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64排螺旋CT低管电压扫描对腹部血管成像病变显示及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秦定文;杨亚芳;顾生荣;万谦;史永平

    目的:评估低管电压(80 kV)扫描降低腹部CT血管成像检查辐射剂量的作用及对病变显示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6例做腹部CTA检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分别采用管电压80 kV和120 kV,管电流采用自动毫安。比较两组的病变显示、图像质量、腹主动脉CT值及平均辐射剂量,分别对所得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的血管强化值(604.9±132.3)H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8.3±94.3)HU,图像质量评分(3.61±0.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6±0.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原始图像噪声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信噪比、对比信噪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血管重建成像图像质量、病变显示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两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试验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较对照组分别降低66.2%、69.7%及69.8%。结论:64排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采用低管电压(80 kV)可降低辐射剂量,病变显示较满意,获得图像可符合临床诊断要求,但原始图像噪声偏高,相关参数及管电流需进一步优化。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TA及MRI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更瑞;方华盛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P)脱落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能够早期准确地评价斑块是否稳定并及时对其进行临床干预,在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PC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斑块的易损成分及类型.超声诊断、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核医学等影像学手段均能够诊断CP,而CTA及MRI对CP诊断研究具有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现就CTA及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用于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前评估的价值

    作者:王志伟;王怡宁;孔令燕;曹剑;李烁;周慷;金征宇;吴炜

    目的 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技术用于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行冠状动脉CTA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111例老年患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而既往未明确诊断冠心病,在非心脏手术术前评估时行CTA检查.冠状动脉CTA均采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分析111例患者的CTA图像质量、狭窄程度、术前处理与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 111例患者的1 779段冠状动脉可评价血管节段为1 676段(97.4%),患者的CTA有效放射剂量为(2.7 ±0.9) mSv.71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按期进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无心血管并发症发生;36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其中狭窄程度≥70%的17例患者进行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CTA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6%;诊断冠状动脉≥70%狭窄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8%.这17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或搭桥手术治疗.其余19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在50%~70%,积极内科保守治疗后行预定手术,术后2例患者出现心肌酶的一过性升高,无其他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老年患者,术前行冠状动脉CTA检查能有效评估动脉狭窄程度,用于术前危险分层,指导进一步治疗,减少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 能谱探测器CT在上腔静脉CT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王国蓉;王志伟;王怡宁;金征宇

    目的 评估新一代能谱探测器CT在上腔静脉(SVC) 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30例患者,均接受胸部增强CT扫描,所有扫描图像重建为8个序列,包括120 kVp常规扫描成像及40、50、60、70、80、90、100 keV能级的能谱图像.在各组SVC管腔近、中、远段勾画感兴趣区,测量各个感兴趣区及前胸壁均匀脂肪组织的CT值和标准差值,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每例患者所接受的有效剂量(ED).由2名医师采用双盲法共同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组间图像质量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采用非参数检验,并计算Kappa(K)值评价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分析的一致性.结果 各个能级水平SVC管腔近、中、远段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能谱40 keV时SVC管腔平均CT值为(223.51 ±40.35) HU,SNR为13.56±4.18,CNR为24.15 ±6.58,明显高于其他各能级组和常规扫描组[CT值:(97.70±13.85) HU;SNR:4.59±1.41;CNR:9.69 ±2.81] (P <0.005).所有患者所接受的平均ED为(2.04±0.63)mSv.两位医师对图像质量的评分分别为1(1,2)、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58,P=0.720).两位医师对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κ=0.863,P=0.000).结论 应用能谱探测器CT可以良好地显示SVC,且显影佳的单能谱能级是40 keV.

  • 第3代双源CT 70 kV管电压50 ml对比剂用量模式在外周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中的可行性

    作者:张大明;谢彦婷;薛华丹;王萱;金征宇

    目的 评估第3代双源CT 70 kV管电压50 ml碘普罗胺用量模式在外周动脉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82例拟行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CT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1) 70 kV组:采用70 kV管电压+ 50 ml碘普罗胺模式在第3代双源CT上进行扫描;(2) 100 kV组:采用100 kV管电压+90 ml碘普罗胺的模式在第2代双源CT上进行扫描.测量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和胫腓干的CT值并计算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结果 70 kV组的剂量长度乘积为(195.8 ±46.9)mGy·cm,较100 kV组的(461.6±57.9) mGy·cm下降了57%(t=-22.848,P=0.000).70 kV组近端腹主动脉的CT值明显低于100 kV组(t=-2.502,P=0.014),股浅动脉(t=3.053,P=0.003)和腘动脉(t=4.013,P=0.000)的CT值明显高于100 kV组.70 kV组近端腹主动脉、远端腹主动脉、髂总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的SNR和CNR及胫腓干的SNR均明显低于100 kV组(P均<0.05).70 kV组主动脉(t=2.893,P=0.000)和足部动脉(t=3.776,P=0.000)的伪影明显高于100 kV组;主动脉(t=-1.000,P=0.002)和足部动脉(t=2.893,P=0.010)的强化程度明显低于100 kV组,股-腘动脉(t=-1.000,P=0.000)和小腿动脉(t=4.261,P=0.000)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100 kV组;主动脉(t=2.048,P=0.044)、股-腘动脉(t=8.370,P=0.000)、小腿动脉(t=8.315,P=0.000)和足部动脉(t=7.202,P=0.000)的图像噪声均明显高于100 kV组.结论 在外周动脉CTA扫描中,与常规方案相比,70 kV管电压50 ml对比剂用量模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

  • 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在第3代双源CT大螺距主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孔令燕;梁继祥;薛华丹;王怡宁;王沄;金征宇;张大明;陈瑾

    目的 评价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在第3代双源CT大螺距心电门控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59例临床行全主动脉CTA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1(n=31):采用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进行扫描,参考管电压为100 kV,参考管电流为288 mA;(2)组2(n=28):采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进行扫描,管电压固定100 kV,参考管电流为288 mA.两组患者均在第3代双源CT上进行扫描,探测器准直为2×192 ×0.6 mm,旋转时间为0.25 s;采用大螺距心电门控扫描方式进行扫描,螺距3.0.两组患者均为静脉团注370 mgI/L的对比剂,后续生理盐水:组1对比剂和生理盐水的剂量及注射速率根据实际管电压值来设定;组2均注射对比剂45 ml,注射速度4.5 ml/s,后续50 ml生理盐水,注射速度5.0 ml/s.两组患者扫描均采用自动团注跟踪触发技术,选取主动脉起始部放置感兴趣区(ROI),ROI内平均CT值达到100 HU时自动触发扫描,延迟时间6 s.分别计算两组患者主动脉扫描的有效剂量(ED)、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 组1扫描ED为(2.48±0.80) mSv,较组2的(3.15±0.86) mSv降低21.3%(t=-3.099,P=0.000).两组患者在主动脉各部位(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腹主动脉起始部及腹主动脉分叉部位)的强化值、噪声、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图像主观质量评价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41±0.50)分比(1.39±0.50)分;W=828.5,P=0.837].结论 与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相比,在第3代双源CT大螺距主动脉CTA扫描中采用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 第3代双源CT 70 kV管电压和20~25 ml对比剂模式下行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在体质量小于75 kg人群中的效果

    作者:陈钰;朱元利;薛华丹;王沄;李玉梅;张竹花;金征宇

    目的 观察第3代双源CT 70 kV管电压和20~ 25 ml对比剂模式下行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的效果,评估注射同侧对比剂滞留产生的静脉伪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表格法将怀疑或已有头颈部动脉血管疾病、体质量小于75 kg行头颈第3代双源CT血管成像扫描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70 kV组和100 kV组,每组20例,70 kV组采用20~25 ml对比剂和高级模拟迭代重建技术;100 kV组采用40 ml对比剂和滤波反投影技术.采用3分法对对比剂滞留产生的静脉伪影及对比剂滞留范围进行主观评分.结果 70 kV组有效剂量较100 kV组下降约58%(t=-18.14,P<0.001).70 kV组20例患者中,16例(80.0%)存在静脉伪影,其中6例(37.5%,6/16)的静脉伪影影响邻近动脉的评价;100 kV组20例患者中,19例(95.0%)存在静脉伪影,其中7例(36.8%,7/19)的静脉伪影影响邻近动脉的评价;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78,P=0.380).70 kV组20例患者中,13例(65.0%)对比剂滞留较明显,其中2例(15.3%,2/13)对比剂滞留延续至上腔静脉;100 kV组20例患者中,19例(95.0%)对比剂滞留较明显,其中13例(68.4%,13/19)对比剂滞留延续至上腔静脉;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54,P<0.001).结论 第3代双源CT 70 kV管电压和20 ~25 ml对比剂模式下行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较100 kV扫描辐射剂量明显下降,对比剂滞留范围明显减低,静脉伪影与100 kV组相近.

  • 第3代双源CT在大螺距主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梁继祥;孔令燕;金征宇;王沄;薛华丹;王怡宁;张大明;陈瑾

    目的 评价第3代双源CT在大螺距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59例临床行全主动脉CTA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组1(n=28):在第3代双源CT上进行扫描,探测器宽度为2×192 ×0.6 mm,旋转时间为0.25 s.(2)组2(n=31):在第2代双源CT上进行扫描,探测器准直为2×128×0.6 mm,旋转时间为0.28 s.两组患者均采用大螺距心电门控扫描方式进行扫描,螺距3.0,管电压100 kV,管电流采用自动调节技术,参考管电流为288 mA.患者均静脉团注370 mgl/ml的对比剂45 ml,注射速度4.5 ml/s,后续50 ml生理盐水,注射速度5.0 ml/s.扫描采用自动团注跟踪触发技术,选取主动脉起始部放置感兴趣区(ROI),ROI内平均CT值达到100 HU时自动触发扫描,延迟时间6 s.分别计算两组患者主动脉扫描的有效剂量(ED)、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 组1扫描ED为(3.15 ±0.86) mSv,较组2的(3.91 ±0.60)mSv降低了19.44%(t=-3.989,P=0.000).两组主动脉各部位的SNR及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39±0.50)分比(1.45 ±0.51)分;W=814.5,P=0.651].结论 与第2代双源CT相比,第3代双源CT进行大螺距主动脉CTA扫描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放射剂量.

  • 支气管动脉CTA在肺结核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孔杰俊;丁建春;孙梅;谢青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技术的技术方法及在肺结核大咯血救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栓塞术前的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CTA)资料,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A发现咯血责任血管203支,CTA的检出率为94.9%。CTA和DSA对支气管动脉检出的符合率97.2%,对肺外体循环动脉检出的符合率为87.1%。结论:支气管动脉CTA技术能全面、清楚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和行径,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X线辐射剂量,同时能对咯血的再发生做初步评估,其可作为栓塞术前首选的常规检查方法。

  • 颈动脉斑块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MDCTA研究

    作者:于淑靖;李忠信;张军

    目的:应用MDCTA(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的特征以及不同性质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 682例患者的头颈部CTA结果和临床资料.以斑块的密度、形态以及纤维帽的完整性,作为斑块风险性的评价指标.比较不同性质斑块之间临床症状的异同.结果:3 682例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中,有1 984例检出动脉硬化斑块,其中1 728例为双侧颈动脉发病.在1 170例检出高风险斑块患者中,临床有反复TIA发作或脑梗死者728例;仅发现稳定斑块(不含高风险斑块)的814例中,临床有反复TIA发作或脑梗死者146例.经卡方检验,高风险斑块和稳定斑块之间临床表现有显著差异.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为双侧发病.不稳定斑块是造成TIA发作或脑梗死的重要因素,应积极干预.

  • 脑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树昌

    目的:探究脑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进行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治疗的患者44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进行两次脑CT灌注成像,对比剂的总剂量为70 mL,接着对颈内动脉颅外段进行CT血管成像。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一次脑CT灌注成像,对比剂的总剂数量为48 mL,注射流率为4.4 m/s。观察患者由CT血管成像中呈现出的螺旋横轴面的图像,从而对管壁斑块的状态及性质进行评价。同时观察脑CTP的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结果实验组总共发现28处斑块,其中硬斑14处,软斑10处,混合斑4处;对照组总共发现17处斑,其中硬斑6处,软斑8处,混合斑3处。实验组头颅CT平扫正常19例,异常3例,脑CTP检查正常7例,异常15例,患者患侧与对侧的TTP、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TP、CBF患侧与对侧无明显差异。结论 CT血管成像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患者颈内斑块的数量,观察患者的颈内动脉是否狭窄及闭塞,脑CT灌注成像则可以清楚的了解脑血流量以及脑血容量。二者的结合可以对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患者治疗提供更全面的资料,对病患的早期诊断及其治疗有极大的帮助,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窗体顶端51例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急诊手术

    作者:李兴斗;方明磊

    目的 探讨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急诊手术效果.方法 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51 例,病情按照Hunt-Hess 分级,先行CT 平扫及三维CT 血管成像,再经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急诊手术处理动脉瘤,并清除颅内血肿.结果 行头3DCTA 及DSA 检查,共检出动脉瘤55 个,其中后交通动脉动脉瘤26 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20 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 个,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4 个.动脉瘤手术夹闭51 个,包裹治疗4 个.随访4~36 个月,转归良好者42 例,中度残疾7 例,植物状态1 例,死亡1 例.结论 对Hunt-Hess 分级Ⅰ~ Ⅳ级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急诊手术效果良好.

    关键词: 动脉瘤 CT血管成像
  • PDCA循环在提高CT血管成像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作者:朱爱华;梁奕

    目的 通过PDCA循环查找CT血管成像中存在的护理问题,不断提高检查的成功率.方法 对769例行CT血管成像患者运用PDCA循环,通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的具体措施实施,进行检查前中后的全面护理.结果 经过PDCA循环后,放射科护理质量效果有明显改善,CT血管成像检查的成功率为98.7%,患者满意度从84.2%提高到94.8%.结论 通过PDCA循环可以规范CT血管成像检查的护理管理,明显提高检查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 血管缝合器在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郭曦;黄连军;韩晓峰;陈彧;刘巍;乔志钰;张兆琪

    目的 评价采用Perclose ProGlideTM系统预先埋置缝合技术实施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3-7月,120例主动脉病变患者实施主动脉腔内治疗,共151处股动脉需行穿刺或外科显露,术前根据心脏血管造影(CTA)检查及临床观察证实股动脉及髂动脉入路解剖适合此种术式.将120例患者分为穿刺组32例(42处股动脉),手术对照组88例(109处股动脉),麻醉、造影及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按照标准方法进行,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下肢制动时间、生命体征、穿刺部位、同侧下肢血运及30 d后复查股动脉的CTA影像.结果 穿刺组32例患者,男28例,女4例,年龄(67±12)岁,包括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4例降主动脉瘤、15例腹主动脉瘤和7例主动脉穿通性溃疡,器械外径有16F 20例、18F 14例、20F 6例、22F 10例、24F8例;手术对照组88例患者,男80例,女8例,年龄(70±9)岁,包括2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40例降主动脉瘤、18例腹主动脉瘤、5例主动脉穿通性溃疡、3例降主动脉瘤合并腹主动脉瘤.器械外径有16F 18例、18F 19例、20F 35例、22F 26例、24F 18例.穿刺组42处股动脉穿刺口均使用2套Perclose ProGlideTM(Abbott美国)血管缝合器,1处股动脉缝合失败,技术成功率为97.6% (41/42).应用传统方式游离手术对照组的109处股动脉,技术成功率为98.2%( 107/109).2组技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下肢制动时间为(6.2±1.0)h,手术对照组下肢制动时间为(6.1±1.1)h,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手术时间为(1.7±0.9)h,手术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8±1.1)h,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围于术期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实施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使用经皮穿刺、Perelose ProGlideTM系统预先埋置缝合技术缝合穿刺口的技术,是替代传统股动脉横切术安全可行的方法.

  • 多发性大动脉炎57例临床分析

    作者:孔芳;王莹;王立;张奉春

    目的 分析多发性大动脉炎(TA)患者血管受累的特点,探讨该疾病累及血管全程者与仅累及血管起始端者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总结57例诊断明确并接受过全身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T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受累血管病变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病变血管全程受累的患者组(以下简称全程组)和病变血管仅起始端受累的患者组(以下简称起始端组),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1)TA患者男女比1∶10.4,临床分型以广泛型为常见,常累及颈总动脉及锁骨下动脉.(2)全程组与起始端组患者比例为1.28∶1;全程组从发病到确诊时间长于起始端组,临床分型中头臂动脉型少于起始端组(P<0.05).(3)全程组患者以头痛等非特异症状起病较多;且病程中出现间歇运动障碍、体重下降和小便异常等症状的概率要高于起始端组(P<0.05).(4)全程组中37.5%的患者C反应蛋白(CRP)升高,而起始端组高达64%(P<0.05).结论 TA累及血管全程者并非少见,其起病更为隐匿、CRP阳性率低,应注意早期诊断.

  • 双源CT颈部CTA扫描方案选择原则的探讨

    作者:陈新;顾海峰;周长圣;罗松;郑玲

    目的:探讨双源64层螺旋CT颈部动脉成像方案的选择原则.方法:80例行颈部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2组,每组40例.A组采用CT单能量减影扫描方案(DS-CTA),B组采用CT双能量减影扫描方案(DE-CTA),扫描后数据传至工作站作后处理,然后对图像进行评价.结果:与A组相比,B组断层扫描时间平均缩短67%、辐射剂量平均降低21%;在后处理时间和图像质量方面,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64层螺旋CT颈部动脉成像方案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 肾动脉狭窄的CE-MRA和CTA的对照性研究

    作者:徐鹏飞;郑玲

    目的:对肾动脉的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和CT血管成像(CTA)进行对照性研究,评价CE-MRA与CTA这2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对肾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显示情况.方法:对临床上怀疑有肾动脉狭窄的30例患者同时行肾动脉的CE-MRA与CTA检查,其中证实有狭窄的15例患者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比分析CE-MRA与CTA这2种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肾动脉狭窄的显示情况.结果:CE-MRA与CTA在肾动脉狭窄程度的判定上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CE-MRA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上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要略低于CTA.结论:CE-MRA与CTA都能较准确地诊断肾动脉的狭窄,但CE-MRA无辐射、更安全,更应作为临床上检查肾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

  • 双源CT原理与临床应用

    作者:张宗军;卢光明

    目的:探讨双源CT的结构、原理及其在冠状动脉成像的优势和双能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西门子双源64层螺旋CT的结构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对双源CT在心脏冠状动脉成像的优势与常规多层CT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其双能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双源CT的双球管探测器结构具有时间分辨率高,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的优点;其双能技术可以用于鉴别组织成分、显示特定的组织,评价增强时组织的碘含量及其血流灌注和去除骨及钙化等.结论:双源CT能提高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和CT对不同组织的鉴别能力,为CT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 TRANCE技术在下肢动脉闭塞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新云;张爱莲;杨铁;梅和坤;熊江;王立军;李梦露

    目的:研究心电触发非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triggered angiography non-contrast enhanced,TRANCE)技术在下肢动脉闭塞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入22例可疑下肢动脉狭窄患者,先后进行TRANCE、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2种检查.将腹部至下肢血管分为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髂内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10个部分,选取显示清晰的动脉段337段,进行同一部位不同检查方式的影像对照.结果:337处血管狭窄中,TRANCE、DSA 2种检查方式共有312处显示狭窄程度一致,TRANCE显示狭窄程度较DSA重的有16处,较DSA轻的有9处.而在中度狭窄以上动脉(≥50%)显示一致的有153处,TRANCE显示狭窄程度较DSA重的有15处,较DSA轻的有6处,2种检查方法的Kappa值为0.905.结论:TRANCE技术是一种无创、安全、无辐射的血管检查方式,可以应用于下肢动脉成像.

  • 颅内小动脉瘤的CT征象及MSCTA在夹闭手术前后及随访中应用

    作者:陈萍;周和平;朱亚男;冉纯洁;姚俊;李辉;李少杰;张晓丽

    目的:探讨颅内小动脉瘤的CT征象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giography,MSCTA)在夹闭手术前后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到医院就诊的81例高度怀疑颅内小动脉瘤患者的MSCTA影像学资料,确诊患者均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分析夹闲手术前后影像学表现,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术中所见对比.结果:MSCTA相对于DSA及术中所见诊断颅内小动脉瘤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83%、93.75%、94.12%;MSCTA相对于DSA及术中所见诊断颅内小动脉瘤结果一致性好(Kappa=0.825).MSCTA诊断颅内小动脉瘤大小的准确性与DSA及术中所见无差异.MSCT平扫显示以蛛网膜下腔或颅内出血为主.MSCTA术前诊断显示60例患者共71个颅内动脉瘤,形态为菱形、囊形;64例患者行颅动脉夹闭术,术后2周复查MSCTA,60例患者满意;36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异常.结论:MSCTA能为颅内小动脉瘤夹闭术提供丰富信息,还可作为术后评估和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551 条记录 6/28 页 « 12345678...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