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的延续护理模式效果观察

    作者:范海燕

    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模式在产后盆底功能训练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2-2016.9收入92例产后盆底功能训练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并予以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盆底肌肉锻炼依从性、尿失禁发生、盆底肌张力良好情况.结果 观察组盆底肌肉锻炼依从性、尿失禁发生、盆底肌张力良好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孕妇产后予以延续护理,加强对盆底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尿失禁发生,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产后健康恢复.

  • 强化盆底功能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作者:鞠秀丽

    目的:观察强化盆底功能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两组患者均接受 Kegel 训练(3次/d)和生物电反馈治疗(1次/d),但强化组通过巴氏球进行上述盆底功能训练。8周为观察期限。疗程结束后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肌力级别(指测)、盆底肌电活动值和1h 漏尿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盆底肌肌力级别、盆底肌电活动值和1 h漏尿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级别、盆底肌电活动值和1 h漏尿量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两组盆底肌电活动值和1 h漏尿量的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强化盆底功能训练能明显提高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肌肌力,减轻其漏尿症状。

  • 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艳;马娜;邹红霞

    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入住延安市人民医院的89例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45).对照组产妇采用产后基础护理+盆底功能训练,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刺激治疗.治疗后统计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检查两组产妇阴道肌力、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和尿动力学指标;观察两组产妇产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后盆底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的持续收缩压和收缩持续时间、FSFI评分、大尿流率(Qmax)和大尿道压均明显升高(P<0.05),而排尿时间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产妇治疗后阴道肌力、FSFI及尿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子宫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及PFD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能有效治疗PFD,不仅可以改善产妇的性生活质量、阴道肌力及尿动力学指标,而且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不同盆底康复治疗方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的疗效分析

    作者:覃碧芳;成志;金燕;邹文花;邱佩嫦;邓志贤

    目的:观察不同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选择在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住院分娩、产后12周内出现尿失禁症状的初产妇33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5例。对照组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凯格尔(Kegel)运动配合阴道哑铃实施盆底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尿失禁程度评分、1 h尿垫试验检测漏尿量及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测的变化及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各观察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趋势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组尿失禁治愈率77.18%,对照组治愈率67.83%,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均有康复效果,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和预后,有效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 盆底功能训练对老年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影响分析

    作者:代云萍;廖芙蓉

    目的 分析盆底功能训练对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取绵阳四〇四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16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保持体位、留置尿管、会阴冲洗、膀胱功能训练等常规围术期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前3天进行盆底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首次残余尿量及术后尿潴留和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尿路感染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7例患者术后再次置入尿管,尿管留置时间为(3.28±0.41)天;对照组15例患者术后再次置入尿管,尿管留置时间为(5.50±0.55)天,观察组患者尿管再次置入后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功能训练能够有效预防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对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其恢复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 孕产期盆底功能训练指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电刺激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蒋维;韩炜;刘维红;刘迎军;张桂欣;陈宝丽

    目的:探讨孕产期盆底康复训练指导对应用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PUI)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并进行盆底肌力筛查及治疗的患者125例,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进行比较研究.对照组定期孕检,但未进行孕期干预,产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孕产妇.观察组定期孕检,进行孕期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体重管理、盆底肌肉锻炼,产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孕产妇.结果:治疗6个月后肌拉力测试结果显示,两组Ⅰ级和Ⅱ级肌力水平比例明显减少,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比例仍偏高(P<0.05).结论:孕产期盆底康复训练指导能够有效提高电刺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

  • 盆底康复训练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作者:彭玉;吴一彬;罗四保;何光智;王咸英;陈丽霞

    目的:研究盆底康复训练在改善子宫全切术后所致盆底功能障碍(PF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子宫全切术后肌力<III 级的良性病变患者23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17例。对照组采取普通健康宣教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人指导盆底功能训练。经一定周期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Valsalva 运动下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垂直距离(BSD)明显增大(P <0.01),膀胱颈活动度(BND)明显下降(P <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收缩压力和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均增加;观察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尿失禁发生次数均减少;观察组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1)。结论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适当的盆底功能训练,对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有促进性作用。盆底超声可以为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康复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二者联合应用,相得益彰,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分娩方式结合产后电刺激对盆底功能及盆底肌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阿斯叶·阿布拉;米娜瓦尔·阿布力孜

    目的:探讨电刺激结合盆底功能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34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71例,剖宫产组63例.2组予产后基础护理,盆底肌训练与电刺激,两组共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后两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收缩力,Ⅱ类肌纤维收缩力,盆底肌肉压力及性功能评分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持续时间,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与剖宫产组相比,自然分娩组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较高(P<0.05),自然分娩组盆底肌肉静息压较低,盆底收缩压较低(P<0.05),治疗前与剖宫产组相比,自然分娩组性功能评分中性欲程度评分、性高潮评分、阴道润滑状况评分及性满意度评分均较低(P<0.05);经治疗8周后,两组产妇持续收缩压、持续时间均升高(P<0.05),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收缩个数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产妇盆底肌肉静息压与盆底收缩压均升高(P<0.05),与剖宫产组相比,自然分娩组盆底肌肉静息压较低(P<0.05),盆底收缩压无差异(P>0.05).经8周治疗后,两组产妇性功能评分中性欲程度评分、性高潮评分、阴道润滑状况评分及性满意度评分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能够明显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提高性生活水平,相对于剖宫产,自然分娩产妇采用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疗效更好.

  • 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的延续护理模式构建及效果评价

    作者:霍然;王惠珍;石兰萍;张巍颖;吴震云;陈学丽

    目的 构建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的延续护理模式并检验其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延续护理60例接受病房责任护士-家庭访视医生-产后保健门诊医生-盆底诊疗中心医生-盆底诊疗中心护士构成的延续护理服务,对照组60例接受传统护理服务.随访和比较2组的基线情况,42 d、3个月和6个月盆底肌肌力、性功能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在年龄、孕周、新生儿体质量等基线情况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延续护理组在盆底肌肌力改善、性欲、性唤起、性心理和性行为异常症状上得分,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性高潮和性关系满意度时间上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原创性的构建了盆底功能训练的延续护理模式,结果表明其能较好的改善盆底功能.

  • 不稳定平面下盆底功能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

    作者:鞠秀丽

    目的 观察不稳定平面下盆底功能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3次/d Kegel训练和1次/d生物电反馈治疗,强化组是在Bobath球上接受训练;疗程8周,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的因子分和总分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HOQOL-BREF量表因子分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组患者除环境领域和社会领域因子分(P>0.05)外,余同强化组(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身体健康总体评价和心理领域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健康总体评价、生活领域、心理领域因子分和WHOQOL-BREF量表总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平面下盆底功能训练结合盆底生物电反馈能明显提高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生存质量.

  • 早期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预防产后尿潴留的疗效

    作者:张晓红;周明;吴珊;万琴

    目的 探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连续选择2015年6~12月在宣城市中心医院进行分娩的153例初产产妇,按数字表法随机分入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75例接受产科常规监护治疗,观察组产妇78例接受产科常规监护治疗及早期盆底功能锻炼+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及产妇首次排尿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231.70±60.14)min vs (298.20±66.10)min, P<0.05)];对照组8例出现尿潴留,发生率为10.67%,观察组2例出现尿潴留,发生率为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干预,可有效缩短产妇产后排尿时间和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 盆底功能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在经阴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改善中的作用

    作者:韩采青;领雪峰

    目的:观察盆底功能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经阴分娩后产妇盆底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经阴分娩的产妇376例,随机分为接受单纯盆底功能训练的对照组及接受盆底功能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的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训练后患者的盆底肌肉张力、尿道功能指标及盆底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等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后2个月、产后6个月时的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高,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功能性尿道长度、大尿道关闭压高;产后各类盆底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盆底功能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以有效增强产妇的盆底肌肉张力,提高尿道功能,且能降低盆底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

  •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康复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白俊杰

    目的:探讨与分析产妇产后实行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内接收的产妇中,随机抽取96例产妇,将其进行奇偶排序,48例奇数产妇作为观察组,接受产后综合康复护理,48例偶数产妇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情况、恶露消失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情况优于对照组,恶露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极大的缩短了患者的恶露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泌乳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早期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预防产后尿潴留的疗效

    作者:孔艳芳

    目的 分析早期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预防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进行生产的产妇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尿潴留发生率、首次排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后<3h排尿率71.42%优于对照组66.66%(P<0.05),>6 h排尿率14.28%明显少于对照组4.76%(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发生尿潴留的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16.66%(P<0.05),且观察组的产妇满意度95.23明显优于对照组80.95%(P<0.05).结论 早期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可有效缩短产妇首次排尿时间,减少尿潴留的发生,提高满意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新法盆底功能训练减少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应用研究

    作者:黄秋红;李敏熙;温美灵;曾兰平;覃小珍;雷宇

    目的:探讨新法盆底功能训练减少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收治的40例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患者,观察组20例,采用新法盆底功能训练,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两组术后尿潴留和拔除尿管时间情况.结果:两组在平均留置尿管时间分别为(9.50±0.46)天和(14.35±0.5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法盆底功能训练明显减少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留置尿管时间,降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心理压力及保证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