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丁酸钠对小鼠大肠癌的防治作用及其对甲基化酶的影响

    作者:王霞;陆嵘;房静远

    目的 通过观察丁酸钠(NaBu)对二甲肼(DMH)诱发小鼠大肠癌的防治作用及其对抑癌基因p21WAF1和甲基化酶的影响,探讨乙酰化酶抑制剂防治肿瘤的分子机制.方法 80只S-ICR小鼠随机均分4组:空白对照组、DMH造模组、NaBu对照组、DMH+NaBu组.记录小鼠一般情况,分别于造模后18周、20周、22周每组处死小鼠2只,24周时全部处死.大体及镜下观察肠道肿瘤发生情况和组织学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21WAF1mRNA表达,定量PCR检测Dnmt1、Dnmt3a、Dnmt3b基因的表达.结果 NaBu对小鼠无毒副作用;DMH+NaBu组小鼠大肠癌发生率(25%)较DMH造模组(95%)明显降低(P<0.05),肿瘤大小和数目亦显著低于造模组,且大肠癌的病理进展慢.DMH造模组肿瘤组织中较正常对照组甲基化酶水平升高3~4倍,抑癌基因p21WAF1低表达;与造模组比较NaB组p21WAF1表达增加,并伴有甲基化酶Dnmt1和Dnmt 3b mRNA降低(P<0.05).结论 NaBu对DMH诱发的小鼠大肠癌具有一定防治作用,这与激活抑癌基因p21WAF1表达、降低甲基化酶Dnmt1和Dnmt3b表达有关.

  • DMH/DSS复合法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涛;黄会云;张志明;王小平;李茹柳

    目的 探讨DMH腹腔注射结合3%DSS自由饮用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小鼠模型.方法 适应性喂养1周后,30只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6只,模型Ⅰ组8只,模型Ⅱ组8只,模型Ⅲ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分别按15,20,25 mg,/kg腹腔注射0.4%DMH,每周2次,继而连续自由饮用3%DSS 2周为1循环;连续3个循环.第9周末将全部小鼠脱椎处死,截取全部结肠(回盲部-肛门),肉眼及光镜下观察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模型Ⅲ组全部小鼠在造模过程中死亡.肉眼见模型Ⅰ组小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模型Ⅱ组小鼠结肠散在、多处息肉状隆起变化;正常组小鼠结肠黏膜未见异常.镜下见模型Ⅰ组小鼠结肠可见腺体萎缩、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模型Ⅱ组小鼠结肠可见腺体萎缩、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部分癌变;正常组小鼠结肠黏膜未见异常.结论 0.4%DMH 20 mg/kg腹腔注射结合3%DSS自由饮用复合法,可以成功复制渍结相关癌变模型,该方法简单易行,与人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较为相似,值得推广应用.

  • 罹患大肠癌大鼠血和组织中原卟啉IX的变化

    作者:张阳德;王绍闯;龚连生;张波;黄林;翟登高;谭亮

    目的研究原卟啉(PP)IX在罹患大肠癌大鼠全血中和组织中含量的变化.方法70只SD大鼠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60只SD大鼠以1,2-二甲肼(DMH)腹腔注射,诱导大鼠大肠癌.对照组未做药物注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两组血PPIX含量和实验组组织PPIX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全血PPIX含量分别为(2.224±0.323)、(1.663±0.092) mg/L,实验组较对照组含量大(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全血PPIX/Hb分别为(25.908±12.540)、(10.609±0.929) μg/g组织,实验组较对照组含量大(P<0.05).早期癌组和进展期癌组织PPIX较正常组织PPIX大(P<0.01),进展期癌较早期癌组织PPIX大(P<0.01).结论大鼠大肠癌发生时候,组织PPIX和血PPIX升高;全血PPIX可作为大肠癌筛查的指标.

  • 组织原卟啉IX与大鼠大肠癌在体自体荧光差异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阳德;王绍闯;李年丰;赵劲风;张波;黄林;谭亮;刘蔚东

    目的探讨组织原卟啉IX含量与大鼠大肠癌在体自体荧光差异的相关性.方法 60只SD大鼠以1,2-二甲肼(Dh)25mg/kg体重注射腹腔,1周1次,持续18周,成功诱导大鼠大肠癌.20周后以370nm激光诱导自体荧光检测分析系统采集实验组大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 400~ 700nm范围内的在体自体荧光;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癌组织原卟啉IX、正常组织原卟啉IX.结果各组组织在体自体荧光光谱460nm左右处大多有荧光峰;73%的进展期癌组织、69%的早期癌组织在635nm附近有荧光峰.早期癌组和进展期癌组I 635 /I 460 值较正常组大,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早期癌组和进展期癌组I 635 /I 460 值差异无显著性 (P> 0.05); 正常组织原卟啉IX、早期癌组的组织原卟啉IX、进展期癌组织原卟啉IX含量分别为 (317.099± 16.859) ng/g组织、 (416.814± 6.786)ng/g组织和 (606.874± 21.798) ng/g组织,早期癌组和进展期癌组织原卟啉IX较正常组织原卟啉IX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01),进展期癌组织原卟啉IX较早期癌组织原卟啉IX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01).结论大鼠正常大肠组织在体自体荧光和大鼠大肠癌在体自体荧光635nm存在差异.635nm处的差异可能是组织原卟啉IX内源性积聚引起的.

  • 结直肠散发性腺瘤模型建立的探讨

    作者:张耀朋;吕愈敏;李军;金珠;韩亚晶;李传凤;顾芳

    目的 通过改进传统的DMH结直肠癌肿瘤模型诱导方法,建立一个高效、稳定、实用的结直肠腺瘤模型,以用于散发性腺瘤生物学行为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方法 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诱导剂为1,2-二甲基肼(DMH)和PPAR-γ受体拮抗剂((GW662).PPAR-γ受体激动荆为吡格列酮.试验分四组:阴性对照组、DMH组、DMH+GW9662组、DMH+GW9662+吡格列酮组.共观察12周.试验结束取远端结直肠(全结直肠的1/2)用福尔马林4℃过夜固定,美蓝染色后实体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息肉,并照相.全部息肉及微隆起粘膜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阴性对照组无腺瘤发生.DMH组发现1枚腺瘤,腺瘤诱导成功率为12.5%(1/8),荷瘤教为0.125(1/8).DMH+Gw9662组发现16枚腺瘤.诱导成功率为87.5%(7/8),荷瘤数为2.0(16/8).DMH+GW9662+吡格列酮组发现5枚腺瘤,诱导成功率为28.6%(2/7),荷瘤数为0.714(5/7).结论 DMH联合应用GW9662可以在短期内成功诱导大鼠结直肠腺瘤.该模型较单纯DMH诱导的大鼠结肠癌和畸变隐窝灶模型更具实用价值.

  • 1,2-二甲肼对小鼠结直肠与卵巢的影响

    作者:李新;于莉娜;张庆玲;齐鲁;丁彦青

    目的 探讨1,2-二甲肼(1,2-dimethylhydrazine,DMH)对小鼠结直肠与卵巢的影响.方法 60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腹腔注射DMH(20mg/kg,每周1次,连续24周),B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首次注射后12、16、20、24、28和32周分批处死小鼠,观察其结直肠与卵巢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A组小鼠结直肠发生显著病理改变,DMH注射12~16周后,小鼠结直肠上皮出现不同程度增生改变,20周后,2只小鼠发生结直肠肿瘤,并且随DMH作用时间的延长,肿瘤发生率逐渐增加,至32周共有7只小鼠发生结直肠腺瘤,5只结直肠腺癌,且肿瘤主要位于距肛门8 cm内;值得注意的是,A组小鼠卵巢也发生明显病理改变,32周内共见21只A组小鼠发生卵巢血肿伴慢性炎症改变,而且,28和32周各发现1只A组小鼠卵巢出现绒毛膜癌病理学改变.实验过程中B组小鼠均未见异常.结论 DMH对小鼠结直肠与 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多次腹腔注射DMH能够导致小鼠结直肠与卵巢发生病理改变.

    关键词: 1 2-二甲肼 结直肠 卵巢
  • 二甲肼诱导小鼠结肠癌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学特征检测

    作者:方瑞;刘永谦;杜展莹;陈鸿策;游思远;芮雯;陈宏远

    目的 探讨化学致癌剂1,2-二甲肼( DMH)诱导昆明小鼠结肠癌模型的有效性及病理学特性.方法 6~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MH 25 mg/kg,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周1次,连续注射12周.期间观察小鼠状态,并分别在给药后12、16、20周和实验终末处死部分小鼠取结肠、肝、肺组织进行大体观察及病理学检测.结果 注射DMH 12周后可见部分小鼠肛门红肿溃破,肠壁出现肿瘤结节;16周后实验组有一半小鼠大便溏稀,生成多发性腺癌. 20周后实验组小鼠肿瘤进一步发展,并出现明显的肝损伤和肺部转移灶.对照组小鼠无异常表现.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二甲肼诱导小鼠产生原发及转移性结肠癌的有效且简便的方法,成瘤有效率达100%.该模型与人类结肠癌在病理学上具有相似特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