目列表和心理亚健康自评问卷进行童年期虐待经历、自伤行为和心理病理症状等信息调查,使用Pearson相关、线性回归和Sobel检验分析三者间的关联.结果 童年期躯体、情感、性虐待、总体虐待评分与心理病理症状评分和自伤行为频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各种虐待经历和自伤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Sobel检验显示中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33%~ 9.96%(男性)和6.06%~ 10.36%(女性)(P<0.01).控制年龄、家庭居住地、经济状况、独生子女状况、父母学历等混杂因素后仍存在中介效应,Sobel检验显示上述中介效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7.93 %~9.96%(男性)和6.10%~ 10.20%(女性)(P<0.05).结论 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经历和自伤行为的关联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减缓医学生心理病理症状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有童年期虐待经历者的自伤行为.

  • 心理病理症状、应对方式及冲动控制在童年期虐待与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

    作者:马双双;万宇辉;张诗晨;许韶君;刘婉;徐亮;翟露露;张辉;郝加虎;陶芳标

    目的 探讨心理病理症状、应对方式及冲动控制在童年期虐待与中学生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1 1月-2014年1月选取郑州市、贵阳市9704名在校城乡初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城镇4049名,农村5655名;初中5168名,高中4536名;男生4600名,女生5104名.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Barratt冲动性量表第11版分别测量童年期虐待、非自杀性自伤、心理病理症状、应对方式和冲动控制情况,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间童年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的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指标间的关联,自举(Bootstrap)程序和PROCESS软件检验各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结果44.6%的中学生曾有过童年期虐待经历,其中女生高于男生(45.9% vs.43.1%),初中生高于高中生(47.3% vs.4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58和32.433,P<0.01);但童年期虐待检出率在户口所在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5%的中学生有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其中女生低于男生(37.1% vs 40.1%),初中生高于高中生(41.4% vs.3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51和37.955,P<0.01).自评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学生童年期虐待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检出率均低于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和较高的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9.916和25.735,P<0.01).心理病理症状、应对方式以及冲动控制评分分别与童年期虐待评分和中学生自伤行为频率显著相关(P<0.01);控制性别、年级、城乡、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后,心理病理症状、消极应对方式和积极应对方式及冲动控制在两者关联中的中介作用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中介效应分别为33.41%、14.87%、0.49%和3.48%,四种中介因素的共同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2.24%.结论 心理病理症状、应对方式及冲动控制在童年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联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减少心理病理症状、消极应对方式及冲动行为的发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有童年期虐待中学生的自伤行为.

  • 童年期虐待和亲子分离与初中生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葛星;胡塔静;刘阳;张婉婉;余婷婷;汪耿夫;袁珊珊;方玉;苏普玉

    目的 探讨童年期母婴分离和童年期虐待经历与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 对安徽省霍邱县3所乡镇普通初级中学1417名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使用自编问卷调查研究对象攻击行为、童年期亲子分离和遭受虐待以及其他一般情况等.结果 男生躯体攻击因子分(2.52±0.78)高于女生(2.29±0.79),而女生在愤怒因子分(2.60±0.82)和敌意因子分(2.58±0.80)高于男生(2.41±0.75、2.47±0.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类型攻击行为因子分及总分均随年级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P值均<0.001).初次与母亲分离的不同年龄段初中生,在言语攻击因子分、敌意因子分和攻击行为总因子分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次与父亲分离的不同年龄段初中生,在敌意因子分和攻击行为总因子分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次与父母同时分离的不同年龄段初中生,在愤怒因子分、敌意因子分和攻击行为总因子分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均表现为年龄越小攻击行为的各因子得分越高.童年期遭受各种类型反复虐待的初中生其各种类型攻击行为因子分和总分均高于无相同类型的反复虐待者,其中大部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童年期亲子分离时间较早以及遭受反复虐待是其青春期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

  • 童年期虐待的不同形式与中学生自杀行为关联性研究

    作者:万宇辉;刘婉;孙莹;郝加虎;陶芳标

    目的 探讨不同形式的童年期虐待与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广州、新乡、沈阳和重庆4个地区14 221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了解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心理问题症状、童年期虐待经历及自杀行为等信息,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形式的童年期虐待对自杀行为发生的影响.结果 中学生童年期总体虐待、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检出人数(率)分别为7 246(51.0%)、5 824(41.0%)、5 409(38.0%)、1 039(7.3%)、2 042(14.4%)、1 174(8.3%)和548(3.9%).男生躯体虐待的检出率高于女生,女生情感虐待和自杀意念的检出率高于男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童年期性虐待、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检出率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的作用后,童年期虐待经历会增加男生自杀意念(OR=2.03,95%CI:1.72~2.40)和自杀计划(OR=1.93,95%CI:1.57 ~ 2.37)的发生风险,增加女生自杀意念(OR=2.45,95%CI:2.12 ~ 2.82)、自杀计划(OR=2.46,95%CI:2.02 ~ 3.00)和自杀未遂(OR=2.12,95%CI:1.61~ 2.78)的发生风险.除童年期躯体虐待与男生自杀未遂外,不同类型的童年期虐待均是男女中学生自杀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随着童年期虐待种类数的增加,男女生自杀行为的发生风险亦呈增高趋势(P<0.01).持续受虐以及施虐人为父母/其他的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结论 童年期虐待经历是中学生自杀行为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 童年期虐待经历与青春期抑郁症状的前瞻性关联

    作者:龚纯;方姣;单杰;段晓楠;胡晶晶;陈红蓉;张晶晶;万宇辉;孙莹

    目的 探讨童年期虐待经历与青春期抑郁症状的前瞻性关联.方法 于2013年5月方便选取安徽省蚌埠市3所小学,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对参加研究的3~4年级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同时开展问卷调查,其中学生问卷包括童年期受虐待经历(情感、躯体和性虐待)和抑郁症状等;父母问卷包括父母学历和家庭经济条件等信息.2017年3月进行随访.基线抑郁症状采用儿童抑郁量表评价,随访期抑郁症状采用《心境与情绪问卷》评价.建立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虐待经历与青春期抑郁症状的前瞻性关联.结果 2013年基线调查1 172名学生,4年后随访1 021名(87.1%).基线童年期虐待经历报告完整的学生为1 126名,其中躯体、情感和性虐待报告率分别为12.8%(144/1 126)、11.1%(125/1 126)和10.9%(123/1 126).基线与随访期抑郁症状报告率分别为7.0%(82/1 172)和12.3% (126/1 021).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调整基线抑郁症状、随访时年龄、性别、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离婚、BMI分类后,童年期情感虐待经历(OR=1.86,95%CI:1.03 ~ 3.36;P=0.039)和躯体虐待经历(OR=2.37,95%CI:1.39 ~ 4.03;P=0.001)增加青春期抑郁症状发生风险.结论 童年期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可能增加青春期抑郁症状发生的风险.

  • 中国3个城市中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和社会支持与身心亚健康状态的关联研究

    作者:万宇辉;马双双;许韶君;张诗晨;郝加虎;陶芳标

    目的 探讨中国郑州、贵阳和蚌埠3个城市中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ACEs)和社会支持与身心亚健康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郑州、贵阳和蚌埠3个城市20所学校的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ACEs、社会支持和身心亚健康状态情况.共调查了15278名中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4820份.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ACEs、社会支持水平和身心亚健康检出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Es和社会支持水平与身心亚健康状态发生的关联.结果 14820名中学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分别为26.4%(3917例)和24.1%(3572例),女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检出率分别为28.1%(2092/7443)、26.0%(1932/7443),均高于男生[24.7%(1825/7377)、22.2%(1640/7377)](P值均<0.001).共有89.4%(13247例)的中学生有ACEs.无ACEs中学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15.4%(243/1573)和10.4%(163/1573),ACEs为5~6分中学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40.9%(636/1556)和43.6%(678/1556).高社会支持水平中学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19.9%(724/3635)和13.0%(474/3635),低社会支持水平中学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35.9%(1403/3913)和39.0%(1528/3913).随ACEs得分增加及社会支持水平降低,中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呈增高趋势(P<0.001).在无ACEs中学生中,低社会支持水平的调查对象发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的风险增加,OR(95%CI)值分别为3.04(1.91~4.83)和3.97(2.33~6.76).在ACEs 5~6分的中学生中,低社会支持水平组发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的风险高于高社会支持水平组,OR(95%CI)值分别为1.79(1.23~2.56)和3.77(2.57~5.52).结论 ACEs是中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低社会支持会增加中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的发生风险,提升有ACEs中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

  • 童年期虐待对执行功能认知灵活性的影响(综述)

    作者:王湃;刘爱书

    认知灵活性是一种心理表征转换能力,可分为反应灵活性和自发灵活性,是执行功能的重要成分.童年期虐待经历对反应灵活性和自发灵活性均产生不良影响,造成认知灵活性障碍.认知灵活性的主要脑区是大脑前额叶,童年期虐待经历通过损伤额叶的发育,导致认知灵活性障碍.未来的研究可通过行为学测验和脑损伤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认知灵活性的两成分及其脑机制同时进行细化研究.

  • 社会支持在童年期虐待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

    作者:刘婉;万宇辉;陶芳标;郝加虎

    目的:探讨青少年童年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在童年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郑州、贵阳两地的9704名在校城乡初高中学生,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3个维度)、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分别测量童年期虐待经历、非自杀性自伤、社会支持水平及心理病理症状.结果:CTQ-SF评分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得分呈正相关(r =0.20,P<0.01),与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22,P<0.01);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及其各维度评分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控制户口所在地、自评学习负担、自评学习成绩和心理病理症状的影响后,社会支持在童年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关联中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2.57%,3个维度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7.12% ~ 13.85%.结论:社会支持在童年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联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有童年期虐待经历者自伤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 人格因素在童年期虐待对成年女性抑郁影响的中介作用研究

    作者:位照国;戎笛声;杨颖佳;丘日阳;李欣瑩

    目的:检验人格因素在童年期虐待和成年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是否不同类型的童年期虐待对成年期抑郁的影响存在不同的中介机制.方法:从湖南两所大学抽取大学女生,完成儿童创伤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采用相关分析、结构性线性回归方程来检验人格因素在童年期虐待影响成年抑郁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共485人完成调查,16.6%有童年期虐待,忽视常见;除躯体虐待外,其他所有童年期虐待因子都对抑郁总分有统计学意义的预测,控制人格因子影响后,忽视因子对抑郁总分的预测仍有统计显著性.结论:人格因素中介了童年期虐待对成年抑郁的影响;神经质人格完全中介了情感虐待和性虐待对成年期抑郁的影响,部分中介了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的影响,而外向性人格和精神质对除躯体虐待之外的其它童年期虐待因子均有部分中介作用;忽视可能有着不同于其它虐待类型的中介机制.

  • 童年期虐待与初中生抑郁症状关系

    作者:张婉婉;刘阳;余婷婷;胡塔静;葛星;汪耿夫;方玉;苏普玉

    目的 探讨童年期虐待经历与初中生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取安徽省霍邱县3所乡镇普通初级中学的1 417名初中生,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自编童年期虐待经历问卷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 417名初中生中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61.3%,女生(66.7%)高于男生(56.6%),初二年级(64.4%)高于初一(62.4%)和初三年级(56.7%),非独生子女(63.5%)高于独生子女(5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与父母的关系从差、一般到亲密,学习成绩从差、中等到好,初中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均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童年期遭受各种类型反复虐待的初中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均高于未遭受反复虐待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童年期遭受反复重度躯体虐待、反复中度躯体虐待、反复情感虐待、反复接触性性虐待和反复非接触性性虐待的初中生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性分别是未遭受上述虐待的1.989(OR=1.989)、1.436(OR=1.436)、1.698(OR=1.698)、2.834(OR=2.834)和2.235倍(OR=2.235).结论 童年期遭受反复虐待是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

  • 童年期虐待与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关系

    作者:肖亚男;陶芳标;许韶君;苏普玉;黄朝辉

    目的 探讨童年期不良经历与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关系.方法 在安徽省4个县各方便抽取4个中学,每所中学分别在初一至高三每个年级随机整群抽取1~2个班级,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0 894份.结果 童年期反复重度躯体虐待报告率为8.5%;反复中度躯体虐待报告率为23.6%;反复情感虐待的报告率为20.4%.青少年总体自伤报告率为22.3%,自伤的报告率与3种童年期反复虐待的经历呈相关趋势,童年期3种虐待经历是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类别和程度的童年期反复躯体虐待和反复情感虐待经历对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 上海市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男男性行为者的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

    作者:谢言;刘瑛;杨咏梅

    目的 了解上海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就诊的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于2015年3~8月对上海市2个艾滋病VCT门诊就诊的MSM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738名MSM,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8.8%(286/7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童年目睹家庭内躯体暴力(OR=1.80,95% CI:1.23~2.63,P=0.002)、不清楚性伴是否被诊断HIV(OR=1.70,95% CI:1.20~2.40,P=0.003)或性伴已被诊断HIV(OR=1.86,95% CI:1.07~3.24,P=0.028)的MSM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偏高;而年龄≥46岁(OR =0.13,95%CI:0.04~0.43,P=0.001)、性角色为“1”(OR =0.56,95% CI:0.39~0.82,P=0.003)、目前有固定男性性伴(OR=0.58,95% CI:0.42 ~0.80,P=0.001)的MSM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偏低.结论 上海市VCT门诊MSM抑郁症状检出率高,建议将抑郁症状筛查加入VCT门诊服务并建立心理咨询门诊转介机制.

  • 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期虐待与自我病耻感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谢军;耿峰;董毅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期虐待经历特点,并探讨其与患者自我病耻感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19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童年期虐待问卷评估,并对200例正常被试者进行童年期虐待问卷评估.结果:①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童年期虐待问卷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上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期虐待问卷得分与患者的起病年龄、病程均无显著相关(P>0.05).③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期虐待问卷各维度得分与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歧视因子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179~0.428,P<0.05),并且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因子得分与病耻感量表中积极效应因子得分亦呈显著正相关(r=0.229~0.387,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正常被试者有更多的童年期虐待经历,并且对自我病耻感产生负面影响.

  • 童年期虐待、应对方式、自尊与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的相关研究

    作者:麻爱华;于相芬;刘西俊;董俊玲;王相立

    目的 探讨童年期虐待、应对方式、自尊与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的起病年龄、病程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110例青少年社交恐惧症患者(病例组)以及142例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童年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28 item Short Form,CTQ-SF)、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评估,并对青少年社交恐惧症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的评定.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病例组CTQ-SF总分及其各维度分、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分更高(P<0.05),SES 评分更低(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SAD分与CTQ-SF总分及其各维度分、消极应对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与积极应对分、SES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童年期虐待水平、情感虐待(EA)、情感忽视(EN)、消极应对、自尊为影响青少年社交恐惧症发病的因素,且CTQ-SF总分、EA分、EN分与青少年社交恐惧症患者的起病年龄成显著负相关(P<0.01),EA、EN的严重程度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青少年社交恐惧症患者有更多的童年期虐待经历.童年期虐待水平、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消极应对、自尊为影响青少年社交恐惧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应对是青少年社交恐惧症发病的保护因素,且童年期虐待经历越多,其起病年龄越早,经历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越多,其病情越严重、病程越长.

  • 儿童期虐待对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及个性特征的影响

    作者:王莹;杨建立;焦清艳

    目的 探讨有儿童期虐待经历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个性特征.方法 对36例有儿童期虐待经历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50例无儿童期虐待经历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儿童期虐待问卷(CECA-Q)、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MMPI)调查评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从HAMD总分来看,有儿童期虐待经历(CA)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均显著高于无CA组(t=7.079,P<0.05).从因子分来看,有CA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绝望感因子分与无CA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HAMA总分(t=3.108)及精神性焦虑(t=4.037)、躯体性焦虑(t=2.742)来看,有CA组均显著高于无CA组(P<0.05).人格倾向比较有CA的患者精神质(P)(t=2.794)、神经质(N)(t=3.217)因子显著高于无CA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I因子量表分评定T分除说谎(L)、校正(K)、男女子气(Mf)、轻躁狂症(Ma)外,有CA组均高于无CA组(P<0.05),两组MMPI附加因子量表T分比较社会适应(A)、情商(EQ)、决策能力(DE)有CA组均低于无CA组,暴力综合(VL)、交通肇事(DR)、成瘾综合(SA)有CA组高于无CA组(P<0.05).儿童期虐待和抑郁的关系上,情感忽视评分与HAMD评分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Y=3.729+0.887X (P=0.000);性虐待评分与HAMD评分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Y=9.799+0.655X (P=0.000).结论 儿童期有虐待经历的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重;个性多为外倾情绪不稳定型,其情商及决策综合能力偏低,暴力倾向明显;情感忽视和性虐待在该病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

  • 特质应对在医学生童年期虐待与心身症状间的中介作用

    作者:胡燕;朱相华;耿德勤;乔娟;周勤;刘岩;李娇

    目的 分析医学生童年期虐待、特质应对及心身症状的关系,并探讨特质应对在童年期虐待与心身症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某医学院262名医学生,使用心身健康调查问卷(PHQ)、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杀意念量表(SIS)、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等问卷进行现场测评,应用Amos 7.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医学生的量表评分分别为:积极应对[(34.70±4.50)分],消极应对[(27.48±5.68)分];抑郁[(7.79±5.58)分],焦虑自评分[(29.40±6.22)分],自杀意念总分[(1.33±1.75)分],精神症状[(1.26±0.51)分],躯体症状[(1.27±0.52)分],行为问题[(3.17±4.26)分].虐待总分与消极应对、Beck抑郁、焦虑自评分、自杀意念总分、精神症状、行为问题呈正相关(r=0.148~0.417,P<0.05),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148,P<0.05);消极应对与抑郁、焦虑自评分、自杀意念总分、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呈正相关(r=0.252~0.350,P<0.01),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309,P<0.01);积极应对与抑郁、焦虑自评分、自杀意念总分、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呈负相关(r=-0.208~0.271,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童年期虐待对医学生心身症状具有直接影响(B=0.311,P<0.01),并通过积极应对(B=-0.129,P<0.05)和消极应对(B=0.243,P<0.01)对心身症状进行间接影响(B=-0.194,P<0.01;B=0.263,P<0.01);童年期虐待对心身症状的直接影响(0.311)大于间接影响(0.089),特质应对的中介效应值为0.457.模型的拟合指数为χ2/df=1.576,PGFI=0.585、PCFI=0.689、PNFI=0.645,RMSEA=0.047,GFI=0.951、AGFI=0.920,NFI=0.900、RFI=0.858、IFI=0.960、TLI=0.943、CFI=0.959,模型拟合良好.结论 特质应对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童年期虐待对医学生心身症状的作用.

  • B群人格障碍功能不良信念与童年期虐待及不良家庭因素的关系

    作者:唐颂亚;董玲;袁福民;周世杰

    目的:探讨B群人格障碍功能不良信念与童年期虐待及不良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人格信念问卷(PBQ)中的B群人格障碍信念分量表、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TQ)、自编早期不良家庭因素清单,对1450名大学生及硕士研究生施测.结果:童年期虐待及不良家庭因素均与B群人格障碍功能不良信念呈显著正相关;童年期虐待与不良家庭因素显著正相关;童年期虐待及不良家庭因素对反社会型、表演型以及边缘型人格障碍功能不良信念均有显著预测作用,解释率分别为13.2%、6.7%、10.5%,童年期虐待及不良家庭因素对B群人格障碍功能不良信念总分的解释率为11.7%.结论:童年期虐待及不良家庭因素与B群人格障碍功能不良信念关系密切.

  • 早期创伤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关系

    作者:唐颂亚;安静;周世杰

    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类会给患者、患者亲友及社会带来负担的精神障碍.研究表明早期创伤,包括童年期虐待,功能不良的家庭因素以及其它创伤性社会生活事件等,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本文对近年来关于早期创伤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 童年期虐待与医科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邵宁;马玄;宋先兵;何婷婷;万宇辉

    目的 了解童年期虐待经历与医科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关联.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医科大学大一大二年级1 621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其一般人口统计学信息、童年期虐待经历及心理亚健康情况,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虐待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影响.结果 医科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为16.9%,男生(20.3%) 高于女生(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9.34,P < 0.01) .品行问题、情绪问题和社会适应不良的检出率分别是17.1%、23.3%和14.8%,男生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 .童年期虐待的检出率为34.4%,男生(41.6%) 高于女生(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其中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的发生率依次为21.2%、26.0%和3.0%,男生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在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的作用后,情感虐待(OR = 2.35, 95%CI: 1.77 - 3.13) 、躯体虐待(OR = 2.29, 95% CI:1.74 - 3.02) 、性虐待(OR = 3.78, 95%CI: 2.08 - 6.87) 和童年期虐待(OR = 2.74, 95%CI: 2.01 - 3.71) 仍是医科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童年期虐待经历是医科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对童年期虐待问题的重视和干预,有益于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促进.

  • 邢台市女大学生童年期虐待经历调查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闫英民;王永红;白志峰;李俊萍;尉淑丽

    目的 了解邢台女大学生童年期受虐待的经历,探讨童年期虐待经历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973名邢台女大学生进行童年时期受虐待经历不记名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973名女大学生中,44.5%学生被徒手打,28.5%学生被物品打,39.6%学生被羞辱,39.1%曾经目睹暴力场景,被迫发生性行为发生率为3.5%.有童年期虐待经历女生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抑郁、恐怖、偏执等10个因子的平均分高于无虐待女生,自尊量表平均分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婚姻状况正常是发生童年期虐待的保护因素(OR=7.655,P=0.005),母亲受教育程度高(OR=0.533,P=0.027)是儿童虐待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童年期虐待经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