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急性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其直接病因通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继发管腔内血栓形成,血管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其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持续严重的缺血如超出相应心肌的耐受阈值,心肌的凋亡和坏死等不可逆过程则会发生,及时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基础.其治疗原则为: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泵衰竭,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尽快给予再灌注治疗,降低心肌耗氧量.
-
信息熵在现代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从克劳修斯(Clusius)提出热力学熵以来,熵的内涵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信息熵的概念,熵的概念正逐渐引入现代生物医学的研究之中,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本文介绍了熵概念的发展及信息熵在现代物理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 熵概念的发展 1950年Clausius给出了热力学第二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它指明了热学过程方向的规律,并说明所有实际热力学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由此可见,在发生热力学过程的初态和终态之间存在重大性质差别[7]。这种性质如果用一个物理量来量度的话,那么,这个物理量应是一个态函数,而且可从它的变化说明系统发生变化过程的方向性。
-
耗散结构理论解读医患关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加原理"指出:对于孤立系统中的不可逆过程,它的状态函数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单调地增加,直至热力学平衡态时趋于极大,孤立体系内极端无序以致死亡.而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只有保持系统的开放和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与信息,也就是从外界引进负熵,从而使系统内部的熵不是增加而是减少,才能达到其内部各要素形成动态有序的结构,也就是耗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