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染色淋巴结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选择分析

    作者:林信斌;张立;蔡玲富

    目的 探讨染色淋巴结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淋巴结清扫的应用选择.方法 选择甲状腺乳头状癌cNI患者86例,分成亚甲蓝组(A组),纳米碳组(B组),其中纳米碳组按注射时间不同分成二个亚组(B1组,B2组),观察甲状旁腺保护及淋巴结示踪结果.结果 B2组甲状旁腺检出高、甲状旁腺误切率低于A、B1组;B2组检获的淋巴结枚数(包括微小淋巴结<2mm)、微小淋巴结(<2mm)肿瘤转移枚数显著高于A、B1组,但去除微小淋巴结(<2mm)肿瘤转移枚数,转移淋巴结染色率B2组与A组及B1组组间无差异.结论 亚甲蓝注射液与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甲状腺肿瘤术中应用均能更好识别并有效保护甲状旁腺;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均可满足临床淋巴结清扫需要.亚甲蓝注射液因其价廉更易被接受与推广;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追求彻底与相对精准方面有优势,但需术前注射并价格昂贵.

  • 甲状腺再手术中应用纳米碳保护甲状旁腺的分析

    作者:徐锦;郭幕红;姜鹏;张斌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再手术中应用纳米碳混悬液,对甲状旁腺保护的作用。方法21例甲状腺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纳米碳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在术中先向残余甲状腺或癌灶周围注射纳米碳,对照组不使用纳米碳,观察两组辨别甲状旁腺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使甲状腺再手术患者的残余甲状腺或癌灶黑染,而甲状旁腺不黑染,在黑染组织中均未发现甲状旁腺,术后甲状旁腺减退的并发症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纳米碳对甲状腺再手术中的甲状旁腺的负显影,使甲状旁腺易于识别和保护,明显降低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并发症。

  • 纳米碳混悬液联合亚甲蓝注射液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示踪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高海燕;代建波;薛娇

    [目的]探讨纳米碳混悬液联合亚甲蓝注射液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示踪效果.[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T1~T2N0M0期1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3组,A组为纳米碳组,B组为亚甲蓝组,C组为纳米碳联合亚甲蓝组,每组60例.A组采用纳米碳混悬液为示踪剂,B组采用亚甲蓝注射液为示踪剂,C组采用常规一半剂量的纳米碳混悬液联合亚甲蓝注射液为示踪剂.术后比较三组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敏感度、假阴性率,以及术中寻找前哨淋巴结所需的时间和淋巴结检出数.[结果]A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6.67%,敏感度为92.31%,准确率为93.33%,假阴性率为7.69%;B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3.33%,敏感度为91.30%,准确率为90.00%,假阴性率为8.69%;C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8.33%,敏感度为93.10%,准确率为95.00%,假阴性率为6.89%,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寻找前哨淋巴结时间为(23.32±5.49)min,淋巴结检出数(3.28±1.11)枚;B组为(25.54±3.68)min,淋巴结检出数(2.36±0.79)枚;C组为(21.53±4.92)min,淋巴结检出数(4.19±1.10)枚,三组前哨淋巴结时间及淋巴结检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碳混悬液与亚甲蓝注射液两种示踪剂应用于早期乳腺癌SLNB中,均具有较好的检出率,但联合组寻找前哨淋巴结所花时间更短,淋巴结检出数量更多,且未见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纳米碳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润;王思洋;汪晓东;李立

    淋巴示踪剂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肿瘤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淋巴示踪剂至今已发展到第三代.纳米碳活性混悬液作为第三代淋巴示踪剂,不仅具有高度的淋巴系统趋向性,可将淋巴结均染成黑色,便于术中区分,还具有吸附性和缓释性,能吸附抗癌药物,靶向进入淋巴,在淋巴结处缓慢释放原药,对提高药物作用效率、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一定效果,是当前较为理想的淋巴示踪剂,并且在载药化疗方面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现阶段被更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因此,文章就纳米碳材料的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 纳米碳示踪技术在改良Miccoli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王晖;李学庆;范文阶;马世红;陆品相;胡志庆

    目的 观察纳米碳示踪技术在改良Miccoli甲状腺手术中对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与喉返神经保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360例,其中180例行常规喉返神经监测下的改良Miccoli甲状腺手术+纳米碳示踪技术为实验组;另180例行常规喉返神经监测下的改良Miccoli甲状腺手术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总数,实验组患者黑染淋巴结清扫总数;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甲状旁腺误切率,术前、术后6h及1d血钙、甲状旁腺素水平,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各种病理类型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甲状旁腺误切率、手术前后血钙、甲状旁腺素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总数为413枚,对照组为290枚.实验组黑染淋巴结清扫总数为373枚,占90.3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较多、甲状旁腺误切率较低(均P<0.05).术后6h与术后1d,实验组患者血钙、甲状旁腺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病理类型为乳头状癌、微小乳头状癌、滤泡状癌的实验组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多于对照组(均P<0.05).病理类型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巨大良性甲状腺肿物的实验组患者甲状旁腺误切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病理类型为乳头状癌、微小乳头状癌、滤泡状癌、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实验组患者术后6h与术后1d血钙、甲状旁腺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纳米碳示踪技术在改良Miccoli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还有助于避免损伤甲状旁腺,从而有效保护甲状旁腺功能,但对喉返神经的保护效果不明显,且在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手术中效果有差异.

  • 纳米碳示踪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晨嵩;喻大军;李靖;金鑫;王畏;钱军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照组)和纳米碳组(观察组),比较2组淋巴脂肪组织中误切的甲状旁腺检获、术后血钙和甲状旁腺素改变的情况及术后甲状旁腺损伤出现临床症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所有黑染组织病检均未发现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受损的有关临床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第1天、第3天和3个月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的淋巴引流途径不同,采用甲状腺淋巴系统的纳米碳示踪可以很好地鉴别出甲状旁腺,降低甲状腺癌淋巴清扫术中甲状旁腺的损伤概率。

  • 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练孝春;解龙;项本宏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80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对照组为未进行碳处理的36例,实验组为经过碳处理的44例.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和转移淋巴结的检获数量、甲状旁腺的误切率以及临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结果:实验组获得的淋巴结数量及转移淋巴结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有5例病人手术切除组织中发现甲状旁腺,而使用纳米碳染色的未发现甲状腺误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两组在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术后出现临时喉返神经麻痹1例,实验组术后未发现喉返神经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结论:纳米碳示踪技术可以帮助术者进行更加彻底的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且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纳米碳对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芹;张强;邓丽芳

    目的:探讨纳米碳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按甲状腺手术常规进行;观察组在甲状腺手术中,于甲状腺上下取2~5个点,在真被膜下方注入0.1~0.2 mL纳米碳混悬液,待甲状腺和周围淋巴组织染色后,完整游离甲状腺外科包膜,保护未染色组织,再常规行甲状腺手术。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低钙血症2例(5.6%),对照组6例(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7,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2.8%),对照组为5例(1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3,P<0.05);观察组病理切片证实无误切甲状旁腺,对照组误切甲状旁腺7例(1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54,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使用纳米碳,可帮助鉴别淋巴结及甲状旁腺,从而降低甲状旁腺的损伤率。

  • 纳米碳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庞洲

    目的 研究纳米碳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 方法 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 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进行比较,对其采用前哨淋巴活检术并分别以纳米碳(53 例)与美兰(45 例)作为示踪剂,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共有86例患者检测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高达87.75%,在45例美兰组乳腺癌患者中,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者36例,检出率为79.3%,准确率为91.67%(33/36),灵敏度为66.7%(6/9),假阴性率为33%(3/9),假阳性率0;在53例纳米碳组乳腺癌患者中,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者50例,检出率为94.3%,准确率为96.0%(48/50),灵敏度为100%(9/9),假阴性率为0%(0/9),假阳性率0. 两组检出准确率比较基本无差异,P>0.05;纳米碳组灵敏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显著高于美兰组,P<0.05. 结论 通过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准确反应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为是否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作出有力依据,同时将纳米碳混悬注射液作为示踪剂效果良好,临床可推广应用.

  • 纳米碳混悬注射液体外溶血试验研究

    作者:李鸣

    目的观察纳米碳混悬注射液与兔红细胞接触后是否发生溶血现象,为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由于供试液为碳黑色混悬液无法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因而采用离心过滤后观察,并通过紫外扫描及测定其吸收度进行判断.结果供试液经离心过滤及测定吸收度可判断其有无溶血发生.结论纳米碳混悬注射液无溶血性.

    关键词: 纳米碳 溶血试验
  • 纳米炭示踪肢端及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

    作者:游小龙;陈雯;柴国生;胡崇萌

    目的 探讨纳米炭示踪肢端及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前哨淋巴结(SLN)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肢端及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治疗的患者,Breslow厚度均>1 mm或原发灶术后病理T分期T2~4.采用区域影像学提示无淋巴结肿大和有淋巴结肿大,分为前哨淋巴结冰冻活检组和直接清扫组.纳米炭淋巴示踪组患者在距肿瘤周缘0.5 ~1.0cm处选择3、6、9或12点处缓慢注射纳米碳混悬液.比较两组术后标本中淋巴结清扫数及转移度,分析前哨淋巴示踪与区域淋巴结清扫重要意义.结果 共收集35例患者,其中前哨淋巴示踪冰冻活检组19例,3例前哨淋巴结阳性,阳性率15.8%;直接清扫组16例,14例有区域淋巴结转移,2例反应性增生.结论 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肢端及皮肤黑色素瘤中是一种可靠的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纳米碳示踪结合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分析

    作者:罗文政;周何强;徐华;袁分钱;涂斌锋;乐飞

    目的:探讨纳米碳淋巴示踪在甲状腺癌中央区清扫中的应用及多功能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18例甲状腺癌患者,其中CN08例,CN+1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中先向癌灶周围注射纳米碳,再行清扫术。 CN08例行中央区清扫,冰冻提示中央区阳性者加侧后多功能保留颈清扫;CN+10例行中央区加颈部多功能保留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黑染组织中有无甲状旁腺及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感觉测定采用轻触和针刺与健侧比较。结果纳米碳使第Ⅵ区淋巴结黑染,而甲状旁腺不黑染,且清扫黑染组织均未发现甲状旁腺。术后患者颈部、耳廓感觉良好。结论纳米碳淋巴示踪及多功能保留手术疗效确切,在彻底清扫转移灶的同时使甲状旁腺及颈部感觉等多种功能得以保存,但部分患者术后疼痛明显。

  • 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手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兰贤斌;彭韶平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甲状腺与甲状旁腺、喉返神经及颈部淋巴结等组织之间解剖结构关系复杂.甲状腺癌手术的关键问题在于对甲状旁腺、喉返神经的保护和颈部淋巴结的处理.纳米碳混悬液(卡纳琳,以下简称纳米碳)作为一种有效的淋巴结示踪剂可以黑染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使之与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在肉眼下分辨,有效的解决了甲状腺癌手术的关键问题.

  • 纳米碳吸附5-氟嘧啶提高乳腺癌疗效的基础研究

    作者:周毅;李俊达;林启谋;王兴;李勇;关建华;陈春梅

    目的:观察纳米碳吸附5-氟嘧啶(5-FU)对新西兰白兔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只雌性新西兰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纳米碳组、静脉组及皮下组,各组各16只。所有动物在乳垫下局部注射VX2肿瘤组织悬液建立乳腺癌动物模型,当腋窝触及直径≥5 mm 肿大淋巴结时进行干预治疗。纳米碳组皮下注射纳米碳-5-FU 混悬液、静脉组经兔耳缘静脉注射5-FU、皮下组经皮下注射5-FU,药物剂量均为25 mg·kg-1。治疗15 min 后各组处死一半动物,治疗5 d 后处死余下动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动物血浆、瘤体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5-FU 浓度;常规 HE 染色切片观察组织中肿瘤细胞坏死程度(ND);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 dTUP 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治疗15 min 后,纳米碳组、静脉组及皮下组血浆中5-FU 浓度分别为(11.48±2.40)、(30.12±2.94)及(24.98±3.05)μg·mL-1;瘤体中的5-FU 浓度分别为(1.17±0.70)、(3.77±0.93)及(4.36±0.91)μg·g-1;淋巴结转移灶中的5-FU 浓度分别为(25.70±1.39)、(1.61±0.83)及(2.69±0.74)μg·g-1。纳米碳组淋巴结转移灶中5-FU 浓度明显高于静脉组和皮下组,血浆及瘤体中的5-FU 浓度明显低于静脉组和皮下组(均 P <0.01);静脉组血浆5-FU 浓度高于皮下组(P <0.05),瘤体及淋巴结转移灶中5-FU 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5 d 后,纳米碳组血浆及淋巴结转移灶中5-FU 浓度分别为(0.35±0.13)μg·mL-1、(3.56±0.34)μg·g-1,瘤体中未检测到5-FU;静脉组及皮下组的血浆、瘤体及淋巴结转移灶中均未检测到5-FU。纳米碳组瘤体组织 ND、细胞凋亡指数(AI)均明显低于静脉组及皮下组,淋巴结转移灶的 ND、细胞 AI 明显高于静脉组及皮下组(P <0.05或 P <0.01)。静脉组与皮下组瘤体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肿瘤细胞的 ND、细胞 AI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纳米碳能提高肿瘤组织中5-FU 的药物浓度,增强药物对淋巴结转移灶的治疗效果。

  • 纳米碳示踪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作者:丁红华

    目的 探讨纳米碳混悬液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例下肢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患者实施单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9例患者创腔内均发现浅淋巴管显现,显影时间快为注射后5 min,慢40 min.黑色淋巴液溢出点4~8处,分别予以结扎.术后3d引流量20~180 ml.9例患者术后切口均达一期愈合,未见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2例患者出现轻微下肢水肿,穿弹力袜3个月及锻炼后好转.结论 纳米碳示踪用于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可预防术后淋巴漏、皮下积液所致的切口愈合不良.

  • 纳米碳淋巴示踪剂在乙状结肠癌及高位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鲍峰;李国强;邓志刚;向春华;向荣超;智星;刘文;柳万忠;龙煊

    目的:探讨纳米碳淋巴示踪剂在乙状结肠癌及高位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6年12月为153例乙状结肠癌及高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的临床资料,59例患者术前1 d肠镜下于肿瘤周围注射纳米碳(观察组),94例患者直接手术(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大体标本情况及淋巴结检出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标本长度较短[(17.8±5.3) cm vs.(19.7±4.2) cm,P=0.020],近切缘距肿瘤距离较短[(7.3±3.7) cm vs.(8.6±3.3) cm,P=0.028)],远切缘距肿瘤距离较短[(4.7±1.8) cm vs.(5.7±2.6) cm,P=0.014)],淋巴结检出数量较多[(16.9±6.5) vs.(11.2±5.9),P<0.001],淋巴结<12枚比例较低(13.6% vs.59.6%,P<0.001).结论:腹腔镜乙状结肠癌及高位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有助于指导合理选择手术切除范围,提高淋巴结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前哨淋巴结定位方法的探讨

    作者:范克锋;郝君

    目的:比较、评价纳米碳混悬液与亚甲蓝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前哨淋巴结标记的差异、优劣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纳米碳、亚甲蓝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记录两种方法检出前哨淋巴结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检出总淋巴结数及前哨淋巴结检测的成功率、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组平均检出淋巴结(16.1±1.02)枚,明显多于亚甲蓝组(12.7±1.10,P=0.025).纳米碳组23例检出前哨淋巴结,共43枚,平均(1.87±0.18)枚;亚甲蓝组20例检出前哨淋巴结,共23枚,平均(1.15±0.11)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纳米碳组前哨淋巴结检出成功率、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等均优于亚甲蓝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使用纳米碳混悬液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效果明显优于亚甲蓝,且有助于淋巴结的清扫,并指导病理分期.

  • 纳米碳示踪联合腹腔镜技术在结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葛现才;殷德英;辛群;赵晓东;刘伟静;张勤

    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的完整切除是外科治疗恶性肿瘤获得良好预后的有效方法,但过度的医疗也会给患者带来相应的副损伤,确定科学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手术方案至关重要。纳米碳示踪技术与结肠镜、腹腔镜技术充分结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可实现“1+1+1>3”的效果。

  • 纳米碳在腔镜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晓晖;王勇;王平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将43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于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碳混悬液,20 min后施术.统计清扫组织中淋巴结数量、转移淋巴结数量及甲状旁腺数量.结果:实验组平均清扫淋巴结(9.67 ±5.26)枚,对照组平均(4.95±2.54)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t=3.716,P=0.001).实验组于2例标本中找到甲状旁腺,对照组10例找到甲状旁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检验,x2=6.894,P=0.009).实验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5.43%,对照组为8.1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3,P=0.303).结论:纳米碳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可使中央区淋巴结得到很好的显影,同时不会染黑甲状旁腺,术中清扫黑染组织,保留未黑染组织,可达到既彻底清扫淋巴结同时又保护甲状旁腺的效果.

  • 纳米碳示踪剂在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贾荣保;姜立新;姚增武;王熙勋;胡金晨;张翼飞;李波;于华隆

    目的:探讨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剂在腹腔镜胃癌微小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为120例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对照组(n=63)行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实验组(n=57)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中应用纳米碳示踪剂.对比分析两组淋巴结检出、小淋巴结检出、淋巴结黑染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实验组淋巴结检出数量平均(37.26±6.81)枚,远高于对照组的(23.27±3.49)枚,实验组直径≤5 mm的淋巴结检出率为59.56%(1265/2124),高于对照组的44.41%(651/1466,P=0.000);直径≤2 mm的淋巴结检出率为23.40%(497/2124),高于对照组的19.37%(284/1466,P=0.004),实验组黑染淋巴结数量1393枚,黑染淋巴结转移率为27.64%(385/1393),明显高于未黑染淋巴结(8.48%,62/731,P=0.000)及对照组(18.76%,275/1466,P=0.000).结论: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剂应用于腹腔镜胃癌切除术中利于精确清扫淋巴结,显著提高淋巴结的清扫数量,且提高微小淋巴结(≤2 mm)及阳性淋巴结的检出率,利于术后病理分期.

160 条记录 4/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