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亚砷酸钠对人皮肤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角化相关基因和核转录因子红系相关因子2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新欣;高彦辉;张微;孙惠昕;孙殿军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亚砷酸钠(NaAsO2)对人皮肤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角化相关基因和核转录因子红系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0.00(对照)、3.13、6.25、12.50、25.00、50.00、75.00、100.00 μmol/L NaAsO2处理HaCaT细胞48h,采用2-(2-甲氧基-4-硝基苯基)-3-(4-硝基苯基)-5-(2,4-二磺酸苯)-2H-四唑单钠盐(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根据细胞增殖率检测结果,选择0.00(对照)、6.25、12.50、25.00μmol/L NaAsO2处理HaCaT细胞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aCaT细胞角蛋白1(Keratin1,K-1)、角蛋白10(Keratin10,K-10)、总苞蛋白(Involurin,Inv)、兜甲蛋白(Loricrin,Lor)和Nr2的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100.05%)比较,6.25、12.50、25.00、50.00、75.00、100.00 μmol/L NaAsO2组HaCaT细胞增殖率(83.06%、51.04%、39.52%、24.51%、16.99%、9.04%)明显降低,半数致死量为12.38 μmoL/L.与对照组(1.06±0.28、1.00±0.12、1.00±0.08)比较,6.25、12.50、25.00 μmol/L NaAsO2组HaCaT细胞K-1、Inv、Lor mRNA表达(0.08±0.04、0.13±0.12、0.05±0.03,0.47±0.11、0.21±0.09、0.10±0.15,0.50±0.27、0.31±0.10、0.57±0.23)明显降低(P均<0.05),但K-10 mRNA表达呈现升高趋势,其中6.25μmol/L NaAsO2组(1.83±0.45)明显高于对照组(1.07±0.14,P< 0.05);而12.50、25.00 μmol/L NaAsO2组Nrf2 mRNA表达(0.13±0.07、0.69±0.33)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09,P均<0.05).结论 NaAsO2 可通过影响细胞角化相关基因和Nrf-2 mRNA表达,抑制HaCaT细胞增殖与角化.

  • 角蛋白1和角蛋白10在毛发红糠疹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大虎;王爱学;张晓光;李艳玲;四荣联;李玉平

    毛发红糠疹(pityriasis rubra pilaris,PRP)是一种特发性、丘疹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PR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的研究提示,表皮角蛋白(keratin,K)表达的变化在疾病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为PRP表皮增殖过度,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正常皮肤[1].角蛋白是上皮细胞生长、分化及成熟的特征性标志物,在上皮细胞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保证细胞完整的理化性质和代谢过程顺利进行[2].而角蛋白在表皮的各层中所表达的角蛋白是不相同的:基底层表达K5/K14,颗粒层表达K2e,而占表皮绝大部分的棘层则以表达K1/K10为主.主要存在于棘层和颗粒层中的K1和K10常被作为表皮正常分化的标志物[3].

  • 正常及突变角蛋白K1部分螺旋亚区分子模拟及其比较

    作者:孙秀坤;朱学骏

    目的:研究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CIE)患者存在角蛋白K1 E477K突变的可能致病途径.方法:对K1E477K突变所在的K1 2B尾区进行分子模拟,观察角蛋白中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突变所造成的影响.结果:突变后的赖氨酸与对应链上的精氨酸理论距离增大.结论:突变使分子间相互作用减弱,影响了角蛋白K1/K10异源二聚体的稳定性,这可能是导致角蛋白细丝网络破坏的部分原因.

  • 人角蛋白K1cDNA基因克隆及其定点突变

    作者:孙秀坤;朱学骏

    目的:既往的研究曾发现一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CIE)患者存在K1E477K突变,现进一步探讨该突变的致病意义.方法:首先克隆出正常人K1cDNA全长编码序列,并以此pK1cDNA重组质粒为模板,采用PCR介导的重叠延伸诱变法对K1第477位密码子GAG→AAG进行定点突变.结果:克隆的正常人K1cDNA经测序证实长2022bp,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上所公布序列一致;定点突变准确,未改变其他序列.结论:通过该研究得到了正常人角蛋白K1的基因克隆pK1cDNA及其突变体pMK1cDNA,为以后研究致病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 一对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双胞胎患者表型与角蛋白1基因突变研究

    作者:王建波;雷东春;王伟霞;李建国;李雪莉;李敏;李明;张守民;李振鲁

    目的 检测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双胞胎患者角蛋白1、10(KRT1、KRT10)基因突变情况,探讨致病基因与表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1对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双胞胎患者及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该双胞胎患者及其兄、父、母的外周血DNA,PCR扩增KRT1和KRT10基因编码区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以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先证者男,11岁,全身皮肤反复起水疱、肥厚伴脱屑11年;其双胞胎弟弟有类似皮损.2例患者KRT1基因1号内含子第1位碱基发生突变(c.591+ 1G> A),而家系中3例正常成员和无亲缘关系的100例健康对照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 KRT1基因1号内含子第1位碱基突变(c.591+ 1G> A)可能为引起该双胞胎患者临床表型的病因.

  •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诱导的HaCaT细胞过度角化及增殖的机制研究

    作者:易飞;Maya Valeska Gozali;张家安;周炳荣;骆丹;张丽超;王申;刘娟;吴红巾

    目的 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诱导的HaCaT细胞过度角化及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无任何处理),FGF-10组(加入FGF-10孵育24 h),ALA-PDT组(ALA孵育24 h后红光照射),FGF-10+ ALA-PDT组(FGF-10孵育24 h后,再加ALA孵育24 h,红光照射).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K1、K6、K16及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GFR)的含量,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α(IL-1α)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KGFR和K6蛋白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析因分析显示,ALA-PDT和FGF-10对HaCaT细胞增殖无交互作用(F交互=1.369,P=0.276),FGF-10对HaCaT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FFGF-10=20.853,P<0.05),而ALA-PDT有抑制作用(FALA-PDT=24.822,P< 0.05).与空白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A值为0.924±0.024)比较,FGF-10组(1.233±0.099)显著升高(P<0.05),而ALA-PDT组(0.718±0.107)显著降低(P<0.05),FGF-10+ ALA-PDT组(0.901±0.014)较FGF-10组显著降低(P<0.05).Western印迹法显示,FGF-10可促进K1、K6、K16蛋白和KGFR的表达(均P<0.05),而ALA-PDT抑制这些蛋白的表达(均P< 0.05),FGF-10+ ALA-PDT组K1、K6、K16和KGFR的相对表达量与FGF-10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 0.05).ELISA法显示,FGF-10会增加HaCaT细胞IL-1α蛋白分泌(P<0.05),但ALA-PDT对其没有影响(P=0.467).此外,免疫荧光检测显示,FGF-10增加HaCaT细胞K6和KGFR免疫荧光强度(P<0.05),而ALA-PDT降低K6和KGFR免疫荧光强度(P<0.05),FGF-10+ ALA-PDT组K6和KGFR免疫荧光强度显著低于FGF-10组(P<0.05).结论 ALA-PDT能抑制FGF-10诱导的HaCaT细胞过度角化及增殖,其机制与下调K1、K6、K16、KGFR及IL-1α有关.

  • 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型鱼鳞病两家系基因突变研究

    作者:周城;温广东;金彦;于聪;臧东杰;孙青苗;张建中

    目的 探讨两个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型鱼鳞病(EHK)家系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两个EHK家系的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通过PCR扩增角蛋白基因KRT1和KRT10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以表型正常家系成员及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发现两个家系中患者均存在KRT10基因突变,分别为KRT10的剪接位点突变c.1030-2A>G和错义突变c.467G>A,在家系中健康人及健康对照者未发现上述突变.结论 剪接位点突变c.1030-2A>G和错义突变c.467G>A,可能分别是导致这两个家系临床表型的原因.

  • 姜黄素对人正常肝细胞角蛋白1和内质网蛋白19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中运;范春雷;窦晓兵;胡林峰;钱颖

    目的 应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研究姜黄素(Curcumin,CUR)对人正常肝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人正常肝细胞L-02分成两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姜黄素组以25 μmol·L-1姜黄素处理L-02细胞24 h.用双向凝胶电泳建立姜黄素组和对照组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用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分析,所获得的明显差异蛋白质用MALDI-TOF-MS进行鉴定分析,后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验证.结果 姜黄素作用于人正常肝细胞后,有2个蛋白质的表达发生明显变化,角蛋白1与内质网蛋白19表达均上调.结论 上调角蛋白1和内质网蛋白19可能是姜黄素抗肿瘤、抗氧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 角蛋白1和17在点滴状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

    作者:马敬;艾东方;杨秀芳;季姗姗

    选用25例点滴状银屑病患者及8名正常人皮肤的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1、K17的表达,以探讨它们与银屑病的关系.结果显示,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K1的表达主要集中在基底层以上的棘层和颗粒层中,而在基底层几乎未见表达,病例组表达强度弱于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中K17在基底层、棘层和颗粒层中几乎未见表达.在病例组阳性细胞主要表达在离基底层2~3层上的各角质形成细胞中.K1和K17在点滴状银屑病皮损中均有异常表达,提示其与点滴状银屑病发病有一定关系.

  • 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白斑差异表达蛋白

    作者:王文梅;郑春兰;蒋文晖;黄晓峰;唐恩溢;唐巍;黄政;段宁

    目的:通过筛选口腔白斑及正常黏膜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为研究白斑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口腔白斑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提取组织蛋白,进行二维电泳,选择在表达差异量较大的11个点进行质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所分析的蛋白质类型.结果:人口腔白斑及正常黏膜组织的二维电泳图谱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726±67和1608±73,蛋白质点重复性较好.人口腔白斑与正常黏膜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数为38个,其中16个点在白斑中为高标达,22个点在白斑中为低表达,选择11个表达差异量较大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其中的5个点,分别为膜联蛋白A2,角蛋白8,角蛋白1,II型角蛋白亚基,免疫球蛋白(Ig)κ型轻链的恒定区(C区)片段等.结论:膜联蛋白A2,角蛋白8,角蛋白1,II型角蛋白亚基,Igκ型轻链的C区片段等在口腔白斑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改变.

  • 对称性肢端角化病超微结构变化及角蛋白1的表达研究

    作者:李荣华;李笑梅;孙娟娟;游晓意;庄永灿;李红杏;官飞凤;李常兴

    目的 探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SAK)皮损超微结构变化及角蛋白(KRT)1的表达.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及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S A K患者13例为研究对象,组织病理标本取材于手腕部位,皮损组织取材前2个月内均未外用维甲酸制剂或皮质类固醇制剂或中药制剂.健康对照皮肤为整形美容手术切除正常皮肤12例.采用透射电镜观察SAK患者皮损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13例SAK患者皮损及12例健康者皮肤组织中KRT1的表达.结果 SAK患者皮肤组织超微结构表现为角质化包膜连续性中断,角质层、棘层上部和颗粒层细胞核周围角蛋白丝显著聚集.KRT1在SAK皮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棘层、颗粒层及角质层均有表达,胞质及胞膜染色多见;KRT1在SAK皮损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2.210,P=0.038).结论 SAK皮损超微结构特点为表皮角蛋白丝分化异常,可能与KRT1过表达有关.

  • 亚砷酸钠对皮肤细胞角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煜;吴军;郑玉建;陈柔锦;刘媛;葛龙;郎曼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对人角质形成细胞角化相关因子 mRNA 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阐述砷致皮肤角化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浓度为0.00(对照)、1.30、3.25、6.50μmol/L 的亚砷酸钠培养基培养 HaCaT 细胞24、48、72、96 h;采用 MTT 还原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 HaCaT 细胞角蛋白1(Keratin1,K-1)、角蛋白10(Keratinl0,K-10)的 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1)1.30μmol/L 的亚砷酸钠染毒能显著促进 HaCaT 细胞增殖,3.25μmol/L、6.50μmol/L 的亚砷酸钠染毒48 h 开始抑制 HaCaT 细胞的增殖,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1.30μmol/L 的亚砷酸钠染毒 HaCaT 细胞24 h 能促进 K1和 K10 mRNA 的表达上调,3.25μmol/L、6.50μmol/L 的亚砷酸钠染毒72 h 可使 HaCaT 细胞中 K1、K10 mRNA 的表达显著下调,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亚砷酸钠浓度<1.30μmol/L 时,对人皮肤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明显,促进皮肤角化进程;K1、K10的上调在皮肤细胞增殖和角化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