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考试信息化管理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本课题项目改革目标是将中医内科学(高职)课程考试管理全称信息化,包括考前考务管理信息化、考中考务管理信息化、考后管理信息化,终达到以下目标:一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自身学习状况选定考试时间,全面推行考前考试预约制度;二是提高课程考务管理效率,通过信息化渠道,高效实施中医内科学课程考务管理,形成课程的标准化考核评价体系.
-
医案教学法在长学制班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针对长学制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为目的,中医内科教研室采用医案教学法对学生进行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为评估医案教学法的优势和不足,在教学结束后对1 12名接受医案教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医案教学法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建立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临床教学质量.
-
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的思考
中医内科学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和学生临床适应能力较差.本文提出,应通过强化4个重要环节,即梳理病证历史沿革的主线,全面认识中医学理论发展;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联系,体现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辨证论治特点;重视内科疾病名家医案的灵活运用,尽早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模式;理清内科病证现代研究与现代医学的相互关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从而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
-
医案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选用医案的时间及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更直观地了解临床医师对临床资料的归纳分析过程,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使学生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更快进入“医生角色”,并尝试建立临床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以迟到医案服务于教学的目的.
-
南征教授中医内科学术思想浅谈
中医学博大精深,学习首在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研究是学术继承的核心.为了更好地发掘和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本文从中医临床思维、经典学习、治未病思想、糖尿病及并发症中医辨治特色、内病外治等方面论述了南征教授从医40余年的学术经验,供同道参考、交流.
-
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水平之我见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的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课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临床专业课.中医内科学的学术水平反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加强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课堂讲授是一种信息传递活动,采取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可活跃学生思维,增加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经长期的摸索深得体会,现归纳如下,供同道参酌.
-
对《中医内科学》教学的思考
针对<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目前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重复、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安排失于妥当等现状,提出要采取教学内容的深化、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合理安排的改革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
归纳比较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归纳比较教学法具有化繁为简,由博返约的特点,恰当运用可以将知识简单化、系统化、条理化,既有利于教师讲清难点,突出重点,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本文着重探讨归纳比较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
《中医内科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探索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医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同时又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该课题通过对课堂案例教学、文献医案教学、临床见习教学等三个阶段的论述,探讨如何加强<中医内科学>的实践教学,以提高中医院校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强化学生对<中医内科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
以病因病机讲解为核心探索《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
笔者一直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了以病因病机讲解为核心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增强学生理论理解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效果.
-
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效果的探索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提出的还有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自助式教学法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在教学一线的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教学条件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
提高青年教师《中医内科学》教学水平的方法探讨
<中医内科学>教学是中医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青年教师作为学科教学的后继力量与生力军,其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对专业知识积累、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总结等各教学环节进行探讨,总结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方法,从而达到改进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
浅谈《中医内科学》培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的教学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课之首,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学科相联系的桥梁课程.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和优势在于中医临床辨证思维.中医的发展和疗效证明:只有培养了正确的临床辨证思维,才能真正掌握中医的精髓,也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在<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应用设计思路研究
本文研究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授课中的应用,根据教学目标及内容编写PBL教案,包括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分析,设计编写案例,编写导师指南及制订评价方法.教学实施包括导学,收集资料,交流学习成果—再讨论及总结和反思.认为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授课中应用将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
基于系统思维和教学目标下的《中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笔者一直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工作,在探索中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中,把系统思维和教学目标相结合进行课堂设计,这一方法的运用,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和临床职业能力,提升了师生的综合素质,较好实现中医职业教育的目标。
-
黄疸从肾论治探述
以文献研究为基础,从脏腑相关理论出发探讨"肾病发黄"的病证特点、治疗原则、处方用药规律,并提炼出肾病发黄病机、治法特点.
-
问题式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73名中医学专业学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人和对照组37人,分别采用PBL、基于课堂的学习(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2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前瞻性、平行随机对照研究,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活跃课堂气氛[(3.5±0.7)分比(3.2±0.6)分,t=2.275]、提高课堂注意力[(3.6±0.6)分比(3.2±0.7)分,t=2.778]、益于知识融会贯通[(3.5±0.6)分比(3.0±0.6)分,t=2.818]、提高自学能力[(3.6±0.6)分比(3.0±1.1)分,t=2.935]、提高分析问题能力[(3.7±0.5)分比(3.1±1.0)分,t=3.072]、提高中医思辨能力[(3.5±0.6)分比(3.1±0.9)分,t=2.431]、提高协作能力[(3.6±0.6)分比(3.0±1.0)分,t=3.049]、提高交流能力[(3.7±0.5)分比(3.0±1.0)分,t=3.864]、提高创新意识[(3.2±0.7)分比(2.7±0.9)分,t=2.423]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调查问卷综合评价[(45.2±5.1)分比(40.4±8.1)分,t=3.048]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及其总体教学效果方面优于LBL教学法.
-
临床资料收集与评估在中医内科学见习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归纳SOAP(Subjective,Objective,Assessment,Plan)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发现其在中医内科学见习课程中的问题,探讨 SOAP 在中医内科教学实践中的意义与价值.通过总结文献发现问题,在中医内科见习课程中具体应用SOAP,后师生讨论.结果表明,SOAP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其在中医内科见习课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可见在中医内科学见习课程中,使用 SOAP 模式进行教学与评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价值,它是强调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值得推广.
-
问题式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实践的探索
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分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与方法,选择典型的临床病案进行情境设计,对病案进行阶段分层,逐渐释放疾病信息,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整合基础理论知识,运用适当的方法确立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显示,PBL教学法可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能力,是以培养中医临床诊疗思维为目的 教学方法 .
-
中医临床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与探讨
中医人才培养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关键,中医临床带教是中医学临床实践的重要部分。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对中医临床教学进行了教学改革。本文从多媒体病案讨论、床边问诊、跟师侍诊、标准化病人4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医临床带教方法,进一步为中医学专业学生从基础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搭建坚固的桥梁,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提供优秀中医人才打下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