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颞叶沟回疝的显微减压手术治疗
颅内压增高和脑疝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与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手术治疗公认的方法首先考虑切除引起占位效应的病变,而关于去骨瓣减压尚存在争议;其他保守方法则包括过度换气、渗透性利尿剂、脑脊液引流和巴比妥冬眠疗法等.通过对颞叶直接的切除手术,能够使动眼神经减压,中脑、大脑后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得到充分减压,从而改善病人的预后.目前,此项手术国内开展的不多,且大都是在肉眼直视下开展.本研究应用显微手术技术施行选择性颞叶切除,力求挽救病人的生命、保留功能.
-
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逐步性清除颅内血肿并天幕切开在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逐步性清除颅内血肿并天幕切开在救治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沟回疝时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 年9 月-2011 年10 月笔者所在科救治的39 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沟回疝继发脑干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逐步性清除颅内血肿并去骨瓣减压+ 天幕裂孔切开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GCS 昏迷评分,术前3~5 分17 例,6~8 分22 例.经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逐步性清除颅内血肿并天幕切开术后有效率为82.0%.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暴露范围广,有利于彻底清除血肿、天幕裂孔切开、静脉窦修补,有利于颅内外减压及颞叶沟回疝复位,逐步性清除颅内血肿,大大缩短脑干受压时间,有利于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概率,改善继发性脑干伤预后,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
有关非手术因素对48例颞叶沟回疝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关非手术因素对颞叶沟回疝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48例颞叶沟回疝的预后,比较恶化组、存活组(苏醒组、持续植物生存组)入院1周内血压、血蛋白、血钠、渗透压及血糖异常的发生率.结果:恶化组与存活组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1/15(73.3%)、11/33(33.3%);低蛋自发生率分别为9/15(60.0%)、7/33(21.2%);低血钠发生率5/15(33.3%)、2/33(6.1%).苏醒组与持续植物生存组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4/23(17.4%)、7/10(70.0%),高血钠发生率1/23(4.3%)、6/10(60.0%).以上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颞叶沟回疝患者入院初期低血压、低血钠、低蛋白的发生严重影响其生存,低血压及高钠血症影响其苏醒.
-
外伤性颞叶脑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救治体会
颅脑外伤后致颞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是临床常见的颅脑损伤类型.由于颞叶的解剖特点,损伤后极易发生颞叶沟回疝,患者预后不佳.上海仁济医院自2003年6月至2004年10月共救治30例颞叶脑损伤患者,本文做一回颐性总结分析,对其临床特点和救治体会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
扩大翼点入路直视下颞叶沟回疝复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2例
以往我们采取开颅、血肿清除、大骨窗减压、切除颞叶等综合手术措施抢救脑疝病人,虽然术后颅内压很低,但因脑组织嵌顿,脑疝未复位,脑干仍受压,病人终仍死于脑干功能衰竭.我们根据天幕疝的局部解剖结构、病理演变及实际操作经验,在采取上述综合抢救方法基础上,再行脑疝复位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防治脑中心疝的提前干预治疗
近年来,颅脑外伤所致脑中心疝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由于早期对脑中心疝的认识不足且脑中心疝与常见的颞叶沟回疝及枕骨大孔疝临床表现不同,极易被忽视,从而延误治疗.随着对脑中心疝治疗认识的加深,针对脑中心疝采取提前干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现将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双额叶脑挫裂伤186例患者,其中符合脑中心疝表现27例,入院后针对病情予以及时提前干预治疗,效果良好.现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
天幕切开内减压脑疝复位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天幕切开脑疝复位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颞叶钩回疝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在开颅清除幕上血肿的同时,切开天幕裂孔松解疝环,使颞叶钩回复位.结果 本组18例随访6个月至2年,死亡2例,植物生存2例,中残4例,恢复生活自理10例.结论 对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天幕裂孔疝的患者,积极的进行天幕裂孔切开脑疝复位,会进一步降低此类病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提高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额颞顶颅脑损伤50例
重型额颞顶颅脑损伤多为以一侧为主的额颞顶广泛性脑挫裂伤且合并颅内血肿,易早期形成脑疝,病死率高,特别是合并颞叶沟回疝的患者,病死率高达42%~70%[1~3].1999年5月2004年5月我院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3]治疗50例重型额颞顶颅脑损伤患者,获得较好疗效.并与此前应用传统的颞顶瓣开颅术治疗的46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