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6年安徽省留守中学生心理幸福感与消极学业情绪的关系及认知重评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道阳;周丽

    目的 探讨认知重评在留守中学生消极学业情绪与心理幸福感关系中的作用.方法 于2016年1-2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安徽省六安市、芜湖市和马鞍山市11~18岁留守中学生434人,运用心理幸福感问卷、消极学业情绪问卷、情绪调节问卷以及背景问卷进行团体施测,对其心理幸福感、消极学业情绪、情绪调节以及背景变量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结果 t检验表明,留守中学生中男生心理幸福感低于女生[(111.89±24.339) vs.(117.97±24.292),P<0.05,d=-0.251],男生的焦虑、沮丧高于女生[焦虑:(19.66±4.958) vs.(17.99±5.242),P <0.01,d =0.327;沮丧:(13.72±3.647) vs.(14.96±3.736),P<0.01,d=0.270].相关分析显示,留守中学生心理幸福感与认知重评正相关(r=0.246,P< 0.01),与消极学业情绪负相关(r=-0.242,P< 0.01);而认知重评与消极学业情绪负相关(r=-0.112,P<0.01),但相关系数低于0.20.回归分析显示,控制年龄等背景变量后,消极学业情绪与心理幸福感的负向关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β=-0.54,t=-3.03,P=0.003),同时认知重评在消极学业情绪与心理幸福感关系中调节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β=0.62,t=2.10,P<0.05);简单斜率检验表明,认知重评低分组(均分在-1标准差或以下)的消极学业情绪对心理幸福感的负向关联有统计学意义(simple slope=-0.368,t=-5.04,P< 0.001);而认知重评高分组(均分在+1标准差或以上)的消极学业情绪对心理幸福感的负向关联无统计学意义(simple slope=-0.149,t=-1.71,P=0.089).结论 留守中学生认知重评的提高能降低消极学业情绪与心理幸福感的负向关联.

  • 研究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作者:于福洋;李颖;刘佳;唐海波

    目的 探讨研究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对222名研究生进行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心理幸福感问卷调查.结果 ①研究生心理幸福感存在性别差异;②自我效能卷与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间相关显著;③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大部分相关显著;④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结论 师范类研究生的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能影响心理幸福感.

  • 大学生学业嫉妒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

    作者:韩丽芬;陈朝阳;谭雪晴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嫉妒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业嫉妒问卷、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修订版)和情绪智力量表(EIS)对32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整体上,大学生学业嫉妒在中等偏下水平(x=2.40),情绪智力在中等偏上水平(x=3.47);②大学生学业嫉妒与情绪智力、心理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r=-0.15,P<0.01;r =-0.41,P<0.001);情绪智力与心理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45,P<0.001);③情绪智力在学业嫉妒和心理幸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ΔR2 =0.01,P>0.05),情绪智力在学业嫉妒和生活目标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ΔR2 =0.03,P<0.001).结论:大学生学业嫉妒对心理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 研究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作者:刘海英;李颖;于福洋

    目的 探讨研究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对222名研究生进行社会支持、自我和谐、心理幸福感问卷调查.结果 ①研究生心理幸福感存在性别差异.②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间相关显著;③自我和谐总分与心理幸福感总分夏各维度相关显著;④社会支持、自我和谐对心理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结论 师范类研究生的社会支持、自我和谐能影响心理幸福感.

  • 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试用研究

    作者:邢占军;黄立清

    目的对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的测量学特性进行检验,探讨在此量表基础上生成一套适用于我国城市居民的心理幸福感量表的可能性.方法在山东泰安和烟台市区取样(n=390),对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该量表所含项目进行了分析与筛选.结果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运用于我国城市居民时同质信度较好,全量表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94,各分量表内在一致性系数也在0.67以上,效标效度尚可,但构想效度不理想.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基础上生成的中国城市居民心理幸福感量表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结论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及其派生而来的中国城市居民心理幸福感量表,具有在我国城市居民中进一步试用的价值.

  • 非典前与非典时期大学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状况比较研究

    作者:李春晖;王欣;任新社;刘志坚;黄永乐;路东平

    目的对大学生在非典隔离期间与非典前对心理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态度进行比较.方法非典前和非典期间用同一组问卷对同一个群体57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良好的社会支持下,隔离在校园中的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和非典前相比社会支持利用度显著提高;与非典前相比,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支持的态度、感受和行为方式更积极,学生生活压力显著降低.结论大学生主观上体验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并且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越高越充分,那么他们与他人的关系越积极与亲密,越有能力选择和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环境,生活目标更加明确,生活更富有意义,终个人不断成长与充实.

  • 大学生乐观和悲观与幸福感的关系

    作者:孙猛;毕蓉;王岩;郝亚楠

    目的:考察大学生乐观、悲观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及主观幸福感在乐观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北京某高校大学生484人[男101人,女383人;平均年龄(20±1)岁],采用修订版生活定向测验问卷(LOT-R)测量乐观和悲观,正性负性情感量表(PANAS)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测量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量表(PWB)测量心理幸福感.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bootstrap分析检验乐观、悲观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及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结果: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在乐观、悲观与心理幸福感中都起部分中介作用(CMIN/DF=2.25,CFI=0.998,GFI=0.998,RMSEA=0.051).乐观能够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乐观对心理幸福感的总效应为0.31,主观幸福感对心理幸福感的间接效应为0.20,中介效应比例为64.52%;悲观能够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悲观对心理幸福感的总效应为-0.33,通过主观幸福感对心理幸福感的间接效应为-0.13,中介效应比例为39.39%.Bootstrap分析结果发现各条通径的95%可信区间都未包括0.结论:乐观和悲观通过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心理幸福感,乐观更多的通过主观幸福感间接促进心理幸福感,而悲观更多的是直接损害心理幸福感.

  • 芦山地震灾区幼儿教师的心理幸福感

    作者:张晓茹;卢清;胡艳秋;王玉云

    目的:调查芦山震后灾区幼儿教师的心理幸福感状况及相关因素,为提高和改善灾区幼儿教师心理幸福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不同受灾情况,选取轻灾区、重灾区、极重灾区幼儿教师326名(农村194名,城市132名;无亲属死亡或受伤225名,有亲属死亡或受伤101名;财产轻微损失139名,财产严重损失187名),另外选取非灾区幼儿教师120名(正常对照组),采用心理幸福感量表(PWB)进行调查.结果:灾区组幼儿教师PWB总分及自主性、掌握环境、个人成长、生活目标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轻灾区幼儿教师PWB总分及掌握环境得分高于重灾区和极重灾区(均P<0.05);农村幼儿教师PWB的自主性、掌握环境因子分高于城市教师,而自我接纳因子得分低于城市教师(均P<0.05);无亲属死亡或受伤幼儿教师PWB总分及自主性、掌握环境、个人成长、生活目标因子分均高于有亲属死亡或受伤教师(均P <0.05);财产轻微损失幼儿教师PWB总分及掌握环境、生活目标因子分均高于财产严重损失教师(均P <0.05).PWB总分与各因子得分(除积极关系)均呈正相关(r=0.32~0.91,P<0.01或0.05);多元逐步回归发现,受灾程度、城乡来源、亲属情况、财产损失对心理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联合预测心理幸福感80.5%的变异量.结论:本研究提示,芦山灾区幼儿教师心理幸福感状况较差,这种情况在极重灾区、城市、有亲属死亡或受伤、财产严重损失人群中表现较为突出,受灾程度、城乡来源、亲属情况、财产损失水平是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 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在河北师范大学生中的试用

    作者:崔春华;李春晖;王欣;杨海荣

    目的:考察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在河北师范大学生中的试用情况.方法:对河北师范大学95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从内容上看该量表比较适合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的测量.该研究表明,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比较好;Cronbach's Alpha=0.93;该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及其各维度的信度系数低于测量学的要求;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各个因子的项目分布与原量表的项目分布有一定的差距;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该量表构想效度不够理想.结论:要提高该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使用的科学性需要进一步修订.

  • 成年人心理幸福感的年龄差异研究

    作者:许淑莲;吴志平;吴振云;孙长华;张瑶

    目的:了解成年人心理幸福感的年龄差异和有关因素.方法:采用Ruff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对777名20-94岁的人进行测查.结果:1.量表的信度合格,与抑郁症患者反映的差异显著.2.6个分量表除自主性无明显年龄差异外,个人成长较年青组均高于较年长组;与他人积极关系及生活目的较年青三组均高于老老年组;环境掌握中年组与老年组高于老老年组;自我接受老年组显著高于青年组.3.自主性、个人成长、生活目的和自我接受分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分女性稍高于男性.4.影响心理幸福感的因素,青年组以工作学习、教育程度、疾病和心境,中年组以工作学习量、婚姻状态以及人际交往,老年组以心境、健康情况,老老年组则以心境、人际交往、疾病情况、教育程度、家庭关系等因素为主;5.与美国比较,个人成长结果基本一致;中国人生活目的、自我接受评价较低,可能受我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影响.结论:心理幸福感受年龄影响,量表从积极心理功能角度考虑是合理的,但对除婚姻外的家庭关系涉及过少.

  • 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与幸福感

    作者:沈清清;蒋索

    目的:探讨当代青少年生命意义感与幸福感的特征及关系,为进一步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温州、湖州两地区初一至初二、高一至高二、大一至大四青少年1141名.采用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LAPS)、心理幸福感量表(PWBS)、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LSS)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ANA)进行调查.将PWBS得分高和低的各27%抽出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其余为中间组.结果:高中生LAPS、PWBS、SLSS及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得分均低于初中生和大学生[如,LAPS得分,(3.5±4.2)vs.(3.8±4.7),(3.7±4.0);均P<0.001];性别与年级在生命意义感的意义意志和生命控制两个维度及积极情感上有交互作用(F=3.67、7.20、4.92;均P<0.05).高生命意义感水平青少年的PWBS、SLSS和PANA的积极情感得分均高于低生命意义感青少年[(4.5±7.6)vs.(3.5±7.0)、(3.3±4.0)vs.(2.7±4.1)、(3.6±2.5)vs.(2.8±3.8);均P<0.01].LAPS的存在充盈、意义意志、生命控制、死亡接纳及生命目的因子得分与PWBS总分呈正相关(0.11~0.39,均P<0.001),LAPS的存在充盈、生命目的、苦难接纳因子得分与SLSS总分呈正相关(0.38、0.12、0.11,均P<0.001),LAPS的存在充盈、意义意志、生命控制因子得分与积极情感总分呈正相关(0.25、0.31、0.18,均P<0.001).结论:青少年中高中生的幸福感水平较低,生命意义感对个体的幸福感可能有促进作用.

  • 像恋爱一样经营婚姻

    作者:晓月

    恋爱时,我们所展现的那些特质都是甜蜜心理幸福感的源泉.其实,只有爱情保鲜,幸福才会长久!所以,请像热恋一样经营你的婚姻吧!

  • 师范研究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作者:李颖;于福洋;姜璐璐;唐海波

    ①目的 探讨师范类研究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幸福感及其关系.②方法 对222名师范类研究生进行自我和谐、心理幸福意问卷调查.③结果 师范类研究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幸福感状况适中;心理幸福感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自我和谐与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间显著相关.④结论 师范研究生的自我和谐与心理幸福感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自我和谐对心理幸福感有预测作用.

  • 适婚单身女性的宗教信仰与心理幸福感研究

    作者:赵静;王晶晶;韩布新

    目的 考察宗教信仰对适婚单身女性心理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婚姻态度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16年7-8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通过网络渠道(微信、QQ、专业调查网站)发放问卷,调查25 ~45岁未婚单身女性.采用基督徒宗教性量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中文修订版和Braaten婚姻态度量表中文修订版进行调查.结果 共收集358份问卷,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83.8%.有无宗教信仰与适婚单身女性的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得分无相关性(P>0.05),与个人成长、生活目标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与自我接纳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有无宗教信仰与适婚单身女性的Braaten婚姻态度量表得分、一般婚姻观念和对自我婚姻的评价或展望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适婚单身女性的婚姻态度对心理幸福感有正向预测效力(P<0.05).中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与路径分析表明,控制年龄、学历、月收入对心理幸福感和婚姻态度的影响后,基督徒适婚单身女性的婚姻态度对心理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β=0.394,P<0.001),其宗教性对婚姻态度和心理幸福感均具有正向影响(β=0.506,P<0.001;β=0.216,P<0.05),进一步采用Bootstrap(N=1 000)估计法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基督徒适婚单身女性的宗教性对心理幸福感的标准化间接效应估计值为0.199 [95%CI(0.055,0.528)],标准误为0.091,间接效应显著(P<0.05);标准化直接效应估计值为0.216[95%CI(-0.123,0.404)],标准误为0.122,直接效应不显著(P>0.05),婚姻态度在基督徒适婚单身女性宗教性与心理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适婚单身女性的心理幸福感与有无宗教信仰无相关,但与婚姻态度密切相关,宗教信仰通过婚姻态度影响基督徒适婚单身女性的心理幸福感.

  • 老年人积极情感、心理幸福感与良好睡眠的关系

    作者:李雨辉;周达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人积极情感、心理幸福感与良好睡眠的关系.方法:对200例年龄在62岁至80岁老年人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情感状况、心理的幸福感以及睡眠质量等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的积极情感、心理幸福感与良好的睡眠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心理幸福感与积极的心理情感能够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大大提升,呈双向的关系.

  • 浦东新区护士工作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陆佳韵;汤培凤;刘薇群;葛津津;奚弘妮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护士工作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支持性的护理工作环境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1~3月,对上海浦东新区7家医院的6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护士工作幸福感总分为(62. 15±25. 15)分,高于中间得分133分;不同医院级别、科室、职称、职务、月总收入的护士群体的心理幸福感水平存在差异. 结论 浦东新区不同规模医院的护士工作幸福感有待提高;提高护士心理幸福感和积极情绪体验,降低护士消极情绪体验,应为护士提供相应的管理方法,提供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以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士工作幸福感.

  • 合肥市子女居住距离与城市老年人综合幸福感的关系

    作者:徐晓波;方明

    目的:探讨子女居住距离与城市老年人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综合幸福感问卷( MHQ-50)调查合肥市189名60岁及以上城市老年人,比较分析子女居住距离不同的城市老年人的幸福感水平及其相关关系。结果城乡老年人的综合幸福感呈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老年人的心理幸福感低于主观幸福感。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城市老年人综合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而子女居住距离不同的城市老年人幸福感有显著性差异。城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呈中度相关,其中生活满意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相关大。相对而言,子女居住距离对城市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子女的居住距离与城市老年人幸福感关系密切。

  • 老年人积极情感、心理幸福感与良好睡眠的关系

    作者:李艳玲;张文英;吕亚静

    目的 评估心理社会危险因素对睡眠的影响,探讨老年人积极情感、心理幸福感与良好睡眠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标准化问卷调查736位60 ~ 78岁老年人的积极情感、睡眠问题及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结果 调整年龄、性别、月收入及自评健康变量后,老年人积极情感、心理幸福感与睡眠问题呈显著相关(P<0.001).结论 积极情感、心理幸福感缓冲心理社会危险因素影响,与良好睡眠直接相关,关系可能为双向.

  • 面部选择性整形患者审美认知及手术前后的体验

    作者:陈琛;陆巍;陈婧婧

    目的 探索并深入了解面部选择性整形患者的审美认知及对手术效果的真实体验.方法 2016年1-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6例行面部整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及Nvivo8.0软件对转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面部选择性整形患者审美认知及手术前后的真实体验包括5个主题:(1)自我认知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影响审美观;(2)手术风险认知不足;(3)家属不认同整形手术;(4)术后焦虑情绪高于术前;(5)术后心理幸福感体验不一致.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此类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 综合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性

    作者:胡一文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Young K.S.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Ruff心理幸福感量表以及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大学生网络成瘾总检出率为14.8%,男性、二年级、成绩差、来自大城市、独生子女及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P<0.01);网络成瘾高分组在心理幸福感量表的6个维度上得分均明显低于低分组,有显著差异(P<0.01),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幸福感呈负相关.结论 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且是心理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