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动脉血气针采集血标本的护理

    作者:郭秀云;江富川

    为减轻病人做血气分析时动脉穿刺的痛苦,减少血标本采集过程中诸多因素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确保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1996年6月~1998年12月,我们应用塑料一次性B-D动脉血气针(预设型)采集血标本用于血气分析,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样采集 动脉 护理
  • 新生儿筛查足跟血采集方法的探讨

    作者:周建华

    目的 探讨提高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有效性的方法.方法 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分别在沐浴5 min和3 min后采集足跟血;常规组新生儿在沐浴后1 h采集足跟血.结果 观察组采血成功率为97.50%,对照组采血成功率为74.50%,常规组采血成功率为72.00%.观察组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常规组,P值均<0.01.结论 新生儿沐浴后采集足跟血具有方便、安全、成功率高等优点,以沐浴5 min效果好.

  • 高弹加压止血带在血液采集中的应用

    作者:张国清;杨玉发;李庚娣

    目的探讨高弹加压止血带在血液采集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无偿献血者6 292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 321人)和对照组(2 971人).观察组在血液采集完成后采用高弹加压止血带止血法处理,而对照组采用手指压迫棉球止血法.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为0.15%(5/3 321),时照组为1.78%(53/2 9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5.81,P<0.01).结论高弹加压止血法止血效果优于手指压迫止血法.

  • 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综合征家系基因研究的血样采集

    作者:金素萍;冯斌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基因研究越来越多,其目的在于研究阐明疾病与基因的关系.2002年4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研究所和我院对一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综合征家系进行基因研究[1],我们对该病家系成员进行了血样采集,报告如下.

  •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样采集方法探讨

    作者:朱小青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用于及早发现苯丙酸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多种先天性、代谢性隐性疾病的方法.采血时经常遇针刺足跟后出血量少,标本量不足,造成血液重叠、血液凝固,渗透不均,导致反复穿刺,二次采血等,增加新生儿痛苦,加大护理工作量.鉴此,我院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对1 089例新生儿筛查采血采用斜刺和直刺浅表扎针方法,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 新生儿足跟采血方法的改进

    作者:柯文霞

    为了提高新生儿足跟采血的一次成功率,获得高质量血样标本,从而保证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的准确性,笔者自2009年3月以来在新生儿足跟采血时运用揉捏小腿的方法行足跟采血,采血一次性成功率为100%,血片标本合格率为100%,无1例出现假阳性.现介绍如下.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血标本漏检率中的应用

    作者:王翠兰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降低住院患者血标本漏检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脑病科住院患者的血标本采集质量及漏检率进行比较,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血标本漏检率明显降低。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血标本漏检率,提高血标本采集质量。

  • 一次性PE手套巧助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采血

    作者:黄红玉;陈琼

    由于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采血次数多,所需时间长,故我院由儿科内分泌病房每天安排一专职护士完成采血工作.同一患儿前后需要5个采集血标本管.在寒暑假,每天有数十到几十的患儿做该项试验,护士工作量大,采血期间标本的存放是一难题.我科采用一次性PE手套存放标本管,效果良好.

  • 浅谈凝血功能测定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丽娟;邓超

    目的:探讨影响凝血功能检测的检测前采集因素、检测中标本状态和操作因素、治疗中药物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某院住院病人及门诊健康体检病人的标本检测凝血功能,对标本不合格者重新抽血或排查影响因素重新检测.结果:(1)标本量不足2ml者PT结果(143.±20.)s、APT T结果(452.±39.)s、T T结果(263.±32.)s显著高于重抽血后合格标本测定结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离心5min测定PT结果(102.±16.7)s、APTT结果(245.±13.0)s显著低于离心10min测定结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标本PT结果(92.±11.)s、APTT结果(261.±35.)s、TT结果(231.±22.)s与重抽血后的合格标本测定结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凝块标本与正常标本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本的采集、离心、标本状态不合格、标本处理不当以及药物治疗都对凝血功能测定有很大影响.

  • 新生儿采集足跟血佳方法的研究

    作者:高雅琪;陈静

    目的:寻找临床上采集新生儿足跟血的有利方法.方法:25例新生儿在辐射台保暖下足跟外侧采血与25例新生儿在一般平台上用热毛巾敷足跟采集足跟内侧血两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种采血方法所需时间、一针采血成功率及血片质量关系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辐射台组简单快捷,血片优质,痛苦少.

    关键词: 新生儿 血样采集
  • 新生儿两病筛查足跟采血方法

    作者:王慧芳

    探讨新生儿两病筛查足跟采血方法,提高采血成功率、合格率.新生儿采血不同于其它普通采血,初筛时都采用末稍血.因新生儿末稍血液循环差,血液粘稠度高.故经常出现采血量不足,采血困难,而反复针刺,既增加了新生儿皮肤损伤,又使家长心理上不易接受,故对采血时间、部位、进针深度和角度等加以统计分析,兼顾采血环境、血片质量等方面.结果经过对采血方法不断改进,人员技术培训不断加强,我院在提高新生儿足跟采血成功率、合格率方面获得满意效果,其采血合格率几乎达100%.新生儿足跟采血成功率、合格率的提高,保证了新生儿两病筛查的顺利进行,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减少新生儿家长的精神负担,提高满意率.

  • 母乳吸吮对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的影响

    作者:彭宗秀

    目的 探讨母乳吸吮对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的影响.方法 将产科病房48例接受足跟采血筛查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4例.干预组新生儿在足跟采血前2min至采血结束后8min吸吮母乳,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足跟采血.观察2组新生儿的疼痛面容、啼哭、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结果 干预组新生儿足跟采血后疼痛面容和啼哭出现的时间晚于对照组(p均<0.05),啼哭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疼痛面容和啼哭的持续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新生儿在采血过程中和采血结束后1~4min的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采血结束后血氧饱和度的恢复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乳吸吮能有效减轻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的疼痛程度,有利于维持血氧饱和度稳定,值得推广.

  • 不同按压方法对动脉采血后局部止血效果比较

    作者:程婧;魏利娟;陆志娟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按压方法对动脉穿刺后局部动脉止血效果比较.方法 将100例经桡动脉采血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输液贴保护穿刺点后三横指(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垂直于血管方向,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并排横压于穿刺点上方.对照组采用1根棉签垂直于血管方向,在穿刺点正上方按压.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 采血完毕按压至规定时间后,试验组发生穿刺点出血、血肿、皮下出血等按压失败的总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穿刺后采用三横指按压法可获得较好的按压止血效果.

  • 采血管材质及血样抽取后存放时间对血小板激活的影响

    作者:黎赛;李梨平;刘茂松;陈求国;刘建良;郭宽鹏

    [目的]评估采血管材质及血样抽取后存放时间对血小板激活的影响.[方法]抽取50例健康人群的双份静脉血标本分别于EDTA-K2塑料管、EDTA-K2玻璃管中抗凝,采用Bayer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于血样抽取后0.5 h、2 h、4 h、24 h检测血小板平均浓度(MP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结果]玻璃采血管与塑料采血管对MPC测定值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MPC、MPV测定值在标本抽取后0.5 h与2 h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4 h及24 h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PC随标本抽取后贮放时间的延长而呈进行性下降,MPV则增大,两者间有良好的负相关(R=-0.65,P<0.001,n=50).[结论]为避免血小板体外激活,保证MPC检测的准确性,MPC测定宜在2 h内进行.

  • 留置普通静脉输液针在糖尿病检测采血中的应用

    作者:黄洁;易瑞兰

    [目的]探讨留置普通静脉输液针在糖尿病检测采用血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以留置普通静脉输液针采血法和常规静脉穿刺采血法进行每次平均采血所需时间、穿刺次数、采血成功率及使用费用的对比观察.[结果]两种采血方法时间上有着显著性差异(P<0.01),留置普通静脉输液针采血法优于常规静脉穿刺采血法,减少穿刺次数,提高穿刺成功率.[结论]留置普通输液针采血减少了穿刺次数、提高采血依从性和节省采血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降低血管损伤及感染的机会,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 大鼠肝静脉血采集方法研究

    作者:贾长库;杨青壮;翁杰;陈有科;刘红蕾

    目的:探讨大鼠肝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有效方法.方法: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肝上下腔静脉穿刺取血,实验组采用肝下下腔静脉置管取血.成功采集2 mL肝静脉血为成功的标准,对两组的采集成功率及各种并发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出血及气栓等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2%和1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成功率为14.3%,实验组的成功率为9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取血平均时间为(186.0±17.56)s,实验组为(49.6±7.4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肝下下腔静脉置管技术采血是大鼠肝静脉血采集的有效方法.

  • 新生儿喂养后采集足跟血佳时机的研究

    作者:李江平

    血液标本的采集占用了护理人员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故优化血液标本采集的佳时间段对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操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因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等而从足跟采血的203例新生儿在不同时间段采集足跟血的难易程度,探索采集新生儿足跟血的佳时间段,现报告如下.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的应用评价

    作者:殷国美;沈卓岚;徐健

    目的 评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采集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7~2008年,浙江省血液中心74例自体PBSC供者.应用COBE Spectm与CS-3000PLUS血液成分分离机105次采集自体PBSC,评价产品得率与采集速度、采集前WBC/MN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成品中CD34~+平均得率与采集速度之间无相关(R=0.137,P>0.05);与采集前WBC(R=0.594,P<0.05)和MNC(R=0.704,P<0.05)之间呈正相关性.结论 为避免枸橼酸盐输入过快引起的中毒反应、预防低钙血症、获得高浓度产品,建议佳采集速度是40~50 ml/min,好将采集前白细胞浓度控制在40×10~9/L以下.

  • NICU新生儿喂养后采集足跟血佳时机研究

    作者:朱璐兰;文衡萍;范献珍;栗明

    目的探讨NICU新生儿喂养后采集足跟血的佳时机.方法对203例NICU新生儿依据采血距末次喂养后时间的不同分为4组,即:末次喂养后~0.5 h组;0.5~1 h组;1~1.5 h组;1.5~2 h组;比较各组在不同时间段采血的难易程度.结果末次喂养后~0.5 h组优良率88.0%,0.5~1 h组优良率62.7%,1~1.5 h组优良率48.9%,1.5~2 h组优良率45.3%,末次喂养后~0.5 h组优良率高,与其他组之间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3组相互之间的优良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次喂养后采血时间不同对采血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影响,采血距末次喂养后时间≤0.5 h为佳采血时间.

  • 对企业人员血样采集注意事项的经验小结

    作者:吴文娟

    对当前企业人员血样采集存在晕针等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控制人员的数量和对场所必要的限制,提高被检人员心理素质,加强血样采集工作现场管理,落实防范措施及设施等对策,对预防和控制及避免血样采集时出现晕针及感染有重要作用.

321 条记录 12/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