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种氧疗干预方法对急性心梗患者氧疗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文彩虹;梁路妃

    目的:探讨2种氧疗干预方法对急性心梗患者氧疗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以期通过合理的氧疗方式提高患者吸氧依从性。方法:将60例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病人给予一次性双腔鼻导管吸氧,流量2~4升/min,维持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95%,在SaO2<95%时,对照组改用吸氧面罩高流量吸氧;实验组继续使用双腔鼻导管吸氧,调节氧流量为5~6升/min,比较2组患者氧疗舒适度及观察SaO2值。结果:实验组患者氧疗过程中不舒适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1),不舒适程度也较对照组减轻。2组氧疗效果无明显差异,SaO2值在正常范围(SaO2≥95%)的人数比例相当(P>0.05)。结论:对于神志清楚、无明显低氧血症的急性心梗患者用双腔鼻导管法给氧可提高患者吸氧依从性。

  • 舒适护理对冠脉综合征患者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黄春凤;陈清;邓华波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冠脉综合征患者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2组舒适度、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状况均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6.67%,观察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提高患者舒适度,并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推动和谐医院建设,帮助患者更好康复。

  • 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杰;胡琦;史学良;徐桂春;管玉颜;孙晓红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切削术与准分子表层切削术矫治近视的临床疗效,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术式。方法:选取符合准分子激光手术要求的近视患者100人(200只眼),屈光度为-2.00D~-6.00D,随机分为2组(1组、2组),每组50人(100只眼),1组予以准分子激光表层切削手术,2组予以准分子激光原位切削手术。分别于术后第7天、第30天、第90天、第180天检测裸眼视力、BUT、Schirmer I 实验、患者舒适度。结果:术后早期1组视力恢复慢于2组,90天后2组视力恢复相同;1组泪膜稳定性优于2组;1组泪液分泌量多于2组;1组早期舒适度较差,但其长期舒适度优于2组。结论:对于不急于视力恢复,且能接受术后早期不适症状的患者,准分子激光表层切削手术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更佳,是低、中度近视患者更佳的选择。

  • 人性化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手术配合情况及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陈莉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手术配合情况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7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配合情况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手术配合度为91.7%,对照组手术配合度为58.3%,观察组手术配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适度为83.3%,对照组舒适度为36.1%,观察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患者手术配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作者:王静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血液透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的48例患者分成2组,舒适组与常规组,每组2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舒适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护理后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率。结果:舒适组的舒适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强患者对血液透析的信心,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如何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翻身的舒适度

    作者:汤月;宋扬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0°翻身与90°翻身的舒适度和时间,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缓解紧张焦虑心理,从而减轻病人痛苦。方法:选择5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的患者,对比时间均为术后当天~术后第5天之内。在此期间,患者的卧床时间长,为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需要经常协助翻身。我们分别对术后患者的健侧进行30°翻身和90°翻身,观察翻身角度的舒适度和时间。结果:观察患者术后向健侧30°翻身时间大于90°翻身时间,而且侧卧角度时间越长,舒适度就越高。结论:患者术后向健侧翻身30°不仅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大大增加了患者改变体位的时间,而且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专科护理的优质护理质量。

  • 舒适护理对PICC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

    作者:丁一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提高PICC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5月间经PICC治疗患者1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PICC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置管1周后心理状况、置管1周后2组患者舒适度、出院时护理满意度。结果:置管1周后2组患者SDS、SAS评分均较置管前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置管1周后对照组舒适度87.7%,观察组舒适度9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出院时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5.2%,观察组满意度9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PICC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

  • 创伤性骨折患者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付春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5天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对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价值探讨

    作者:王晓红

    目的:对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腰椎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腰椎骨折患者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予以全面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VAS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腰椎骨折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为35.68±5.18分,SDS评分为35.17±6.13分,VAS疼痛评分为2.09±0.54分,舒适度评分为90.45±6.98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94±6.87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予以腰椎骨折患者全面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自制小儿输液固定手板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张冬梅

    目的:探讨自制小儿输液固定手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输液治疗的患儿6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制小儿输液固定手板辅助输液,对照组给予简易的硬纸板辅助输液。结果:治疗组的重复穿刺率为3.3%,对照组为23.3%,治疗组的重复穿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在输液过程中的重度烦躁率与不敢随意变动体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自制小儿输液固定手板的临床应用,能有效降低重复穿刺,提高输液中患儿的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 循证护理干预对皮瓣移植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谢芳;刘晴;陈琛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皮瓣移植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皮瓣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依据循证护理理论的要求进行全面评估护理问题,系统分析,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并予以实施;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于术后24h将两组患者对伤口疼痛、体位、温度、环境、心理等方面的的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伤口疼痛、温度方面的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体位、环境、胃肠道及口咽部方面的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对皮瓣移植术后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使护理活动由被动变主动,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 舒适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素娥;王晓燕

    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是确诊肝脏疾病的重要方法.肝组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肝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措施,评价预后.然而,经皮肝穿刺活检术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患者术前容易产生顾虑,术中不配合,术后肝区疼痛的发生率也较高,严重影响肝穿刺的成功率和患者的舒适度[1].

  • 硅胶子宫托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中的应用

    作者:杨俊芳

    早在16世纪,希波克拉底就用半个经过醋浸泡的石榴治疗盆腔器官脱垂,奠定了使用子宫托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基础.至今,子宫托的形状及材料都在不断更新,从水果、木质、金属、橡胶等发展到今天的硅胶子宫托,大约200余种,在材料的稳定性以及使用者的耐受性和舒适度上都有所提高.

  • 舒适护理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丽梅;刘承利;陈江敏;甄玉英;张蓓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术式之一,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相比,经脐单孔LC实现了微创与美容的完美结合[1].舒适护理是台湾萧丰富1998年提出,又称"萧氏C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2].我们将舒适护理这一新的护理模式应用于单孔LC中,使病人在生理、心理上感受到关怀、温暖,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和舒适度,改善护患关系,调动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对手术治疗的恐惧和焦虑,积极应对术后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科对82例单孔LC实施舒适护理,消除或减轻不适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不同卧位角度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李福琴;高姗;杨阳;湛玉晓;黄云鹏

    目的 探讨不同卧位角度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指导临床采用合理体位 ,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胃内容物反流(GER)发生率 ,并提高压疮预防有效率和患者舒适度.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 -2014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使用机械通气的357例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抬高床头角度不同 ,随机分为0°、30°、45°3组进行观察 ,每组各119例 ,比较不同组VAP、GER以及压疮预防有效率、并进行患者舒适度的调查 ,采用SPSS19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0°组、30°组、45°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4 .29% 、4 .20% 、3 .36% ,0°组VAP发生率与30°组、45°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其中30°组与45°组的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0°组、30°组、45°组GER发生率分别为19 .33% 、7 .56% 、13 .45% ,压疮预防有效率分别为 60 .50% 、84 .87% 、77 .31% ,舒适度分别为 37 .82% 、81 .51% 、62 .18% ,3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30°床头角度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的同时 ,又能保证压疮的有效预防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是机械通气患者较理想的体位.

  •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方式舒适度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范育英;覃惠英;李佳;辛明珠

    目的:比较肿瘤化疗患者采用B超引导结合塞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与常规PICC置管的舒适度.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拟行PICC置管的100例患者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行B超引导结合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对照组患者行常规PICC置管.采用自行设计的PICC置管患者舒适度问卷调查置管患者置管时,置管后1周、1、2及3个月时的舒适度,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置管成功率的比较,实验组为100%,对照组为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置管过程中出血量的比较,实验组为0.90(0.47~1.60) mL,对照组为1.79(0.94~3.18)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ICC置管患者置管时舒适度测量结果显示,得分高的条目是“穿刺时觉得很痛”,2组中位数均为4分;得分低的条目是“穿刺进针,没能一次成功,给我带来很大痛苦”,2组中位数得分分别为实验组1分,对照组1分,各条目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患者舒适度问卷测量结果显示,置管1周,实验组舒适度得分为39.26±5.23,低于对照组43.42±7.49,P-0.002;置管1个月,实验组得分为34.33±4.92,低于对照组40.35±5.71,P<0.001;置管2个月,实验组得分为33.21±4.28,低于对照组38.34±6.26,P=0.001;置管3个月,实验组得分为32.18±4.39,低于对照组37.29±5.97,P=0.003.结论:B超引导结合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与常规置管相比,不会降低置管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且可提高患者在置管后1周、1、2及3个月时的舒适度,值得推广.

  • 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癌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尚茜;商伟娜;翟琳;李娟;刘淑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癌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肺癌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焦虑(SAS)评分、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舒适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肺癌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综合护理对白血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及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李静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白血病患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80例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度、舒适度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及社会支持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恐惧、疼痛、睡眠障碍等舒适度方面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减轻白血病患儿的焦虑情况,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治疗期间的舒适度.

  • 移频助听技术与移频助听器

    作者:梁勇

    1移频助听技术产生的背景自从助听器诞生以来,助听技术一直在不断完善、改进和更新.虽然这些技术的确改善了听障人士配戴助听器的舒适度,但仍然不能解决重度和重度以上听障病人听清并理解语言及在所有听觉环境下都能理解语言的问题.

  • 可听度扩展——耳蜗高频死区的解决方案

    作者:姚之翃;黄青平;田宏斌

    自从助听器诞生以来,助听技术一直在不断完善、改进和更新.但是对于高频陡降型听力损失患者而言,虽然这些技术的确改善了他们配戴助听器的舒适度,但仍然不能解决其听清并理解语言的问题[1].

1911 条记录 11/96 页 « 12...891011121314...959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