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张萍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脑血管疾病的应用.方法采用DADE BEHRIG BNP特种蛋白分析仪测定95例脑梗塞(CI)、脑出血(CH)病人血清HS-CRP含量,选104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同时用DADE BERIG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计算TC:HDL-c比值.结果 (1)HS-CRP浓度:脑血管病组4.69±2.94mg/L,正常对照组0.54±0.54mg/L,有显著性差异(P<0.01);(2)TC:HDL-c比值:脑血管病组3.62±1.33,正常对照组2.34±0.4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1)HS-CRP水平升高是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HS-CRP和TC:HDL-c比值联合分析,对脑血管疾病的预测和诊断有更大的价值.

  • 急性脑梗塞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陶玉慧;李林;廖为民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测定入选的8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值. 结果 急性脑梗塞患者组的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塞患者组的Hcy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塞有明显相关性,均为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 血清hs-CRP、CK-MB、cTnI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华;曹月萍;汪健;姚全良;谭立明

    目的 探讨血清hs-CRP、CK-MB与cTnI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AMI胸痛发作在3~4h 患者,50例AMI胸痛发作4~12h患者,采用定时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其血清hs-CRP,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CK-MB,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并与40例健康对照作比较,探讨三者在AMI早期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AMI 胸痛发作3~4h组、4~12h组hs-CRP含量分别为(7.42~3.27)mg/L、(25.26±18.15)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84±0.73)mg/L(P<0.01);CK-MB含量AMI胸痛发作3~4h组(25.4±14.6)U/L与4~12h组(64.6±53.2)U/L均较对照组(5.6±3.4)U/L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MI胸痛发作3~4h组cThI含量(0.08±0.06)μg/L与对照组(0.06±0.04)μg/L无显著性差异(P>0.05),4~12h组的cTnI含量(28.9±37.6)μg/L与其它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MI患者胸痛发作4h内,以hs-CRP(91.7%)敏感.CK-MB(55.6%)次之,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nI(25%);胸痛发作4~12h,hs-CRP(100%)、CK-MB(92%)、cTnI(84%)均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结论 联合检测hs-CRP、CK-MB、cTnI对于AMI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可将诊断与治疗提前到4h以内,并能作为AMI的预后监测及疗效观察的指标.

  • 联合检测LDL和hs-CRP在ACS临床应用

    作者:舒瑞源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85例ACS患者和85例健康对照组者血清LDL-C以及hs-CRP浓度,计算联合LDL-C以及hs-CRP诊断ACS的效能.结果 健康对照组与ACS组间血清LDL-C以及hs-CRP浓度有统计学差异.LDL-C与hs-CRP联合诊断AC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1%%和72.2%,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61.0%%和89.0%.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LDL-C与hs-CRP可帮助早期诊断ACS.

  •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PO、hs-CRP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

    作者:罗金英;颜建英

    目的:研究重度子痫前期( PE )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 MPO )及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10月于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60例重度PE孕妇,按发病时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PE组(发病时孕周<34周)和晚发型PE组(发病时孕周≥34周)各30例;另选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孕妇60例,根据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对照1组)和晚发型(对照2组)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血清MPO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1)早发型及晚发型PE组孕妇的血清MPO水平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早发型高于晚发型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早发型与晚发型PE组血清hs-CRP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组与晚发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早发型与晚发型PE组的血清MPO、hs-CRP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负相关(P<0.05);对照组则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MPO、hs-CRP可能在PE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重度PE患者血清MPO、hs-CRP水平升高可引起新生儿体重下降,其机制可能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有关。

  • 慢性脑供血不足与血管性认知障碍

    作者:戴桂强;张涛

    1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概念1.1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1990 年"日本厚生省循环系统疾病研究班"提出, 1991 年日本第16次脑卒中学会正式命名.它是一种常见的脑缺血损伤,临床上也称慢性脑血流灌注不足(Chronieeerebral hypoperfusin,CCH),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狭窄和(或) 低灌注, 导致脑血流量轻度低于生理需要所致的、在全脑血流减少和代谢降低基础上,以区域性病理改变为主, 引发波动性、轻度脑功能障碍而无明确神经缺失体征的疾病,病程在2 个月以上.

  • 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测定与分析

    作者:邵华;邹楠;李栋;汤冬玲;田嵩

    目的 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探讨hs-CRP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7~8月脑梗死患者108例,其中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BI)43例、脑栓塞(CE)27例、腔隙性脑梗死(LI)38例;收集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OLYMPUS AU5400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hs-CRP水平.结果 ABI组、CE组、LI组的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此外,CE组的血清hs-CRP水平略高于ABI组,ABI组的血清hs-CRP水平略高于LI组,但三组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hs-CRP可作为脑梗死发生的一个预测因素.

  • 四妙勇安汤加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

    作者:魏运湘;李武卫;唐静;马秀娟;贾运时;刘真;于慧卿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加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的影响.方法:将失去溶栓机会或无溶栓指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四妙勇安汤加味,共治疗2周,治疗前后监测2组hs-CRP、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2组hs-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hs-CRP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2周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2组T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妙勇安汤加味能降低hs-CRP、血脂水平,具有抗炎、调脂作用.

  • 益气化瘀汤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s-CRP和Hcy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建功;李雪山;缪灿铭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汤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基础治疗加益气化瘀汤)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各40例.另选40例健康者为正常组.观察心绞痛临床疗效及Hcy、血清hs-CRP的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6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2组治疗后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2组治疗后Hcy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汤不仅能改善ACS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

  • 急性脑梗死与CysC及hs-CRP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梁潇潇;刘学文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与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的相关性。方法对比研究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160名健康对照组水平。CysC及hs-CRP水平。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ysC水平的测定:脑梗死组为(1.25±0.29)mg/L,对照组为(0.84±0.12)mg/L(P=0.000)。两组研究对象的hs-CRP的测定:脑梗死组为(4.39±3.21)mg/L,健康对照组为(0.71±0.31)mg/L(P=0.000)。Cysc、Hs-CRP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中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由于血管损伤及炎症反应致CysC及hs-CRP水平升高,与急性脑梗死呈正相关。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几种炎性指标血清水平分析

    作者:鲁新友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等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8例活动RA患者(A组)血清PAF含量及抗-CCP抗体,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并与70例非活动期RA患者(B组)、45例健康体检者(C组)比较.[结果]活动期RA患者血清PAF含量为(117.26±23.52)pg/ml,hs-CRP为(14.12±1 1.37)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与非活动期组RA患者比较,CCP抗体阳性率明显较高,血清PAF水平差异有极显著性(Jp<0.01),但hs-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活动期RA患者血清PAF、hs-CRP及CCP抗体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反映RA患者风湿活动的评估指标,但hs-CRP对评估活动期RA与非活动期RA效果不明显,无明显鉴别诊断意义.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hs-CRP水平的改变

    作者:覃毅华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从而能在疾病早期发现并进行有效干预,阻止病情向不可逆蛋白尿阶段发展.方法 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筛选排泄率低于30mg/24h及介于30~300mg/24h者,各30例,分别成立正常蛋白尿组及微量蛋白尿组,同时建立含30例健康人的正常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hs-CRP的含量.结果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有P<0.01),微量蛋白尿组hs-CRP水平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1).结论 hs-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关联紧密.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UAP患者短期内hs-CRP、Hcy的影响

    作者:林添海;刘丰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在不同剂量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短期内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ey)的影响.方法 选择33例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和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治疗;在此基础上强化组17例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 1次/晚,常规组16例患者则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 1次/晚.1周后比较两组hs-CRP、Hey、LDL-C的变化.结果 与常规组对比,强化组在1周内降低hs-CRP及Hey水平更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在强化组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在短期内更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Hey 水平.

  •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疗效观察

    作者:孙希明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以及进一步探讨其对UA的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的60例UA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片,12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2周后观察组治疗显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15例,好转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179,P=0.238).两组治疗12周后的TC、TG及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上述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调脂及降低hs-CRP水平,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NSTEMI患者PCI前后hs-CRP的影响

    作者:刘雯;马悦;钱浓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120例NSTEMI患者,根据阿托伐汀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观察术前、术后hs-CRP水平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术前两组血清hs-CRP、IL-6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 h,两组均出现上升,术后2周高剂量组较术前显著下降,而低剂量组至术后4周才出现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均显著上升,但高剂量组远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NSTEMI患者PCI术前后给予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PCI引起的炎性状态及心肌损伤,具有推广价值.

  • 血脂和hs-CRP水平对高尿酸血症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李云飞;唐未名;雍永宏

    目的:探讨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对高尿酸血症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9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无高尿酸血症患者或健康人87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尿酸、hs-CR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检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尿酸、hs CRP、SBP、DBP、TG、TC及IM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s CRP、SBP、DBP、TC、TG异常率及颈动脉斑块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水平与hs CRP、SBP、DBP、TG、TC及IMT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高血压、高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性较高,可在临床早期对这些疾病进行预防.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6、hs-CRP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

    作者:夏珊;张紫燕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0例纳入AE-COPD组,COPD稳定期患者20例纳入SCOPD组,选取25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hs-CRP、IL-6水平,以及SCOPD、AECOPD患者hs-CRP、IL-6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E-COPD组患者hs-CRP、IL-6水平高于SCOPD组和对照组,SCOPD组患者hs-CRP、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OPD组、AECOPD组患者血清hs CRP、IL-6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hs-CRP、IL-6参与了COPD的炎症反应,并且与C(PD患者的肺功能损伤有关.

  •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凝和炎性因子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慧;高亚英;王晓明;沈国强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凝和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3(AT3)、蛋白C(PC)、蛋白S(PS)等指标和炎症因子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T、APTT、TT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g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AT3、PC、PS等抗凝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凝相关指标和炎症因子hs-CRP水平可作为进展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一种参考因素,其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红;赵花;白晓;张琰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的浓度变化,以探讨检测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98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ACI组)和9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液标本,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3项指标的联合检测,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重要评价指标,对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Hcy、hs-CRP、NT-proBNP的影响研究

    作者:麻京豫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取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采取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5% GS 100 ml或0.9% NS100ml静滴治疗,1次/d.两组患者治疗疗程为14 d.对比患者临床疗效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7.50%.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胸痛2.56±1.24,胸闷2.89±1.03)均显着下降,与治疗前(胸痛13.33±2.24,胸闷13.78±2.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胸痛10.53±0.55,胸闷10.4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14.89±3.03、3.56±1.24、268.56±96.24),比治疗前(20.78±4.67、6.06±2.24、296.33±124.24)明显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对照组治疗后(18.40±7.02、4.53±1.55、280.53±90.55)明显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着,可充分改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等指标.

67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